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v/sda1 为主分区2./dev/sda2 为扩展分区3./dev/sda5 为逻辑分区磁盘容量与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关系:硬盘容量 = 主分区容量 + 扩展分区容量扩展分区容量 = 各个逻辑分区容量之和
时间: 2025-05-12 20:46:41 浏览: 31
### 磁盘分区概念
磁盘分区是将物理硬盘划分为多个独立部分的过程,以便操作系统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存储空间。通过创建不同的分区,可以在同一块硬盘上安装多种操作系统或将数据分隔开。
#### 主分区 (Primary Partition)
主分区可以直接被引导加载程序识别并启动操作系统。传统MBR(Master Boot Record)方案下最多允许存在 **4个主分区** 或者 **3个主分区加1个扩展分区**[^3]。每个主分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编号,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数据容器来保存文件资料。
#### 扩展分区 (Extended Partition)
当需要超过四个以上的子区域时,则会建立一个特殊的称为“扩展”的单一分区。此类型的分区本身并不用于直接存取任何实际内容而是充当容纳其他逻辑单元的空间载体角色。因此它不会像常规意义上的简单实体那样工作,而仅仅是一个用来组织更多复杂结构的基础框架而已。
#### 逻辑分区 (Logical Partitions)
这些是在已有的扩展区内进一步细分出来的具体可用单位。理论上讲只要剩余未分配容量足够大就可以无限增加这样的成员数目直到达到硬件极限为止。它们通常是从`/dev/sda5` 开始编号因为前四位已经被预留给了可能存在的任意组合形式下的原始级联体了(即上述提到过的至多四项)。对于 GPT(GUID Partition Table),则不存在这种限制,所有的分区都是平等对待无需区分为主或辅类目[^1]。
#### 容量计算
在规划磁盘布局之前应当先考虑好各个功能模块所需的大致尺寸范围再做决定。一般来说根目录(`/`)至少要留有若干GB供系统核心组件安置之用;交换空间(`swap`)建议设定为RAM总量的一倍到两倍之间视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家目录(`/home`)则是个人文档图片视频等私人物品的主要存放地点所以往往占据着相当可观的比例;至于其它特殊用途比如数据库服务器之类的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额外开辟专门场所加以保护隔离处理。
#### Linux 硬盘分区结构
Linux 支持两种主要的分区表标准:传统的 MBR 和较新的 GPT。前者适用于小于等于2TB 的设备且仅能定义不超过四份顶级条目的情况;后者不仅突破了前述界限还引入了一系列增强特性使得整体更加稳健可靠易于维护管理。现代大多数发行版默认采用的是后者除非特别指定否则都会自动完成转换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过多操心细节问题。
```bash
# 使用 parted 工具查看现有配置信息
sudo parted /dev/sdX print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