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5|陳茂波指北都發展具很大彈性 將全面檢視土地用途
2025-03-02 12:39
【北都/預算案/發債/陸路離境稅】《財政預算案》列明政府將會繼續優先為北部都會區投入資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日)在電視節目《講清講楚》上表示,未來幾年工務工程開支從平均900億元上升至1200億元,增加的部分大多用作北都,且就片區開發方面,有內地企業正和政府洽談中。他又指,土地用途要變得更彈性,政府會全面檢視商業用地的用途,北都也不會例外。
被問及河套有私人土地用作融資,是否屬於片區開發,陳茂波指河套的私人土地約10公頃,如有人有好建議,「諗得過就會做,好大彈性」,他又透露目前有大型創科企業和政府洽談,希望可在近元朗新田一帶獲批整塊土地。
北都發債 陳茂波:仍要謀劃 但政府要不失時機
預算案指會檢視商業用地用途,陳茂波指,北都中劃了不少土地用作商業用地,會全面檢視土地用途,又認為北都可以有更多模式的公私營開發,而北都計劃長達20年,形容「成日轉,要更多彈性」。
被問到發債是否會包括長債、導致未來幾屆政府承擔還款,陳茂波強調短債會繼續發,但收到市場建議發長債,而北都的債項則要看息口,稱具體發債仍要謀劃。他又指,發債亦需要看現金流,以及債項和生產總值佔比,相信未來皆是穩健水平,強調未來增長引擎在北都,因此要盡快投資,政府要「不失時機地做」。
交椅洲可拖慢推展:預測未來數年帳目開支 並未涵蓋有關項目
至於交椅洲人工島,陳茂波直言填海在時間推展上可拖慢,稱政府要先集中資源發展北部都會區,如推展順利「再諗下一步」,不過他表示人工島發展要視乎需要,稱「如果發展快到好快需要地,就會做,如果發展轉變不需咁急,就唔洗咁快做」,並透露過去有不少企業稱可以包攬整個填海工程。
他又確認,政府目前預測未來數年的帳目開支中,並未涵蓋交椅洲人工島的基建部分,他認為可按形勢決定何時推展。
私家車陸路離境費 陳茂波:設想階段 有意見可商量
針對開源節流方面,陳茂波強調有3個原則,即不能影響競爭力、能者多付用者自付、減低對一般市民影響。他指市民理解政府財政情況,不過就個別建議,如私家車陸路離境費有意見。他指,一年北上達一億多人次,而自行開車北上只佔15%左右,相信措施影響的人較少。不過他表示計劃屬於「設想階段」,如有意見歡迎提出商量。
他強調,政府在邊境設施投入不少資源建設和維護,認為從用者自付角度應該要收取費用,但不會打擾一般市民,稱「高鐵不會收取(離境稅)費用」。
被問到為何高官、公務員不減薪,陳茂波指過去一段時間經濟有所增長,中期預測上估計未來幾年經濟約增長2.9%。私人市場工資有所增加,預算案又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方案,經營帳戶在2026/27年開始有盈餘,因此認為這做法合適。
預算案將帳目分為經營和非經營,陳茂波形容如同打工仔一樣,每個月有收入,而「燈油火蠟用完之後還有剩,買樓等支出就要分期供」,他指政府望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因此工務工程開支增加,而在此情況下,地價收入未能盡快恢復,坦言因此短期內會有工務工程赤字。
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
陳茂波同日在網誌表示,香港要以改革創新,引領未來發展,特別是要抓住人工智能(AI)作為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並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他又指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和國際化特點,同時匯聚內地和國際的數據,加上5所全球百強大學所匯聚的強大基礎研究實力,讓香港有條件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落地應用,並發展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國際交流協作的樞紐。
在人才培育方面,他指政府聯繫了多家在港的大型科技企業,也將組織超過一百家本地前沿的科技公司和初創公司,把行業裏最優秀的資源連接到本港中學和小學。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