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nvi classic5.3计算两景影像中植被前后变化面积
时间: 2025-03-12 19:04:57 浏览: 63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如何使用ENVI Classic 5.3计算两景遥感影像的植被覆盖变化面积的问题。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ENVI Classic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植被覆盖度计算的常用方法。根据用户提供的参考引用,特别是引用[3]中提到了植被覆盖度作为生态因子,这可能涉及到NDVI的计算,而引用[2]详细说明了NDVI的计算方法。此外,用户提到要比较两幅影像的变化,可能需要先分别计算每幅影像的植被覆盖度,然后进行差值分析。
首先,用户的问题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数据预处理、计算植被指数(如NDVI)、计算植被覆盖度、分类或阈值确定植被区域、计算面积变化。我需要确保每个步骤在ENVI Classic 5.3中都是可行的,并且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导。
数据预处理部分,引用[3]提到了快速大气校正,这可能是一个必要步骤,因为未经校正的影像可能会影响NDVI的准确性。接下来,计算NDVI需要用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如引用[2]所述。然后,植被覆盖度的计算通常基于NDVI值,可能使用像元二分模型,将NDVI值转换为覆盖度百分比。之后,通过设定阈值区分植被和非植被区域,或者进行监督分类,如最大似然法,来提取植被区域。
对于两期影像的处理,需要确保它们已经进行了几何校正,以便像元对齐,这样才能准确比较变化。如果用户没有进行几何校正,可能需要先进行配准。此外,变化检测的方法可能包括直接计算两期植被覆盖度的差值,或者分类后比较两期的植被类别。
在ENVI中,Band Math是一个关键工具,可以用来进行NDVI计算和覆盖度转换。用户可能需要使用公式如$(b4 - b3)/(b4 + b3)$,其中b4和b3分别是近红外和红光波段。覆盖度的计算可能涉及将NDVI值归一化到0-1范围,再乘以100得到百分比。
最后,面积计算需要知道每个像元的实际面积,这取决于影像的空间分辨率。用户可能需要统计植被覆盖区域的像元数量,再乘以单个像元的面积。变化面积则是两期植被面积的差值。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可能对ENVI Classic的界面和具体操作不太熟悉,所以步骤要尽量详细,比如如何打开影像,选择波段,使用Band Math输入公式,进行分类,以及如何统计像元数量。同时,要提醒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波段顺序不同导致NDVI计算错误,或者阈值选择不当影响结果准确性。
可能还需要提到一些优化方法,比如使用监督分类可能比阈值法更准确,但需要训练样本。或者,在计算覆盖度时,如何根据研究区域调整NDVI的最大最小值。此外,引用[1]中提到的窗口大小调整可能影响空间滤波,但在覆盖度计算中可能影响不大,除非进行了平滑处理。
总结步骤应该是:预处理(大气校正、几何配准)→ NDVI计算→植被覆盖度计算→分类或阈值处理→面积统计→变化分析。需要确保每个步骤引用正确的参考资料,比如引用[2]和[3]来支持NDVI和覆盖度的计算步骤。</think>根据遥感影像处理流程和ENVI Classic 5.3功能,计算植被覆盖变化面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 一、数据预处理
1. **影像配准**
确保两景影像已完成几何校正和空间配准,使像元位置精确对应。可通过`Map > Registration > Select GCPs`进行控制点匹配[^3]
2. **大气校正**
使用`Basic Tools > Preprocessing > General Purpose > FLAASH`进行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消除光照差异影响[^3]
### 二、植被指数计算
1. **NDVI计算**
通过`Basic Tools > Band Math`输入公式:
$$
\text{NDVI} = \frac{\text{NIR} - \text{RED}}{\text{NIR} + \text{RED}}
$$
其中NIR为近红外波段(如Landsat-8 Band5),RED为红光波段(如Landsat-8 Band4)[^2]
2. **重复操作**
对两期影像分别执行NDVI计算,生成`NDVI_Time1`和`NDVI_Time2`
### 三、植被覆盖度计算
1. **覆盖度转换公式**
使用像元二分模型:
$$
f = \frac{\text{NDVI} - \text{NDVI}_{\text{soil}}}{\text{NDVI}_{\text{veg}} - \text{NDVI}_{\text{soil}}} \times 100\%
$$
在Band Math中实现,需通过影像统计确定$\text{NDVI}_{\text{soil}}$(裸土值)和$\text{NDVI}_{\text{veg}}$(纯植被值)[^3]
2. **生成覆盖度图**
对两期NDVI数据分别计算,得到`FVC_Time1`和`FVC_Time2`
### 四、变化检测
1. **差值法计算变化量**
新建Band Math表达式:
$$
\Delta \text{FVC} = \text{FVC\_Time2} - \text{FVC\_Time1}
$$
2. **阈值划分**
通过`Raster Color Slice`设置变化等级(建议阈值):
- 显著减少:$\Delta \text{FVC} < -20\%$
- 轻微减少:$-20\% \leq \Delta \text{FVC} < 0$
- 基本不变:$|\Delta \text{FVC}| \leq 5\%$
- 轻微增加:$0 < \Delta \text{FVC} \leq 20\%$
- 显著增加:$\Delta \text{FVC} > 20\%$
### 五、面积统计
1. **分类结果输出**
将阈值划分结果导出为分类图像:`File > Save As > ENVI Classification`
2. **面积计算**
打开分类图像,使用`Class Statistics`统计各类像元数量,结合影像分辨率计算实际面积:
$$
\text{面积} = \text{像元数} \times (\text{分辨率})^2
$$
例如30m分辨率Landsat影像,每个像元对应$900m^2$[^1]
### 六、结果验证
通过`Display > View Overlay > Geographic Link`同步显示两期影像与变化区域,结合实地数据验证精度
```envi_batch
; ENVI Classic批处理示例
pro calculate_fvc
; 加载影像
envi_open_file, 'time1.dat', r_fid1
envi_open_file, 'time2.dat', r_fid2
; 计算NDVI
ndvi1 = (b5 - b4)/(b5 + b4)
ndvi2 = (b5 - b4)/(b5 + b4)
; 计算植被覆盖度
fvc1 = (ndvi1 - 0.2)/(0.8 - 0.2) * 100 ; 假设裸土NDVI=0.2,纯植被=0.8
fvc2 = (ndvi2 - 0.2)/(0.8 - 0.2) * 100
; 输出结果
envi_write_image, fvc1, 'fvc_time1.hdr'
envi_write_image, fvc2, 'fvc_time2.hdr'
end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