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模型如何部署在atlas
时间: 2024-06-10 09:09:56 浏览: 197
Atlas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库服务平台,提供了多种数据库类型、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特性,可以在云上快速部署并且方便管理。要将yolo模型部署在Atlas上,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将yolo模型转换为ONNX格式,这是一种跨平台的深度学习模型格式,可以在多个框架和硬件上运行。
2. 在Atlas上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数据库类型,例如MongoDB。
3. 将ONNX模型上传到Atlas中,可以使用MongoDB的GridFS存储模型文件。
4. 在应用程序中使用Atlas的API来加载模型并进行预测。可以使用Python的PyMongo库连接到Atlas数据库,并使用ONNXruntime库加载模型并进行预测。
需要注意的是,在部署yolo模型时,也需要考虑模型的精度和速度等问题,可以通过量化和剪枝等技术来优化模型性能。此外,还需要考虑模型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尽量避免敏感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相关问题
atlas部署yolo
### 如何在 Atlas 平台部署 YOLO 模型
#### 准备工作
获取必要的文档和资源对于成功部署至关重要。应当访问官方站点来下载对应硬件的相关资料,例如用户手册、系统镜像、原理图以及开发工具等[^1]。
#### 安装环境配置
为了能够在 Atlas 设备上顺利运行目标检测算法如 YOLO, 需要安装特定版本的操作系统和支持库。这通常涉及到设置 CANN (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这是华为 Ascend 处理器专用的一套软件栈,提供了从底层驱动到高层 API 的全面支持。确保按照官方指南完成 CANN 环境搭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模型转换
YOLO 模型训练好后,默认情况下可能是针对 GPU 或 CPU 进行优化过的 TensorFlow/PyTorch 格式的文件。然而,在 Atlas 上执行推理任务前,需将此模型转成适用于 NPU 计算架构的形式——即 .om 文件格式。可以利用 ModelArts 或者本地命令行工具 `atc` 来实现这一过程:
```bash
# 使用 atc 工具进行模型编译
atc --model=yolov3.pb --framework=3 --output=yolov3 --soc_version=Ascend310
```
上述命令假设输入的是一个名为 yolov3.pb 的 TensorFlow SavedModel 格式模型,并指定输出名称为 yolov3.om 以便后续加载至 NPU 中使用;同时指定了 soc 版本参数以匹配实际使用的 Atlas 加速卡型号。
#### 应用程序编写
有了适配好的模型之后,下一步就是构建应用程序接口用于调用该模型来进行图像识别操作。这里推荐采用 Python SDK 方式快速集成 AI 推理功能。下面给出一段简单的代码片段展示如何读取图片并送入预处理后的网络做预测分析:
```python
from atlas_utils.presenteragent import presenter_datatype
import acl
import numpy as np
def preprocess(image_path):
"""Image preprocessing function"""
image = cv2.imread(image_path)
resized_image = cv2.resize(image, (416, 416))
normalized_image = resized_image / 255.
transposed_image = np.transpose(normalized_image, axes=[2, 0, 1])
input_data = np.expand_dims(transposed_image.astype(np.float32), axis=0)
return input_data.flatten()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初始化 ACL 和 PresenterAgent 组件
ret = acl.init()
model_id = b'yolov3'
channel_name = 'yolo_detection'
agent_config = {
"server_ip": "192.168.x.x",
"port": xxxx,
"content_type": presenter_datatype.CONTENT_TYPE_IMAGE
}
app_client = AppClient(agent_config)
detector_channel = DetectorChannel(app_client, channel_name)
try:
while True:
frame = get_frame_from_camera() # 获取摄像头帧数据
processed_input = preprocess(frame)
result = run_inference(processed_input, model_id=model_id)
draw_bounding_boxes(result, frame) # 将边界框绘制回原图
send_to_presenter(detector_channel, frame)
finally:
cleanup_resources()
```
这段脚本展示了基本的应用逻辑流程:初始化ACL环境与Presenter Agent客户端连接 -> 对每一帧视频流实施预处理变换 -> 执行神经网络推断得到物体位置信息 -> 把标注过的结果反馈给前端显示组件。
#### 性能监控
当应用上线以后,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监视 Atlas 设备上的性能指标,比如通过如下指令查询当前正在工作的 NPU 实例的状态及其各项资源占用率:
```bash
npu-smi info -i 0
```
这条语句能够返回有关选定编号为零的加速模块的具体详情报告,帮助开发者了解系统的健康状况并据此调整策略提高效率[^3]。
YOLOV11部署到atlas200I
<think>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关于在华为Atlas 200I AI加速卡上部署YOLOv11目标检测模型的问题。根据提供的引用,我们知道Atlas 200I加速卡通常使用昇腾处理器(如Ascend 310),并且部署流程通常涉及模型转换(使用ATC工具)和应用程序开发。
由于YOLOv11是一个较新的模型(注:截至2023年,YOLO系列最新版本是YOLOv8,YOLOv11可能是用户笔误或未发布的版本?但这里我们假设用户指的是某个YOLO变种,比如YOLOv5或YOLOv7等,但用户明确写了YOLOv11,所以我们按照用户提供的名称处理),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昇腾处理器支持的格式(.om模型)。
