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偶数可以写出两个不同素数的和,有多少种写法?输入一个偶数,计算该数拆成两个不同素数之和的方法数。“
时间: 2024-03-03 08:50:42 浏览: 80
好的,这是一个数学问题,需要进行数学计算和判断,我可以给出一个 Python 实现的代码,但是不保证对所有输入都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请注意,这个问题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一部分,目前仍未被完全证明。
以下是 Python 实现的代码:
```python
def is_prime(n):
if n < 2:
return False
for i in range(2, int(n ** 0.5) + 1):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def count_prime_sum(n):
count = 0
for i in range(2, n // 2 + 1):
if is_prime(i) and is_prime(n - i):
count += 1
return count
n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偶数:"))
count = count_prime_sum(n)
print("拆成两个不同素数之和的方法数为:", count)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函数 `is_prime`,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然后定义了一个函数 `count_prime_sum`,用于计算一个偶数拆成两个不同素数之和的方法数。最后,用户输入一个偶数,程序调用 `count_prime_sum` 函数计算方法数,并输出结果。
相关问题
第一阶段:基础语法(20题) 输出"Hello World" 声明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并打印 计算两个数的和/差/积/商 温度转换(华氏转摄氏) 判断数字奇偶性 计算1-100整数和 打印九九乘法表 判断素数 找出数组最大值 二维数组转置
<think>好的,我需要帮助用户解答他们关于Java基础语法阶段前10题的详细说明。用户已经列出了这些题目,并可能希望得到每个题目的具体实现方法、示例代码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首先,我需要逐一分析每个题目,确保覆盖关键知识点,同时保持解释清晰易懂,适合初学者。
首先,第一个题目是输出“Hello World”。这通常是学习任何编程语言的第一个程序,主要目的是让用户熟悉基本的程序结构、编译和运行过程。我需要提供一个简单的Java代码示例,并解释public class、main方法、System.out.println的作用。同时,要提醒用户注意类名与文件名的一致性,以及语法中的分号和括号的正确使用。
接下来是声明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并打印。这里需要涵盖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如int、double、char、boolean等。示例代码中需要展示如何声明这些变量并输出它们的值。要强调变量命名的规范,各数据类型的取值范围,以及初始化的重要性,避免使用未初始化的变量。
第三个题目是计算两个数的和、差、积、商。用户需要练习基本的算术运算,同时注意整数除法和浮点数除法的区别。例如,当两个整数相除时,结果会截断小数部分,而使用浮点数则保留。示例代码中应该包含两种处理方式,并提醒用户处理除零异常的情况,虽然可能在初学阶段暂时不需要异常处理,但提到这一点可以增加代码的健壮性。
温度转换,华氏转摄氏。这里涉及公式的应用,用户需要知道转换公式,并正确应用。公式为摄氏温度 = (华氏温度 - 32) * 5/9。代码示例中需要接收用户输入,可能使用Scanner类,但要注意导入相应的包。同时,处理浮点数的精度问题,输出时格式化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会更合适。需要提醒用户输入验证的重要性,尽管在初级阶段可能不深入,但可以提及。
判断数字奇偶性。使用取模运算符%,如果num%2等于0则为偶数,否则为奇数。这里可以使用条件语句if-else,同时可以引入Scanner类来获取用户输入。要提醒用户处理输入非整数的情况,但可能暂时忽略异常处理,专注于核心逻辑。此外,可以提到使用位运算的替代方法(例如num & 1),但可能对初学者来说稍显复杂。
计算1-100整数和。这需要循环结构,比如for循环或while循环。示例中使用for循环累加,从1到100。关键点是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和更新,以及累加器的正确使用。可以提到数学公式n(n+1)/2作为另一种计算方式,展示不同的解决方法,但主要还是练习循环的使用。
打印九九乘法表。这涉及嵌套循环的使用,外层循环控制行数,内层循环控制每行的列数。需要注意格式化输出,使用制表符或空格对齐。例如使用System.out.printf进行格式化,使输出更美观。同时,可以讨论不同循环结构的变体,比如while循环实现,但for循环更为简洁。
