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GPT2Tokenizer, GPT2LMHeadModel class ChitGP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ChitGPT, self).__init__() self.tokenizer = GPT2Tokenizer.from_pretrained('gpt2-medium') self.model = GPT2LMHeadModel.from_pretrained('gpt2-medium') def forward(self, input_text): input_ids = self.tokenizer.encode(input_text, return_tensors='pt') output = self.model.generate(input_ids, max_length=50, num_beams=5, no_repeat_ngram_size=2, early_stopping=True) return self.tokenizer.decode(output[0], skip_special_tokens=True)详细解释以上代码

时间: 2023-06-17 09:05:55 浏览: 269
以上代码定义了一个叫做 ChitGPT 的类,继承自 nn.Module。这个类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生成类似对话的文本,类似于 ChatGPT。 在类的初始化方法中,我们首先通过 transformers 库中的 GPT2Tokenizer 类来实例化一个 tokenizer 对象。这个对象用于将输入的文本转换成 GPT-2 模型可接受的输入格式。接着,我们使用 GPT2LMHeadModel 类来实例化一个 GPT-2 模型对象,这个对象是一个预先训练好的中等规模的 GPT-2 模型。 在 forward 方法中,我们首先使用 tokenizer 对象将输入的文本编码成模型可接受的输入格式。接着,我们使用 model 对象的 generate 方法来生成对话文本。generate 方法的参数包括输入的编码表示,生成的最大长度,beam search 的数量,不重复 n-gram 的大小和 early stopping 的开关。最后,我们使用 tokenizer 对象的 decode 方法将生成的文本解码成人类可读的格式,并返回解码后的文本。 可以通过实例化 ChitGPT 类并调用其 forward 方法来生成对话文本。
相关问题

import random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INFO) import torch from pytorch_transformers import GPT2Tokenizer from pytorch_transformers import GPT2LMHeadModel # 选择 top-k 的函数的实现, def select_top_k(predictions, k=10): predicted_index = random.choice( predictions[0, -1, :].sort(descending=True)[1][:10]).item() return predicted_index # 载入预训练模型的分词器 tokenizer = GPT2Tokenizer.from_pretrained('gpt2') # 使用 GPT2Tokenizer 对输入进行编码 text = "Yesterday, a man named Jack said he saw an alien," indexed_tokens = tokenizer.encode(text) tokens_tensor = torch.tensor([indexed_tokens]) # 读取 GPT-2 预训练模型 model = GPT2LMHeadModel.from_pretrained("gpt2") model.eval() total_predicted_text = text n = 100 # 预测过程的循环次数 for _ in range(n): with torch.no_grad(): outputs = model(tokens_tensor) predictions = outputs[0] predicted_index = select_top_k(predictions, k=10) predicted_text = tokenizer.decode(indexed_tokens + [predicted_index]) total_predicted_text += tokenizer.decode(predicted_index) if '<|endoftext|>' in total_predicted_text: # 如果出现文本结束标志,就结束文本生成 break indexed_tokens += [predicted_index] tokens_tensor = torch.tensor([indexed_tokens]) print(total_predicted_text)注释代码,并说明实现的功能

以下是对代码的注释和功能说明: ```python import random import logging # 设置日志级别为 INFO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INFO) import torch from pytorch_transformers import GPT2Tokenizer from pytorch_transformers import GPT2LMHeadModel # 定义选择 top-k 的函数,返回的是预测的 token 索引 def select_top_k(predictions, k=10): predicted_index = random.choice(predictions[0, -1, :].sort(descending=True)[1][:10]).item() return predicted_index # 载入预训练模型的分词器 tokenizer = GPT2Tokenizer.from_pretrained('gpt2') # 使用 GPT2Tokenizer 对输入进行编码 text = "Yesterday, a man named Jack said he saw an alien," indexed_tokens = tokenizer.encode(text) tokens_tensor = torch.tensor([indexed_tokens]) # 读取 GPT-2 预训练模型 model = GPT2LMHeadModel.from_pretrained("gpt2") model.eval() total_predicted_text = text n = 100 # 预测过程的循环次数 # 进行文本生成的循环 for _ in range(n): with torch.no_grad(): outputs = model(tokens_tensor) predictions = outputs[0] # 选择 top-k 的 token 索引 predicted_index = select_top_k(predictions, k=10) predicted_text = tokenizer.decode(indexed_tokens + [predicted_index]) total_predicted_text += tokenizer.decode(predicted_index) # 如果出现文本结束标志,就结束文本生成 if '

