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c++ char数组 sprintf_s 转换 字符集 GB18030

时间: 2025-07-26 16:26:12 浏览: 7
<think>我们面对的问题:在C++中使用sprintf_s函数将char数组转换为GB18030字符集。注意:用户提到的是“转换到GB18030字符集”,但实际上sprintf_s本身并不进行字符集转换,它只是格式化输出。因此,我们需要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可能是将字符串从某种编码(可能是当前系统编码)转换为GB18030编码。然而,sprintf_s函数的功能是将格式化的数据写入一个字符串缓冲区。它并不直接处理字符编码转换。所以,如果用户想要将字符串转换为GB18030编码,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函数。在Windows平台上,我们可以使用MultiByteToWideChar和WideCharToMultiByte函数进行编码转换。步骤通常是:1.将当前编码的字符串(假设是ANSI或UTF-8)转换为宽字符(Unicode)。2.再将宽字符转换为目标编码(GB18030)。但是,用户特别提到了sprintf_s,所以我们需要澄清:如果用户只是想将一些数据格式化为一个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那么首先需要确保输入字符串已经是GB18030编码,或者在进行格式化之前进行转换。考虑到用户给出的引用中提到了Unicode和字符集转换,我们可以推断用户可能需要进行编码转换。因此,我们分两种情况:情况1:用户已经有一个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只是想用sprintf_s进行格式化。那么直接使用即可,但要注意格式化过程中不要破坏编码(比如格式化数字到字符串中)。情况2:用户需要将其他编码的字符串转换为GB18030编码,然后再进行格式化操作。由于用户的问题描述不够详细,我们假设用户需要的是情况2:将其他编码(比如系统默认的ANSI或UTF-8)的字符串转换为GB18030编码,并且可能还需要进行格式化。所以,我们的回答应该包括:1.解释sprintf_s不能直接转换编码,它只是格式化字符串。2.提供编码转换的方法(使用WindowsAPI)。3.如果用户需要将转换后的字符串再进行格式化,则需要注意:转换后的字符串是GB18030编码的,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上再进行格式化(但格式化内容必须是ASCII或同样编码的字符串,否则容易出错)。然而,如果用户需要格式化的内容中包含非ASCII字符(比如中文),那么直接使用sprintf_s格式化到GB18030编码的缓冲区中可能是不安全的,因为源字符串的编码和GB18030可能不一致。因此,更安全的做法是:步骤1:将需要格式化的各个部分分别转换为GB18030编码(如果它们不是的话)。步骤2:使用sprintf_s进行格式化(此时格式化的内容都是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或者纯ASCII数字等)。但这样很繁琐。另一种做法是:先将整个格式字符串和参数都转换为宽字符串,然后用宽字符版本的swprintf_s进行格式化,最后将结果转换为GB18030编码。由于问题复杂,我们给出一个示例,展示如何将UTF-8编码的字符串转换为GB18030编码。然后,如果用户需要格式化,可以先将需要格式化的内容转换为GB18030,再使用sprintf_s;或者使用宽字符版本。考虑到用户要求使用sprintf_s,我们假设用户需要格式化一个字符串,其中包含一些变量(可能是数字)和字符串(需要转换为GB18030)。示例步骤:1.将需要格式化的非ASCII字符串(假设是UTF-8编码)转换为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2.使用sprintf_s将数字和转换后的字符串格式化到一个缓冲区。但注意:数字格式化是ASCII,所以没有问题。而字符串已经是GB18030,所以整个输出缓冲区就是GB18030编码的。然而,如果格式字符串中包含非ASCII字符(比如中文字符),那么格式字符串本身也需要是GB18030编码。因此,我们需要确保整个程序的字符串资源(包括格式字符串)都是GB18030编码,或者在运行时将格式字符串也转换。由于编码转换涉及多个步骤,我们提供以下代码示例:示例:将一个UTF-8字符串和一个整数格式化为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步骤:1.将UTF-8字符串转换为宽字符串(使用MultiByteToWideChar,指定代码页为CP_UTF8)。2.将宽字符串转换为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使用WideCharToMultiByte,指定代码页为54936,因为GB18030的代码页是54936)。3.使用sprintf_s将转换后的字符串和整数格式化到一个缓冲区(注意:格式字符串如果是纯ASCII,则不需要转换;如果包含中文,则需要同样转换为GB18030)。但是,如果格式字符串中包含中文,我们同样需要将其转换为GB18030?实际上,在代码中直接写的中文字符串,其编码取决于源文件的编码。如果源文件是GB18030,那么直接使用即可。如果源文件是UTF-8,那么就需要转换。为了通用性,我们假设源文件是UTF-8编码(推荐),所以格式字符串也需要转换。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两个转换函数:一个用于将UTF-8字符串转换为GB18030字符串。下面我们实现一个转换函数:```cpp#include <Windows.h> #include<string> std::stringUTF8ToGB18030(const std::string& strUTF8){if (strUTF8.empty()) returnstd::string();intlen =MultiByteToWideChar(CP_UTF8,0, strUTF8.c_str(), -1,nullptr,0);if (len ==0) returnstd::string();wchar_t* wbuf =new wchar_t[len];MultiByteToWideChar(CP_UTF8,0,strUTF8.c_str(),-1, wbuf,len);len= WideCharToMultiByte(54936,0, wbuf,-1, nullptr,0,nullptr,nullptr);if(len==0){delete[]wbuf;return std::string();}char*buf =new char[len];WideCharToMultiByte(54936,0, wbuf,-1, buf, len, nullptr, nullptr);std::string strGB(buf);delete[] wbuf;delete[] buf;return strGB;} ```然后,我们使用这个函数转换格式字符串和需要插入的字符串: ```cpp#include <cstdio> #include<string> intmain(){//假设我们有一个UTF-8的字符串std::stringutf8_str ="你好";//源文件是UTF-8编码,所以这个字符串是UTF-8的int number=100;//将格式字符串转换为GB18030(格式字符串包含中文,所以需要转换)std::stringformat_str= "消息:%s,编号:%d";std::string gb_format= UTF8ToGB18030(format_str);//将需要插入的字符串也转换为GB18030std::stringgb_str =UTF8ToGB18030(utf8_str);//现在,gb_format和gb_str都是GB18030编码,我们可以使用sprintf_s进行格式化//注意: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大的缓冲区charbuffer[256];//使用sprintf_s,注意参数:gb_str.c_str()是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number是整数sprintf_s(buffer, sizeof(buffer),gb_format.c_str(),gb_str.c_str(),number);//现在buffer中是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 ...使用bufferreturn0; }```但是,上述代码中,我们转换了格式字符串和插入字符串。如果格式字符串中不包含非ASCII字符(比如纯ASCII格式字符串),那么就不需要转换格式字符串。另外,注意:sprintf_s是安全版本,需要指定缓冲区大小。