判断素数。素数的判断逻辑是关键,即除了1和自身外没有其他因数。实现方法可以是遍历2到sqrt(n)之间的数,检查是否能整除。优化点包括只需检查到平方根,以及跳过偶数。需要处理特殊情况,如n小于2的情况直接返回非素数。示例代码应包含用户输入和循环判断,并输出结果。
找出数组最大值。这需要遍历数组,比较每个元素,保存当前最大值。可以使用一个变量初始化为数组第一个元素,然后从第二个元素开始比较。要提醒用户注意数组为空的情况,但在初级阶段可能假设数组非空。示例代码展示如何手动创建数组并找出最大值,同时可以提及使用Arrays类的stream方法更简洁的方法,但重点在于手动实现。
二维数组转置。转置矩阵需要交换行和列,即原矩阵的行索引变为转置矩阵的列索引。关键在于创建新数组,行列长度互换,然后遍历原数组赋值。需要注意矩阵是否为方阵,如果是方阵可以原地转置,但通常建议创建新数组。示例代码展示如何转置一个3x3矩阵,并输出结果。提醒用户注意数组边界,避免越界异常。
在编写每个题目的解释时,需要保持语言简洁,示例代码正确且符合Java规范。同时,要指出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帮助初学者避免典型错误。每个题目的代码示例应该可以直接运行,用户能够复制粘贴并测试。此外,可以适当提及相关的扩展知识点,但不要过于深入,以免让初学者感到困惑。例如,在讨论变量声明时,可以提到局部变量和实例变量的区别,但重点放在基本数据类型上。
总结来说,需要确保每个步骤的解释清晰,代码示例准确,注意事项到位。同时,保持回答的结构化,便于用户逐步理解和实践。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用户的水平,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说明。这样可以帮助Java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基础语法,并顺利过渡到后续的学习阶段。</think>以下是Java基础语法阶段前10题的详细说明和实现要点:
---
### 1. 输出"Hello World"
**核心代码**:
```java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
**要点**:
- 理解`main`方法是程序入口
- 类名必须与文件名一致
- 注意分号结尾和大小写规范
---
### 2. 声明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并打印
**示例代码**:
```java
int age = 25;
double price = 19.99;
char grade = 'A';
boolean isJavaFun = true;
System.out.println(age + " | " + price + " | " + grade + " | " + isJavaFun);
```
**注意**:
- 基本数据类型的内存占用(如`int`占4字节)
- 变量命名采用驼峰式
- `String`不是基本类型
---
### 3. 计算两个数的和/差/积/商
```java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 scanner.nextInt();
int b = scanner.nextInt();
System.out.println("Sum: " + (a + b));
System.out.println("Difference: " + (a - b));
System.out.println("Product: " + (a * b));
System.out.println("Quotient: " + (a / (double)b)); // 注意浮点除
```
---
### 4. 温度转换(华氏转摄氏)
**公式**:
$$ C = \frac{5}{9}(F - 32) $$
**实现**:
```java
double fahrenheit = 77.0;
double celsius = (fahrenheit - 32) * 5/9;
System.out.printf("%.2f℉ = %.2f℃", fahrenheit, celsius);
```
**注意**:
- 使用`printf`控制小数位数
- 整数除法陷阱(5/9会得0)
---
### 5. 判断数字奇偶性
**优化写法**:
```java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Even(int num) {
return num % 2 == 0; // 或使用位运算 (num & 1) == 0
}
```
---
### 6. 计算1-100整数和
**两种实现**:
```java
// 循环实现
int sum = 0;
for(int i=1; i<=100; i++){
sum += i;
}
// 数学公式
int sum = 100 * 101 / 2;
```
---
### 7. 打印九九乘法表
**嵌套循环实现**:
```java
for(int i=1; i<=9; i++){
for(int j=1; j<=i; j++){
System.out.printf("%d×%d=%-2d ", j, i, i*j);
}
System.out.println();
}
```
**输出效果**:
```
1×1=1
1×2=2 2×2=4
...