import os import warnings import torch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message="Torch was not compiled with flash attenti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BertTokenizer, GPT2LMHeadModel, TextGenerationPipeline # 禁用符号链接警告 os.environ["HF_HUB_DISABLE_SYMLINKS_WARNING"] = "1" # 过滤 Flash Attention 警告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message="Torch was not compiled with flash attention.") 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uer/gpt2-chinese-poem") model = GPT2LMHeadModel.from_pretrained("uer/gpt2-chinese-poem") # 指定设备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model = model.to(device) text_generator = TextGenerationPipeline(model, tokenizer, device=device) result = text_generator("[CLS] 万 叠 春 山 积 雨 晴 ,", max_length=50, do_sample=True, truncation=True) print(result)D:\Anaconda3\envs\pytorch-gpu\python.exe D:\pycharm\pycharm文件夹\pythonProject21\main.py D:\Anaconda3\envs\pytorch-gpu\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models\gpt2\modeling_gpt2.py:545: UserWarning: 1Torch was not compiled with flash attention. (Triggered internally at C:\actions-runner\_work\pytorch\pytorch\builder\windows\pytorch\aten\src\ATen\native\transformers\cuda\sdp_utils.cpp:455.) attn_output = torch.nn.functional.scaled_dot_product_attention( [{'generated_text': '[CLS] 万 叠 春 山 积 雨 晴 , 杏 红 梅 吐 萼 。 晓 山 时 閟 一 溪 风 , 冻 云 四 捲 春 云 薄 。 我 行 小 病 不 出 门 , 春 风 入 眼 常 如 故 。 天'}]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分析他们提供的Python代码和相关输出。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这段代码的,他们可能想了解代码的作用、遇到的警告信息,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会看一下代码的结构。用户导入了os、warnings和torch,然后从transformers库中引入BertTokenizer、GPT2LMHeadModel和TextGenerationPipeline。接着,他们禁用了某些警告,特别是关于符号链接和Flash Attention的。然后加载了一个预训练的中文诗歌模型,将模型移到GPU或CPU上,最后用文本生成管道生成诗歌,并打印结果。 用户提供的输出显示有一个关于Flash Attention的警告,虽然他们尝试用warnings.filterwarnings来忽略,但似乎仍然触发了。这可能是因为代码中两次调用了相同的警告过滤,或者因为PyTorch的内部机制导致警告仍然出现。需要检查是否正确设置了环境变量和警告过滤器。 接下来,我需要解释代码的功能。用户使用的是Hugging Face的Transformers库,加载了一个基于GPT-2的中文诗歌生成模型。他们使用BertTokenizer作为分词器,可能是因为该模型是基于BERT的结构进行调整的,或者是作者使用了BERT的tokenizer来处理中文文本。TextGenerationPipeline简化了生成过程,用户输入了一个开头诗句,模型接着生成后续内容。 然后,输出的警告信息指出PyTorch没有使用Flash Attention编译,这可能影响注意力计算的效率。但用户已经添加了忽略该警告的代码,所以问题可能在于如何彻底消除警告,或者确认是否影响模型性能。需要解释这个警告的含义,以及是否必须处理它。 另外,用户的环境是Windows系统,使用了Anaconda和PyTorch GPU版本。检查是否安装了正确版本的PyTorch,支持Flash Attention需要特定版本的PyTorch和CUDA,可能用户的环境没有满足这些条件。但根据输出来看,模型仍然成功生成了诗歌,说明警告并不影响功能,只是性能可能有所下降。 用户可能想知道为什么警告仍然出现,尽管已经调用了filterwarnings。可能需要检查警告过滤的顺序,或者是否存在其他代码触发了它。例如,代码中两次导入warnings并调用filterwarnings,可能需要确保在模型加载之前已经正确设置过滤器。 最后,总结代码的作用是使用预训练模型生成中文诗歌,解释各个部分的功能,分析警告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并给出优化建议,比如安装支持Flash Attention的PyTorch版本,或者调整生成参数以获得更好的结果。</think>我将分步解析这段代码及其运行结果: 1. **代码作用分析** - 这是一个基于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的中文诗歌生成程序 - 使用`uer/gpt2-chinese-poem`预训练模型(GPT2架构) - 输入诗句"万叠春山积雨晴,",模型自动续写古体诗 2. **关键组件说明** ```python # 使用BERT分词器处理中文 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uer/gpt2-chinese-poem") # 加载GPT2模型(约1.17亿参数) model = GPT2LMHeadModel.from_pretrained(...) # 创建文本生成管道 text_generator = TextGenerationPipeline(...) ``` 3. **参数设置解析** ```python max_length=50 # 生成文本最大长度 do_sample=True # 启用概率采样(非贪婪搜索) truncation=True # 自动截断超长输入 ``` 4. **警告处理分析** ```python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 # 忽略两种警告: ▸ Torch未编译Flash Attention(影响注意力计算速度) ▸ HuggingFace的符号链接警告 ``` 5. **运行结果解读** 生成诗句: ``` 万 叠 春 山 积 雨 晴 , 杏 红 梅 吐 萼 。 晓 山 时 閟 一 溪 风 ,冻 云 四 捲 春 云 薄 。 我 行 小 病 不 出 门 ,春 风 入 眼 常 如 故 。 ``` 符合七言/六言交替的古体诗格式,押"晴/萼/薄/故"的仄声韵。 6. **优化建议** ```bash # 安装支持Flash Attention的PyTorch版本(需CUDA11.8+) conda install pytorch torchvision torchaudio pytorch-cuda=12.1 -c pytorch -c nvidia ``` 7. **扩展应用方向** ```python # 可调整生成参数优化结果 result = text_generator( prompt, temperature=0.9, # 控制随机性 (0~1) top_k=50, # 候选词数量 repetition_penalty=1.2 # 抑制重复 ) ```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 1. 使用预训练模型进行中文诗歌创作 2. 处理深度学习框架的版本兼容问题 3. 通过参数调整控制生成质量 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调整prompt格式(如添加[SEP]分隔符)、修改温度参数等获得更符合需求的输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torch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 GPT2LMHeadModel, AdamW import torch.nn as nn # 加载预训练的GPT-2模型和tokenizer model_path = "E:\python3.9.6\gpt2model" # 模型路径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path) model = GPT2LMHeadModel.from_pretrained(model_path) # 读取Excel文件 file_path = r"E:\pycharm\zfws7\标注数据.xlsx" df = pd.read_excel(file_path) # 获取问题检查结果和标注关键词列 questions = df["问题检查结果"].tolist() keywords = df["关键词"].tolist() # 数据准备:将标注数据转换为模型可接受的格式 inputs_encodings = tokenizer(questions, truncation=True, padding=True, return_tensors="pt") outputs_encodings = tokenizer(keywords, truncation=True, padding=True, return_tensors="pt") # 数据加载:将准备好的标注数据加载到模型中,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train_inputs, val_inputs, train_labels, val_labels = train_test_split( inputs_encodings["input_ids"], outputs_encodings["input_ids"], test_size=0.2, # 选择验证集占总数据的比例 random_state=42, # 设置随机种子,确保可复现的结果 shuffle=True # 打乱数据 ) train_attention_mask = inputs_encodings["attention_mask"] val_attention_mask = val_inputs.new_ones(val_inputs.shape) # 创建相同形状的attention mask # 超参数设置 learning_rate = 1e-4 batch_size = 16 num_epochs = 10 # 优化器和损失函数 optimizer = AdamW(model.parameters(), lr=learning_rate) loss_fn = nn.CrossEntropyLoss()

