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模拟约瑟夫环报数游戏 输出游戏过程中编号变化过程 n个人围成一圈 从1开始按顺序编号 从第一个人开始从1到k报数 报到k推出游戏 下一个人继续 直到最后一人
时间: 2024-09-24 07:16:09 浏览: 213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编写一段程序来模拟约瑟夫环报数游戏。这个游戏的基本规则是这样的:
1. 我们需要设定参与人数 `n` 和报数步长 `k`。
2. 将参与者编号从1到 `n`,形成一个列表。
3. 使用一个变量 `current` 开始从第一个玩家(编号1)计数。
4. 当 `current` 能被 `k` 整除时,将当前玩家移出列表,并更新 `current` 为下一个玩家。
5. 循环进行直到只剩最后一名玩家。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示例代码来实现这个过程:
```python
def josephus_game(n, k):
players = list(range(1, n + 1))
current = 1
while len(players) > 1:
print(f"轮到编号 {current} 的玩家,他出局了!")
players.remove(current)
current = (current + k - 1) % len(players) + 1 # 更新下一位玩家
print(f"最终胜利者是编号 {current} 的玩家!")
# 测试函数
josephus_game(10, 3)
```
当你运行此代码,它会按照游戏规则输出每个淘汰阶段以及最后的胜者。
相关问题
python编写程序,模拟报数游戏。有n个人围成一圈,从0到n-1按顺序编号,从第一个人开始从1到k报数,报到k的人退出圈子,然后圈子缩小,从下一个人继续游戏,问最后留下的是原来的第几号
这是一个经典的约瑟夫环问题。我们可以使用Python来实现这个模拟报数游戏的程序。以下是一个解决方案:
```python
def josephus_problem(n, k):
# 初始化圈子
circle = list(range(n))
index = 0 # 起始位置
while len(circle) > 1:
# 计算要淘汰的人的索引
index = (index + k - 1) % len(circle)
# 淘汰这个人
eliminated = circle.pop(index)
print(f"淘汰: {eliminated}")
# 最后剩下的人
last_person = circle[0]
return last_person
# 测试程序
n = int(input("请输入总人数n: "))
k = int(input("请输入报数上限k: "))
result = josephus_problem(n, k)
print(f"\n最后留下的人是原来的第{result+1}号")
```
这个程序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josephus_problem`,它接受两个参数:`n`(总人数)和`k`(报数上限)。
2. 我们使用一个列表`circle`来表示围成一圈的人,初始时包含0到n-1的数字。
3. 我们使用一个变量`index`来跟踪当前报数的位置,初始值为0。
4. 我们进入一个循环,只要圈子里还有超过一个人,就继续游戏:
- 计算要淘汰的人的索引。
- 使用`pop`方法将这个人从圈子里移除。
- 打印被淘汰的人。
5. 当循环结束时,圈子里只剩下一个人,我们返回这个人的索引。
6. 在主程序中,我们从用户那里获取输入的总人数`n`和报数上限`k`。
7. 调用`josephus_problem`函数并打印结果。
这个程序会模拟整个过程,并输出每轮被淘汰的人。最后,它会告诉你最后留下的人是原来的第几号。
输入两个正整数 n 和 m( (1<m<n<=50)),有 n 个人围成一圈,按顺序从 1 到 n 编号。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报数 m 的人退出圈子,下一个人从 1 开始重新报数,报数 m 的人退出圈子。如此循环,直到留下最后一个人。请按退出顺序输出退出圈子的人的编号,以及最后一个人的编号。
### 回答1:
算法分析:
本题可以使用模拟的方法来解决。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组来表示这 n 个人,数组下标从 0 到 n-1,每个元素表示一个人的编号。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指针来表示当前报数的人,初始值为 0,即第一个人。接着,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循环来模拟报数的过程,每次循环中,指针向后移动 m-1 个位置,表示报数 m 的人退出圈子。然后,我们可以将该位置的元素从数组中删除,同时将指针指向下一个位置,即指针加 1。当指针指向数组末尾时,我们需要将指针指向数组开头,即指针置为 0。循环直到数组中只剩下一个元素,即为最后一个人。
代码实现:
```python
n, m = map(int, input().split())
a = list(range(1, n+1))
p = 0
while len(a) > 1:
p = (p + m - 1) % len(a)
print(a.pop(p), end=' ')
print(a[0])
```
时间复杂度分析:
由于每个人最多被删除一次,因此循环的次数为 n-1,每次循环中,需要删除一个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n),因此总时间复杂度为 O(n^2)。
### 回答2:
题目描述
输入两个正整数 n 和 m( (1<m<n<=50)),有 n 个人围成一圈,按顺序从 1 到 n 编号。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报数 m 的人退出圈子,下一个人从 1 开始重新报数,报数 m 的人退出圈子。如此循环,直到留下最后一个人。请按退出顺序输出退出圈子的人的编号,以及最后一个人的编号。