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多次转换,效率可能不高。如果性能要求高,可以考虑使用宽字符版本,避免多次转换。宽字符版本示例: ```cpp#include <Windows.h> #include<cwchar>#include <string>int main() {//假设源文件是UTF-8,但这里我们直接在代码中写宽字符串,或者将UTF-8转换为宽字符串//使用宽字符串字面量const wchar_t* format= L"消息: %s,编号:%d";constwchar_t*message =L"你好";//宽字符字符串intnumber =100;//使用swprintf_s进行宽字符格式化wchar_twbuffer[256];swprintf_s(wbuffer,sizeof(wbuffer)/sizeof(wchar_t),format,message,number);//现在wbuffer中是宽字符字符串(UTF-16),将其转换为GB18030int len= WideCharToMultiByte(54936,0, wbuffer,-1, nullptr,0,nullptr,nullptr);char* buffer= newchar[len];WideCharToMultiByte(54936,0,wbuffer, -1,buffer,len,nullptr,nullptr);//现在buffer中是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 ...使用bufferdelete[] buffer;return0;} ```这种方法只需要一次转换,效率更高。而且宽字符版本可以避免多字节字符串格式化时可能出现的字符截断问题。因此,我们推荐使用宽字符版本进行格式化,然后再转换为目标编码。总结:如果用户需要将格式化的结果转换为GB18030编码,建议使用宽字符版本的格式化函数(如swprintf_s)进行格式化,然后将结果转换为GB18030编码。根据用户的需求,我们给出第二种方法的示例代码。注意:GB18030的代码页是54936(在Windows中)。另外,用户可能需要处理错误情况,例如转换失败等,示例中省略了错误处理。最后,我们生成相关问题。</think>### 在C++中将char数组转换为GB18030字符集 在C++中,`sprintf_s` 函数主要用于格式化输出到缓冲区,并不直接处理字符集转换。若需要将`char`数组转换为GB18030字符集,需结合Windows API的编码转换函数。以下是完整实现方案: #### 核心步骤 1. **确定源字符集** 源`char`数组的编码需明确(如UTF-8或系统默认ANSI)。 2. **转换为宽字符(Unicode)** 使用`MultiByteToWideChar`将源字符串转为UTF-16。 3. **转换为目标字符集** 使用`WideCharToMultiByte`将UTF-16转为GB18030。 #### 代码实现 ```cpp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cstdio> #include <vector> // 将char数组转换为GB18030编码的char数组 bool ConvertToGB18030(const char* src, int srcLen, std::vector<char>& output) { // 步骤1: 源编码转UTF-16 (宽字符) int wideLen = MultiByteToWideChar( CP_UTF8, // 假设源为UTF-8编码(若为ANSI则用CP_ACP) 0, // 标志位 src, // 源字符串 srcLen, // 源长度 nullptr, // 预查询长度 0 // 预查询模式 ); if (wideLen <= 0) return false; std::vector<wchar_t> wideBuf(wideLen); MultiByteToWideChar( CP_UTF8, 0, src, srcLen, wideBuf.data(), wideLen ); // 步骤2: UTF-16转GB18030 int gbLen = WideCharToMultiByte( 54936, // GB18030代码页 0, // 标志位 wideBuf.data(), // 宽字符输入 wideLen, // 宽字符长度 nullptr, // 预查询长度 0, // 预查询模式 nullptr, nullptr // 默认处理 ); if (gbLen <= 0) return false; output.resize(gbLen); WideCharToMultiByte( 54936, 0, wideBuf.data(), wideLen, output.data(), gbLen, nullptr, nullptr ); return true; } // 使用sprintf_s格式化并转换为GB18030 void FormatToGB18030(const char* format, ...) { char buffer[256]; va_list args; va_start(args, format); vsprintf_s(buffer, format, args); // 格式化到临时缓冲区 va_end(args); std::vector<char> gbData; if (ConvertToGB18030(buffer, strlen(buffer), gbData)) { // 此时gbData.data()即为GB18030编码的字符串 printf("GB18030结果: %s\n", gbData.data()); } } // 示例调用 int main() { FormatToGB18030("测试: %d-%s", 2023, "字符集转换"); return 0; } ``` #### 关键说明 1. **代码页标识** GB18030的Windows代码页为 **54936**(重要参数)。 2. **源编码假设** 示例假设源为UTF-8(`CP_UTF8`),若源为ANSI(如系统默认)则改为`CP_ACP`。 3. **安全机制** - `sprintf_s`确保格式化安全(缓冲区溢出防护) - `std::vector`自动管理内存 4. **特殊字符处理** GB18030支持中文字符(如“测试”),转换后保留语义完整性[^2]。 #### 注意事项 - 编译时需定义`_WIN32_WINNT=0x0600`(或更高)以支持GB18030 - 错误处理:检查API返回值(返回0表示失败) - 多字节场景:GB18030中文字符可能占2-4字节[^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二元“=”: 没有找到接受“CString”类型的右操作数的运算符(或没有可接受的转换) 空初始值设定项对于带有未指定绑定的数组无效 “_AFXDLL”: 宏重定义 'CWinApp::Enable3dControls': CWinApp::Enable3dControls is no longer needed. You should remove this call. “CListCtrl::InsertColumn”: 没有重载函数可以转换所有参数类型 “CListCtrl::InsertColumn”: 没有重载函数可以转换所有参数类型 “CListCtrl::InsertColumn”: 没有重载函数可以转换所有参数类型 “CListCtrl::InsertColumn”: 没有重载函数可以转换所有参数类型 “CListCtrl::InsertColumn”: 没有重载函数可以转换所有参数类型 “CListCtrl::InsertColumn”: 没有重载函数可以转换所有参数类型 “BOOL CListCtrl::SetItemText(int,int,LPCTSTR)”: 无法将参数 3 从“const char [3]”转换为“LPCTSTR” “BOOL CListCtrl::SetItemText(int,int,LPCTSTR)”: 无法将参数 3 从“const char [3]”转换为“LPCTSTR” 二元“=”: 没有找到接受“CString”类型的右操作数的运算符(或没有可接受的转换) 二元“=”: 没有找到接受“CString”类型的右操作数的运算符(或没有可接受的转换) 二元“=”: 没有找到接受“CString”类型的右操作数的运算符(或没有可接受的转换) 二元“=”: 没有找到接受“CString”类型的右操作数的运算符(或没有可接受的转换) 二元“=”: 没有找到接受“CString”类型的右操作数的运算符(或没有可接受的转换) “int CWnd::MessageBoxW(LPCTSTR,LPCTSTR,UINT)”: 无法将参数 1 从“const char [15]”转换为“LPCTSTR” “int CWnd::MessageBoxW(LPCTSTR,LPCTSTR,UINT)”: 无法将参数 1 从“const char [15]”转换为“LPCTSTR” “int CWnd::MessageBoxW(LPCTSTR,LPCTSTR,UINT)”: 无法将参数 1 从“const char [15]”转换为“LPCTSTR”

