系统间通信4:基本IO通信模型

本文介绍了四种常见的IO通信模型:阻塞模式(BIO)、非阻塞模式(NIO)、多路复用IO(IO Multiplex)和异步IO(AIO)。BIO在高并发场景下效率低下,NIO通过非阻塞和多线程提高吞吐量,但仍存在同步IO问题。多路复用IO如select、poll、epoll等技术能有效处理高并发,而AIO以“订阅-通知”模式提供异步IO,由操作系统在数据准备好后主动通知应用程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引用 : https://blog.csdn.net/yinwenjie/article/details/48472237

目前常用的IO通信模型包括四种:阻塞式同步IO、非阻塞式同步IO、多路复用IO和真正的异步IO。所有IO模式都是要靠操作系统进行支持,应用程序只是提供相应的实现,对操作系统进行调用。

1. 传统阻塞模式(BIO)

BIO就是:blocking IO。最容易理解、最容易实现的IO工作方式,**应用程序向操作系统请求网络IO操作,这时应用程序会一直等待;另一方面,操作系统收到请求后,也会等待,直到网络上有数据传到监听端口;操作系统在收集数据后,会把数据发送给应用程序;最后应用程序受到数据,并解除等待状态。**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上图中交互的两个元素是应用程序和它所使用的操作系统
就TCP协议来说,整个过程实际上分成三个步骤: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包括验证和重发)、断开连接。

BIO存在的问题:

  • 同一时间,服务器只能接受来自于客户端A的请求信息;虽然客户端A和客户端B的请求是同时进行的,但客户端B发送的请求信息只能等到服务器接受完A的请求数据后,才能被接受。
  • 由于服务器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客户端请求,当处理完成并返回后(或者异常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请求的处理。很显然,这样的处理方式在高并发的情况下,是不能采用的。
  • 实际上以上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多线程来解决的,实际上就是当accept接收到一个客户端的连接后,服务器端启动一个新的线程,来读写客户端的数据,并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但是你无法影响操作系统底层的“同步IO”机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