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整数 n 和一个在范围 [0, n - 1] 以内的整数 p ,它们表示一个长度为 n 且下标从 0 开始的数组 arr ,数组中除了下标为 p 处是 1 以外,其他所有数都是 0 。 同时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banned ,它包含数组中的一些位置。banned 中第 i 个位置表示 arr[banned[i]] = 0 ,题目保证 banned[i] != p 。 你可以对 arr 进行 若干次 操作。一次操作中,你选择大小为 k 的一个 子数组 ,并将它 翻转 。在任何一次翻转操作后,你都需要确保 arr 中唯一的 1 不会到达任何 banned 中的位置。换句话说,arr[banned[i]] 始终 保持 0 。 请你返回一个数组 ans ,对于 [0, n - 1] 之间的任意下标 i ,ans[i] 是将 1 放到位置 i 处的 最少 翻转操作次数,如果无法放到位置 i 处,此数为 -1 。 子数组 指的是一个数组里一段连续 非空 的元素序列。 对于所有的 i ,ans[i] 相互之间独立计算。 将一个数组中的元素 翻转 指的是将数组中的值变成 相反顺序 。 嗯,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挑战性。让我仔细读题目。题目大意是说,我们有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arr,其中只有下标p的位置是1,其他都是0。还有一个banned数组,里面的位置不允许在翻转后出现1。我们的操作是每次选择一个长度为k的子数组进行翻转,翻转后必须保证1不能出现在banned的位置。对于每个位置i,要找出将1移动到i处所需的最少翻转次数,如果不可能就返回-1。最终要返回一个数组ans,每个位置对应结果。 首先,我需要理解翻转操作对1的位置的影响。假设当前1的位置是pos,翻转一个包含pos的子数组,那么翻转后的1的位置会改变。因为翻转子数组会改变元素的顺序,比如子数组从i到i+k-1,那么原来的位置i和i+k-1会被交换,依此类推。假设当前1的位置在子数组中的位置是相对位置m(相对于子数组起始位置),那么翻转后它的新位置会是子数组起始位置 + (k-1 - m)。 举个例子,假设子数组是位置3到5(k=3),当前1在位置4。在子数组中,4的位置是第1位(从0开始的话,3是0,4是1,5是2)。翻转后,这个元素会被放到子数组的起始位置 + (2 -1) =3+1=4的位置?或者是不是位置变成起始位置+ (k-1 -m)。比如子数组起始位置是s,长度k,那么原来的位置s+i翻转后会变成s + (k-1 -i)。所以如果原来的1在位置s+i,翻转后变成s + (k-1 -i)。所以每次翻转操作可以看作是移动1的位置到新的位置,这个新的位置的计算方式需要明确。 比如,当前pos在某个子数组内部,翻转后pos会被移动到新的位置。比如子数组s到s+k-1,原来的pos是s+i,翻转后变为s + (k-1 -i) = s +k-1 -i。例如,子数组长度k=3,起始位置s=2,那么子数组是2,3,4。假设pos是3,即i=1,那么翻转后变成s + (2-1)=2+1=3?或者原数组的3在子数组中的位置是i=1,翻转后的位置是s + (k-1 -i)=2+2-1=3?所以pos的位置不变?这可能吗? 或者应该举具体例子。比如子数组是[0,1,2](k=3,s=0),翻转后变成2,1,0。原来的1在位置0的话,翻转后变成位置2。或者原位置0的元素会移动到位置2,原位置2的元素到位置0。所以,假设当前1的位置在子数组的某个位置,翻转后它会被移动到子数组中对应的对称位置。 所以,假设当前1的位置是pos,被包含在选择的子数组[s, s+k-1]中。那么翻转后,新的位置是 s + (s +k-1 - pos) = 2s +k-1 - pos。这可能吗?比如s=0,k=3,pos=0,那么新位置是0 + (0+2-0) =2?是的,因为子数组翻转后原来的0号位置变成2号。那此时,新的pos是2。 所以,每次操作可以将pos移动到某个新的位置,这取决于选择的子数组的位置。那么,问题转化为,从初始位置p出发,每次移动pos到新的位置,且每次移动后的位置不能在banned的位置,同时最终要到达目标i的最少步数。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图的最短路径问题,其中节点是位置,边是可以通过一次翻转操作到达的位置变化。 那这样的话,每个位置可以看作图中的节点,每个节点可以连接到多个其他节点,连接的条件是存在一个长度为k的子数组,使得翻转后能够从当前pos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并且移动后的位置不在banned中。然后我们需要找出从初始节点p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 接下来需要分析,如何生成每个节点的邻接节点。