使用fp32精度可能会使我的电脑内存被占满。这是我的代码,请你给我解决方案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Trainer, TrainingArguments, DataCollatorForSeq2Seq from datasets import Dataset import json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import torch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recall_score, f1_score, precision_score from tqdm import tqdm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 with open("E:/train.jsonl", "r", encoding="utf-8") as f: for line_number, line in enumerate(f, 1): line = line.strip() if not line: continue # 跳过空行 try: record = json.loads(line) data.append(record) except json.JSONDecodeError as e: print(f"第 {line_number} 行解析失败:{e}") # 可以在此处记录错误或跳过这行 train_df = pd.DataFrame(data) print(train_df.head()) val_data = [] with open("E:/valid.jsonl", "r", encoding="utf-8") as f: for line_number, line in enumerate(f, 1): line = line.strip() if not line: continue # 跳过空行 try: record = json.loads(line) val_data.append(record) except json.JSONDecodeError as e: print(f"第 {line_number} 行解析失败:{e}") # 可以在此处记录错误或跳过这行 valid_df = pd.DataFrame(val_data) # 指定本地模型路径 local_model_path = "E:/Qwen/Qwen2.5-1.5B-Instruct" # 加载模型和分词器(确保 local_files_only=True)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 local_model_path, # torch_dtype="auto", torch_dtype=torch.float16, # 强制使用 FP16 device_map="auto", local_files_only=True )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 local_model_path, local_files_only=True ) # 设置 pad_token 以避免生成时出现问题 tokenizer.pad_token = tokenizer.eos_token tokenizer.pad_token_id = tokenizer.eos_token_id model.config.pad_token_id = tokenizer.pad_token_id def construct_prompt(code): prompt_template = ( "请扮演一位软件安全专家。分析以下函数代码,判断代码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当函数代码存在漏洞时,你只需要输出一个单词:yes,当代码不存在漏洞时,

