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依曼瓶颈指的是计算机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内存访问速度远远慢于处理器执行速度,导致处理器需要等待数据加载或存储操作完成,从而影响了程序的执行效率。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程序中存在大量的内存访问操作,而处理器的执行速度远远快于内存访问速度的情况.
存储器和运算器分开,指令和数据均放置于存储器
存储器指的是内存,即 RAM。磁盘理论上属于输入输出设备
二进制取代十进制,大幅降低了运算电路的复杂度。这为晶体管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
ram rom
ram ( random-access memory ) = 地址译码器 + 存储矩阵 +(数据输入/输出) 读/写控制电路
= bjt双极型ram + cmos场效应管ram(静态ram(rs锁存器) + 动态ram(电容))
rom ( read-only memory ) = 地址译码器 + 存储阵列 = prom = eprom
参考:
性能之殇:从冯·诺依曼瓶颈谈起
人脑中具有数量巨大的神经元和突触,根据估计神经元和突触的数量分别达到达到了10 11 ^{11} 11和10 14 ^{14} 14-10 15 ^{15} 15,而它们的平均功耗仅仅几十瓦特,还可以自主从环境中学习知识。
冯·诺依曼架构中存储和计算分离,数据在存储芯片和计算芯片之间搬移带宽有限,而且功耗很高。神经网络目前主要在冯·诺依曼架构计算机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