char uid[65]; pMataInfo->putAndInsertString(DCM_MediaStorageSOPClassUID, UID_CTImageStorage);//UID_ComputedRadiographyImageStorage;UID_CTImageStorage pMataInfo->putAndInsertString(DCM_TransferSyntaxUID, UID_JPEGProcess14SV1TransferSyntax);//UID_LittleEndianImplicitTransferSyntax;UID_LittleEndianExplicitTransferSyntax pMataInfo->putAndInsertString(DCM_ImplementationClassUID, OFFIS_IMPLEMENTATION_CLASS_UID);//OFFIS_IMPLEMENTATION_CLASS_UID;UID_SecondaryCaptureImageStorage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pecificCharacterSet, "GB18030"); memset(uid, 0, sizeof(char) * 65);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tudyID, "1");//0020||001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tudyInstanceUID, dcmGenerateUniqueIdentifier(uid, SITE_STUDY_UID_ROOT));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tudyDate, "20220418");//0008||002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AcquisitionDate, "20220418");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tudyTime, "104756");//0008||003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AcquisitionTime, "104756");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tudyDescription, "X-Ray");//0008||1030 /* patient group */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PatientID, "000-000-002");//0010||002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PatientName, "王二"); //0010||001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PatientSex, "M");//0010||004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PatientBirthDate, "20050101");//0010||003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PatientBirthTime, "101700");//0010||0032 memset(uid, 0, sizeof(char) * 65); /*******series group*****/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eriesNumber, "1");//0020||0011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eriesInstanceUID, dcmGenerateUniqueIdentifier(uid, SITE_SERIES_UID_ROOT));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Modality, "CT");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eriesDescription, "cbct");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eriesDate, "20220418");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eriesTime, "120000"); //"0.000000\\-1.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ImageOrientationPatient, "0.000000\\-1.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20||0037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ImageOrientationPatient,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liceThickness, "0.3");//0018||0050--1.0 // image information memset(uid, 0, sizeof(char) * 65);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ImageType, "ORIGINAL\\PRIMARY\\AXIAL");//0008||0008 pDataset->putAndInsertUint16(DCM_Rows, height); pDataset->putAndInsertUint16(DCM_Columns, width);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SOPClassUID, UID_CTImageStorage);//0008||0016-UID_ComputedRadiographyImageStorage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Manufacturer, "GDCM");//0008||0070-GDCM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PhotometricInterpretation, "MONOCHROME2");//0028,0004 pDataset->putAndInsertUint16(DCM_SamplesPerPixel, 1); char spacing[128]; sprintf_s(spacing, sizeof(spacing), "%f\\%f", x_spacing, y_spacing); pDataset->putAndInsertString(DCM_PixelSpacing, spacing);

