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提取某个日期前七天的日期到excel表格
时间: 2024-10-25 13:12:14 浏览: 66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pandas库来方便地操作日期并将其写入Excel。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提取当前日期前七天的日期并将其添加到一个新的Excel表格中: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datetime import timedelta
# 获取当前日期并减去7天
current_date = pd.to_datetime('today')
past_date = current_date - timedelta(days=7)
# 创建一个DataFrame,只有一列日期
date_df = pd.DataFrame({'Date': past_date})
# 写入Excel文件
date_df.to_excel('dates_before_seven_days.xlsx', index=False)
```
这段代码首先导入了`pandas`和`datetime`模块,然后计算了当前日期减去7天的结果。接着,我们创建了一个只有一个日期列的DataFrame,并将其保存到名为`dates_before_seven_days.xlsx`的Excel文件中。
相关问题
PYTHON 提取2022年2月2日前后七天的日期到excel表格
要提取2022年2月2日前后七天的日期并保存到Excel表格中,可以使用Python的`pandas`库来操作日期,并结合`openpyxl`库来写入Excel文件。由于您的上下文是关于一个特定的排班表模板,这里假设我们遵循的是该模板的逻辑,但不涉及具体节假日的排除。
首先,确保已经安装了必要的库:
```bash
pip install pandas openpyxl
```
然后编写以下代码来实现这个功能: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datetime import timedelta, date
# 设置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start_date = date(2022, 2, 1) - timedelta(days=3) # 前七天
end_date = date(2022, 2, 2) + timedelta(days=3) # 后七天
# 创建一个日期范围
date_range = pd.date_range(start=start_date, end=end_date)
# 转换成DataFrame以便于写入Excel
df_dates = pd.DataFrame({'日期': date_range})
# 将DataFrame写入Excel文件
output_file = 'output.xlsx'
df_dates.to_excel(output_file, index=False)
```
这段代码会创建一个包含2022年2月2日前后七天日期的DataFrame,并将其保存为名为`output.xlsx`的Excel文件。注意,这并未考虑节假日排除,因为您提到的模板是针对2022年上半学期特制的,可能需要根据实际的节假日数据来调整。
我现在有一个xlsx表格数据,为上证50etf每日价格。第一列是日期,第二列是价格。第一行是列名。我现在需要计算其每日收益率,并绘制每日收益率的时间分布图,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进行正态性检验、平稳性检验、自相关性和偏相关性检验。在每一个检验过后,绘制相应的表格。给出python代码
<think>嗯,用户需要处理上证50ETF的每日价格数据,计算每日收益率,然后做各种分析和检验。首先,我需要确保自己理解每个步骤的要求。
首先,计算每日收益率。通常是用对数收益率,也就是今天的收盘价除以昨天的收盘价然后取自然对数。用户的数据有两列,日期和价格,所以需要先读取数据,处理日期列,确保日期格式正确,并按日期排序。然后计算收益率,可能需要用pandas的shift函数来获取前一日的数据。
接下来是绘制收益率的时间分布图。这里可能需要用matplotlib或者seaborn来画时间序列图,同时还要画分布图,比如直方图加上核密度估计,可能还要和正态分布做对比,这样用户能直观看到分布情况。
描述性统计分析的话,可以用pandas的describe函数,不过可能需要补充一些统计量,比如偏度、峰度、JB检验之类的,这样更全面。这些统计量能帮助了解收益率的基本特征,比如是否对称,是否存在尖峰厚尾,这对后续的正态性检验很重要。
然后是正态性检验。常用的方法有Shapiro-Wilk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或者JB检验。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并解释结果。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比如0.05,就拒绝正态性假设。这里可能需要用scipy的相关函数,比如shapiro或normaltest。
平稳性检验通常用A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statsmodels里有相应的函数。原假设是序列非平稳,如果检验统计量比临界值小,p值低,就可以拒绝原假设,认为序列是平稳的。需要输出ADF统计量、p值和临界值,用户可能需要这些结果来判断。
自相关和偏自相关检验,可以通过statsmodels的plot_acf和plot_pacf来画图,同时进行Ljung-Box检验来判断是否存在显著的自相关。需要设定一定的滞后阶数,比如20天,然后检验每个滞后期的自相关是否显著。这有助于识别收益率序列是否存在可预测性,或者是否符合随机游走假设。
在代码实现上,需要注意数据读取的正确性,处理可能的缺失值,比如计算收益率后第一行会是NaN,需要用dropna()。绘图时的图表标题和标签要清晰,使用中文可能需要注意字体设置,避免乱码。另外,每个检验的结果需要整理成表格,可以用pandas DataFrame来展示,这样更直观。
用户可能需要所有的步骤都被清晰地展示出来,所以代码需要分块,每一步都有注释,方便用户理解。同时,要确保使用的库已经正确安装,比如pandas、numpy、matplotlib、scipy、statsmodels等。在正态性检验部分,可能需要解释不同检验方法的适用性,比如Shapiro-Wilk适用于小样本,而JB检验基于峰度和偏度,适合大样本。
