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二叉树按照顺序方式存储,编写算法,计算二叉树中非叶子结点的数目
时间: 2023-04-15 16:03:21 浏览: 142
算法如下:
1. 定义一个计数器count,初始值为。
2. 从根节点开始遍历二叉树,如果当前节点不是叶子节点,则将count加1。
3. 递归遍历当前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重复步骤2。
4. 遍历完成后,count即为二叉树中非叶子节点的数目。
代码实现:
int countNonLeafNodes(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
int count = ;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count++;
}
count += countNonLeafNodes(root->left);
count += countNonLeafNodes(root->right);
return count;
}
相关问题
已知二叉树按照顺序方式存储,计算二叉树中非叶子结点的数目
在二叉树中,非叶子节点是指那些拥有两个子节点的节点,也就是除了根节点外的所有内部节点。已知二叉树按照顺序的方式存储,通常每个节点的值会紧接着其左孩子的值之后,然后是右孩子的值。为了计算非叶子节点的数量,我们需要遍历整个二叉树并跟踪当前节点的状态。
一种常见的算法是使用递归。对于每个节点,如果它有两个子节点(即它既不是左孩子也不是右孩子),那么它就是一个非叶子节点。我们可以先统计所有左孩子的数量(它们都是叶子节点),然后再减去根节点(因为它是左孩子的直接前驱)。因此,非叶子节点的数量就是总节点数减去叶子节点数再减一。
这里是一个简单的伪代码示例:
```python
def count_non_leaf_nodes(root):
# 如果根节点为空,则返回0
if root is None:
return 0
# 计算左子树的叶子节点数量
left_leaves = count_leaf_nodes(root.left)
# 因为根节点也是叶子节点的一部分,所以总数需要加上根节点
total_nodes = 1 + left_leaves
# 非叶子节点的数量是总节点数减去叶子节点数
non_leaf_count = total_nodes - 1
return non_leaf_count
# 辅助函数:计算叶节点数量
def count_leaf_nodes(node):
if node is None:
return 0
else:
# 如果节点有左右子节点则不是叶子节点
return 1 if node.left is None and node.right is None else 0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