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乙级C语言1038
时间: 2025-05-02 10:47:45 浏览: 31
### 关于 PAT 乙级 C语言 题目 1038 的解题思路与示例代码
#### 解题思路
题目要求统计具有相同成绩的学生人数并按顺序输出。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遇到重复的成绩查询情况,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如何存储和检索这些统计数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 使用一个数组来记录每种成绩对应的学生数量。
- 输入所有学生的成绩后,依次读取待查询的分数,并根据预存的数据返回对应的统计结果。
- 如果存在多次查询相同的分数,则需确保每次都能正确输出相应的学生人数[^1]。
以下是基于上述逻辑的具体实现:
```c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_SCORE 101 // 成绩范围为0到100分
int main() {
int n, m;
scanf("%d %d", &n, &m);
int count[MAX_SCORE] = {0}; // 初始化计数器数组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score;
scanf("%d", &score);
if (score >= 0 && score <= 100) { // 确保成绩合法
count[score]++;
}
}
while (m--) {
int queryScore;
scanf("%d", &queryScore);
printf("%d\n", count[queryScore]);
}
return 0;
}
```
此程序通过定义 `count` 数组保存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状况。当接收到新的询问请求时,只需访问相应索引位置即可快速获取答案。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最后一个测试点中的 k 值可能超过常规预期”,这意味着如果仅依赖简单的线性扫描方式去匹配每一个单独的查询项的话,效率上会显得不足;而借助预先构建好的映射关系表则能有效规避此类性能瓶颈问题。
#### 测试注意事项
对于本道试题而言,最后的一个检测环节设置了较大的输入规模以及可能存在重复性的查询需求。所以编写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务必要考虑到这一点——即即便面对超出一般设定界限之外的大数值或者频繁重现的目标值仍能够稳定运作无误。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