我已经下载了tiktoken和protobuf库,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Scripts\python.ex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train_weather_model.py PyTorch 版本: 2.3.1+cu118 CUDA 可用: True GPU 名称: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Ti You are using the default legacy behaviour of the <class ‘transformers.models.llama.tokenization_llama_fast.LlamaTokenizerFast’>. This is expected, and simply means that the legacy (previous) behavior will be used so nothing changes for you. If you want to use the new behaviour, set legacy=False. This should only be set if you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and thoroughly read the reason why this was added as explained in https://github.com/huggingface/transformers/pull/24565 - if you loaded a llama tokenizer from a GGUF file you can ignore this messag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convert_slow_tokenizer.py”, line 1737, in convert_slow_tokenizer ).converted()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convert_slow_tokenizer.py”, line 1631, in converted tokenizer = self.tokenizer()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convert_slow_tokenizer.py”, line 1624, in tokenizer vocab_scores, merges = self.extract_vocab_merges_from_model(self.vocab_file)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convert_slow_tokenizer.py”, line 1600, in extract_vocab_merges_from_model bpe_ranks = load_tiktoken_bpe(tiktoken_url)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iktoken\load.py”, line 148, in load_tiktoken_bpe contents = read_file_cached(tiktoken_bpe_file, expected_hash)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iktoken\load.py”, line 48, in read_file_cached cache_key = hashlib.sha1(blobpath.encode()).hexdigest() ^^^^^^^^^^^^^^^ AttributeError: ‘NoneTyp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encode’ During handling of the above exception, another exception occurred: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train_weather_model.py”, line 31, in <module>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models\auto\tokenization_auto.py”, line 1032, in from_pretrained return tokenizer_class_fast.from_pretrained(pretrained_model_name_or_path, *inputs, **kwargs)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tokenization_utils_base.py”, line 2025, in from_pretrained return cls._from_pretrained(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tokenization_utils_base.py”, line 2278, in _from_pretrained tokenizer = cls(*init_inputs, **init_kwargs)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models\llama\tokenization_llama_fast.py”, line 154, in init super().init(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tokenization_utils_fast.py”, line 139, in init fast_tokenizer = convert_slow_tokenizer(self, from_tiktoken=True) ^^^^^^^^^^^^^^^^^^^^^^^^^^^^^^^^^^^^^^^^^^^^^^^^ File “D:\PythonProject\deepseekai.venv\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convert_slow_tokenizer.py”, line 1739, in convert_slow_tokenizer raise ValueError( ValueError: Converting from SentencePiece and Tiktoken failed, if a converter for SentencePiece is available, provide a model path with a SentencePiece tokenizer.model file.Currently available slow->fast converters: [‘AlbertTokenizer’, ‘BartTokenizer’, ‘BarthezTokenizer’, ‘BertTokenizer’, ‘BigBirdTokenizer’, ‘BlenderbotTokenizer’, ‘CamembertTokenizer’, ‘CLIPTokenizer’, ‘CodeGenTokenizer’, ‘ConvBertTokenizer’, ‘DebertaTokenizer’, ‘DebertaV2Tokenizer’, ‘DistilBertTokenizer’, ‘DPRReaderTokenizer’, ‘DPRQuestionEncoderTokenizer’, ‘DPRContextEncoderTokenizer’, ‘ElectraTokenizer’, ‘FNetTokenizer’, ‘FunnelTokenizer’, ‘GPT2Tokenizer’, ‘HerbertTokenizer’, ‘LayoutLMTokenizer’, ‘LayoutLMv2Tokenizer’, ‘LayoutLMv3Tokenizer’, ‘LayoutXLMTokenizer’, ‘LongformerTokenizer’, ‘LEDTokenizer’, ‘LxmertTokenizer’, ‘MarkupLMTokenizer’, ‘MBartTokenizer’, ‘MBart50Tokenizer’, ‘MPNetTokenizer’, ‘MobileBertTokenizer’, ‘MvpTokenizer’, ‘NllbTokenizer’, ‘OpenAIGPTTokenizer’, ‘PegasusTokenizer’, ‘Qwen2Tokenizer’, ‘RealmTokenizer’, ‘ReformerTokenizer’, ‘RemBertTokenizer’, ‘RetriBertTokenizer’, ‘RobertaTokenizer’, ‘RoFormerTokenizer’, ‘SeamlessM4TTokenizer’, ‘SqueezeBertTokenizer’, ‘T5Tokenizer’, ‘UdopTokenizer’, ‘WhisperTokenizer’, ‘XLMRobertaTokenizer’, ‘XLNetTokenizer’, ‘SplinterTokenizer’, ‘XGLMTokenizer’, ‘LlamaTokenizer’, ‘CodeLlamaTokenizer’, ‘GemmaTokenizer’, ‘Phi3Tokenizer’]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1

Attribut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Cell In[16], line 2 1 #os.environ["HF_ENDPOINT"] = "http://localhost:8000" ----> 2 trainer.train() File d:\anaconda\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trainer.py:2241, in Trainer.train(self, resume_from_checkpoint, trial, ignore_keys_for_eval, **kwargs) 2239 hf_hub_utils.enable_progress_bars() 2240 else: -> 2241 return inner_training_loop( 2242 args=args, 2243 resume_from_checkpoint=resume_from_checkpoint, 2244 trial=trial, 2245 ignore_keys_for_eval=ignore_keys_for_eval, 2246 ) File d:\anaconda\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trainer.py:2639, in Trainer._inner_training_loop(self, batch_size, args, resume_from_checkpoint, trial, ignore_keys_for_eval) 2636 self.control.should_training_stop = True 2638 self.control = self.callback_handler.on_epoch_end(args, self.state, self.control) -> 2639 self._maybe_log_save_evaluate(tr_loss, grad_norm, model, trial, epoch, ignore_keys_for_eval, start_time) 2641 if DebugOption.TPU_METRICS_DEBUG in self.args.debug: 2642 if is_torch_xla_available(): 2643 # tpu-comment: Logging debug metrics for PyTorch/XLA (compile, execute times, ops, etc.) File d:\anaconda\lib\site-packages\transformers\trainer.py:3085, in Trainer._maybe_log_save_evaluate(self, tr_loss, grad_norm, model, trial, epoch, ignore_keys_for_eval, start_time) ... 169 else: --> 170 if not chunk.startswith(('B-', 'I-', 'E-', 'S-')): 171 warnings.warn('{} seems not to be NE tag.'.format(chunk)) AttributeError: 'numpy.int64'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tartswith'