平稳性检验的结果需要解释ADF检验的输出,包括Test Statistic、p-value和Critical Values,帮助用户判断是否平稳。如果不平稳,可能需要差分处理,但用户的问题中没有提到,所以可能只需要汇报结果。
自相关和偏自相关检验的图表可能需要调整布局,避免重叠,比如使用plt.tight_layout()。Ljung-Box检验的结果也要整理成表格,显示各滞后阶数的p值,帮助用户判断是否存在显著的自相关。
最后,要确保代码的可重复性,用户只需要替换文件路径就能运行。同时,提醒用户可能的常见问题,比如日期格式错误、缺失值处理、图像显示问题等。例如,如果在Jupyter中运行,可能需要%matplotlib inline来显示图表。
总结下来,步骤大致是:数据读取和处理、收益率计算、绘图、描述统计、正态检验、平稳检验、自相关检验。每个步骤都需要代码实现,并输出结果和图表。需要检查每个函数的参数是否正确,比如adfuller的autolag参数,以及检验函数的返回值如何提取。同时,结果展示要美观,表格清晰,图像标注完整。</think>我将分步骤为您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提供可运行的Python代码:
一、数据准备阶段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from statsmodels.tsa.stattools import adfuller
from statsmodels.graphics.tsaplots import plot_acf, plot_pacf
from statsmodels.stats.diagnostic import acorr_ljungbox
# 1. 数据读取
df = pd.read_excel('50ETF.xlsx', parse_dates=['日期']) # 替换为实际路径
df = df.sort_values('日期').set_index('日期')
# 2. 计算日收益率
df['收益率'] = np.log(df['价格'] / df['价格'].shift(1))
df = df.dropna()
```
二、可视化分析
```python
# 1. 收益率时序图
plt.figure(figsize=(12, 6))
df['收益率'].plot(title='上证50ETF日收益率时序图')
plt.ylabel('对数收益率')
plt.grid(True)
plt.show()
# 2. 收益率分布图
plt.figure(figsize=(12, 6))
sns.histplot(df['收益率'], kde=True, stat='density', label='实际分布')
x = np.linspace(df['收益率'].min(), df['收益率'].max(), 100)
plt.plot(x, stats.norm.pdf(x, df['收益率'].mean(), df['收益率'].std()),
label='正态分布')
plt.title('收益率分布对比图')
plt.legend()
plt.show()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python
desc = df['收益率'].describe().to_frame('数值').T
desc['偏度'] = stats.skew(df['收益率'])
desc['峰度'] = stats.kurtosis(df['收益率']) # 正态分布峰度为0
desc['JB统计量'] = stats.jarque_bera(df['收益率'])[0]
desc['JB_p值'] = stats.jarque_bera(df['收益率'])[1]
print("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display(desc[['count', 'mean', 'std', 'min', '25%', '50%', '75%', 'max',
'偏度', '峰度', 'JB统计量', 'JB_p值']])
```
四、正态性检验
```python
norm_test = pd.DataFrame({
'检验方法': ['Shapiro-Wilk', 'Kolmogorov-Smirnov'],
'统计量': [
stats.shapiro(df['收益率'])[0],
stats.kstest(df['收益率'], 'norm',
args=(df['收益率'].mean(), df['收益率'].std()))[0]
],
'p值': [
stats.shapiro(df['收益率'])[1],
stats.kstest(df['收益率'], 'norm',
args=(df['收益率'].mean(), df['收益率'].std()))[1]
]
})
print("\n正态性检验结果:")
display(norm_test)
```
五、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python
adf_result = adfuller(df['收益率'])
adf_table = pd.DataFrame({
'指标': ['ADF统计量', 'p值', '1%临界值', '5%临界值', '10%临界值'],
'数值': adf_result[:5]
})
print("\nADF平稳性检验结果:")
display(adf_table)
```
六、自相关与偏自相关检验
```python
# 1. 可视化检验
fig, (ax1, ax2) = plt.subplots(2, 1, figsize=(12, 8))
plot_acf(df['收益率'], lags=20, ax=ax1)
plot_pacf(df['收益率'], lags=20, ax=ax2, method='ywm')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 2. Ljung-Box检验
lb_test = acorr_ljungbox(df['收益率'], lags=[10, 20], return_df=True)
print("\nLjung-Box自相关检验结果:")
display(lb_test)
```
七、完整代码执行说明
1. 需要安装的库:`pip install pandas numpy matplotlib seaborn scipy statsmodels openpyxl`
2. 确保Excel文件路径正确
3. 所有检验结果的解读标准:
- 正态性检验:p值<0.05则拒绝正态性假设
- ADF检验:p值<0.05认为序列平稳
- Ljung-Box检验:p值<0.05存在显著自相关
每个代码块执行后会自动输出对应结果表格和图形。建议使用Jupyter Notebook环境运行,可获得最佳可视化效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