也就是说,对于当前pos,可以翻转哪些子数组,使得翻转后的新位置不被禁止,并且没有被访问过。 但这里的问题可能比较复杂,因为k的长度可能不同,但题目中给出的k是固定的?或者题目中的k是否是固定的?原问题中的操作是每次选择一个大小为k的子数组进行翻转。这里可能题目中的k是固定的?原问题描述中的参数是否有k?原题的问题描述中的参数中有一个k吗?或者用户的问题是否漏掉了? 仔细看问题描述中的输入参数:用户给出的是整数n,p,banned数组。然后问题描述中说,每次操作选择大小为k的一个子数组。这里的k是否是输入的参数?或者题目中是否有其他参数? 根据用户给出的问题描述:“给你一个整数n和一个在范围[0, n-1]的整数p…同时给你一个整数数组banned…你可以进行若干次操作。一次操作中,你选择大小为k的一个子数组…”这里的k应该是固定的,即每次操作必须选择相同长度的k的子数组。但是问题中的参数是否包含k?比如,用户的问题中是否应该包含k作为输入?或者题目是否漏掉了? 这可能是原题中的一个参数。比如,原题的输入应该包括k。可能用户的问题中可能将问题描述中的参数遗漏了。或者可能用户的问题中的输入参数是正确的? 例如,用户的问题中给出的输入参数是:整数n,整数p,数组banned。但根据问题中的操作描述,每次翻转的子数组大小是k。所以k应该是一个输入参数。但用户的问题中没有提到k,这可能是一个错误。例如,可能用户的问题描述中是否有错误? 现在,假设问题中的k是给定的输入参数。例如,用户的问题可能应该有一个k参数,但是可能被遗漏了?或者可能题目中的k是固定的,比如所有操作的子数组长度k是预先确定的? 此时,用户的问题可能存在描述错误,或者我在理解上有问题。需要再次确认问题描述。 根据用户的问题描述:在操作中选择大小为k的子数组,那么k应该是一个输入的参数。否则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可能用户在问题描述中漏掉了参数k。或者可能原题中的k是另一个参数? 例如,正确的题目应该给出参数k,但用户的问题中没有提到,这会影响整个思路。或者可能用户的问题中的k是其他参数? 比如,假设原题的输入是n, p, banned,还有k,那么问题的解答需要考虑k。但在用户的问题中没有提到k,这导致问题描述可能不完整? 或者可能用户的问题中给出的参数是正确的,而k可能作为其他方式给出?比如,可能题目中的k是动态变化的?这似乎不太可能。此时,这可能是一个问题描述的错误,或者我可能误解了问题。 这时候可能需要假设用户的问题中存在参数k,可能用户的问题中的参数列表有遗漏。例如,原题的正确输入应包括n,p,banned,k。否则无法解题。所以,可能用户在问题描述时漏掉了k。例如,正确的参数应该是:整数n,p,整数k,以及数组banned。 基于此,我必须假设k是给定的输入参数之一,否则问题无法解答。因此,可能用户在问题描述中漏掉了k,或者我误解了问题。此时,可能需要假设问题中的每次操作的子数组长度k是给定的。否则,问题将无法处理,因为每次可以选任意长度的子数组,这会使得问题变得非常复杂,甚至可能无法解决。 所以,我需要假设k是作为输入的参数,而用户的问题中可能漏掉了。例如,正确的输入应该包括k,否则问题无法解答。例如,根据原题的描述,用户的问题中的参数可能应该是:整数n,p,以及一个整数k,和数组banned。这样才能确定每次 继续生成 给你一个整数 n 和一个在范围 [0, n - 1] 以内的整数 p ,它们表示一个长度为 n 且下标从 0 开始的数组 arr ,数组中除了下标为 p 处是 1 以外,其他所有数都是 0 。 同时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banned ,它包含数组中的一些位置。banned 中第 i 个位置表示 arr[banned[i]] = 0 ,题目保证 banned[i] != p 。 你可以对 arr 进行 若干次 操作。一次操作中,你选择大小为 k 的一个 子数组 ,并将它 翻转 。在任何一次翻转操作后,你都需要确保 arr 中唯一的 1 不会到达任何 banned 中的位置。换句话说,arr[banned[i]] 始终 保持 0 。 请你返回一个数组 ans ,对于 [0, n - 1] 之间的任意下标 i ,ans[i] 是将 1 放到位置 i 处的 最少 翻转操作次数,如果无法放到位置 i 处,此数为 -1 。 子数组 指的是一个数组里一段连续 非空 的元素序列。 对于所有的 i ,ans[i] 相互之间独立计算。 将一个数组中的元素 翻转 指的是将数组中的值变成 相反顺序 。 用C语言解决
时间: 2025-07-08 08:28:41 浏览: 5
<think>嗯,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复杂,但让我慢慢理清楚思路。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每次翻转操作如何改变1的位置,然后找到从初始位置p到各个目标位置i的最短路径,同时避开banned的位置。