[INFO|2025-03-26 18:52:38] llamafactory.model.model_utils.checkpointing:143 >> Gradient checkpointing enabled. [INFO|2025-03-26 18:52:38] llamafactory.model.model_utils.attention:143 >> Using torch SDPA for faster training and inference. [INFO|2025-03-26 18:52:38] llamafactory.model.adapter:143 >> ZeRO3 / FSDP detected, remaining trainable params in float32. [INFO|2025-03-26 18:52:38] llamafactory.model.adapter:143 >> Fine-tuning method: LoRA [INFO|2025-03-26 18:52:38] llamafactory.model.model_utils.misc:143 >> Found linear modules: q_proj,o_proj,v_proj,down_proj,gate_proj,up_proj,k_proj No label_names provided for model class PeftModelForCausalLM. Since PeftModel hides base models input arguments, if label_names is not given, label_names can't be set automatically within Trainer. Note that empty label_names list will be used instead. [INFO|2025-03-26 18:52:40] llamafactory.model.loader:143 >> trainable params: 67,108,864 || all params: 32,830,985,216 || trainable%: 0.2044 [INFO|trainer.py:746] 2025-03-26 18:52:40,166 >> Using auto half precision backend [WARNING|trainer.py:781] 2025-03-26 18:52:40,167 >> No label_names provided for model class PeftModelForCausalLM. Since PeftModel hides base models input arguments, if label_names is not given, label_names can't be set automatically within Trainer. Note that empty label_names list will be used instead. [rank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rank1]: File "/liindata/LLaMA-Factory/src/llamafactory/launcher.py", line 23, in <module> [rank1]: launch() [rank1]: File "/liindata/LLaMA-Factory/src/llamafactory/launcher.py", line 19, in launch [rank1]: run_exp() [rank1]: File "/liindata/LLaMA-Factory/src/llamafactory/train/tuner.py", line 103, in run_exp [rank1]: _training_function(config={"args": args, "callbacks": callbacks}) [rank1]: File "/liindata/LLaMA-Factory/src/llamafactory/train/tuner.py", line 68, in _training_function [rank1]: run_sft(model_args, data_args, training_args,

大家在看

recommend-type

ChromeStandaloneSetup 87.0.4280.66(正式版本) (64 位)

ChromeStandaloneSetup 87.0.4280.66(正式版本) (64 位).7z 官网下载的独立安装包
recommend-type

HVDC_高压直流_cigre_CIGREHVDCMATLAB_CIGREsimulink

自己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cigre高压直流,如有不足,请多指教
recommend-type

白盒测试基本路径自动生成工具制作文档附代码

详细设计任务: 1.为模块进行详细的算法设计。 要求:获取一个想要的指定文件的集合。获取E:\experience下(包含子目录)的所有.doc的文件对象路径。并存储到集合中。 思路: 1,既然包含子目录,就需要递归。 2,在递归过程中需要过滤器。 3,满足条件,都添加到集合中。 2.为模块内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对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确定的概念性的数据类型进行确切的定义。 对指定目录进行递归。 (1)通过listFiles方法,获取dir当前下的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对象。 (2)遍历该数组。 (3)判断是否是文件夹,如果是,递归。如果不是,那就是文件,就需要对文件进行过滤。 (4)通过过滤器对文件进行过滤 3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过程设计语言(PDL),也称程序描述语言,又称为“伪码”。它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for(遍历文件){ if (是文件夹) { 递归 } Else { if (是.doc文件) { 添加到集合中 } } }
recommend-type

vindr-cxr:VinDr-CXR

VinDr-CXR:带有放射科医生注释的胸部 X 射线开放数据集 VinDr-CXR 是一个大型公开可用的胸片数据集,带有用于常见胸肺疾病分类和关键发现定位的放射学注释。 它由 Vingroup 大数据研究所 (VinBigdata) 创建。 该数据集包含 2018 年至 2020 年从越南两家主要医院收集的超过 18,000 次 CXR 扫描。这些图像被标记为存在 28 种不同的放射学发现和诊断。 训练集中的每次扫描都由一组三名放射科医生进行注释。 对于测试集,五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参与了标记过程,并根据他们的共识来建立测试标记的最佳参考标准。 要下载数据集,用户需要注册并接受我们网页上描述的数据使用协议 (DUA)。 通过接受 DUA,用户同意他们不会共享数据,并且数据集只能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目的。 代码 该存储库旨在支持使用 VinDr-CXR 数据。 我们提供了用于从 DICO
recommend-type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场延误航班起飞调度模型python源代码

本资源提供机场航班延误调度模型的实现代码,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文本说明:https://blog.csdn.net/qq_43627520/article/details/128652626?spm=1001.2014.3001.5502 本资源提供机场航班延误调度模型的实现代码,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文本说明:https://blog.csdn.net/qq_43627520/article/details/128652626?spm=1001.2014.3001.5502 本资源提供机场航班延误调度模型的实现代码,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文本说明:https://blog.csdn.net/qq_43627520/article/details/128652626?spm=1001.2014.3001.5502 本资源提供机场航班延误调度模型的实现代码,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文本说明:https://blog.csdn.net/qq_43627520/article/details/128652626?spm=1001.2014.3001.5502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飞思OA数据库文件下载指南