步骤通常包括:
1. 准备模型:获取YOLOv11的模型文件(可能是PyTorch、TensorFlow等框架的模型)。
2. 模型转换:使用ATC(Ascend Tensor Compiler)工具将模型转换为昇腾处理器支持的.om格式。在转换过程中,需要提供模型的输入输出节点、输入形状等参数,并可能需要配置AIPP(AI Pre-Processing)进行图像预处理。
3. 开发推理应用程序:使用昇腾提供的开发套件(如MindX SDK)或ACL(Ascend Computing Language)来编写推理代码,加载.om模型并执行推理。
根据引用[1]和[3],我们注意到在部署YOLOv3时,需要手动修改.prototxt文件(Caffe模型)或提供相应的配置。对于TensorFlow模型(.pb文件),可以直接使用ATC转换。如果YOLOv11是PyTorch模型,则需要先转换为ONNX,再转换为.om。
具体步骤:
1. **模型准备**:
- 假设我们有一个YOLOv11的模型文件(例如PyTorch的.pt文件),首先需要将其转换为ONNX格式(.onnx)。
- 然后,将ONNX模型转换为昇腾的.om格式。
2. **模型转换(以ONNX为例)**:
- 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命令示例:
```bash
atc --model=yolov11.onnx --framework=5 --output=yolov11_bs1 --soc_version=Ascend310 --input_shape="input:1,3,416,416" [其他参数]
```
- 注意:需要指定输入形状(batch size, channel, height, width)和输出节点名称(如果模型有多个输出,需要指定所有输出节点,如引用[3]中YOLOv3的例子)。
3. **配置AIPP**(可选,用于图像预处理):
- 如果模型需要预处理(如归一化、缩放等),可以编写一个AIPP配置文件(.aippconfig),并在转换时通过`--insert_op_conf`参数指定。
4. **开发推理应用**:
- 参考引用[2]和[4],使用昇腾提供的开发环境(如mxVision)进行应用开发。
- 基本步骤包括:初始化设备、加载模型、准备输入数据(图像需要进行与训练时相同的预处理)、执行推理、解析输出(目标检测的后处理,如非极大值抑制NMS)等。
5. **性能优化**:
- 根据引用[4],我们可以通过npu-smi工具查看NPU的状态和版本,确保驱动和固件版本正确。
- 在模型转换时,可以尝试不同的精度(如FP16)以提高性能。
由于YOLOv11是一个假设的模型,具体的节点名称和输入输出形状需要根据实际模型确定。用户需要提供模型的具体信息。
下面,我们将按照上述步骤详细说明。
注意:由于我们无法得知YOLOv11的具体结构,以下步骤以通用的YOLO模型为例。</think>### 在华为Atlas 200I AI加速卡部署YOLOv11模型的完整流程
#### 一、模型转换关键步骤
1. **环境准备**
- 确认NPU驱动版本(通过`npu-smi info`命令查看Software/Firmware Version)[^4]
- 安装昇腾工具链:CANN Toolkit(含ATC模型转换工具)
2. **模型格式转换**
若原始模型为PyTorch格式(.pt):
```bash
# 转ONNX格式
python export.py --weights yolov11.pt --img 640 --batch 1 --simplify
```
使用ATC工具转换OM模型(参考YOLOv3转换逻辑[^3]):
```bash
atc --model=yolov11.onnx \
--framework=5 \
--output=yolov11_bs1_fp16 \
--soc_version=Ascend310B1 \ # 200I加速卡对应310B1
--input_shape="images:1,3,640,640" \ # 根据YOLOv11输入尺寸修改
--insert_op_conf=aipp_yolov11.aippconfig \ # 图像预处理配置
--out_nodes="output1:0;output2:0" # 根据模型输出节点修改
```

*图:模型转换流程示意图[^1]*
3. **AIPP预处理配置**
创建`aipp_yov11.aippconfig`文件:
```xml
aipp_op {
aipp_mode: static
input_format : RGB888_U8
src_image_size_w : 640
src_image_size_h : 640
crop: false
mean_chn_0 : 0
mean_chn_1 : 0
mean_chn_2 : 0
var_reci_chn_0 : 0.00392156 # 1/255
var_reci_chn_1 : 0.00392156
var_reci_chn_2 : 0.00392156
}
```
#### 二、部署实施流程
1. **硬件配置**
- Atlas 200I加速卡通过PCIe接入主机
- 验证设备状态:`npu-smi info -l`[^4]
2. **推理程序开发**
C++示例代码片段(基于MindX SDK):
```cpp
// 初始化模型
mxpi::ModelInferProcessor model;
model.Init({"modelPath": "./yolov11_bs1_fp16.om"});
// 预处理
cv::Mat resized_img;
cv::resize(src_img, resized_img, cv::Size(640,640));
// 推理执行
std::vector<MxBase::Tensor> inputs = {imageTensor};
auto outputs = model.Infer(inputs);
// 后处理(解析检测框)
auto* bbox_data = outputs[0].GetData();
PostProcessYOLOv11(bbox_data);
```
3. **性能优化技巧**
- 使用`--output_type=FP16`减少模型体积
- 开启多线程推理:`aclrtSetDeviceThreads(deviceId, 4)`
- 启用内存复用:在`acl.json`中配置`memory_policy`
#### 三、验证与调试
1. **精度验证**
```bash
msame --model yolov11_bs1_fp16.om \
--input ./test_data.bin \
--output ./result
```
对比ONNX与OM模型输出余弦相似度(应>0.99)
2. **常见问题解决**
| 错误类型 | 解决方案 |
|---|---|
| ACL_ERROR_INVALID_OM | 检查ATC转换日志,确认输入/输出节点名 |
| 推理结果异常 | 验证AIPP配置与训练预处理是否一致 |
| 内存溢出 | 减小batch_size或启用动态分片 |
#### 四、部署参考架构
```mermaid
graph LR
A[摄像头/视频流] --> B(Atlas 200I加速卡)
B --> C[YOLOv11 OM模型]
C --> D[目标检测结果]
D --> E{NVR系统/云平台}
E --> F[告警联动/数据分析]
```
*部署架构示意图(参考nvr_sample设计[^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