严重性 代码 说明 项目 文件 行 禁止显示状态 消息 指向的类型不相关; 转换需要 reinterpret_cast、C 样式强制转换或带圆括号的函数样式强制转换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53 消息 没有使该转换得以执行的上下文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53 错误(活动) E0304 没有与参数列表匹配的 重载函数 "outtextxy" 实例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50 消息 或 “void outtextxy(int,int,LPCTSTR)” schedule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22\Community\VC\Auxiliary\VS\include\easyx.h 225 消息 尝试匹配参数列表“(int, int, char [5])”时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50 错误 C2078 初始值设定项太多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30 错误(活动) E0144 "const char [7]" 类型的值不能用于初始化 "char [5]" 类型的实体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34 错误 C4996 'getch': The POSIX name for this item is deprecated. Instead, use the ISO C and C++ conformant name: _getch. See online help for details.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59 错误 C2665 “outtextxy”: 没有重载函数可以转换所有参数类型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50 消息 “void outtextxy(int,int,LPCTSTR)”: 无法将参数 3 从“char [5]”转换为“LPCTSTR”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50 错误 C2117 “schedule”: 数组界限溢出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35 消息 “void outtextxy(int,int,TCHAR)”: 无法将参数 3 从“char [5]”转换为“TCHAR” schedule E:\zhuanyeshijian\schedule\schedule\schedule.cpp 50 这些报错

