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AT89X52.H> #include<ZY-4WD_PWM.H
时间: 2023-09-11 22:12:12 浏览: 220
这是一段8051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包含了头文件AT89X52.H和ZY-4WD_PWM.H。其中AT89X52.H是针对AT89X52单片机的头文件,可能包含了一些寄存器的定义、中断向量表等信息;ZY-4WD_PWM.H则可能是针对某种PWM电机控制模块的头文件,包含了一些控制PWM电机的函数定义和常量定义等信息。该程序可能是控制一个四驱小车的程序,使用PWM电机控制模块控制小车的运动。
相关问题
#include <at89x52.h> #include <absacc.h> #define COM8255 XBYTE[0x8033] #define PA8255 XBYTE[0x8000] #define PB8255 XBYTE[0x8001] #define PC8255 XBYTE[0x8002] void LED_delay(void); unsigned char code str[32]={ 0x08,0x10,0x08,0x78,0x0B,0xC0,0x10,0x40,0x10,0x40,0x30,0x40,0x30,0x40,0x5F,0xFE, 0x90,0x40,0x10,0x40,0x10,0x40,0x10,0x40,0x10,0x40,0x10,0x40,0x17,0xFC,0x10,0x00 }; void main(void) { unsigned char i,j,n,m,temp; COM8255=0x80; while(1) { temp=0xfe; PA8255=temp; n=0; for(i=0;i<8;i++) { PC8255=str[2*n]; P1=str[2*n+1]; LED_delay(); temp=(temp<<1)|0x01; PA8255=temp; n++; } temp=0xfe; PB8255=temp; for(i=0;i<8;i++) { PC8255=str[2*n]; P1=str[2*n+1]; LED_delay(); temp=(temp<<1)|0x01; PB8255=temp; n++; } PA8255=0xff; PB8255=0xff; LED_delay(); } } void LED_delay(void) { unsigned char i=50; while(i--); }
这段代码是基于AT89C52单片机控制的LED点阵显示程序。主要是通过控制8255并口芯片来控制LED点阵的显示,其中的 `PA8255`、`PB8255`、`PC8255` 分别对应8255并口芯片的三个寄存器。
具体程序流程如下:
1. 初始化并口芯片,将其设置为模式0;
2. 通过循环控制LED点阵的显示,每次先将 `PA8255` 置为0xfe,然后依次将点阵的16个列数据通过 `PC8255` 寄存器进行传输,同时将点阵的16个行数据通过 `P1` 引脚进行传输;
3. 每传输完一个列数据,就将 `PA8255` 左移一位,并将最低位设置为1,以便下一次传输;
4. 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将 `PA8255` 和 `PB8255` 都置为0xff,以便下一次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该程序只是一个简单的LED点阵显示程序,具体的电路和硬件驱动部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实现。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include<AT89x52.H> #include <intrins.h>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数据类型声明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define Sevro_moto_pwm4 P2_3 //舵机信号输入端 #define Sevro_moto_pwm1 P2_7 #define Sevro_moto_pwm2 P2_5 #define Sevro_moto_pwm3 P0_0 unsigned char pwm_val_left = 0;//变量定义 unsigned char push_val_left =20; int sum=0; int dj_select=0; // 舵机选择 /******************************************************************************* * 函数名 :UsartInit() *函数功能 :设置串口 *******************************************************************************/ void UsartInit() // 9600bps { SCON=0X50; //设置为工作方式1 //TMOD=0X20; //计数器工作方式2 PCON=0X80; //波特率加倍 //PCON &= 0x7F; //波特率不加倍 TH1=0XFA; //计数器初始值设置,波特率是4800 TL1=0XFA; ES=1; //打开接收中断 ET1 = 0; EA=1; //总中断 TR1=1; //计数器 } /************************************************************************/ /* PWM信号产生控制舵机 */ /**********************************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查找关于AT89x52单片机中PWM信号生成及串口中断配置的代码实现和功能说明。首先,我需要回顾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看看有没有相关的信息。