根据给定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知识点: 首先,从标题“飞思OA源代码[数据库文件]”可以看出,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名为“飞思OA”的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系统的源代码,并且特别提到了数据库文件。OA系统是用于企事业单位内部办公流程自动化的软件系统,它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重复,以及增强信息交流与共享。 对于“飞思OA源代码”,这部分信息指出我们正在讨论的是OA系统的源代码部分,这通常意味着软件开发者或维护者拥有访问和修改软件底层代码的权限。源代码对于开发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软件功能实现的直接体现,而数据库文件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用来存储和管理用户数据、业务数据等信息。 从描述“飞思OA源代码[数据库文件],以上代码没有数据库文件,请从这里下”可以分析出以下信息:虽然文件列表中提到了“DB”,但实际在当前上下文中,并没有提供包含完整数据库文件的下载链接或直接说明,这意味着如果用户需要获取完整的飞思OA系统的数据库文件,可能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或者联系提供者获取。 文件的标签为“飞思OA源代码[数据库文件]”,这与标题保持一致,表明这是一个与飞思OA系统源代码相关的标签,而附加的“[数据库文件]”特别强调了数据库内容的重要性。在软件开发中,标签常用于帮助分类和检索信息,所以这个标签在这里是为了解释文件内容的属性和类型。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DB”很可能指向的是数据库文件。在一般情况下,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可能包括“.db”、“.sql”、“.mdb”、“.dbf”等,具体要看数据库的类型和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SQLite、Access等)。如果“DB”是指数据库文件,那么它很可能是以某种形式的压缩文件或包存在,这从“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可以推测。 针对这些知识点,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和补充: 1. 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构成: - OA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比如工作流管理、文档管理、会议管理、邮件系统、报表系统等。 - 系统内部的流程自动化能够实现任务的自动分配、状态跟踪、结果反馈等。 - 通常,OA系统会提供用户界面来与用户交互,如网页形式的管理界面。 2. 数据库文件的作用: - 数据库文件用于存储数据,是实现业务逻辑和数据管理的基础设施。 - 数据库通常具有数据的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功能,是信息检索和管理的核心组件。 - 数据库文件的结构和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3. 数据库文件类型: - 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同,数据库文件可以有不同格式。 - 例如,MySQL数据库的文件通常是“.frm”文件存储表结构,“.MYD”存储数据,“.MYI”存储索引。 - 对于SQLite,数据库就是一个单独的“.sqlite”文件。 4. 数据库设计和管理: - 数据库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最佳实践,如范式化以减少数据冗余。 - 管理数据库包括数据备份、恢复、性能调优、安全性管理等。 5. OA系统开发及源代码维护: - 开发一个OA系统涉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部署和维护等多个阶段。 - OA系统源代码的维护工作包括代码审查、重构、版本控制和更新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飞思OA源代码[数据库文件]”所提供的信息包括了对飞思OA系统及其数据库文件的基础介绍和可能的获取途径。对于开发者而言,需要了解如何管理和操作这些数据库文件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此外,对于那些希望进行系统定制或二次开发的用户,源代码的可访问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修改和增强系统功能。
recommend-type

Qt信号与槽优化:提升系统性能与响应速度的实战技巧

# 摘要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Qt框架中信号与槽机制的原理、高级特性、性能优化以及在大型项目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信号与槽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发射、槽函数的绑定与调用过程。随后,本文深入分析了信号与槽的内部机制,如数据类型兼容性和连接类型,并探讨了优化信
recommend-type

D8流向算法

<think>我们被要求解释或实现D8流向算法。D8流向算法是一种用于水文分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处理方法,用于确定地表水流的方向。每个像元的水流方向被指定为指向周围8个相邻像元中坡度最陡的那个方向。 ### 算法原理 在D8算法中,每个像元的水流方向被定义为指向其8个相邻像元(包括对角线方向)中坡度最大的方向。坡度由高程差除以距离计算,其中相邻像元的距离为1(水平和垂直方向)或√2(对角线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1. 对于中心像元,计算其与8个相邻像元的高程差(中心像元高程减去相邻像元高程,得到正值表示下坡)。 2. 计算每个相邻方向的坡度:坡度 = 高程差 / 距离(水平/垂直方向
recommend-type