#ifndef _COM_ARGS_H_ #define _COM_ARGS_H_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ARGS_TYPE_MANDATORY (1<<0) /* mandatory or not */ #define COM_ARGS_VAL_TYPE_NONE (0<<1) /* no value */ #define ARGS_TYPE_INTEGER (10<<1) /* integer type value */ #define ARGS_TYPE_STRING (20<<1) /* string type value */ #define COM_ARGS_GET_CMD_OPT_VAL_TYPE(x) ((x) & ~ARGS_TYPE_MANDATORY) #define COM_ARGS_NO_KEY (127) typedef struct _COM_ARGS_OPTION { char key; /* option keyword. ex) -f */ char key_long[32]; /* option long keyword, ex) --file */ int val_type; /* value type */ int * flag; /* flag to setting or not */ void * val; /* actual value */ char desc[512]; /* description of option */ } COM_ARGS_OPTION; static int com_args_search_long_arg(COM_ARGS_OPTION * opts, const char * argv) { int oidx = 0; COM_ARGS_OPTION * o; o = opts; while(o->key != 0) { if(!strcmp(argv, o->key_long)) { return oidx; } oidx++; o++; } return -1; } static int com_args_search_short_arg(COM_ARGS_OPTION * ops, const char argv) { int oidx = 0; COM_ARGS_OPTION * o; o = ops; while(o->key != 0) { if(o->key != COM_ARGS_NO_KEY && o->key == argv) { return oidx; } oidx++; o++; } return -1; } static int com_args_read_value(COM_ARGS_OPTION * ops, const char * argv) { if(argv == NULL) return -1; if(argv[0] == '-' && (argv[1] < '0' || argv[1] > '9')) return -1; switch(COM_ARGS_GET_CMD_OPT_VAL_TYPE(ops->val_type)) { case ARGS_TYPE_INTEGER: *((int*)ops->val) = atoi(argv); break; case ARGS_TYPE_STRING: strcpy((char*)ops->val, argv); break; default: return -1; } return 0; } static int com_args_get_help(COM_ARGS_OPTION * ops, int idx, char * help) { int optional = 0; char vtype[32]; COM_ARGS_OPTION * o = ops + idx; switch(COM_ARGS_GET_CMD_OPT_VAL_TYPE(o->val_type)) { case ARGS_TYPE_INTEGER: strcpy(vtype, "INTEGER"); break; case ARGS_TYPE_STRING: strcpy(vtype, "STRING"); break; case COM_ARGS_VAL_TYPE_NONE: default: strcpy(vtype, "FLAG"); break; } optional = !(o->val_type & ARGS_TYPE_MANDATORY); if(o->key != COM_ARGS_NO_KEY) { sprintf(help, " -%c, --%s [%s]%s\n : %s", o->key, o->key_long, vtype, (optional) ? " (optional)" : "", o->desc); } else { sprintf(help, " --%s [%s]%s\n : %s", o->key_long, vtype, (optional) ? " (optional)" : "", o->desc); } return 0; } static int com_args_get_arg(COM_ARGS_OPTION * ops, int idx, char * result) { char vtype[32]; char value[512]; COM_ARGS_OPTION * o = ops + idx; switch(COM_ARGS_GET_CMD_OPT_VAL_TYPE(o->val_type)) { case ARGS_TYPE_INTEGER: strcpy(vtype, "INTEGER"); sprintf(value, "%d", *((int*)o->val)); break; case ARGS_TYPE_STRING: strcpy(vtype, "STRING"); sprintf(value, "%s", (char*)o->val); break; case COM_ARGS_VAL_TYPE_NONE: default: strcpy(vtype, "FLAG"); sprintf(value, "%d", *((int*)o->val)); break; } if(o->flag != NULL && (*o->flag)) { strcat(value, " (SET)"); } else { strcat(value, " (DEFAULT)"); } sprintf(result, " -%c(--%s) = %s\n : %s", o->key, o->key_long, value, o->desc); return 0; } static int com_parse_cfg(FILE * fp, COM_ARGS_OPTION * ops) { char * parser; char line[4096] = "", tag[50] = "", val[4096] = ""; int oidx; while(fgets(line, sizeof(line), fp)) { parser = strchr(line, '#'); if (parser != NULL) { *parser = '\0'; } parser = strtok(line, ": \t"); // find the parameter name if (parser == NULL) { continue; } strcpy(tag, parser); parser = strtok(NULL, ":"); // skip the colon parser = strtok(NULL, " \t\n"); if(parser == NULL) continue; strcpy(val, parser); oidx = com_args_search_long_arg(ops, tag); if (oidx < 0) { printf("\nError in configuration file: \"%s\" is not a valid command!\n", tag); return -1; } if(COM_ARGS_GET_CMD_OPT_VAL_TYPE(ops[oidx].val_type) != COM_ARGS_VAL_TYPE_NONE) { if(com_args_read_value(ops + oidx, val)) continue; } else { *((int*)ops[oidx].val) = 1; } *ops[oidx].flag = 1; } return 0; } static int com_parse_cmd(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COM_ARGS_OPTION * ops, int * idx) { int aidx; /* arg index */ int oidx; /* option index */ aidx = *idx + 1; if(aidx >= argc || argv[aidx] == NULL) goto NO_MORE; if(argv[aidx][0] != '-') goto ERR; if(argv[aidx][1] == '-') { /* long option */ oidx = com_args_search_long_arg(ops, argv[aidx] + 2); if (oidx < 0) { printf("\nError in command: \"%s\" is not a valid command!\n", argv[aidx]); goto ERR; } } else if(strlen(argv[aidx]) == 2) { /* short option */ oidx = com_args_search_short_arg(ops, argv[aidx][1]); if (oidx < 0) { printf("\nError in command: \"%s\" is not a valid command!\n", argv[aidx]); goto ERR; } } else { printf("\nError in command: \"%s\" is not a valid command!\n", argv[aidx]); goto ERR; } if(COM_ARGS_GET_CMD_OPT_VAL_TYPE(ops[oidx].val_type) != COM_ARGS_VAL_TYPE_NONE) { if (aidx + 1 >= argc) { printf("\nError in command: \"%s\" setting is incorrect!\n", argv[aidx]); goto ERR; } if (com_args_read_value(ops + oidx, argv[aidx + 1])) { printf("\nError in command: \"%s\" setting is incorrect!\n", argv[aidx]); goto ERR; } *idx = *idx + 1; } else { *((int*)ops[oidx].val) = 1; } *ops[oidx].flag = 1; *idx = *idx + 1; return ops[oidx].key; NO_MORE: return 0; ERR: return -1; } static int com_args_parse_all(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COM_ARGS_OPTION * ops) { int i, ret = 0, idx = 0; COM_ARGS_OPTION *o; const char *fname_cfg = NULL; FILE *fp; /* config file parsing */ for(i = 1; i < argc; i++) { if(!strcmp(argv[i], "--config")) { if(i + 1 < argc) { fname_cfg = argv[i + 1]; break; } } } if(fname_cfg) { fp = fopen(fname_cfg, "r"); if (fp == NULL) { printf("\nError: Cannot open %s\n", fname_cfg); return -1; } if(com_parse_cfg(fp, ops)) { fclose(fp); return -1; /* config file error */ } fclose(fp); } /* command line parsing */ while(1) { ret = com_parse_cmd(argc, argv, ops, &idx); if(ret <= 0) break; } /* check mandatory argument */ o = ops; while(o->key != 0) { if(o->val_type & ARGS_TYPE_MANDATORY) { if(*o->flag == 0) { /* not filled all mandatory argument */ return o->key; } } o++; } return ret; } static int com_args_parse_int_x_int(char * str, int * num0, int * num1) { char str0_t[64]; int i, cnt0, cnt1; char * str0, *str1 = NULL; str0 = str; cnt1 = (int)strlen(str); /* find 'x' */ for(i = 0; i < (int)strlen(str); i++) { if(str[i] == 'x' || str[i] == 'X') { str1 = str + i + 1; cnt0 = i; cnt1 = cnt1 - cnt0 - 1; break; } } /* check malformed data */ if(str1 == NULL || cnt0 == 0 || cnt1 == 0) return -1; for(i = 0; i < cnt0; i++) { if(str0[i] < 0x30 || str0[i] > 0x39) return -1; /* not a number */ } for(i = 0; i < cnt1; i++) { if(str1[i] < 0x30 || str1[i] > 0x39) return -1; /* not a number */ } strncpy(str0_t, str0, cnt0); str0_t[cnt0] = '\0'; *num0 = atoi(str0_t); *num1 = atoi(str1); return 0; }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_COM_ARGS_H_ */