首先,题目中的k是每次操作必须选择的子数组长度。比如,每次只能翻转长度为k的连续子数组。假设当前1的位置是pos,当我们选择一个起始位置s的子数组[s, s+k-1],翻转后,pos在子数组中的相对位置会改变。具体来说,假设在子数组中pos是第i个元素(从0开始),翻转后它会变成子数组的第k-1-i个位置,所以新的位置是s + (k-1) - (pos - s) = 2s + k -1 - pos。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每次操作后1的位置变化。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哪些子数组是可以被翻转的。也就是说,对于当前pos,所有可能的s使得s ≤ pos ≤ s+k-1。翻转之后,新的位置new_pos = 2s + k -1 - pos。需要注意的是,翻转后的new_pos不能出现在banned数组中,否则这次操作是非法的。
因此,问题转化为在图中寻找从p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路径,其中边代表一次合法的翻转操作。每个节点代表1的位置,边的权重为1(因为每次操作算一步)。我们需要用广度优先搜索(BFS)来找到最短路径,因为BFS适合处理权重相同的最短路径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
1. **预处理**:将被禁止的位置存入一个哈希集合,方便快速判断某个位置是否被禁止。
2. **初始化队列**:从初始位置p开始,记录到达每个位置的最短步数,初始时p的步数为0,其他位置设为-1。
3. **BFS遍历**:对于当前处理的每个位置pos,遍历所有可能的s值,使得子数组[s, s+k-1]包含pos。对于每个合法的s,计算新的位置new_pos,并检查是否满足条件:
- new_pos未被禁止。
- new_pos未被访问过,或者可以以更短的步数到达。
4. **更新队列和步数**:如果满足条件,将new_pos加入队列,并更新其步数为当前步数+1。
5. **处理所有可能情况**:直到队列为空,此时所有可达的位置的最短步数都已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遍历可能的s值时,s的取值范围需要满足子数组的合法性,即s ≥0且s+k-1 <n。此外,翻转后的new_pos必须也在数组的合法范围内。
举个例子,假设n=5,k=3,pos=2。可能的s值可以是0或1或2,因为子数组长度k=3,所以s最大是5-3=2。当s=0时,子数组是0-2,翻转后new_pos = 0+2 - (2-0) =0+2-2=0?或者根据之前的公式new_pos=2s +k -1 -pos。当s=0时,new_pos=0*2 +3-1 -2=0+2-2=0。原来的pos=2会被移动到0的位置。当s=1时,new_pos=2*1 +3-1 -2=2+2-2=2。这样位置不变?这说明当子数组包含pos时,某些s的翻转可能不会改变pos的位置。但这种情况是否需要考虑?比如,当s=1,k=3,子数组是1-3。原pos=2在该子数组中,翻转后new_pos=2*1 +3-1 -2=2+2-2=2。此时翻转操作并没有改变1的位置,所以这样的操作可能无效,但题目允许进行这样的操作吗?题目中并未禁止这样的操作,但此时步数会增加,而位置不变,这可能导致无限循环。因此,在BFS中必须避免重复处理同一位置,或者确保一旦某个位置被访问过,就不会再被处理,因为BFS的性质保证了首次访问时的步数是最小的。
因此,在BFS中,我们需要记录每个位置的最小步数,并在首次访问时确定其最小值,之后不再处理。
此外,还需要处理边界情况,例如当k=1时,翻转操作不会改变任何元素的位置,因此只有初始位置p可达,其他位置都不可达。
另一个关键点是,如何高效地生成所有可能的s值,使得子数组包含pos。这可以通过数学推导得出s的范围。子数组的起始s必须满足s ≤ pos ≤ s+k-1,即s ≤ pos ≤ s+k-1。解这个不等式,得到s ≤ pos 且 s ≥ pos -k +1。同时,s必须满足s ≥0,且s +k-1 <n → s ≤n -k。因此,s的取值范围是max(0, pos -k +1) ≤s ≤ min(pos, n -k)。
例如,当pos=3,k=3,n=5时,s的取值范围是max(0,3-3+1)=1到min(3,5-3)=2。因此s可以是1或2。对于每个s,计算new_pos=2s +k-1 -pos=2s+2-3=2s-1。当s=1时,new_pos=1*2-1=1;当s=2时,new_pos=2*2-1=3。
这样,对于每个pos,我们需要遍历所有可能的s,并计算对应的new_pos,然后检查new_pos是否合法(未被禁止且未访问过)。
接下来,考虑如何高效实现这一点。对于每个pos,生成所有可能的s值,然后计算new_pos。但每次遍历所有可能的s可能比较耗时,尤其是当k较大时。有没有更高效的方法?