用户引用了多个资料,其中引用[2]提到了PWM脉冲宽度调制,引用[5]中有关于定时器初始化和串口初始化的代码示例。特别是引用[5]中的代码涉及定时器0、定时器2和串口的初始化,可能与PWM生成和串口中断有关。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AT89x52单片机的PWM生成方法。通常,PWM可以通过定时器的模式来实现,比如使用定时器的自动重载模式来生成固定频率的PWM波,并通过改变占空比来调整脉宽。同时,串口中断配置需要设置相应的寄存器和中断使能位。
在引用[5]的代码中,Timer0Init和Timer2Init函数设置了定时器0和定时器2的工作模式,可能用于生成PWM信号。串口初始化函数uart_Init配置了SCON和TMOD寄存器,并启用了串口中断。这些代码可能与用户的需求相关。
我需要将这些代码片段整合,并解释如何通过定时器生成PWM以及如何配置串口中断。同时,需要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并解释关键寄存器的设置,比如TMOD、THx、TLx、SCON等。此外,还要参考引用[2]中提到的PWM占空比控制,结合代码中的占空比设置部分进行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示例代码和功能解析,因此需要分步骤说明PWM生成的实现方法和串口中断的配置流程,并确保代码符合AT89x52的硬件特性。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think>### AT89x52单片机PWM信号生成与串口中断配置实现
#### 一、PWM信号生成实现
1. **硬件基础**
AT89x52通过定时器产生PWM信号,典型实现需配置定时器工作模式(如16位自动重装模式)并控制占空比。引用[2]指出PWM通过调整占空比实现信号控制。
2. **代码实现**
```c
#include <reg52.h>
sfr T2MOD = 0xC9; // 定时器2模式寄存器
sbit PWM_OUT = P1^0; // PWM输出引脚(示例为P1.0)
void Timer2_Init() {
T2MOD = 0x00; // 定时器2为自动重装模式
T2CON = 0x04; // 启用定时器2
TH2 = 0xFF; // 高8位初值(决定PWM周期)
TL2 = 0xFE; // 低8位初值
RCAP2H = 0xFF; // 重载值高8位
RCAP2L = 0xFE; // 重载值低8位
ET2 = 1; // 允许定时器2中断
TR2 = 1; // 启动定时器2
EA = 1; // 总中断使能
}
void Timer2_ISR() interrupt 5 {
static unsigned char duty = 50; // 初始占空比50%
static unsigned char counter = 0;
TF2 = 0; // 清除中断标志
counter++;
if(counter <= duty) PWM_OUT = 1;
else PWM_OUT = 0;
if(counter >= 100) counter = 0; // PWM周期分为100份
}
```
3. **关键配置解析**
- **定时器模式**:选择自动重装模式(T2MOD=0x00)实现周期稳定
- **占空比控制**:通过中断服务程序修改`duty`值(范围0-100)
- **硬件连接**:PWM信号输出到指定I/O口(如P1.0)[^2]
---
#### 二、串口中断配置实现
1. **硬件要求**
串口通信需配置波特率发生器(通常使用定时器1)和中断优先级。
2. **代码实现**
```c
#include <reg52.h>
void UART_Init() {
SCON = 0x50; // 模式1(8位UART),允许接收
TMOD |= 0x20; // 定时器1设为模式2(8位自动重装)
TH1 = 0xFD; // 波特率9600(11.0592MHz晶振)
TL1 = TH1;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ES = 1; // 串口中断使能
EA = 1; // 总中断使能
}
void UART_ISR() interrupt 4 {
if(RI) {
RI = 0; // 清除接收标志
SBUF = SBUF + 1; // 示例:将接收数据+1后回传
while(!TI); // 等待发送完成
TI = 0; // 清除发送标志
}
}
```
3. **核心配置说明**
- **波特率计算**:`TH1=0xFD`对应9600bps(11.0592MHz晶振)[^5]
- **中断触发**:接收完成(RI=1)或发送完成(TI=1)触发中断
- **数据缓存**:通过SBUF寄存器进行数据收发
---
#### 三、系统整合要点
1. **资源分配**
- 定时器2用于PWM生成
- 定时器1用于串口波特率发生器
- 串口中断优先级需与定时器中断协调
2. **硬件接口建议**
- PWM输出建议使用具有PWM功能的I/O口(如部分型号的P1口)
- 串口通信需连接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实现RS232通信[^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