样例输入
8 3
样例输出
3 6 1 5 2 8 4
7
解析
我们可以使用约瑟夫环求解,通过循环列表并计算每个退役者的索引来输出删除的编号。 可以定义一个链表,表示他们的编号。 这个链表将被循环。每次我们计算到代表索引 m 的节点,然后删除它并打印它的值(如果列表长度为 1 则打印)。之后,我们继续从该节点的下一个节点重新计数,更新列表的长度并继续进行操作, 直到链表中只剩下一个元素。
代码实现
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m;
cin >> n >> m;
list<int> circle;
for (int i = 1; i <= n; i++) {
circle.push_back(i);
}
auto it = circle.begin();
while (circle.size() > 1) {
for (int i = 1; i < m; i++) {
it++;
if (it == circle.end()) {
it = circle.begin();
}
}
cout << *it << " ";
it = circle.erase(it);
if (it == circle.end()) {
it = circle.begin();
}
}
cout << *it << endl;
return 0;
}
python:
n, m = map(int, input().split())
circle = list(range(1, n + 1))
it = 0
while len(circle) > 1:
it = (it + m - 1) % len(circle)
print(circle.pop(it), end=' ')
print(circle[0])
### 回答3:
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循环列表(Circular List)来解决。循环列表是一种特殊的链表,它的尾结点指向头结点,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首先,我们可以用一个循环链表来表示这个圆圈序列。每个结点表示一个人,结点中保存着该人的编号。为了方便编号从 0 到 n-1,那么每当数到 m 时,将当前结点从链表中删除。当链表中只剩下一个结点时,这个结点就是幸存者。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一个循环遍历链表直到链表中只剩下一个结点为止。在遍历时,我们可以用一个计数器来记录报数的次数,当计数器的值等于 m 时,就将当前结点从链表中删除。为了方便计数器从 1 开始计数。
当链表中只剩下一个结点时,它就是幸存者。同时,我们还可以保存每次删除的结点的编号,最后将它们按照删除的顺序输出即可。
以下是具体实现代码:
// 定义结点类型
struct Node {
int data; // 保存结点中的数据
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
Node(int data) // 构造函数
: data(data), next(nullptr) {}
};
// 定义循环链表类型
class CircularList {
public:
CircularList(int n); // 构造函数,传入人数
~CircularList(); // 析构函数,释放链表所占用的空间
void run(int m); // 进行出圈操作,传入报数的次数
void print(); // 输出最后剩下的幸存者和出圈的顺序
private:
Node *head_; // 指向链表的头结点
Node *tail_; // 指向链表的尾结点
Node *current_; // 指向当前结点
int size_; // 链表的长度
};
// 构造函数,传入人数,初始化链表
CircularList::CircularList(int n)
: head_(nullptr), tail_(nullptr), current_(nullptr), size_(n) {
for (int i = 0; i < n; ++i) {
Node *node = new Node(i);
if (tail_) {
tail_->next = node;
tail_ = node;
} else {
head_ = tail_ = node;
}
}
tail_->next = head_; // 将尾结点指向头结点,形成环状结构
current_ = head_;
}
// 析构函数,释放链表所占用的空间
CircularList::~CircularList() {
for (Node *p = head_; p != tail_; ) {
Node *q = p->next;
delete p;
p = q;
}
delete tail_;
}
// 进行出圈操作,传入报数的次数
void CircularList::run(int m) {
for (int i = 1; i < m; ++i) {
current_ = current_->next; // 移动指针,指向下一个结点
}
while (size_ > 1) { // 循环直到链表中只剩下一个结点
Node *next = current_->next; // 记录下一个结点的指针
current_->next = next->next; // 将当前结点的指针指向下下个结点
size_--; // 减少链表的长度
cout << next->data << " "; // 输出删除的结点的编号
delete next; // 释放删除的结点所占用的空间
current_ = current_->next; // 移动指针,指向下一个结点
}
}
// 输出最后剩下的幸存者和出圈的顺序
void CircularList::print() {
cout << current_->data << endl; // 输出最后剩下的幸存者的编号
}
// 主函数
int main() {
int n, m;
cin >> n >> m;
CircularList list(n);
list.run(m);
list.print();
return 0;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