精选36个精美ICO图标免费打包下载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和应用程序设计中,图标作为图形用户界面(GU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用户传达信息、增加美观性和提高用户体验的重要角色。图标不仅仅是一个应用程序或文件的象征,它还是品牌形象在数字世界中的延伸。因此,开发人员和设计师往往会对默认生成的图标感到不满意,从而寻找更加精美和个性化的图标资源。 【标题】中提到的“精美ICO图标打包下载”,指向用户提供的是一组精选的图标文件,这些文件格式为ICO。ICO文件是一种图标文件格式,主要被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各种文件和应用程序的图标。由于Windows系统的普及,ICO格式的图标在软件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描述】中提到的“VB、VC编写应用的自带图标很难看,换这些试试”,提示我们这个ICO图标包是专门为使用Visual Basic(VB)和Visual C++(VC)编写的应用程序准备的。VB和VC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两款编程语言,其中VB是一种主要面向初学者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而VC则是更加专业化的C++开发环境。在这些开发环境中,用户可以选择自定义应用程序的图标,以提升应用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标签】中的“.ico 图标”直接告诉我们,这些打包的图标是ICO格式的。在设计ICO图标时,需要注意其独特的尺寸要求,因为ICO格式支持多种尺寸的图标,例如16x16、32x32、48x48、64x64、128x128等像素尺寸,甚至可以包含高DPI版本以适应不同显示需求。此外,ICO文件通常包含多种颜色深度的图标,以便在不同的背景下提供最佳的显示效果。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显示了这些精美ICO图标的数量,即“精美ICO图标36个打包”。这意味着该压缩包内包含36个不同的ICO图标资源。对于软件开发者和设计师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从这36个图标中挑选适合其应用程序或项目的图标,以替代默认的、可能看起来不太吸引人的图标。 在实际应用中,将这些图标应用到VB或VC编写的程序中,通常需要编辑程序的资源文件或使用相应的开发环境提供的工具进行图标更换。例如,在VB中,可以通过资源编辑器选择并替换程序的图标;而在VC中,则可能需要通过设置项目属性来更改图标。由于Windows系统支持在编译应用程序时将图标嵌入到可执行文件(EXE)中,因此一旦图标更换完成并重新编译程序,新图标就会在程序运行时显示出来。 此外,当谈及图标资源时,还应当了解图标制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例如:图标设计应简洁明了,以传达清晰的信息;色彩运用需考虑色彩搭配的美观性和辨识度;图标风格要与应用程序的整体设计风格保持一致,等等。这些原则和技巧在选择和设计图标时都非常重要。 总结来说,【标题】、【描述】、【标签】和【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共同勾勒出了一个为VB和VC编程语言用户准备的ICO图标资源包。开发者通过下载和使用这些图标,能够有效地提升应用程序的外观和用户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和应用图标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recommend-type

【Qt数据库融合指南】:MySQL与Qt无缝集成的技巧

# 摘要 本文全面探讨了Qt数据库集成的基础知识与进阶应用,从Qt与MySQL的基础操作讲起,深入到Qt数据库编程接口的配置与使用,并详细介绍了数据模型和视图的实现。随着章节的深入,内容逐渐从基础的数据操作界面构建过渡到高级数据库操作实践,涵盖了性能优化、安全性策略和事务管理。本文还特别针对移动设备上的数据库集成进行了讨
recommend-type

Looking in links: https://shi-labs.com/natten/wheels/ WARNING: Retrying (Retry(total=4, connect=None, read=None, redirect=None, status=None)) after connection broken by 'ReadTimeoutError("HTTPSConnectionPool(host='shi-labs.com', port=443): Read timed out. (read timeout=15)")': /natten/wheels/ WARNING: Retrying (Retry(total=3, connect=None, read=None, redirect=None, status=None)) after connection broken by 'ReadTimeoutError("HTTPSConnectionPool(host='shi-labs.com', port=443): Read timed out. (read timeout=15)")': /natten/wheels/ WARNING: Retrying (Retry(total=2, connect=None, read=None, redirect=None, status=None)) after connection broken by 'ReadTimeoutError("HTTPSConnectionPool(host='shi-labs.com', port=443): Read timed out. (read timeout=15)")': /natten/wheels/ WARNING: Retrying (Retry(total=1, connect=None, read=None, redirect=None, status=None)) after connection broken by 'ReadTimeoutError("HTTPSConnectionPool(host='shi-labs.com', port=443): Read timed out. (read timeout=15)")': /natten/wheels/ WARNING: Retrying (Retry(total=0, connect=None, read=None, redirect=None, status=None)) after connection broken by 'ReadTimeoutError("HTTPSConnectionPool(host='shi-labs.com', port=443): Read timed out. (read timeout=15)")': /natten/wheels/ ERROR: Ignored the following yanked versions: 0.14.1 ERROR: Could not find a version that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natten==0.17.4+torch250cu121 (from versions: 0.14.2.post4, 0.14.4, 0.14.5, 0.14.6, 0.15.0, 0.15.1, 0.17.0, 0.17.1, 0.17.3, 0.17.4, 0.17.5, 0.20.0, 0.20.1) ERROR: No matching distribution found for natten==0.17.4+torch250cu121

<think>我们正在解决用户安装特定版本的natten包(0.17.4+torch250cu121)时遇到的ReadTimeoutError和版本未找到错误。 根据经验,这两个错误通常与网络问题和版本匹配问题有关。 步骤1: 分析问题 - ReadTimeoutError: 通常是由于网络连接不稳定或PyPI服务器响应慢导致下载超时。 - Version not found: 可能的原因包括: a) 指定的版本号在PyPI上不存在。 b) 指定的版本号与当前环境的Python版本或CUDA版本不兼容。 步骤2: 验证版本是否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访问PyP
recommend-type

