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調查指7成受訪者僱主聘外勞 工會冀政府設煞停機制 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
2025-04-24 15:24
勞工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自2023年9月起接受申請。工聯會屬會飲食業職工總會今日(24日)召開飲食業行業情況調查發布會,當中逾9成受訪工友對政府輸入外勞持反對態度。主席林千國建議政府設立剎停機制,定時檢討輸入外勞計劃比例及成效,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並且推行舉報機制,容許工友及工會舉報「假補充 真取代」濫用外勞計劃取代本地工人的僱主。
7成受訪者僱主已聘外勞
林千國表示,工會在今年3月26日至4月16日期間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到2,054份有效回覆,當中逾一半工友都是從事酒樓行業。報告顯示有逾7成本地工友表示所在公司已輸入外勞,當中輸入11名或以上外勞更高達21.9%。
9成工友反對輸入外勞
林續說,面對輸入外勞,超過9成的本地工友持反對態度,主要原因是輸入外勞會影響本地工友就業機會,尤其是擔心基層職業被外勞取代。他又指,現時本港飲食業面對重重困難,大量輸入外勞嚴重衝擊本港飲食業從業員生計,面對本港飲食業外勞湧入,本地勞工叫苦連天,強調「補充勞工計劃」原意是補充欠缺的人手,而不是取代原本的人手。
招聘廣告「掛羊頭賣狗肉」
飲食業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必文則指出,近半年工會不斷收到本地工友的失業求助,不少工友反映網上搵工群組的招聘消息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工友致電查詢,對方回覆往往都是「唔請人」或者「返去等消息」,直言「本地工友搵食難過登天。」
名譽會長郭宏興表示,現時本地工人與外勞 2:1 政策存在漏洞,不是以同一崗位來計算比例,慘被無良僱主濫用,他提及不少酒樓的燒味檔全聘用外勞,令本地燒味師傅失業,擔心本港的燒味行業將再無港人傳承。
對於有商界人士曾表示,本港人口老化已是不爭事實,預計逾10年後差不多每3名港人已有1名是65歲的長者,本地勞動力將不斷下降,強調如不補充人力缺口,社會經濟難以持續發展。郭宏興表示,知悉本港會出現人口老化的問題,但本港飲食業從業員人口高峰期有多達24多萬人,如今只有22萬多人,加上本港經濟情況下滑,近年食環署登記的酒樓增長不高,直言「係咪要用咁快的速度,去補充行業人手,其實係存在一個疑問。」
記者:黃子龍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