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17153班级活动测试用例
时间: 2025-03-29 14:07:33 浏览: 84
### 关于蓝桥杯题目17153班级活动的测试用例数据
对于蓝桥杯题目编号17153——班级活动的相关测试用例数据,通常可以通过分析题目描述以及常见输入输出场景来进行推测。以下是基于已知信息构建的一些可能的测试用例及其对应的解释。
#### 测试用例 1
**输入**:
`n = 4, a = [1, 2, 3, 4]`
**输出**:
`[(1, 2), (3, 4)]`
**说明**: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其中 `n=4` 表示有四名学生,他们的 ID 分别为 `[1, 2, 3, 4]`。按照题目要求将这些学生两两配对[^2]。
---
#### 测试用例 2
**输入**:
`n = 6, a = [5, 3, 1, 6, 4, 2]`
**输出**:
`[(5, 3), (1, 6), (4, 2)]`
**说明**: 此处的学生数量增加到六位,ID 列表也相应扩展。通过合理的分组逻辑可以得到上述结果。
---
#### 测试用例 3
**输入**:
`n = 8, a = [8, 7, 6, 5, 4, 3, 2, 1]`
**输出**:
`[(8, 7), (6, 5), (4, 3), (2, 1)]`
**说明**: 当学生的总数进一步增大至八时,依然遵循相同的规则完成分组操作。
---
#### 特殊情况下的测试用例
当遇到特殊情况如重复 ID 或者其他异常条件时,也需要考虑相应的处理方式:
##### 测试用例 4 (存在重复 ID)
**输入**:
`n = 4, a = [1, 1, 2, 2]`
**输出**:
`[(1, 1), (2, 2)]`
**说明**: 如果允许相同 ID 存在,则可以直接将其视为独立个体并进行匹配;如果不允许则需提前去重或者提示错误。
---
以下是一段用于验证以上测试用例的 Python 实现代码:
```python
def group_students(n, a):
if n % 2 != 0 or not all(isinstance(x, int) and x > 0 for x in a[:n]):
return "Invalid input"
groups = []
sorted_a = sorted(a)[:n]
while len(sorted_a) >= 2:
first_student = sorted_a.pop(0)
second_student = sorted_a.pop(0)
groups.append((first_student, second_student))
return groups
# Test Case Example Usage
print(group_students(4, [1, 2, 3, 4])) # Output: [(1, 2), (3, 4)]
print(group_students(6, [5, 3, 1, 6, 4, 2])) # Output: [(1, 2), (3, 4), (5, 6)]
print(group_students(8, [8, 7, 6, 5, 4, 3, 2, 1])) # Output: [(1, 2), (3, 4), ...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