```
---
### 8. 判断素数
**优化算法**:
```java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int n) {
if(n <= 1) return false;
if(n == 2) return true;
if(n % 2 == 0) return false;
for(int i=3; i<=Math
# B4046 [语言月赛 202410] 寻找质数 ## 题目描述 称一个数 $x$ 是**孤独数**,当且仅当 $x$ 是质数且 $x$ 除以 $m$ 的余数是 $r$。 给出正整数 $ n,m,r,k$,求 $1\sim n$ 内第 $k$ 大的孤独数。若不存在输出 $-1$。 例如,$3,5,11,7$ 这四个数中,从大到小排序时 $7$ 是第 $2$ 名,那么我们说 $7$ 是第二大的。 ## 输入格式 输入一行四个正整数 $n,m,r,k$,含义见题目描述。 ##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 $1\sim n$ 内第 $k$ 大的孤独数,若不存在则输出 $-1$。 ## 输入输出样例 #1 ### 输入 #1 ``` 20 3 2 2 ``` ### 输出 #1 ``` 11 ``` ## 输入输出样例 #2 ### 输入 #2 ``` 10000 6 4 1 ``` ### 输出 #2 ``` -1 ``` ## 输入输出样例 #3 ### 输入 #3 ``` 97 10 7 6 ``` ### 输出 #3 ``` 7 ``` ## 说明/提示 【样例 1 解释】 当 $m=3,r=2$ 时,一个数是孤独数当且仅当其是质数,并且除以 $3$ 的余数为 $2$。 $1\sim 20$ 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其中孤独数有 $2,5,11,17$。 要求 $1\sim 20$ 内第 $2$ 大的孤独数,根据上面列举出的结论,答案是 $11$。 【样例 2 解释】 除以 $6$ 余 $4$ 的数一定是偶数,并且不等于 $2$,所以一定不是质数。因此,此时不存在孤独数,也就不存在第 $1$ 大的孤独数。 【样例 3 解释】 $1\sim 97$ 内的孤独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 $97,67,47,37,17,7$,其中第 $6$ 大的孤独数为 $7$。 【数据范围】 本题共 $10$ 个测试点,每个 $10$ 分。 对于测试点 $1,2$,保证 $m=n$。 对于测试点 $1\sim 5$,保证 $k=1$。 对于全部测试点,保证 $1\le k\le n\le 10000$,$1\le r<m\le n$。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isSushu(int x){ bool flag=1; for(int i=1;i<=sqrt(x);i++){ if(x%i==0&&i!=1){ flag=0; } } return flag; } bool compare(int a,int b){ return a>b; } int main() { int n,m,r,k; cin>>n>>m>>r>>k; vector<int> beixuan; for(int i=1;i<=n;i++){ if(isSushu(i)){ beixuan.push_back(i); } } vector<int> gudu; for(int i=0;i<beixuan.size();i++){ if(beixuan[i]%m==r){ gudu.push_back(beixuan[i]); } } sort(gudu.begin(),gudu.end(),compare); if(gudu.size()<k){ cout<<-1; } else{ cout<<gudu[k-1]; } } 为什么有一个测试用例无法通过,
<think>嗯,我现在得看看这个代码的问题在哪里。题目是找符合条件的孤独数中的第k大的数。用户说有一个测试用例没通过,那我得仔细检查代码的逻辑和可能的错误点。
首先,我需要理解题目的要求。孤独数的条件是:必须是质数,并且除以m的余数是r。然后从1到n中找到所有这样的质数,排序后取第k大的。如果数量不够k个,就输出-1。
那代码的大致思路是先筛选出所有质数,然后检查每个质数是否符合模m余r的条件,符合条件的放入gudu数组。最后排序降序,取第k-1的元素。这部分看起来是对的。
那问题可能出在质数判断函数isSushu上。比如,当x=2的时候,或者x=1的时候,是否正确处理?
看isSushu函数的实现:
bool isSushu(int x){
bool flag=1;
for(int i=1;i<=sqrt(x);i++){
if(x%i==0&&i!=1){
flag=0;
}
}
return flag;
}
这里循环变量i从1到sqrt(x),然后检查x是否能被i整除,同时i不等于1。那当i=1时,x%i肯定是0,但此时i等于1,所以条件不成立,flag不会被置0。所以,当x是质数的话,比如x=2,这时候循环会执行吗?
比如x=2,sqrt(2)约等于1.414,所以i的循环条件是i<=1.414,i初始为1,所以循环会执行一次。此时x%i等于0,但i=1,所以if条件不满足,flag保持1。所以x=2会被认为是质数,正确。
那x=3的情况呢?i从1到sqrt(3)约1.732。i=1的时候,x%i等于0,但i=1,所以不进入if。i=2的时候,循环已经结束?因为i是int,所以当i=1的时候,i++变成2,此时i>sqrt(3)吗?假设sqrt返回的是double,那么i<=sqrt(x)的话,当x=3时,sqrt(3)=约1.732,i=2的时候条件不满足,循环终止。所以循环只执行i=1的情况。这个时候,x=3会被正确判断为质数吗?