例如,当k是固定的,对于每个pos,s的可能范围是确定的。因此,可以预先计算s的范围,然后对每个s计算new_pos,并检查是否合法。
在代码实现中,可以用BFS队列来处理每个位置,并记录到达每个位置的步数。对于每个出队的pos,生成所有可能的s,计算对应的new_pos,并判断是否合法,如果合法且未被访问过,则将其入队,并记录步数+1。
现在,如何处理被禁止的位置?在BFS过程中,如果new_pos在banned数组中,那么不能进行该次翻转操作。因此,在计算new_pos后,首先检查是否在banned中,如果是,则跳过该情况。
综上所述,算法的大致步骤如下:
1. 创建被禁止位置的集合,方便快速查找。
2. 初始化距离数组ans,所有元素初始为-1,ans[p]=0。
3. 使用队列进行BFS,初始时将p入队。
4. 对于队列中的每个pos,遍历所有可能的s,计算new_pos。
5. 检查new_pos是否在合法范围内,是否被禁止,是否已被访问过(即ans[new_pos] !=-1)。
6. 如果合法,更新ans[new_pos]为当前步数+1,并将new_pos入队。
7. 继续处理直到队列为空。
接下来,考虑时间复杂度。对于每个位置pos,可能的s的数量是O(k)的(因为s的范围长度大约是k),但实际上,当k较大时,s的范围可能更小。例如,当pos=0,k=3,那么s的可能范围是0到0,因为pos=0 ≤ s+k-1 → s≥0。当k=3,s的范围是0 ≤s ≤0(如果n足够大)。因此,每个pos的s的数量大约是O(1)或O(k)的时间复杂度。总共有n个位置,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是O(n*k)。如果k接近n,这可能是O(n^2)的时间复杂度,对于较大的n(比如1e5)来说,这可能不可行。但根据题目中的约束条件,可能n的范围较小,或者需要更高效的算法。
但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约束条件,可能假设n的范围允许这样的解法。否则,可能需要数学方法找到规律,避免遍历所有s的可能。
例如,假设我们可以将new_pos表示为2s +k-1 -pos。这可以变形为s=(new_pos + pos -k +1)/2。因此,对于给定的pos和new_pos,可能存在一个对应的s。或者这可能帮助找到可能的new_pos的范围。
例如,当pos固定,s的取值范围是确定的,那么new_pos的可能值可以由s的取值计算得到。例如,对于每个s在s_min到s_max之间,new_pos=2s +k-1 -pos。因此,new_pos的可能取值范围是:
当s取s_min时,new_pos_min=2*s_min +k-1 -pos
当s取s_max时,new_pos_max=2*s_max +k-1 -pos
因此,new_pos的可能值构成一个连续的区间,或者某些离散的值?
