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jmu-python-重复数据判定 分数 8 作者 蔡莉白 单位 集美大学 函数repeat(ls)判定列表ls中是否包含重复元素,如果包含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每一个列表中只要有一个元素出现两次,那么该列表即被判定为包含重复元素。 然后使用该函数对n行字符串进行处理。最后统计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与不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 输入格式: 输入n,代表接下来要输入n行字符串。 然后输入n行字符串,字符串之间的元素以空格间隔。 输出格式: True=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 False=不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 其中逗号后面有空格。 输入样例: 5 1 2 3 4 5 1 3 2 5 4 1 2 3 6 1 1 2 3 2 1 1 1 1 1 1 输出样例: True=3, False=2 def repeat(ls): s=set(ls) 2 分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n=int(input()) countT=countF=0 for i in range(n): 3 分 countT+=1 else: countF+=1 print( 3 分 )
时间: 2024-03-24 14:39:27 浏览: 271
这是一道关于重复数据判定的题目,要求编写一个函数 `repeat(ls)`,判断列表 `ls` 中是否包含重复元素,如果包含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然后对输入的 n 行字符串进行处理,统计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与不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
以下是可能的代码实现:
```python
def repeat(ls):
s = set(ls)
if len(s) == len(ls):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n = int(input())
countT = countF = 0
for i in range(n):
nums = input().split()
if repeat(nums):
countT += 1
else:
countF += 1
print("True={}, False={}".format(countT, countF))
```
在主函数中,首先读入一个整数 n,表示接下来要输入 n 行字符串。然后使用一个 for 循环遍历这些字符串,对于每个字符串,先将其转换为一个包含多个元素的列表 `nums`。然后调用 `repeat(nums)` 函数判断该列表是否包含重复元素,如果是则将计数器 `countT` 加 1,否则将计数器 `countF` 加 1。最后输出统计结果,使用字符串格式化函数 `format()` 将结果格式化成指定的输出格式。
相关问题
jmu-python-重复数据判定 分数 10 作者 蔡莉白 单位 集美大学 函数repeat(ls)判定列表ls中是否包含重复元素,如果包含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每一个列表中只要有一个元素出现两次,那么该列表即被判定为包含重复元素。 然后使用该函数对n行字符串进行处理。最后统计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与不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 输入格式: 输入n,代表接下来要输入n行字符串。 然后输入n行字符串,字符串之间的元素以空格间隔。 输出格式: True=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 False=不包含重复元素的行数。 其中逗号后面有空格。 输入样例: 5 1 2 3 4 5 1 3 2 5 4 1 2 3 6 1 1 2 3 2 1 1 1 1 1 1 输出样例: True=3, False=2 def repeat(ls): s=set(ls)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n=int(input()) countT=countF=0 for i in range(n): countT+=1 else: countF+=1 print( )
下面是对应的 Python 代码实现:
```python
def repeat(ls):
if len(ls) == len(set(ls)):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n = int(input())
countT = countF = 0
for i in range(n):
line = input().split()
if repeat(line):
countT += 1
else:
countF += 1
print("True={0}, False={1}".format(countT, countF))
```
输入样例:
```
5
1 2 3 4 5
1 3 2 5 4
1 2 3 6
1 1 2 3 2
1 1 1 1 1 1
```
输出样例:
```
True=3, False=2
```
注意输出格式,逗号后面有一个空格。统计每行中是否包含重复元素,包含则计入 `countT` 中,不包含则计入 `countF` 中,最后输出它们的值即可。
6-1-7 jmu-python-函数-圆形生成器
"6-1-7 JMU-Python 函数 - 圆形生成器" 这句话似乎是在描述某个特定计算机科学课程或者项目的一部分。在这个上下文中,"JMU"可能是James Madison University(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的缩写,而 "6-1-7" 可能是一个学期或者项目的代号。
这个标题很可能是指一个Python编程任务,目标是创建一个函数,用于生成圆形相关的数据或者图形,比如生成一系列圆的坐标点、半径等,以供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或可视化使用。在Python中,可以利用math库来处理圆形计算,通过定义一个接受参数如中心位置和半径的函数来生成这样的数据。
具体实现可能如下:
```python
import math
def generate_circle_points(center_x, center_y, radius, num_points):
points = []
for _ in range(num_points):
angle = 2 * math.pi * random.random() # 随机角度
x = center_x + radius * math.cos(angle)
y = center_y + radius * math.sin(angle)
points.append((x, y))
return points
```
这个函数会生成指定数量的随机点,它们位于以 (center_x, center_y) 为中心、给定半径的圆形上。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