那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
比如x=4的时候,sqrt(4)=2。循环i从1到2。当i=1的时候,x%i=0,但i=1,条件不满足,flag还是1。当i=2的时候,x%2=0,此时i不等于1吗?i=2不等于1,所以条件成立,flag被置为0。所以x=4会被正确判断为合数。
那问题可能出现在x=1的情况。比如当x=1时,isSushu返回的是true吗?因为循环i从1到sqrt(1)=1,所以i=1。此时x%i=0,但是i等于1,所以条件不成立,flag保持1。所以isSushu(1)返回true,但1不是质数。这显然是错误的。
所以,当x=1的时候,会被错误地认为是质数。那在代码中,如果n>=1的话,比如当输入的n=1时,会错误地将1加入候选质数列表。这可能导致错误。
比如样例输入2中的情况,当r=4,m=6。此时符合条件的数必须是模6余4,即等于6k+4。这样的数必然是偶数,并且不等于2。比如,假设x=4,模6余4,但4不是质数。但是如果当x=4的时候,因为代码中的质数判断错误地认为某些合数是质数,比如比如x=4可能被错误判断?
比如x=9的时候,sqrt(9)=3。循环i从1到3。i=1时,条件不成立。i=2时,9%2=1,所以不进入条件。i=3时,9%3=0,i!=1,所以flag置为0。所以x=9会被正确判断为合数。那这没问题。
那问题可能出在x=1的情况。比如当n=1的时候,代码会把1作为质数加入候选列表。但1不是质数。因此,在beixuan数组中可能包含1,这会导致错误。
比如样例输入中的样例2的情况,当r=4,m=6时,假设某个数是6k+4,并且是质数。例如k=0的话,得到4,但4不是质数。此时正确的孤独数是无法存在的。但如果存在x=1的情况,比如当m=2,r=1,那么x=1会被错误地认为符合条件。但因为1不是质数,所以应该被排除。但代码中的质数判断函数会将1判断为质数,导致错误。
因此,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点。
所以,在质数判断函数中,应该首先处理x<=1的情况。比如,当x<=1时,直接返回false。否则,对于x>=2的情况进行处理。
当前的isSushu函数在x=1时,循环i从1到1,此时x%i=0,但i=1,条件不满足,所以flag保持1,返回true。这是错误的。
所以应该在函数开始判断x是否小于2,如果是的话,返回false。
修改后的isSushu函数应该是:
bool isSushu(int x) {
if (x <= 1) {
return false;
}
for (int i = 2; i <= sqrt(x); i++) { // 这里i应该从2开始?
if (x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或者原来的循环变量i的起始是否正确?
原来的代码中的循环变量i从1开始,到sqrt(x)。然后在判断x%i是否为0,且i不等于1。例如,当i=1时,x%i=0,此时条件不成立,不会将flag置0。所以,例如x=2,循环i从1到sqrt(2)=1.414,所以i=1。此时x%i=0,但i=1,所以flag保持1。然后函数返回true。这正确。
而当x=4时,i从1到2。当i=1时,条件不成立。当i=2时,x%2=0,i不等于1,所以条件成立,flag置0。返回false。正确。
那问题还是出在当x=1的时候,会被认为质数。所以应该在函数开始时处理x=1的情况。
所以,在原来的代码中,当x=1时,会被错误地认为是质数。比如,当n=1,m=1,r=0,k=1的话,程序会返回1,但正确答案是-1,因为1不是质数,所以孤独数不存在。所以这时候程序会错误地输出1。
所以,代码中的质数判断函数有错误。必须修正。
所以,正确的质数判断函数应该首先处理x<=1的情况,返回false。然后,从i=2开始循环到sqrt(x),检查是否有因数。或者,原来的代码中的循环i从1到sqrt(x),但只有当i>1时才检查因数。或者可以修改循环的起始条件。
比如,正确的质数判断函数应该:
bool isSushu(int x) {
if (x <= 1) {
return false;
}
for (int i=2; i*i <=x; i++) {
if (x%i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这样的写法更高效,并且正确。
那原代码中的质数判断函数在x=1时返回true,这是错误的。所以,当测试用例中存在需要排除x=1的情况时,代码会错误地将其包含在质数列表中,导致后续处理错误。
例如,假设测试用例中的n=1,m=1,r=0,k=1。此时,正确的孤独数应该不存在。但代码中的质数判断认为1是质数,并且1%1=0等于r=0。所以会被认为是孤独数,此时输出1。但实际上应该输出-1。这时候就会出错。
因此,这可能是导致某个测试点无法通过的原因。例如,测试用例中的某个情况,比如输入中的n=1,或者某个包含1的质数判断错误的情况。
那另一个可能的错误点是在筛选孤独数的条件上。题目中说,x除以m的余数是r。所以条件是x % m == r。但代码中是否正确处理了这个条件?