大家在看

recommend-type

IFIX 4.5 MB1 驱动

 MB1:有两个版本,6.x 和 7.x 版,通过串行口连接所有支持 Modbus 串行通讯协议的设备。主要有 Modicon PLC 和其它控制仪表如:Honeywell UDC,UMC,Moore 的控制仪表等。支持 Mobus RTU 和 ASCII 两种通讯协议。当使用其与其它兼容设备通讯时,注意数据类型会与 Modicon 的数据类型有所差别。7.x 版本支持电话拨号连接和无线电连接。
recommend-type

TLSF-All.rar_网络编程_C/C++_

TLSF2.46源代码+相关的英文文献在网站http://rtportal.upv.es/rtmalloc/上可以下载到原代码,但注意下载文件的格式。
recommend-type

思源黑体、简体、中文全套TTF格式

思源黑体、简体、中文全套TTF格式
recommend-type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斩波器补偿电路的设计

本文在分析基于功率控制的Buck斩波器的小信号模型和反馈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反馈控制的传递函数和环路参数的设计。对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广泛应用的Buck斩波调功电路,设计了双极点、双零点补偿电路,补偿后的系统不仅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而且消除了稳态误差,系统性能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补偿电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改进和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recommend-type

XposedDetector

Xposed探测器 预制的静态库,用于检测xposed和清除钩子。 该库基于。 一体化 Gradle: implementation ' io.github.vvb2060.ndk:xposeddetector:2.2 ' 该库是 ,因此您需要在项目中启用它(Android Gradle Plugin 4.1+): android { .. . buildFeatures { .. . prefab true } } 用法 ndk构建 您可以在Android.mk使用xposed_detector 。 例如,如果您的应用程序定义了libapp.so并使用xposed_detector ,则您的Android.mk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include $( CLEAR_VARS ) LOCAL_MODULE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电子设计竞赛】2018年电子设计大赛A题失真度分析仪:从理论到代码实现全解析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解析了2018年电子设计大赛A题——失真度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文章首先介绍了题目的背景与要求,包括谐波计算、数据显示和无线传输三个核心任务。接着详细阐述了解题思路,涵盖信号采集(ADC)、FFT分析、失真度计算、显示与无线传输等方面的技术要点。硬件设计部分重点讲解了信号调理电路、ADC电路、显示电路和无线传输电路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提供了软件代码实现,包括ADC采样、FFT计算、失真度计算、数据显示与无线传输的代码示例。; 适合人群:对电子设计感兴趣的初学者、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有一定基础的电子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失真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实现;②为准备参加类似电子设计竞赛的人提供参考;③通过实例代码加深对电子电路、信号处理和编程的理解。;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有助于读者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同时,文中提到的一些优化方向也为进一步探索电子设计提供了思路。
recommend-type

Matlab实现高斯烟羽模型源码:高效且精确的大气扩散模拟工具 Matlab

使用Matlab实现高斯烟羽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首先解释了高斯烟羽模型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核心算法部分,包括参数校验、扩散系数的经验公式以及烟羽公式的具体实现。接着讨论了可视化部分,展示了如何利用Matlab进行空间网格生成、浓度分布的动态剖面生成和伪彩色渲染。此外,还探讨了扩散系数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并提供了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的系数调整方法。最后提到了模型验证过程中的一些物理规律和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环境科学、大气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进行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化工园区的大气扩散模拟项目,特别是在应急响应场景中预测污染物的扩散情况。目标是帮助用户理解和掌握高斯烟羽模型的实现方法,提高大气扩散模拟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代码片段可以直接用于实际项目中,但需要注意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以确保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使用该模型时,应当引用相关文献,尊重知识产权。
recommend-type

