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卸载flannel 插件
时间: 2023-07-17 12:59:59 浏览: 404
要卸载 Flannel 网络插件,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删除 DaemonSet:
```
kubectl delete daemonset kube-flannel-ds -n kube-system
```
2. 删除 ConfigMap:
```
kubectl delete configmap kube-flannel-cfg -n kube-system
```
3. 删除 ServiceAccount:
```
kubectl delete serviceaccount flannel -n kube-system
```
4. 删除 ClusterRoleBinding:
```
kubectl delete clusterrolebinding flannel -n kube-system
```
5. 删除 ClusterRole:
```
kubectl delete clusterrole flannel
```
6. 删除命名空间:
```
kubectl delete namespace kube-flannel
```
这些命令将删除与 Flannel 相关的资源和命名空间,从而卸载 Flannel 网络插件。请注意,在执行这些操作之前,请确保您不再需要 Flannel,并且没有其他组件依赖于它。
相关问题
k8s卸载flannel网络插件安装calicov3.15版本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在Kubernetes集群中卸载Flannel并安装Calico v3.15版本。首先,我得回忆一下Flannel和Calico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在Kubernetes中的工作原理。
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特别是引用[1]中的步骤,卸载Flannel需要删除其配置文件,比如10-flannel.conflist,可能位于/etc/cni/net.d/目录下。这一步应该在所有节点上执行,以确保彻底移除Flannel的影响。不过,用户提到直接删除配置文件后,还需要重启节点或者相关服务,这可能是因为Flannel的守护进程或CNI插件仍在运行,导致残留的网络接口或路由存在。但重启节点可能比较麻烦,所以需要确认是否有替代方法,比如重启kubelet服务或者删除相关网络接口。
接下来是安装Calico v3.15。根据引用[2],Calico有两种安装方式:使用calico.yaml清单文件或者通过Tigera Calico Operator。用户需要的是v3.15版本,而该版本开始推荐使用Operator方式,但用户可能更倾向于直接使用清单文件安装,因为操作更直接。需要确认v3.15对应的calico.yaml文件的正确下载地址,可能需要查找官方文档中的具体版本链接。
另外,引用[3]提到Flannel为每个节点分配子网,使用VXLAN作为后端,而Calico可能采用不同的网络模型,比如BGP。所以在切换网络插件时,需要注意集群的网络配置是否兼容,比如Pod CIDR的设置是否一致,避免IP冲突。
现在,具体步骤可能包括:
1. 卸载Flannel:删除Flannel的DaemonSet,并清理CNI配置。
2. 删除所有节点上的Flannel残留文件,如提到的rm -rf /etc/cni/net.d/10-flannel.conflist。
3. 重启节点或相关服务,确保Flannel的组件完全停止。
4. 安装Calico v3.15,可能需要下载对应的calico.yaml,并应用该清单。
5. 验证Calico安装是否成功,检查Pod网络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在卸载Flannel后,集群的网络可能会暂时中断,直到Calico被正确安装并运行。此外,节点重启可能不是必须的,但如果有残留的网络接口或路由,可能需要更彻底地清理,比如使用ip link删除虚拟网卡,或者修改路由表。不过,用户提到的引用[1]中建议重启节点可能是一种更简单但影响较大的方法。
另外,安装Calico时,要确保集群满足系统要求,如CPU、内存、操作系统版本等,如引用[2]中提到的。特别是权限方面,Calico需要管理cali和tunl接口,可能需要相应的安全策略或权限配置。
最后,安装完成后,应该检查CoreDNS或其他依赖于网络的组件是否正常运行,可能需要重新启动这些Pod以确保它们获得新的IP地址。</think>### 在Kubernetes中卸载Flannel并安装Calico v3.15的步骤
#### **一、卸载Flannel网络插件**
1. **删除Flannel的DaemonSet和资源**
```bash
kubectl delete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
这会移除Flannel的Pod和相关配置[^3]。
2. **清理所有节点的CNI配置文件**
在所有节点执行以下命令,删除Flannel的残留配置:
```bash
rm -rf /etc/cni/net.d/10-flannel.conflist
```
3. **重启节点或相关服务(可选但推荐)**
- **方法1**:重启节点以彻底清理Flannel的虚拟网卡(如`flannel.1`)和路由表。
- **方法2**:仅重启`kubelet`和容器运行时(如Docker/Containerd):
```bash
systemctl restart kubelet docker
```
#### **二、安装Calico v3.15**
1. **下载Calico清单文件**
使用官方提供的`calico.yaml`文件(确保版本为v3.15):
```bash
curl 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v3.15/manifests/calico.yaml -O
```
2. **修改Pod CIDR(可选)**
如果Flannel和Calico的Pod CIDR不同,需在`calico.yaml`中修改`CALICO_IPV4POOL_CIDR`字段,确保与集群配置一致。默认值为`192.168.0.0/16`。
3. **应用Calico清单文件**
```bash
kubectl apply -f calico.yaml
```
4. **验证安装状态**
```bash
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 grep calico
```
正常情况应显示所有Calico Pod处于`Running`状态[^2]。
#### **三、注意事项**
- **节点兼容性**:确保节点操作系统为RedHat 7.x+/CentOS 7.x+/Ubuntu 16.04+,并满足CPU和内存要求[^2]。
- **网络中断**:切换网络插件时,已有Pod可能需要重建以获取新IP。
- **Calico配置**:若使用BGP模式,需配置物理网络支持;若使用VXLAN模式,无需额外配置。
k8s1.28卸载flannel
### 卸载 Flannel 网络插件
对于 Kubernetes 集群而言,在移除像 Flannel 这样的 CNI 插件之前,建议先确认集群状态并备份重要数据。为了从 Kubernetes 1.28 版本中安全地卸载 Flannel,操作应当谨慎进行。
#### 停止 Flannel 组件
停止与 Flannel 相关的服务可以通过删除其对应的 Deployment 或 DaemonSet 来实现。通常情况下,Flannel 是通过 DaemonSet 安装的:
```bash
kubectl delete daemonset -n kube-system kube-flannel-ds
```
此命令将会终止所有运行中的 Flannel Pod 实例[^3]。
#### 清理残留资源
除了移除活跃组件外,还需要清理可能存在的配置项和其他关联对象。这包括但不限于 ConfigMap 和 CRD (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s),如果存在的话:
```bash
kubectl get crds | grep flannel | awk '{print $1}' | xargs kubectl delete crd
kubectl delete configmap -n kube-system kube-flannel-cfg
```
上述脚本用于定位并清除特定于 Flannel 的自定义资源定义以及配置映射[^4]。
#### 移除静态路由条目
由于 Flannel 可能会在主机上创建额外的网络接口和路由规则,因此有必要检查并手动移除这些设置以防止潜在冲突。具体做法取决于操作系统及其网络管理工具;例如,在 Linux 上可以使用 `ip` 工具来查看和调整路由表:
```bash
ip route show table all | grep flannel
sudo ip route del <route-entry>
```
这里 `<route-entry>` 应替换为实际查找到的相关路由记录[^5]。
完成以上步骤之后,理论上已经成功卸载了 Flannel 网络插件。不过请注意,不同环境下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所以在执行任何更改前最好做好充分准备,并参照官方文档获取最新指导。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