比如,当r >= m的时候?但根据题目描述,输入的r满足1<=r<m<=n。所以r的取值是合理的,不会有r>=m的情况。所以这部分应该没问题。
那其他可能的错误点?
比如,在排序的时候是否是从大到小排序?是的。代码中sort使用了自定义的compare函数,返回a>b。所以排序正确。然后取第k-1的元素,即第k大的元素。
那如果样例3中的情况,当有多个符合条件的数时,是否排序正确?
比如样例3的输出是7,当k=6时,是否数组中存在足够的元素?
是的。在样例3中,孤独数有六个元素,所以取第6大的即为第七个元素?不,数组是按从大到小排序的,所以第一个元素是最大的,第六个元素是第6大的。所以索引是k-1=5。所以代码中的逻辑是正确的。
那可能的另一个错误点在于当m=0的时候?但题目中输入保证m>=1。所以不用担心。
那问题可能出在质数判断函数的其他情况,比如当x=2时,是否正确处理?
比如,原来的代码在x=2的时候,i从1到sqrt(2)≈1.414,所以i=1。此时条件x%i==0是成立的,但i!=1吗?不,i等于1,所以条件中的&&i!=1不成立,所以flag保持1。所以返回true。正确。
那当x=3时,循环i从1到sqrt(3)=1.732,所以i=1。此时x%i=0,i=1,所以条件不成立。循环结束,返回true。正确。
当x=4时,i循环到2时,条件成立,返回false。
那质数判断函数的问题主要是在x=1的时候返回true。其他情况是否正确?
比如,当x=9的时候,i的循环到3吗?原代码中的i从1到sqrt(9)=3。所以i=1,2,3。当i=3时,x%3==0,i!=1,所以条件成立,flag置0。正确。
所以,除了x=1的情况外,质数判断是正确的。而原代码中的质数判断函数会导致x=1被错误地认为是质数。这可能在某些测试用例中导致错误。
比如,当测试用例中的某个孤独数是1的时候,比如当m=2,r=1,n=1,k=1。这时候正确的孤独数不存在。但是代码会将1视为质数,并且模2余1,所以会被加入到gudu数组中。这时候gudu数组的大小为1,k=1的情况下输出1。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因为1不是质数。
所以,这个错误会导致当n=1,m=2,r=1,k=1时,输出错误。
那如何修正这个问题?修改质数判断函数,使其正确处理x=1的情况。
例如,在函数一开始判断x是否小于2,返回false。所以:
修改后的isSushu函数应该是:
bool isSushu(int x) {
if (x <= 1) {
return false;
}
bool flag = true;
for (int i = 2; i <= sqrt(x); ++i) {
if (x % i == 0) {
flag = false;
break;
}
}
return flag;
}
或者另一种写法:
bool isSushu(int x) {
if (x <= 1)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2; i*i <= x; ++i) {
if (x%i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这两种写法都可以正确判断质数。
原来的代码中的质数判断函数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处理x=1的情况,导致1被误判为质数。这可能是导致某个测试用例失败的原因。
因此,修正质数判断函数中的错误,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原代码中的质数判断函数还存在另一个可能的效率问题:i的循环范围是1到sqrt(x),而i的初始值是1。例如,当x=2时,i从1开始,此时i=1。循环体中,判断x%i是否等于0且i不等于1。对于x=2,i=1时,x%1=0,但i等于1,所以条件不成立。循环结束,flag保持1,返回true。这正确。但此时,循环变量i的初始值是否为1是否正确?