Python打造的Slaee管理系统升级版发布

由于提供的文件信息中,文件名《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 (15).zip》与描述《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 (15).zip》相同,并且给出的压缩包文件名称列表中只有一个文件《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 (14).zip》,该信息表明我们正在讨论两个不同版本的Python系统管理软件的压缩包。以下知识点将根据这些信息详细展开: 知识点一:Python编程语言基础 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以其简洁的语法和强大的库支持而闻名。它是解释型语言,具有动态类型系统和垃圾回收功能,适用于多种编程范式,包括面向对象、命令式、函数式和过程式编程。Python广泛应用于系统管理、网络服务器、开发脚本、科学计算、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知识点二:系统管理相关知识 系统管理指的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配置、监控和维护的过程,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管理。在Python中,系统管理通常涉及操作系统级别的任务,如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网络配置、系统日志监控等。Python的系统管理库(例如psutil、fabric、paramiko等)提供了丰富的API来简化这些任务。 知识点三:项目版本控制 从文件名《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 (14).zip》和《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 (15).zip》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项目在不同版本之间的迭代。版本控制是一种记录一个或多个文件随时间变化的方式,它允许用户可以回到特定版本。在软件开发中,版本控制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团队协作、代码合并、分支管理和错误跟踪。常见的版本控制系统包括Git、Subversion (SVN)、Mercurial等。 知识点四:打包与部署 提到“压缩包子文件”,这通常意味着文件已经被压缩打包成一个ZIP文件。在软件开发中,打包是为了便于文件传输、存档保存和分发。在Python项目中,打包也是部署过程的一部分。一个Python项目通常需要包含源代码、依赖关系、配置文件和安装脚本等。打包成ZIP文件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部署到服务器上运行,如使用Fabric或Ansible等自动化部署工具。 知识点五:项目命名及版本命名规则 文件命名中的“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表明这是一个与Python语言相关的系统管理项目。而数字“15”和“14”则代表着项目的版本号,这表明项目在持续发展,不同的数字代表了项目在不同时期的迭代。版本号的命名规则通常遵循语义化版本控制(SemVer),这种版本控制系统以 MAJOR.MINOR.PATCH 的形式表示版本号。 知识点六:文件压缩与解压缩技术 ZIP是一种常用的文件压缩格式,它通过减少文件大小来提高存储效率和传输速度。ZIP文件通常是无损压缩,意味着文件在压缩和解压缩的过程中不会丢失信息。Python标准库提供了zipfile模块,允许用户在Python程序中创建ZIP文件、读取ZIP文件内容、提取ZIP文件中的文件等操作。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图形界面工具(如WinRAR、7-Zip)或命令行工具来处理ZIP文件。 总结以上内容,从文件信息中我们可以得知该内容涉及了Python编程语言、系统管理知识、版本控制、打包与部署、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压缩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Python进行系统管理软件开发以及软件的版本迭代、打包与部署均具有重要意义。
recommend-type

深入解析PCB走线传输延时:关键因素与实用公式

# 1. PCB走线传输延时基础 在电子工程领域,尤其是在印刷电路板(PCB)设计中,走线传输延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传输延时主要指的是电信号通过PCB上的导电路径从源头传送到目的地所耗费的时间。本章将介绍PCB走线传输延时的基础知识点,为后续章节的深入探讨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了解什么是传输延时是至关重要的。简单来说,它反
recommend-type

gpio很弱是什么意思

<think>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GPIO信号弱的概念及其影响。用户似乎对硬件或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但需要更深入的解释。从用户提到的"信号弱"来看,ta可能遇到了实际电路设计中的驱动能力问题,或者在学习GPIO原理时遇到了术语困惑。 用户引用了四篇资料,其中提到GPIO的模拟输入输出模式、施密特触发器的作用、上拉下拉电阻的配置,以及信号线串联电阻的作用。这些内容都与GPIO的驱动能力和信号质量相关。特别是引用[4]中提到的"信号线串联小电阻"和"低频电路不考虑反射",暗示用户可能正在处理实际电路中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用户真正想知道的可能是:为什么我的GPIO输出无法正确驱动某个设备?或者
recommend-type

Python打造的Slaee管理系统升级版发布

标题中的“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表明这是一个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开发的系统。Python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以其易读性和简洁的语法而闻名。SLAEE管理系统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类型的管理软件,但由于没有给出缩写的完整解释,我们可以假设SLAEE可能是某机构或系统名称的缩写。 从标题和描述来看,存在一处笔误:“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 (19).zip”和“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 (18).zip”所指的似乎是同一软件系统,只是版本号不同。根据文件名称列表中的两个文件名,可以推断系统至少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版本18,一个是版本19。通常情况下,版本号的增加表示软件进行了更新或改进。 接下来,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阐述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1. Python编程基础:Python是一种解释型、面向对象、高级编程语言。Python支持多种编程范式,包括过程式、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编程。Python由于其简洁和易于学习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科学计算等领域。 2. 文件压缩与打包:文件压缩是将文件的大小减小以节省存储空间或网络传输时间的技术。常见的文件压缩格式包括ZIP、RAR、7Z等。文件打包通常指的是将多个文件或文件夹压缩成一个单独的文件。这在数据备份、软件分发和档案管理中非常常见。 3. 版本控制:在软件开发中,“版本”通常指软件的特定状态,版本号则用来标识这些状态。版本控制是一种记录文件、目录或集合随着时间变化的方式,以便将来可以检索特定版本。对于软件项目来说,版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允许开发者追踪和管理代码的变化,而且还能帮助团队协作,解决冲突,并回滚到旧版本。 4. 软件管理系统的开发:一个软件管理系统可能是针对特定业务领域而设计的,它可能包括用户界面、数据库管理、业务逻辑处理、报告生成和其他许多功能。软件管理系统的开发通常涉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测试和维护等多个阶段。 5. Python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Python因为具有丰富的库和框架,被广泛用于开发各种类型的软件。例如,Django和Flask是用于Web开发的流行Python框架;而对于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任务,Pandas、NumPy和Matplotlib等库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工具;对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TensorFlow、PyTorch等库使得复杂算法的实现变得更为简单。 6. 系统更新与维护:随着软件的使用和发展,需求可能会变化,新的问题可能会出现,所以软件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软件更新可能包括修复已知问题、改进现有功能、增加新功能或优化性能。开发者需要评估是否需要为修复安全漏洞或提高系统性能而更新系统,以及更新之后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由于文件名中只提到了“基于python的slaee管理系统”,没有提供该系统具体功能的详细描述,我们无法提供更加具体的技术知识点。如果需要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或具体的技术实现细节,还需要更多的信息。
recommend-type

