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使用时间片轮转和优先权进程调度算法模拟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进程调度算法加深对进程调度的理解 实验内容: (1)用C/C++/JAVA等语言来实现对N个进程采用优先权调度和时间片轮转调度。 (2)每个用来标识进程的进程控制块PCB用结构来描述,可能需要包括以下字段(根据需要删减,不用的成员可以删除掉): 进程标识数 ID。 进程优先数 PRIORITY,并规定优先数越小的进程,其优先权越高。 进程已占用的CPU时间CPUTIME。(初始都为0) 进程总的需要运行的时间ALLTIME。 进程剩余运行时间remainTime, 当进程运行完毕时,remainTime变为0。 进程的结束时间finishTime, 当进程结束时,“系统”的时间,计算周转时间用 进程状态STATE。(就绪,运行,结束,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使用) (3)输出 为观察进程调度是否正确,应输出进程的“执行”过程。但是注意,我们是模拟进程执行,所以进程并不会真正“执行”,只是输出进程执行的先后顺序,和进程执行,结束的时间点。 对于时间片轮转,应该每个时间片输出一次 ---------------------------------------------------------- Id pri cpuTime allTime 0 4 3 4 1 3 2 6 0 4 3 4 ....... 对于优先权调度,每次调度输出一次,进行的结束时间,依次输出调度进程的信息 最后输出进程的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和系统平均周转时间等 (4)实验数据(来自于第二章的作业) 假设就绪队列中有如下5个进程,初始时状态如下 作业 执行时间 优先数 ---------------------- 1 10 3 2 6 1 3 2 4 4 4 5 5 8 2 如果使用时间片调度算法,请自行设定时间片(如1,2等),并比较不同时间片下的周转时间等,输出调度进程的信息,进程的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和系统平均周转时间等 (5) 实验设计: 实验的小数据量使用数组或链表都可以,但考虑到真实的应用经常要删除和添加PCB,应该使用链表,如果涉及动态的插入删除,并且需要随时找最大/最小,也可以考虑用树/堆等其他数据结构(如C++中的优先级队列)。 参考流程图如下: (6)提高要求: 6.1 给每个进程增加“到达”时间,重新计算优先级调度的各个结果,并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等) 提示:为方便处理,可以使用多个队列:已到的,未到的 除了一般情况的到达时间,还需要考虑两种特殊情况:0时刻没有进程来;某个进程结束后还其他进程还没来 用如下几组数据,如: 到达时间 运行时间 优先级 3 2 3 6 2 1 0 1 2 3 3 1 等测试 6.2 考虑是否可以实现“抢占”优先级调度?提示:每个时间单位重新检测 提高要求:测试和比较: 随机产生100个进程(需要考虑随机数的范围),用你写的不同的调度算法去调度,比较他们的平均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看看是否和理论分析一致。 实验小组讨论话题: 1.其他调度算法的模拟 2.使用“多线程”更真实的模拟(用一个线程调度,一个线程随机产生待调度的“进程”) 3.是否可以加入其他的状态模拟,比如“阻塞”(进程PCB中给出阻塞时间) 4.真实的操作系统调度代码所考虑的问题,和我们写的模拟代码的区 请用c语言完成上面的实验
时间: 2025-08-10 20:13:11 浏览: 4
<think>嗯,用户之前遇到了生成的.exe文件无法打开的问题,现在他们不仅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想了解如何用C语言实现进程调度算法,包括优先权调度和时间片轮转调度,同时满足实验要求。我需要综合之前的回答和新的引用内容来提供帮助。
首先,用户提到的.exe文件打不开的问题,之前分析是变量重复声明导致的编译错误。需要再次确认代码中的变量作用域,比如在循环中是否重复声明了同一个变量。例如,在for循环中使用int i,而外部已经声明了i,这会导致编译错误,进而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无法运行。需要指导用户检查代码中的变量声明,确保同一作用域内没有重复声明。接下来,用户需要实现两种调度算法。根据引用内容,优先权调度算法需要按照优先级选择进程,而时间片轮转则按时间片分配CPU。代码中已经有这两种算法的实现,但可能存在错误。比如在优先权调度中,是否正确处理了进程的就绪队列?时间片轮转的队列管理是否正确,比如进程未完成时是否重新入队?实验要求包括输出调度过程和计算周转时间等指标。需要确保代码中在每个调度事件发生时打印相关信息,并在进程结束时计算并存储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例如,在优先权调度中,每次调度进程时输出开始和结束时间;在时间片轮转中,每个时间片执行后输出剩余时间。生成.exe文件无法打开的问题,除了变量声明,还需检查编译命令是否正确,是否有未解决的编译错误或警告。用户可能没有使用正确的编译选项,或者编译器本身有问题。建议用户使用gcc并加上-Wall和-Wextra选项来显示所有警告,帮助定位问题。
另外,代码中的resetProcesses函数是否正确重置了进程的状态?在时间片轮转中,队列的操作是否正确,比如队列大小的管理,避免数组越界。例如,在roundRobinScheduling函数中,queueSize的处理是否正确,特别是在进程重新入队时是否增加了queueSize的值。用户可能还希望了解如何优化调度算法,比如动态优先级调整或可变时间片。引用中提到时间片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可以作为提高要求的一部分,建议用户实现动态调整时间片或优先级的机制。
最后,确保代码示例正确,并指导用户逐步调试。例如,在优先权调度中,使用循环查找最高优先级的进程,处理可能存在的多个相同优先级的情况。在时间片轮转中,正确模拟时间片的中断和进程切换。总结来说,用户需要分步骤解决编译问题,验证调度算法的正确性,确保输出符合实验要求,并处理可能的边界情况,如所有进程同时到达或不同到达时间的情况。同时,提供相关的调试技巧和性能分析建议,帮助用户深入理解调度算法的影响因素。</think>### 一、进程调度算法实现要点分析
#### 1. 优先权调度算法实现
**核心逻辑**:
- 每次选择就绪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进程
- 需要处理优先级相同的情况(可结合FCFS策略)[^1][^3]
- 计算关键指标:
- 周转时间 $T = t_{\text{finish}} - t_{\text{arrive}}$
- 带权周转时间 $W = T / t_{\text{all}}$