例如,假设s_min= a,s_max= b。则s可以取a到b之间的所有整数值。对于每个s,new_pos=2s +k-1 -pos。那么,当s增加1时,new_pos增加2。因此,new_pos的可能取值是步长为2的等差数列,起始于new_pos_min,终止于new_pos_max。
例如,如果s的范围是2到4,那么对应的new_pos为:
s=2 → new_pos=2*2 +k-1 -pos
s=3 → new_pos=2*3 +k-1 -pos → new_pos_prev +2
因此,new_pos的可能值为一系列间隔2的数。
这意味着,对于给定的pos和k,new_pos的可能取值是一组相隔2的数,覆盖某个区间。因此,我们可以直接计算这些可能的new_pos,而不需要遍历每个s的值。
这可能将时间复杂度降低到O(n),因为对于每个pos,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所有可能的new_pos,而不需要遍历O(k)次。
例如,假设s的范围是s_min ≤s ≤s_max。则new_pos的可能值为:
new_pos = 2s +k-1 -pos, 其中s ∈ [s_min, s_max]
这些new_pos的值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起始于2s_min +k-1 -pos,结束于2s_max +k-1 -pos,共有(s_max -s_min +1)项。
但等差数列的项可能超出数组的范围,或者被禁止,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
这样,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这些new_pos的值,并检查是否合法,而不需要逐个s计算。这可以将时间复杂度从O(nk)降低到O(n),因为对于每个pos,生成new_pos的时间变为O(1),因为只需要计算起始和结束点,并步长2遍历。
例如,对于pos=3,k=3,n=5:
s_min = max(0,3-3+1)=1
s_max = min(3,5-3)=2
s的可能取值是1和2。
对应的new_pos分别为:
当s=1时,new_pos=2*1 +3-1 -3=2+2-3=1
当s=2时,new_pos=2*2+3-1-3=4+2-3=3
所以new_pos的可能取值为1和3,间隔为2。这相当于当s从1到2时,new_pos从1到3,步长2。
因此,对于每个pos,我们可以直接确定new_pos的可能值的范围,并生成这些值,而不需要遍历每个s。
这将大大减少计算量。例如,对于每个pos,只需计算new_pos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然后生成从min到max以步长2递增的所有值,并检查这些值是否在0到n-1的范围内,且未被禁止。
这样,每个pos的处理时间是O(1)的时间,加上生成的new_pos的数量,这可能更高效。
因此,算法可以优化为:
对于每个pos,计算s_min和s_max:
s_min = max(0, pos -k +1)
s_max = min(pos, n -k)
如果s_min > s_max,则没有可能的s,因此无法生成任何new_pos,跳过。
否则,计算new_pos_min = 2*s_min +k-1 - pos
new_pos_max = 2*s_max +k-1 - pos
然后,new_pos的可能值为从new_pos_min到new_pos_max,步长为2。这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值。
例如,当s_min=1,s_max=3,则new_pos_min=2*1 +k-1 -pos,new_pos_max=2*3 +k-1 -pos。由于s的取值是1,2,3,每个s对应的new_pos是new_pos_min, new_pos_min+2, new_pos_min+4。
因此,生成的new_pos数目是 (s_max - s_min +1)个,也就是s的范围的长度+1,等于 (s_max - s_min +1)。但因为每个s对应一个new_pos,而new_pos是线性递增的,所以数目等于s的数目。
但可能更有效的方式是直接计算这些new_pos的值的范围,并检查它们是否合法。
例如,new_pos的取值范围是new_pos_min到new_pos_max,步长2。但需要确保这些new_pos的值在0到n-1之间,并且没有被禁止。
因此,对于每个可能的new_pos,需要判断是否满足:
0 ≤ new_pos <n
new_pos not in banned
ans[new_pos] == -1 (未被访问过)
如果满足,则更新ans[new_pos] = current_step +1,并将其加入队列。
这样,可以避免遍历每个s,直接通过数学计算生成可能的new_pos。
这将大大减少时间复杂度,尤其是当k较大时。例如,如果k=1e5,那么s的范围可能很小,或者不存在,这样每个pos的处理时间仍然是O(1)。
因此,代码的实现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现在,如何处理被禁止的位置?在生成new_pos后,需要检查它是否在banned集合中。如果在,则跳过。
综上,算法的步骤可以总结为:
1. 将banned数组转换为哈希集合,方便O(1)时间查询。
2. 初始化ans数组为-1,ans[p] =0。
3. 使用队列进行BFS,初始加入p。
4. 对于队列中的每个pos,计算s的可能范围:
s_min = max(0, pos -k +1)
s_max = min(pos, n -k)
如果s_min >s_max,跳过。
new_pos_min = 2*s_min +k -1 - pos
new_pos_max = 2*s_max +k -1 - pos
步长为2,生成new_pos的可能值。
5. 对于每个可能的new_pos,检查:
a. 0<=new_pos <n
b. new_pos不在banned中
c. ans[new_pos] ==-1
如果满足,设置ans[new_pos]=当前步数+1,并加入队列。
6. 继续直到队列为空。
需要注意的是,生成的new_pos可能超出数组范围,因此必须检查其合法性。
例如,当s_max对应的new_pos_max可能超过n-1。比如,当s_max=5,k=3,n=10,则s_max=5,子数组是5-7,翻转后的new_pos_max=2*5 +3-1 -pos。如果pos=5,则new_pos_max=10+2-5=7,这在n=10的范围内。但如果n=8,则s_max的可能值是min(5,8-3)=5,此时子数组5-7是合法的,但new_pos_max=7,在范围内。
因此,在计算new_pos时,必须确保其值在0到n-1之间。
现在,如何处理生成的new_pos的可能值?
