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输出如图1所示的杨辉三角形 I 11 1 2 1 3 3 5 1 4 6 1510 10 1 图1杨辉三角形 提示:杨辉三角形第1列和主对角线上值均为1,从第3行开始,除第1列和对角线上元素外,其余元素值:a[[][i]=a[i-1][i-1]+a[i-1][i];
时间: 2023-06-14 21:02:51 浏览: 173
以下是使用Python编写的输出杨辉三角形的代码:
```python
n = 10 # 输出杨辉三角形的行数
triangle = [[1] * i for i in range(1, n + 1)] # 初始化杨辉三角形
# 计算杨辉三角形中的每个数值
for i in range(2, n):
for j in range(1, i):
triangle[i][j] = triangle[i-1][j-1] + triangle[i-1][j]
# 输出杨辉三角形
for i in range(n):
# 控制每行输出的格式,使其呈三角形状
print(' ' * (n-i-1) + ' '.join(map(str, triangle[i])) + ' ' * (n-i-1))
```
输出结果为:
```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
注:代码中的 `map(str, triangle[i])` 将列表中的每个整数转换为字符串,以便使用字符串的 `join` 方法将它们连接成一个字符串。
相关问题
C语言编程输出如图所示的杨辉三角形。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好的,我来为您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编程输出杨辉三角形。以下是一个实现该功能的C语言程序:
```c
#include <stdio.h>
#define ROWS 6
int main() {
int i, j;
long long triangle[ROWS][ROWS];
// 初始化杨辉三角
for (i = 0; i < ROWS; i++) {
triangle[i][0] = 1; // 每行的第一个元素为1
for (j = 1; j <= i; j++) {
// 每个元素等于上一行的同位置元素加上上一行的前一个元素
triangle[i][j] = triangle[i-1][j-1] + triangle[i-1][j];
}
}
// 打印杨辉三角
for (i = 0; i < ROWS; i++) {
// 打印前导空格以形成三角形形状
for (j = 0; j < ROWS - i - 1; j++) {
printf(" ");
}
// 打印每行的数字
for (j = 0; j <= i; j++) {
printf("%lld ", triangle[i][j]);
}
printf("\n");
}
return 0;
}
```
这个程序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我们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triangle` 来存储杨辉三角的值。
2. 使用两层循环来初始化数组。外层循环遍历每一行,内层循环计算每个元素的值。每个元素等于上一行的同位置元素加上上一行的前一个元素。
3. 打印杨辉三角时,我们首先打印适当数量的空格来形成三角形的形状,然后打印数组中的数字。
4. 使用 `%lld` 格式说明符来打印 `long long` 类型的值,因为杨辉三角中的数字可能会很大。
5. `ROWS` 常量定义了要生成的杨辉三角的行数。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生成了6行的杨辉三角。
运行这个程序,您将得到如下输出:
```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
这个程序可以很容易地修改以生成更大或更小的杨辉三角,只需更改 `ROWS` 常量的值即可。
C语言编程,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来源于百度百科) 输入一个整数n,输出n行的杨辉三角形。例如,n=5,则杨辉三角如输出样例所示。 输入格式: 输入数据有多组,每组1个整数n(1≤n≤10),一直处理到文件结束。 输出格式: 对于每个n,输出n行杨辉三角形。每个数据的输出为5个字符宽度,具体见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 5 输出样例: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解答: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while (scanf("%d", &n) != EOF) {
int a[11][11] = {0}; // 数组a用于存储杨辉三角中的数值
for (int i = 1; i <= n; i++) {
a[i][1] = 1; // 每行最左侧的数字为1
for (int j = 2; j <= i; j++) {
a[i][j] = a[i-1][j-1] + a[i-1][j]; // 根据杨辉三角的性质计算中间的数字
}
}
// 输出杨辉三角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i; j++) {
printf("%5d", a[i][j]); // 每个数字用5个字符宽度输出
}
printf("\n");
}
}
return 0;
}
```
该程序可以不断地读入多组数据,并输出对应的杨辉三角。每个数字都会用5个字符的宽度输出,因此在输出时需要使用 `%5d` 的格式化字符串。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