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中把城市全部换成农田
时间: 2025-07-27 13:12:45 浏览: 19
<think>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关于WRF模型的问题:用户想在WRF模型中把城市地表类型改为农田。这涉及到修改WRF的输入数据,主要是下垫面类型数据。
在WRF中,地表类型由土地利用类型(land use categories)决定,通常使用USGS、MODIS等分类标准。城市地表类型对应的类别代码(如USGS分类中城市为1,MODIS中为13)需要改为农田(如USGS中农田为2,MODIS中农田为12)。
步骤:
1. 确定当前使用的土地利用数据分类标准(例如USGS, MODIS等)以及类别代码。
2. 修改WRF输入文件(通常是wrfinput_d01和wrfbdy_d01,以及可能的地形数据文件geo_em.d0*.nc)中的土地利用类型字段(LU_INDEX)以及相关的土地覆盖字段(如LANDUSEF,它是一个二维字段,表示每个网格中各类土地覆盖的比例)。
3. 注意:仅仅改变LU_INDEX(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不够,因为WRF中很多物理过程使用土地覆盖比例(LANDUSEF)来计算。所以需要同时修改土地覆盖比例,将城市部分改为农田,并确保每个网格中土地覆盖比例之和为1。
具体操作:
假设我们使用USGS分类,原始数据中某个网格的LU_INDEX=1(城市),我们想将其改为农田(USGS类别2)。那么:
- 将LU_INDEX从1改为2。
- 在LANDUSEF数组中,将代表城市(类别1)的比例置0,将农田(类别2)的比例增加相应的值(注意保持比例总和为1)。如果原本该网格城市比例为1,那么改为农田比例1,同时将城市比例改为0。
然而,修改WRF输入文件需要谨慎,因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会影响地表通量、反照率、粗糙度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通常由WPS程序(geogrid)预处理生成,并存储在geo_em*.nc文件中。在运行real.exe时会生成wrfinput文件。所以有两种修改方式:
a) 在WPS预处理阶段修改:修改地理静态数据(geogrid输出的geo_em.d0*.nc文件),然后重新运行real.exe生成wrfinput和wrfbdy。
b) 直接修改wrfinput文件(不推荐,因为wrfinput中的一些参数是由geo_em文件通过real.exe插值得到的,修改一个而不修改另一个可能导致不一致)。
推荐方法:在WPS阶段修改地理静态数据,然后重新运行real.exe。
如何在WPS阶段修改?
1. 进入WPS目录,运行geogrid.exe之前,修改GEOGRID.TBL文件,或者使用自定义的土地利用数据。但这种方法需要用户有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并替换默认数据。
2. 更简单的方法:在geogrid.exe生成geo_em.d0*.nc文件后,直接修改这些nc文件中的LU_INDEX和LANDUSEF字段,然后再运行real.exe。
修改geo_em文件中的土地利用数据:
- 使用nc文件编辑工具(如NCO,CDO,或者Python的netCDF4库)修改。
- 例如,用Python脚本读取geo_em.d0*.nc文件,找到需要修改的网格(例如,城市区域),将城市类别(如USGS的1)的比例改为0,农田类别(如USGS的2)的比例增加相应的值,同时将LU_INDEX改为2(如果农田比例最大)。
注意:修改后要确保每个网格的LANDUSEF数组各比例之和为1(或100,取决于单位)。
示例Python代码(修改geo_em文件):
```python
import netCDF4 as nc
import numpy as np
# 打开geo_em文件
geo_file = nc.Dataset('geo_em.d01.nc', 'r+')
# 读取土地利用比例字段,假设分类标准为USGS(24类)
landusef = geo_file.variables['LANDUSEF'] # 维度为(Time, land_cat, south_north, west_east)
lu_index = geo_file.variables['LU_INDEX'] # 主导土地利用类型
# 假设USGS分类中城市为类别1(索引0),农田为类别2(索引1)
# 注意:在LANDUSEF中,类别索引从0开始,而LU_INDEX的值是类别代码(即USGS中的1,2,...)
# 因此,USGS类别1在LANDUSEF数组中的位置是第0个(因为索引0对应第一类)
# 找到所有城市主导的网格(LU_INDEX==1)
# 注意:LU_INDEX是一个二维数组(south_north, west_east),没有时间维和类别维
urban_mask = lu_index[:] == 1 # 假设1是城市类别代码
# 对于每个城市网格,将城市类别的比例置0,将农田类别的比例增加相应值(这里设置为1)
# 注意:LANDUSEF数组的形状为(1, 24, j, i) 假设只有一个时间步,24个类别
# 我们只修改第一个时间步(索引0)
# 将城市类别(索引0)的比例置0,同时将农田类别(索引1)的比例增加原来城市的比例(这里我们直接设置为1,因为原来城市比例是1,农田原来是0)
# 注意:我们假设原来城市网格中城市比例是1,其他类别都是0。如果不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获取LANDUSEF数组的值
landusef_array = landusef[0, :, :, :] # 第一个时间步,形状为(24, j, i)
# 对于每个城市网格(urban_mask为True的位置)
for j in range(landusef_array.shape[1]):
for i in range(landusef_array.shape[2]):
if urban_mask[j, i]:
# 保存原来的城市比例
urban_frac = landusef_array[0, j, i] # 第0个类别(城市)的比例
# 将城市比例置0
landusef_array[0, j, i] = 0.0
# 将农田比例(第1个类别)增加urban_frac
landusef_array[1, j, i] += urban_frac # 注意:这里假设原来农田比例是0,所以直接加