精选教程分享:数据库系统基础学习资料

《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这一标题揭示了该教材主要讨论的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往往涵盖某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实现技术等。而该书被冠以“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的标签,表明其可能源自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数据库系统教材,经过筛选汇编而成。 首先,从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讲起,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数据库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是由用户共享,且被组织成特定的数据模型以便进行高效的数据检索和管理。在数据库系统中,核心的概念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查询语言、事务管理、并发控制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等。 1. 数据模型:这是描述数据、数据关系、数据语义以及数据约束的概念工具,主要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其中,关系模型因其实现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数据模型。 2. 数据库设计:这是构建高效且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步骤,它包含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冗余控制等问题,常用的工具有ER模型(实体-关系模型)和UML(统一建模语言)。 3.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作为标准的关系型数据库查询语言,在数据库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允许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操作。SQL语言的熟练掌握是数据库系统学习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4. 事务管理: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一系列的操作序列,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执行。事务管理涉及到数据库的可靠性、并发控制和恢复等关键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属性)。 5. 并发控制:由于多个用户可能同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并发控制机制以防止数据的不一致性,常用的技术包括封锁、时间戳、乐观控制等。 6.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性是保护数据库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的措施,它包括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等。 “数据库”这一标签说明了该教材专注于数据库领域,这个领域不仅限于理论知识,还包括了数据库的实际应用和解决方案的实现。教材内容可能涵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配置、数据库应用开发、数据库的维护和优化等。 教材的中文版形式表明它是为了方便中文读者而翻译或编写的,这使得中文世界的读者能够更加方便地学习和研究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同时,分享这一教材的行为,体现了知识传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知识共享的积极态度。 从给出的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来看,“_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显示了该压缩包中包含的文件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够通过这样的压缩包文件获取到权威的数据库系统学习材料,无疑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recommend-type

Qt架构揭秘:模块化设计与系统扩展性的最佳实践

# 摘要 本文全面探讨了Qt框架的应用开发,涵盖了其架构基础、模块化设计理论与实践、系统扩展性理论与实践、以及高级应用开发技巧。通过对Qt模块化设计和系统扩展机制的深入解析,本文展示了如何构建模块化和高扩展性的Qt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现了这些理论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此外,还讨论了Qt在跨平台开发中的应用、性能优化和高级GUI设计。最后,文章展望了Qt架构优化的未来趋势和新技术的融入,为Qt框架的开发者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 关键字
recommend-type

docker镜像加使

<think>嗯,用户询问如何修改或扩展Docker镜像的功能。根据系统指令,需要确保所有数学公式正确使用$...$或$$...$$格式,但这个问题主要涉及Docker技术,可能不太需要数学表达式。不过还是保持警惕,万一有版本号之类的数字处理呢。 用户提到"参考站内引用"部分有关于docker commit的信息,这提示修改镜像的核心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容器提交。但用户深层需求应该是想了解系统化的镜像定制方法,不仅仅是单条命令。 考虑到Docker镜像修改的常见场景,需要涵盖几种主流方法:基于容器提交的方式确实是最直接的,适合快速修改;但更规范的应该是使用Dockerfile构建,这样能确保可
recommend-type

在线考试系统功能实现及界面优化

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结合多项技术和工具来实现其功能。该系统的核心部分通常包括学生认证、题库管理、考试安排、在线作答、自动评分以及成绩报告等功能。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从中提取一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说明。 1. JSP (JavaServer Pages) 文件的作用 - MyJsp.jsp: 这个文件可能是用来定义一些通用的页面布局或者功能模块,比如头部、尾部或侧边栏等。 - content.jsp: 通常用于定义页面的主要内容区域,可能是展示考试题目或考试信息的主要部分。 - login.jsp: 用于学生登录的功能页面,是在线考试系统中的安全控制模块。 - left.jsp, right.jsp: 这些文件可能用于创建左右布局,其中left.jsp可能包含导航菜单或者考试科目列表,right.jsp可能是展示相关通知或广告的位置。 - top.jsp, bottom.jsp: 这两部分通常用于定义页面的头部和尾部,它们可能包含了考试系统的logo、版权信息或者导航链接。 - defualt.jsp: 这个文件可能是系统的默认页面,当用户没有明确指定访问某个页面时,系统可能会重定向到这个页面。 - main.jsp: 这个文件可能是展示系统主界面的地方,也可能是学生开始在线考试的入口。 - work.jsp: 根据文件名推测,此文件可能是用于创建和编辑考试题目、管理考试流程的工作界面。 2. 在线考试系统的功能模块 - 学生认证: 在线考试系统需要一个安全的学生登录机制,如使用账号密码登录,可能还会有短信验证或邮箱验证来确保学生身份的真实性。 - 题库管理: 题库是在线考试系统的核心,它包含了所有考试题目。题库管理系统允许管理员添加、删除或修改题目,并能够分类管理。 - 考试安排: 系统允许管理员为不同的课程或考试安排特定的考试时间和环境。 - 在线作答: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络在各自的电脑或移动设备上完成答题。 - 自动评分: 系统根据标准答案自动计算学生的得分,一些系统还支持主观题的评分功能。 - 成绩报告: 考试结束后,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成绩报告供学生或教师查看。 3. 用户界面设计 - 描述中提到界面不是很好,表明了用户界面可能有改进空间。在设计用户界面时,需要考虑到易用性和直观性,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比如考试入口、考试规则说明、时间显示等。 4. 功能可行性 - 功能实现是在线考试系统的基础。不管界面设计如何,系统的核心功能必须可靠并且能够稳定运行。功能可行性还意味着系统要能处理异常情况,比如网络波动、考试时间到等问题。 总结来说,构建在线考试系统需要关注技术的实现、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功能的实现与稳定性。通过JSP页面的合理布局和设计,可以创建出易于使用且功能完善的在线考试平台。针对本例,开发团队需要进一步优化用户界面,增强用户体验,并确保所有核心功能的稳定运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可靠的在线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