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network开ipv6
时间: 2025-04-26 22:56:19 浏览: 34
### 配置Docker以启用IPv6支持
为了使Docker能够处理IPv6流量并创建兼容的网络环境,需要修改系统的配置文件来激活这一特性。具体操作涉及编辑`/etc/docker/daemon.json`文件,在其中加入特定选项用于启动对IPv6的支持[^2]。
对于Linux发行版而言,通常可以通过向该JSON配置文件添加如下内容实现:
```json
{
"ipv6": true,
"fixed-cidr-v6": "2001:db8:1::/64"
}
```
上述设置中的`fixed-cidr-v6`字段指定了一个固定的IPv6地址范围供新创建的容器使用。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保不会与其他现有网络冲突[^3]。
完成配置更改之后,保存文件并执行命令重新加载Docker守护进程以及重启服务,以此应用新的设定:
```bash
sudo systemctl reload docker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Docker层面做出相应改动外,还需确认主机操作系统本身已正确启用了IPv6功能,并且允许转发IPv6数据包。这可通过核查及适当调整内核参数达成目的,例如确保以下几项被设为1表示开启状态[^4]:
- `net.ipv6.conf.all.forwarding`
- `net.ipv6.conf.default.forwarding`
- 接口级别的forwarding(如eth0, eth1)
另外,接受路由器公告(`accept_ra`)也应当处于打开位置以便自动获取外部网关信息。
最后一步是在构建自定义网络时指定版本号为`ipv6`或采用双重堆栈模式(dual-stack),从而让所生成的虚拟子网既支持传统的IPv4又具备现代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能力。
```python
import docker
client = docker.from_env()
network = client.networks.create(
'my_network',
driver='bridge',
enable_ipv6=True,
ipam=docker.types.IPAMConfig(
pool_configs=[
docker.types.IPAMPool(subnet='2001:db8:1::/64')
]
)
)
```
以上Python脚本展示了如何利用官方SDK接口创建带有IPv6能力的新桥接网络实例[^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