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mpeg进行RTP推流
时间: 2025-01-02 15:30:43 浏览: 131
### 使用 FFmpeg 实现 RTP 推流
#### 配置环境
为了使用 FFmpeg 进行 RTP 推流,首先需要确保安装了支持 RTP 协议的 FFmpeg 版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验证当前版本是否支持 RTP:
```bash
ffmpeg -protocols | grep rtp
```
如果输出包含 `rtp` 则表示已正确安装。
#### 命令示例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命令用于将本地媒体文件推送到指定地址的 RTP 流服务器[^3]:
```bash
ffmpeg -re -i input.mp4 \
-f mpegts \
-codec:v libx264 \
-s 1280x720 \
-b:v 500k \
-an \
rtp://destination_address:port?pkt_size=1316
```
解释上述命令各部分含义如下:
- `-re`: 按照原视频帧率读取输入文件。
- `-i input.mp4`: 输入源为名为 `input.mp4` 的 MP4 文件。
- `-f mpegts`: 设置封装格式为 MPEG-TS (Transport Stream),这是 RTP 推流常用的容器格式。
- `-codec:v libx264`: 视频编码器选用 H.264 编码方式。
- `-s 1280x720`: 输出分辨率设定为 1280×720。
- `-b:v 500k`: 控制比特率为每秒 500 kbps。
- `-an`: 不处理音频轨道。
- `rtp://destination_address:port?pkt_size=1316`: 目标 RTP 地址及端口号;附加参数控制数据包大小以适应不同网络条件下的传输需求。
对于实时采集设备作为输入的情况,则可以替换 `-i` 参数后的路径为相应的设备节点或 URL。例如摄像头设备 `/dev/video0` 或者 RTSP/HTTP 等直播链接。
当涉及到更复杂的场景比如多路复用、自定义元数据嵌入等功能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其他选项以及深入理解 FFmpeg 文档中的相关说明[^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