例如,当s的范围是s_min到s_max,那么对应的new_pos的取值范围是new_pos_min到new_pos_max,步长是2。这是因为每次s增加1,new_pos增加2。例如,s=1时new_pos= a,s=2时new_pos= a+2,s=3时new_pos= a+4,依此类推。
因此,new_pos的可能值为 new_pos_min, new_pos_min+2, new_pos_min+4, ..., new_pos_max。这些值必须满足 0 ≤ new_pos <n。
因此,代码中可以生成这些new_pos的值,并逐个检查是否符合条件。
例如,在C++中,可以循环从new_pos_min到 new_pos_max,每次递增2,然后检查每个值是否合法。但在C语言中,可能需要更底层的处理。
但这样的生成方式在C语言中需要计算起始值,并递增步长2,直到超过new_pos_max。这可能涉及到循环的次数,但循环次数最多是 (s_max -s_min +1),也就是原来的s的可能数量,而每个s对应一个new_pos。
不过,这可能不会节省时间,因为原来的方法是遍历每个s,而这里的方法相当于遍历每个可能的new_pos,这与遍历s的数量相同。因此,两种方式的时间复杂度相同。所以,是否采用数学方式生成new_pos或者直接遍历s的范围,对时间复杂度没有影响。但数学方式可能更高效,因为它避免了多次计算s的值,直接通过公式得到new_pos的范围。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时间复杂度是相同的。因此,可以选择更易于实现的方式。
在代码实现中,可能更简单的方式是遍历每个可能的s值,计算new_pos,并检查条件。
因此,回到原来的方法:对于每个pos,遍历s的范围,计算每个s对应的new_pos,并检查是否合法。
现在,考虑如何实现这一点。
在C语言中,可以用一个队列(如数组模拟队列),一个距离数组ans,一个哈希集合用于banned。
但C语言中没有内置的集合结构,可以用数组或者哈希表。例如,可以用一个数组banned_set,其中banned_set[i]表示位置i是否被禁止。初始化时,将所有banned的位置标记为1。
具体实现步骤:
1. 读取输入参数n,p,k,banned数组。
2. 创建banned_set数组,初始化为0。遍历banned数组,将对应的位置标记为1。
3. 初始化ans数组,ans[i]=-1,ans[p]=0。
4. 创建队列,将p入队。
5. 进行BFS:
a. 取出队列中的元素pos。
b. 计算s的范围:s_min = max(0, pos -k +1)
s_max = min(pos, n -k)
c. 遍历s从s_min到 s_max:
i. 计算new_pos=2*s +k-1 - pos
ii. 检查new_pos是否在0到n-1之间,是否不在banned_set中,以及ans[new_pos]是否为-1
iii. 如果合法,设置ans[new_pos]=ans[pos]+1,并将new_pos入队
6. 最后返回ans数组。
需要注意的是,当k=0时,但根据题目描述,k应该是至少1,因为子数组必须非空。因此,k的取值范围是1<=k<=n。
此外,需要处理k=0的情况?但题目中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子数组必须非空,所以k≥1。
这样,代码的大致框架就可以写出。现在考虑一些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1:
n=5, p=0, k=3, banned=[3,4]
初始pos=0,ans[0]=0。队列中只有0。
处理pos=0:
s的范围:
s_min = max(0,0-3+1)=max(0,-2)=0
s_max = min(0,5-3)=min(0,2)=0
所以s只能是0.
new_pos=2*0+3-1 -0=0+2=2.
检查new_pos=2是否在0-4之间,是否被禁止?banned是3,4,所以2是允许的。ans[2]初始是-1,所以更新为ans[0]+1=1。将2入队。
队列现在有2。
处理pos=2:
s的范围:
s_min = max(0,2-3+1)=0
s_max = min(2,5-3)=2.
s的取值范围是0到2.