正确的质数判断应该检查是否有除了1和自身之外的因子。所以,在循环中应该检查从2到sqrt(x)的数,看是否能整除x。如果存在,则不是质数。原函数中的循环变量i的起始是1,所以当i=1的时候,虽然x%i==0,但此时i=1,所以条件x%i ==0 && i !=1 不成立,所以不会将flag置0。这样,当x=2时,循环i=1到sqrt(2),然后i=1。此时条件不成立,flag保持1,正确。
但是,原函数中的循环i的起始值是1,但正确的做法是i应该从2开始。因为,如果i从1开始的话,那么当x=2时,循环中的i=1,这时条件不成立,循环结束。返回true。这没问题。那原来的函数中的i从1开始是否会导致错误?
比如,当i=1的时候,不管x是多少,都会导致x%i==0。但i=1的时候,原函数的条件中的i !=1 是否成立?不成立。所以原函数中的条件只有在i>1的时候才会触发flag置0。这样,循环中的i从1开始,但只有当i>=2的时候才会判断是否有因数。这可能效率较低,因为i=1的时候会执行循环体,但没有任何作用。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i的起始值设为2。
原函数中的循环i从1开始,导致当x=2时,循环会执行一次(i=1),但此时条件不成立。这样虽然不影响结果,但效率较低。而将i的起始值设为2,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循环。
综上,原质数判断函数的问题在于:
1. 没有处理x=1的情况,导致误判为质数。
修正这两个问题,应该能够使代码正确。
现在,需要将原代码中的isSushu函数修改,加入对x<=1的判断,并且将循环i的起始改为2。或者,保持i的起始为1,但条件改为i>=2的时候才检查因数。例如:
修改后的函数:
bool isSushu(int x) {
if (x <= 1) return false;
bool flag = true;
for (int i = 2; i <= sqrt(x); ++i) { // 注意这里i从2开始
if (x % i == 0) {
flag = false;
break;
}
}
return flag;
}
或者更高效的写法:
bool isSushu(int x) {
if (x <= 1)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2; i*i <= x; ++i) {
if (x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这样修改后,质数判断函数应该正确。
那么,原代码中的质数判断函数错误地将1视为质数,导致某些测试用例失败。例如,当n=1,m=1,r=0,k=1时,程序会认为存在孤独数1,并输出1,而正确答案是-1。因为1不是质数,所以孤独数不存在。
因此,修复质数判断函数的错误后,应该能通过所有测试用例。</think>这个程序的问题出在质数判断函数`isSushu`中,具体原因及修正方法如下:
### 错误分析
1. **未处理特殊情况**:当 `x=1` 时,原函数错误地将其判定为质数。实际上,1 不是质数。
2. **循环效率问题**:原函数从 `i=1` 开始循环,但质数判断只需检查 `2` 到 `sqrt(x)` 的整数即可。
### 修正后的质数判断函数
```cpp
bool isSushu(int x) {
if (x <= 1) return false; // 处理 x<=1 的情况
for (int i = 2; i * i <= x; ++i) { // 从2开始,优化循环条件
if (x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 详细说明
1. **处理特殊情况**:添加 `x <= 1` 的判断,直接排除非质数。
2. **优化循环**:从 `i=2` 开始检查,避免无意义的循环,提升效率。
### 完整修正代码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isSushu(int x) {
if (x <= 1)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2; i * i <= x; ++i) {
if (x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int main() {
int n, m, r, k;
cin >> n >> m >> r >> k;
vector<int> primes;
for (int i = 2; i <= n; ++i) { // 从2开始遍历,跳过1
if (isSushu(i)) {
primes.push_back(i);
}
}
vector<int> lonely;
for (int p : primes) {
if (p % m == r) {
lonely.push_back(p);
}
}
sort(lonely.begin(), lonely.end(), greater<int>());
if (lonely.size() < k) {
cout << -1;
} else {
cout << lonely[k - 1];
}
return 0;
}
```
### 关键修正点
- **质数判断**:修正了 `x=1` 的错误判断,优化循环条件。
- **遍历起点**:主循环从 `2` 开始遍历,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修正后的代码能够正确处理所有测试用例,包括之前导致错误的边界情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