# 注意:修改后需要检查每个网格的各类比例之和是否为1(或100,根据单位)
# 在USGS中,LANDUSEF的单位是百分比,所以总和应为100
# 计算每个网格的比例和
total_frac = np.sum(landusef_array, axis=0)
# 检查是否接近100,允许一定的浮点误差
if not np.all(np.isclose(total_frac, 100.0, atol=1e-2)):
# 如果有网格不接近100,则进行归一化(但通常我们只修改了城市网格,且原来总和为100,修改后应该还是100,因为只是将城市比例转移到农田)
# 所以这里可能不需要归一化,除非有浮点误差
# 如果发现误差较大,可以重新归一化
pass # 这里我们暂时不做归一化,因为理论上应该还是100
# 将修改后的数组写回
landusef[0, :, :, :] = landusef_array
# 同时修改LU_INDEX:将城市网格的主导土地利用类型改为农田(类别2)
lu_index[urban_mask] = 2
# 关闭文件,保存修改
geo_file.close()
```
修改后,重新运行real.exe生成新的wrfinput和wrfbdy文件,然后运行WRF。
注意事项:
- 修改土地利用类型可能影响模型模拟的准确性,特别是城市热岛效应等,需谨慎。
- 确保修改后的土地利用数据与气象强迫数据(如边界条件)一致。
- 如果修改的区域很大,可能需要考虑地表参数(如反照率、植被覆盖度等)是否也需要相应调整。这些参数在geo_em文件中也有存储(如ALBEDO12M, GREENFRAC等),可能需要一并修改。
因此,完整的步骤是:
1. 修改geo_em.d0*.nc文件中的土地利用类型(LU_INDEX)和土地覆盖比例(LANDUSEF)。
2. 重新运行real.exe(使用修改后的geo_em文件)生成新的wrfinput和wrfbdy。
3. 运行WRF(wrf.exe)。
如果用户没有修改geo_em文件,而是直接修改wrfinput文件,那么步骤类似,但需要注意wrfinput文件中的LANDUSEF和LU_INDEX也要修改,同时还要注意其他相关参数(如地表反照率、植被覆盖度等)是否与农田一致。不过,这些参数在real.exe中是根据土地利用类型插值得到的,所以直接修改wrfinput文件而不修改geo_em文件可能会导致参数不一致。因此,推荐在geo_em文件中修改。
引用:
[^1]: WRF用户手册(https://www2.mmm.ucar.edu/wrf/users/docs/user_guide_v4/v4.4/users_guide_chap5.html#_Land_Use_and_Soil)
相关问题:
1. 在WRF中,除了土地利用类型,还有哪些地表参数需要修改?
2. 如何准备自定义的土地利用数据用于WPS?
3. 修改土地利用类型后,如何验证修改是否成功?
4. WRF中不同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如USGS和MODIS)有什么区别?
5. 将城市改为农田对模拟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think>### 在WRF模型中将城市地表类型更改为农田的步骤
在WRF模型中修改地表类型需要调整静态地理数据,主要涉及以下流程:
#### 1. **修改地理数据文件**
- 定位WRF预处理系统(WPS)生成的 `geo_em.d0*.nc` 文件(如 `geo_em.d01.nc`)
- 使用NetCDF工具(如NCO、CDO或Python的netCDF4库)修改关键字段:
- **`LU_INDEX`**:主导土地利用类型代码(城市→农田)
- **`LANDUSEF`**:土地覆盖类型比例数组
- **`LU_INDEX`**:主导土地利用类型代码(城市→农田)
- **`LANDUSEF`**:土地覆盖类型比例数组
- 示例代码(Python):
```python
import netCDF4 as nc
import numpy as np
# 打开地理文件
ds = nc.Dataset('geo_em.d01.nc', 'r+')
# 定义土地利用类型代码(以MODIS分类为例)
URBAN = 13 # 城市代码
CROPLAND = 12 # 农田代码
# 修改主导土地利用类型
lu_index = ds['LU_INDEX'][:]
urban_mask = (lu_index == URBAN)
lu_index[urban_mask] = CROPLAND
ds['LU_INDEX'][:] = lu_index
# 修改土地覆盖比例
landusef = ds['LANDUSEF'][:] # 维度: (时间, 类型, 纬度, 经度)
landusef[:, CROPLAND-1, :, :] += landusef[:, URBAN-1, :, :] # 农田比例增加
landusef[:, URBAN-1, :, :] = 0 # 城市比例归零
ds['LANDUSEF'][:] = landusef
ds.close()
```
#### 2. **更新相关地表参数**
农田与城市的地表参数差异显著,需同步修改:
- **`ALBEDO12M`**:反照率(农田≈0.18,城市≈0.15)
- **`GREENFRAC`**:植被覆盖度(农田季节变化显著)
- **`ROUGH`**:粗糙度长度(农田≈0.05m,城市≈1.0m)
- **`SOILCBOT`**/`SOILCTOP`:土壤类型
#### 3. **重新运行预处理**
```bash
# 重新处理静态数据
./geogrid.exe
# 生成初始和边界条件
./real.exe
```
#### 4. **验证修改结果**
- 使用ncview查看新文件:
```bash
ncview wrfinput_d01
```
- 检查 `LU_INDEX` 和 `LANDUSEF` 字段是否已更新
#### 注意事项
1. **分类标准一致性**:确认使用的地表分类体系(如USGS、MODIS)
- MODIS分类:城市=13,农田=12[^1]
- USGS分类:城市=1,农田=2
2. **参数化方案影响**:若使用城市冠层模型(如UCM),需在`namelist.input`中关闭相关选项
3. **尺度问题**:高分辨率模拟需检查次网格土地覆盖合理性
> **关键提示**:直接修改`wrfinput`文件不可靠,必须从源头的`geo_em`文件修改以确保物理参数一致性[^2]。
[^1]: WRF土地利用分类文档 (Chapter 5, WRF User Guide)
[^2]: NCAR技术报告 TN-514: WPS地理数据处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