对于每个s:
s=0:
new_pos=0*2 +3-1 -2=0+2-2=0.此时ans[0]=0,已访问过,跳过。
s=1:
new_pos=2*1 +2-2=2+2-2=2 → new_pos=2,已访问过,跳过。
s=2:
new_pos=2*2 +2-2=4+2-2=4.检查4是否被禁止?是的,在banned数组中。所以跳过。
因此,没有新的位置被处理。队列为空。
最终ans数组:
ans[0]=0, ans[2]=1,其他位置为-1或未被访问。例如,位置1是否可达?
当pos=2,k=3时,s的可能范围是0到2.
当s=0,子数组0-2,翻转后new_pos=0*2+2-2=0。已经被访问。
s=1,子数组1-3,翻转后的new_pos=2*1+2-2=2 →已被访问。
s=2,子数组2-4,翻转后的new_pos=2*2 +2-2=4,被禁止。
因此,位置1无法到达。所以ans[1]=-1。
类似地,其他位置的ans值均为-1。
因此,最终的ans数组是[0, -1,1,-1,-1]。
另一个测试用例:
n=4, p=1, k=2, banned=[].
初始pos=1,ans[1]=0.
处理pos=1:
s的范围:
s_min = max(0,1-2+1)=0
s_max = min(1,4-2)=2 → min(1,2)=1.
所以s可以是0或1.
s=0:
new_pos=0*2+2-1 -1=0+1-1=0?或者公式是2s +k-1 -pos。k=2,s=0:
new_pos=0*2 +2-1 -1=0+1-1=0.
检查是否合法:不在banned中。ans[0]=-1。所以设置ans[0]=1,入队。
s=1:
new_pos=2*1 +2-1 -1=2+1-1=2.
设置ans[2]=1,入队。
队列现在有0和2.
处理pos=0:
s的范围:
s_min= max(0,0-2+1)=max(0,-1)=0
s_max= min(0,4-2)=0.
s=0:
new_pos=0*2 +2-1 -0=0+1=1. ans[1]=0,已访问过。
没有其他s,处理完毕。
处理pos=2:
s的范围:
s_min= max(0,2-2+1)=1
s_max= min(2,4-2)=2.
s可以是1和2.
s=1:
new_pos=2*1 +2-1 -2=2+1-2=1 → ans[1]已访问过。
s=2:
子数组2-3,翻转后new_pos=2*2 +2-1 -2=4+1-2=3.
检查是否合法。banned为空。ans[3]为-1。设置ans[3]=ans[2]+1=2,入队。
队列现在有3.
处理pos=3:
s的范围:
s_min= max(0,3-2+1)=2
s_max= min(3,4-2)=2.
s=2:
new_pos=2*2+2-1-3=4+1-3=2 → ans[2]=1,已访问过。
所以没有新的位置,队列为空。
最终ans数组为[1,0,1,2].
这表明,位置3需要两次翻转操作:1→2→3。
因此,算法是正确的。
现在,考虑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这一逻辑。
首先,处理输入参数,假设输入为n, p, k,banned数组。
然后,创建banned_set数组:
int banned_set[MAXN] = {0}; // 假设MAXN足够大,比如1e5+5.
将banned数组中的每个位置banned[i]标记为1。
然后,初始化ans数组,队列等。
队列可以用一个数组和头尾指针模拟。
代码的大致结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MAXN 100000
int main() {
int n, p, k;
int banned_count;
int banned_set[MAXN] = {0};
int ans[MAXN];
int queue[MAXN];
int front = 0, rear = 0;
// 读取输入
scanf("%d %d %d", &n, &p, &k);
scanf("%d", &banned_count);
for (int i = 0; i < banned_count; i++) {
int x;
scanf("%d", &x);
banned_set[x] = 1;
}
// 初始化ans数组
for (int i = 0; i < n; i++) {
ans[i] = -1;
}
ans[p] = 0;
queue[rear++] = p;
// BFS
while (front < rear) {
int pos = queue[front++];
int s_min = (pos - k + 1) > 0 ? (pos - k + 1) : 0;
int s_max = pos < (n - k) ? pos : (n - k);
if (s_max < s_min) continue;
for (int s = s_min; s <= s_max; s++) {
int new_pos = 2 * s + k - 1 - pos;
if (new_pos < 0 || new_pos >= n) continue;
if (banned_set[new_pos]) continue;
if (ans[new_pos] == -1) {
ans[new_pos] = ans[pos] + 1;
queue[rear++] = new_pos;
}
}
}
// 输出结果
for (int i = 0; i < n; i++) {
printf("%d ", ans[i]);
}
return 0;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假设输入的banned数组的长度为banned_count,并通过循环读取每个元素。
此外,队列的大小可能需要足够大,例如MAXN,以避免溢出。
但上述代码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当n很大时,队列数组可能会溢出。例如,当n=1e5时,队列需要存储1e5个元素,这可能导致栈溢出,所以应该使用动态分配的内存。
此外,s_min和s_max的计算需要正确。例如,s_min = max(0, pos -k +1),而s_max = min(pos, n -k)。在C语言中,可以用条件表达式:
s_min = (pos - k + 1) > 0 ? (pos -k +1) : 0;
s_max = pos < (n -k) ? pos : (n -k);
例如,当pos=3,k=3,n=5:
s_min = max(0,3-3+1)=1
s_max = min(3,5-3)=2.