**数据结构优化**:
```c
typedef struct {
int pid;
int priority; // 优先数越小优先级越高
int burst_time;
int remaining_time;
int arrival_time;
int finish_time;
} Process;
```
#### 2. 时间片轮转调度实现
**关键机制**:
- 时间片中断模拟:通过循环计数器实现
- 队列管理:使用环形队列或动态数组维护就绪队列[^4]
- 时间片结束时未完成进程重新入队
**时间片选择建议**:
-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典型值(如2-5个时间单位)
- 可设计对比实验观察不同时间片的影响[^4]
---
### 二、代码实现与问题修复
#### 1. 优先权调度修正代码
```c
void priority_schedule(Process *procs, int n) {
int time = 0, completed = 0;
while (completed < n) {
int next = -1, min_priority = INT_MAX;
// 选择最高优先级进程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procs[i].arrival_time <= time &&
procs[i].remaining_time > 0 &&
procs[i].priority < min_priority) {
min_priority = procs[i].priority;
next = i;
}
}
if (next == -1) {
time++;
continue;
}
// 执行直到完成
time += procs[next].remaining_time;
procs[next].finish_time = time;
procs[next].remaining_time = 0;
completed++;
// 输出调度信息
printf("进程%d 完成时间: %d 周转时间: %d\n",
procs[next].pid, time,
time - procs[next].arrival_time);
}
}
```
#### 2. 时间片轮转修正代码
```c
void rr_schedule(Process *procs, int n, int quantum) {
Queue *q = create_queue(n);
int time = 0, completed = 0;
// 初始化队列
for (int i = 0; i < n; i++)
enqueue(q, &procs[i]);
while (!is_empty(q)) {
Process *p = dequeue(q);
int exec_time = min(quantum, p->remaining_time);
// 执行时间片
printf("[%d-%d] 进程%d 执行%d单位时间\n",
time, time+exec_time, p->pid, exec_time);
time += exec_time;
p->remaining_time -= exec_time;
// 更新完成状态
if (p->remaining_time == 0) {
p->finish_time = time;
completed++;
} else {
enqueue(q, p);
}
}
// 计算指标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tat = procs[i].finish_time - procs[i].arrival_time;
float wtat = (float)tat / procs[i].burst_time;
printf("进程%d 周转时间: %d 带权周转: %.2f\n",
procs[i].pid, tat, wtat);
}
}
```
---
### 三、.exe文件问题解决方案
#### 1. 编译错误排查
**常见错误示例**:
```c
// 错误:同一作用域重复声明
void func() {
int i;
for (int i=0; i<5; i++) { /*...*/ } // 触发C2086错误
}
// 正确写法
void func() {
int i;
for (i=0; i<5; i++) { /*...*/ }
}
```
**编译命令建议**:
```bash
gcc -Wall -Wextra -pedantic scheduler.c -o scheduler.exe
```
#### 2. 运行时错误处理
| 错误类型 | 检测方法 | 解决方案 |
|---------|---------|---------|
| 内存越界 | 使用Valgrind检测 | 检查数组索引范围 |
| 空指针访问 | 增加NULL检查 | 初始化指针时赋初值 |
| 死循环 | 输出调试日志 | 设置最大循环次数限制 |
---
### 四、实验要求实现方案
#### 1. 基础功能实现
```mermaid
graph TD
A[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 B{调度算法选择}
B -->|优先权| C[构建优先级队列]
B -->|RR| D[构建FIFO队列]
C --> E[执行调度]
D --> E
E --> F[计算性能指标]
F --> G[输出结果]
```
#### 2. 提高要求实现建议
1. **动态优先级调整**:
每次时间片结束后按公式调整优先级:
$$P_{\text{new}} = P_{\text{old}} + \alpha \cdot t_{\text{wait}}$$
其中$\alpha$为调节系数,$t_{\text{wait}}$为等待时间
2. **可变时间片策略**:
根据剩余进程数动态调整时间片:
$$Q_{\text{new}} = \frac{T_{\text{total}}}{N_{\text{proc}}}$$
其中$T_{\text{total}}$为总剩余时间,$N_{\text{proc}}$为就绪进程数
---
### 五、调试与测试方法
#### 1. 测试用例设计
| 测试场景 | 输入参数 | 预期结果 |
|---------|---------|---------|
| 所有进程同时到达 | 到达时间=0 | 验证调度顺序正确性 |
| 不同优先级混合 | 优先级差异>2 | 高优先级进程优先完成 |
| 长进程后跟短进程 | 突发时间差>50% | 验证抢占是否发生 |
#### 2. 性能分析方法
- **吞吐量计算**:
$$\text{Throughput} = \frac{N_{\text{completed}}}{T_{\text{total}}}$$
- **平均等待时间**:
$$W_{\text{avg}} = \frac{1}{N} \sum_{i=1}^{N} (t_{\text{start}}^{(i)} - t_{\text{arrive}}^{(i)})$$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