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斐波那契数列画图
时间: 2024-11-15 20:14:13 浏览: 58
在MATLAB中,绘制斐波那契数列的图形通常涉及生成数列并将其可视化为点或线。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典型的递归序列,其中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生成并绘制前n个斐波那契数:
```matlab
% 定义函数生成斐波那契数列
function fib = fibonacci(n)
fib = [0 1]; % 初始化,前两个数
for i = 3:n
fib(i) = fib(i-1) + fib(i-2); % 计算后续项
end
end
% 设置想要显示的项数
n = 50; % 修改这个值来改变显示的斐波那契数的数量
% 生成数列
fibonacci_values = fibonacci(n);
% 绘制斐波那契数列的图形
plot(1:n, fibonacci_values, 'o-'); % 点线图
xlabel('序号');
ylabel('斐波那契数');
title(['前 ' num2str(n) ' 项斐波那契数列']);
% 显示图形
disp('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pause % 等待用户按下任意键后关闭窗口
```
运行上述代码后,你会看到一条从0开始,以逐渐增长的趋势连接的点线图。你可以通过修改`n`的值来调整显示的斐波那契数的数量。
相关问题
matlab斐波那契数列
以下是一种使用MATLAB编写斐波那契数列的方法:
```
function fib = fibonacci(n)
%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 输入参数:n - 数列长度
% 输出参数:fib - 斐波那契数列
fib = zeros(1, n);
fib(1) = 1;
fib(2) = 1;
for i = 3:n
fib(i) = fib(i-1) + fib(i-2);
end
```
在此函数中,我们首先创建一个长度为n的零向量fib,然后将前两个元素设置为1。接下来,使用for循环计算每个元素,其值等于前两个元素的和。最后,返回斐波那契数列的向量fib。
matlab 斐波那契数列
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在 MATLAB 中,可以使用循环或递归的方式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以下是一个使用循环的示例代码:
n = 10; % 求前 10 个斐波那契数列
fib = zeros(1, n);
fib(1) = 1;
fib(2) = 1;
for i = 3:n
fib(i) = fib(i-1) + fib(i-2);
end
disp(fib);
输出结果为:1 1 2 3 5 8 13 21 34 5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