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邮票面值设计c语言
时间: 2024-06-18 11:04:46 浏览: 143
NOIP邮票面值设计是一个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问题,它通常涉及到使用动态规划算法来确定邮票的最小面值,以满足给定的邮资需求。
具体地说,这个问题可以被描述为:给定一组邮资需求,以及一组可用的邮票面值,找到一种最小的邮票面值设计方案,以便能够组合出所有给定的邮资需求。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动态规划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数组dp[i]表示组合出i元邮资所需要的最小邮票数。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递推公式来计算dp[i]的值:
dp[i] = min(dp[i-j]+1) (j属于可用的邮票面值且i-j>=0)
最终,dp就是我们所要求的答案。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解释或代码实现,请告诉我。同时,以下是一些相关问题:
相关问题
NOIP2011铺地毯C语言
### NOIP2011铺地毯问题的C语言实现及解题思路
#### 解题思路
该问题的核心在于模拟地毯铺设的过程,并根据输入的查询点坐标,找到覆盖该点的最上面一张地毯的编号。由于地毯是按顺序铺设的,因此可以通过从后向前枚举每张地毯的方式,逐一判断查询点是否被当前地毯覆盖[^1]。若发现符合条件的地毯,则立即输出其编号并结束程序;若所有地毯均不满足条件,则输出 `-1`。
以下是具体的解题步骤:
- 定义结构体或数组存储每张地毯的左下角坐标 `(a, b)` 以及其宽度 `j` 和高度 `k`。
- 按顺序读取地毯信息。
- 输入查询点的坐标 `(x, y)`。
- 从最后一张地毯开始向前遍历,检查查询点是否在当前地毯的范围内,即满足以下条件:
- 查询点的横坐标 `x` 满足:`carpet[i].a <= x <= carpet[i].a + carpet[i].j`
- 查询点的纵坐标 `y` 满足:`carpet[i].b <= y <= carpet[i].b + carpet[i].k`
- 若找到符合条件的地毯,则输出其编号;否则,输出 `-1`。
#### C语言代码实现
以下为基于上述思路的完整C语言代码实现:
```c
#include <stdio.h>
struct Carpet {
int a, b, j, k; // 左下角坐标 (a, b),宽度 j,高度 k
} carpet[10010]; // 最大地毯数量为10000
int main() {
int n, ans = -1, x, y; // 初始化答案为 -1
scanf("%d", &n); // 输入地毯数量
for (int i = 1; i <= n; i++) {
scanf("%d%d%d%d", &carpet[i].a, &carpet[i].b, &carpet[i].j, &carpet[i].k);
}
scanf("%d%d", &x, &y); // 输入查询点坐标
for (int i = n; i >= 1; i--) { // 从后往前枚举地毯
if (x >= carpet[i].a && y >= carpet[i].b) { // 判断查询点是否在地毯范围内
if (x <= (carpet[i].a + carpet[i].j) && y <= (carpet[i].b + carpet[i].k)) {
ans = i; // 找到符合条件的地毯编号
break; // 停止搜索
}
}
}
printf("%d\n", ans); // 输出结果
return 0;
}
```
#### 代码说明
1. **结构体定义**:使用结构体 `Carpet` 存储每张地毯的信息,包括左下角坐标 `(a, b)` 和尺寸 `(j, k)`。
2. **输入处理**:首先读取地毯的数量 `n`,然后依次读取每张地毯的参数。
3. **查询点处理**:读取查询点的坐标 `(x, y)`。
4. **枚举查找**:从最后一张地毯开始向前遍历,检查查询点是否在当前地毯的范围内。若找到符合条件的地毯,则记录其编号并停止搜索。
5. **输出结果**:若找到符合条件的地毯,则输出其编号;否则输出 `-1`。
#### 示例运行
假设输入如下:
```
3
1 1 2 2
2 3 1 1
3 2 1 1
2 2
```
- 地毯铺设情况:
- 第一张地毯:左下角 `(1, 1)`,右上角 `(3, 3)`
- 第二张地毯:左下角 `(2, 3)`,右上角 `(3, 4)`
- 第三张地毯:左下角 `(3, 2)`,右上角 `(4, 3)`
- 查询点 `(2, 2)` 落在第一张地毯上,因此输出 `1`。
输出结果:
```
1
```
---
###
NOIP乒乓球c语言
### 关于 NOIP 中与乒乓球相关的 C 语言编程问题
在 NOIP 的历史试题中,确实存在一些涉及乒乓球的编程问题。这类题目通常考察选手对基本数据结构的理解以及算法设计能力。以下是针对此类问题的一个典型解法分析。
#### 题目背景描述
假设有一道典型的 NOIP 乒乓球问题:给定若干名球员的比赛记录,每场比赛的结果由胜负决定,最终统计每位球员的胜场次数,并按照胜利次数降序排列输出玩家名单及其对应的胜场数[^1]。
---
#### 解决方案概述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可以采用单链表来存储比赛结果,并通过遍历计算每个球员的胜场次数。具体实现如下:
1. **定义节点结构体**
使用 `struct` 定义一个节点,用于保存球员的名字和其对应的成绩。
2. **构建单链表**
利用循环读取输入数据,动态分配内存创建新节点并将之链接到已有链表上。
3. **统计胜场次数**
设计一个辅助函数用来扫描整个链表,累计各球员获胜的数量。
4. **排序并输出结果**
对统计数据按指定顺序进行排序(可选冒泡或其他高效方法),最后依次打印排名情况。
下面是基于以上思路的具体代码实现: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Player {
char name[50];
int wins;
struct Player* next;
} Player;
// 创建新的节点
Player* createNode(char playerName[], int winStatus) {
Player* newNode = (Player*)malloc(sizeof(Player));
strcpy(newNode->name, playerName);
newNode->wins += winStatus; // 如果赢则加一
newNode->next = NULL;
return newNode;
}
void addPlayer(Player** head_ref, char playerName[], int winStatus) {
Player* current = *head_ref;
if (*head_ref == NULL || strcmp((*head_ref)->name, playerName) != 0){
Player* new_player = createNode(playerName, winStatus);
if(*head_ref == NULL){
*head_ref = new_player;
}
else{
Player* temp = *head_ref;
while(temp->next != NULL && strcmp(temp->next->name, playerName)!=0 ){
temp=temp->next;
}
if(strcmp(temp->name,playerName)==0){
temp->wins+=winStatus;
}
else{
temp->next=new_player;
}
}
}
else{
(*head_ref)->wins += winStatus;
}
}
int main() {
Player* head = NULL;
char player_name[50];
int match_result;
printf("请输入球员名字和比赛结果(输为0,赢为1),结束时输入'end':\n");
while (scanf("%s", player_name)) {
if (strcmp(player_name, "end") == 0) break;
scanf("%d", &match_result);
addPlayer(&head, player_name, match_result);
}
// 输出所有球员的信息
Player* ptr = head;
while(ptr!=NULL){
printf("球员:%s 胜利次数:%d\n",ptr->name,ptr->wins);
ptr=ptr->next;
}
return 0;
}
```
此程序实现了从标准输入接收多个球员的比赛成绩,并将其存入单向链表之中;随后逐一展示各个运动员所取得的成功数目。
---
#### 进一步优化建议
虽然上面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竞赛环境下可能还需要考虑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例如利用哈希表代替线性查找操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索过程,提高整体性能表现[^2]。
另外,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情况下,推荐改用更先进的容器类型比如C++ STL中的map或者unordered_map来进行快速索引定位。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