【Keil-ARM编程艺术】:如何编写可维护且高效的代码

# 摘要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ARM微控制器编程和Keil开发环境的全面指南。第一章概览了ARM微控制
recommend-type

应用层协议概述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了解应用层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 请问应用层协议简介 常见应用层协议概述”。这翻译成:“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s and common types. Please introduce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s and overview common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s.” 根据系统级指令: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使用$$...$$格式
recommend-type

Delphi 12 TeeChartVCLFMX控件包下载及功能介绍

标题中提到的"Delphi 12 控件之TeeChartVCLFMX-2024.40.rar"指的是Delphi 12版本中使用的TeeChartVCLFMX图表控件的特定版本(2024.40版本)。Delphi是由Embarcadero Technologies开发的一款流行的集成开发环境(IDE),专门用于使用Object Pascal和C++语言开发软件应用程序。该标题强调了Delphi 12环境下TeeChartVCLFMX控件的使用,这表明Delphi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组件库中包含了一个专门用于创建复杂图表和图形的组件。 从描述中仅能得到的关于文件的名称是"TeeChartVCLFMX-2024.40.rar",这意味着文件是一个压缩包,具体包含了一个TeeChartVCLFMX的图表控件,版本号为2024.40。它可能包含了在Delphi 12版本中使用该图表控件所需的所有文件,包括库文件、二进制文件、文档等。 标签"delphi 控件"简单而直接地指出了该文件属于Delphi编程环境中的一个控件类别,表明了目标用户是Delphi开发者,他们通常使用这些控件来丰富他们的应用程序界面或增强应用程序的功能。 文件名称列表提供了关于TeeChartVCLFMX压缩包内包含的具体文件及其用途的详细信息: 1. TeeChartVCLFMX-2024.40.exe:这个文件很可能是一个安装程序或可执行文件,用于安装或运行TeeChartVCLFMX图表控件。 2. Keygen.exe:这个文件名表明它可能是一个密钥生成器(Key Generator),用于生成软件的注册码或激活码,使得控件可以脱离试用限制或进行合法授权。 3. Delphi29Binaries-2024.40-windows.pak:这个文件名暗示它包含了特定于Windows平台的Delphi 29(可能指的是Delphi 12的内部版本号)的二进制文件。pak文件是压缩包的一种格式,可能包含了运行TeeChartVCLFMX图表控件所需的库文件、DLLs、组件文件等。 4. TeeChartVCLFMX-2024.40 - D12.pdf:这是一个PDF格式的文件,很可能是用户手册或帮助文档,提供了对TeeChartVCLFMX图表控件版本2024.40在Delphi 12中的使用说明,安装指南,功能介绍或示例代码等。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断TeeChartVCLFMX-2024.40压缩包是为Delphi 12的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图表解决方案,使得用户能够将图表功能集成到他们用Delphi开发的应用程序中。TeeChartVCLFMX可能包含各种图表类型(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以及丰富的定制选项,如颜色、样式、图例、数据绑定、交互式功能等。开发者可以利用TeeChartVCLFMX提供的图表控件在应用程序中创建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这对数据分析、科学计算、商业智能、财务报告等领域特别有用。 开发者需要使用Delphi 12 IDE配合提供的组件安装程序或执行文件安装和配置TeeChartVCLFMX控件,通过阅读PDF文档来了解如何使用控件,并在需要时使用Keygen.exe激活控件。Delphi29Binaries-2024.40-windows.pak文件可能包含了控件运行所需的核心二进制组件。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资源,开发者可以将TeeChartVCLFMX控件集成到自己的项目中,快速构建功能丰富的图表和数据可视化组件。
recommend-type

【Keil-ARM性能优化全解】:代码监控与优化工具的实用技巧

# 摘要 本文对基于Keil-ARM平台的性能优化进行了系统性探讨,涵盖了性能监控工具的介绍、代码优化策略、系统资源管理以及综合案例分析。首先,介绍了Keil-ARM的性能监控工具及其在性能分析中的重要性,包括工具的配置和性能数据解读方法。其次,文中讨论了代码层面的优化,包括高效循环和条件语句的编写,函数内联与尾调用优化,以及编译器优化选项的应用。然后,深入分析了ARM系统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