这些计算是正确的。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当k=1时,s的取值范围是pos -k +1 = pos-1+1=pos. s_max= min(pos, n-1).所以s必须等于 pos,因为 s_min=pos, s_max=pos. 因此,s只能是pos.
此时,new_pos=2*pos +1-1 -pos = pos. 所以每次翻转后的位置不变。因此,当k=1时,无法移动1,所有其他位置的ans[i]为-1,只有ans[p]=0。
这与题目的约束条件一致。
因此,代码在处理k=1时是正确的。
综上,这段代码能够正确处理各种情况,包括边界条件。</think>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将初始位置 `p` 处的 `1` 通过翻转操作移动到其他位置的最少次数,同时确保 `1` 不会出现在被禁止的位置。我们可以使用广度优先搜索(BFS)来寻找最短路径。
### 方法思路
1. **问题分析**:每次翻转操作选择一个长度为 `k` 的子数组,翻转后 `1` 的位置会改变。我们需要找到从初始位置 `p` 到每个位置的最少翻转次数。
2. **关键观察**:翻转操作会将 `1` 移动到子数组的对称位置。通过 BFS,我们可以逐层探索所有可能的位置,确保每次移动不进入被禁止的位置。
3. **算法选择**:使用 BFS 来遍历所有可能的移动路径,记录到达每个位置的最少步数。BFS 保证首次访问时的步数是最小的。
4. **复杂度分析**:时间复杂度为 O(nk),其中 `n` 是数组长度,`k` 是子数组长度。每个位置最多被访问一次,每次处理需要 O(k) 时间生成可能的移动。
### 解决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int n, p, k;
int banned_count;
// 读取输入
scanf("%d %d %d", &n, &p, &k);
scanf("%d", &banned_count);
// 创建被禁止的位置集合
int* banned_set = (int*)calloc(n,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banned_count; i++) {
int x;
scanf("%d", &x);
banned_set[x] = 1;
}
// 初始化答案数组和队列
int* ans = (int*)malloc(n *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n; i++) {
ans[i] = -1;
}
ans[p] = 0;
int* queue = (int*)malloc(n * sizeof(int));
int front = 0, rear = 0;
queue[rear++] = p;
// BFS处理
while (front < rear) {
int pos = queue[front++];
int s_min = (pos - k + 1) > 0 ? (pos - k + 1) : 0;
int s_max = (pos < (n - k)) ? pos : (n - k);
if (s_max < s_min) continue;
for (int s = s_min; s <= s_max; s++) {
int new_pos = 2 * s + k - 1 - pos;
if (new_pos < 0 || new_pos >= n) continue;
if (banned_set[new_pos]) continue;
if (ans[new_pos] == -1) {
ans[new_pos] = ans[pos] + 1;
queue[rear++] = new_pos;
}
}
}
// 输出结果
for (int i = 0; i < n; i++) {
printf("%d ", ans[i]);
}
// 释放内存
free(banned_set);
free(ans);
free(queue);
return 0;
}
```
### 代码解释
1. **输入处理**:读取 `n`、`p`、`k` 和禁止位置数组,初始化禁止位置集合。
2. **BFS初始化**:使用队列进行 BFS,初始时将位置 `p` 入队,并设置其步数为 0。
3. **遍历处理**:对于每个位置 `pos`,计算可能的子数组起始位置范围 `s_min` 和 `s_max`,遍历这些起始位置,计算翻转后的新位置 `new_pos`。
4. **合法性检查**:确保新位置在合法范围内且未被禁止。如果合法且未被访问过,更新步数并加入队列。
5. **结果输出**:遍历完成后,输出每个位置的最少步数。
该方法通过 BFS 确保找到最短路径,时间复杂度为 O(nk),适用于中等规模的输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