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Java使用Java或C++等语言中内置的随机函数实现随机化快速排序,在数组中随机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分区的主元(Pivot)。 输入 多组样例输入,每组由一个一维整型数组组成。 输出 随机化快速排序之后的一维整型数组(升序排列)。 样例输入 Copy 6 1 8 6 5 3 4 5 12 42 2 5 8 样例输出 Copy 1 3 4 5 6 8 2 5 8 12 42
时间: 2025-07-08 09:25:40 浏览: 12
<think>嗯,用户想让我介绍一下如何用Java或者C++中的内置随机函数实现随机化快速排序,对吧。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快速排序的基本原理,然后考虑随机化选择主元的部分。用户的问题中还提到了处理多组样例输入和输出排序后的数组,所以得确保程序能处理多个输入行的情况。
首先,快速排序的核心是分治法,选择一个主元,把数组分成两部分,左边比主元小,右边比主元大。通常主元可能选最后一个或者中间的元素,但随机化快速排序是为了避免最坏情况的时间复杂度,所以需要随机选择主元。
那在Java里,如何随机选择主元呢?应该是在划分数组的时候,随机选择一个索引,然后和当前子数组的末尾元素交换,这样原来的划分逻辑还能保持。比如,在partition函数中,先随机生成一个介于left和right之间的索引,然后交换该索引和right位置的元素,这样主元就是随机的了。
接下来,要考虑代码的结构。对于Java来说,可能需要一个随机数生成器,比如用Random类。然后在递归的快速排序函数中,每次调用partition时随机选择主元。主函数需要读取多行输入,每一行转换成一个整型数组,然后进行排序后输出。
样例输入是多个数组,每个数组是一行,用空格分隔。输出也是对应的升序排列后的数组。所以,处理输入的时候,可能需要按行读取,比如用Scanner逐行读取,然后split成字符串数组,再转成int数组。
那具体的步骤大概是这样的:
1. 读取输入,处理多组样例。可能需要循环读取每一行,直到没有更多输入为止。
2. 对每个数组应用随机化快速排序。
3.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元素之间用空格分隔。
现在,关于随机化快速排序的实现,具体的步骤应该是:
- 编写一个快速排序函数,参数包括数组、起始和结束索引。
- 在函数内部,如果起始索引小于结束索引,则进行划分和递归。
- partition函数中,随机选择一个主元,将其与末尾元素交换,然后按照常规的划分方法进行。
比如,在partition过程中,pivotIndex被随机选在left到right之间,然后交换到right位置。接着,i从left-1开始,遍历j从left到right-1,把比主元小的元素交换到前面。最后,将主元交换到正确的位置,并返回该位置。
需要注意边界条件,比如当数组长度为0或1的时候不需要处理。还有随机数生成的正确范围,例如在Java中,nextInt(int bound)生成的是0到bound-1的数,所以需要调整到正确的区间,比如在left和right之间的话,可以随机生成一个偏移量加到left上。例如,生成一个介于left和right(包含)的随机数,可以这样:int pivotIndex = left + random.nextInt(right - left + 1);
然后测试一下这个逻辑是否正确。比如,假设left是0,right是5,那么right - left +1是6,生成的随机数是0到5,加上left=0,得到0到5之间的索引。这应该是对的。
在Java中,随机数生成器可能需要作为参数传递或者在函数内部创建。但因为递归调用可能会有性能问题,所以可能应该将Random对象作为类的成员或者在方法外创建,比如在排序函数外部创建一次。
接下来,如何处理输入输出?例如,在Java中,使用Scanner读取输入,每次读取一行,然后split成字符串数组,转换为int数组。然后调用排序方法,排序完成后将数组元素用空格连接输出。
样例输入中有两行,输出对应的两行排序后的结果。所以主循环可能是: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scanner.hasNextLine()) {
String line = scanner.nextLine();
String[] parts = line.split(" ");
int[] arr = new int[parts.length];
for (int i=0; i<parts.length; i++) {
arr[i] = Integer.parseInt(parts[i]);
}
quickSort(arr, 0, arr.length-1);
//输出arr
}
然后,关于快速排序的实现,可能会有递归函数。比如: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 (left < right) {
int pivotIndex = partition(arr, left, right);
quickSort(arr, left, pivotIndex - 1);
quickSort(arr, pivotIndex + 1, right);
}
}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int pivotIndex = left + rand.nextInt(right - left + 1);
swap(arr, pivotIndex, right);
int pivot = arr[right];
int i = left - 1;
for (int j = left; j < right; j++) {
if (arr[j] <= pivot) {
i++;
swap(arr, i, j);
}
}
swap(arr, i+1, right);
return i+1;
}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这样是否正确?需要注意,在partition中,每次调用都会生成一个Random实例,这可能会有性能问题,不过对于题目来说可能没问题。或者可以把Random对象作为类变量,或者传入到方法中。比如,在类中定义一个静态的Random对象。
但是,如果在高并发环境下,这可能会有线程安全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中应该不需要考虑。所以,可能应该优化为只创建一个Random实例。例如:
private static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然后在partition方法中使用这个实例。
这样修改后,partition中的pivotIndex生成方式是正确的。
测试样例输入:
第一个样例输入是6 1 8 6 5 3 4,注意第一个数字是数组的长度吗?或者原题中的输入是否是类似的问题?
看样例输入第一行是“6 1 8 6 5 3 4”,但样例输出是排序后的结果,元素个数是7?原题可能有误?或者可能第一个数字不是数组长度。例如,第一个样例输入行是6个元素吗?或者可能是输入中的第一个数字是数组长度?
比如,样例输入第一行是“6 1 8 6 5 3 4”,总共有7个数字,如果第一个是数组长度的话,后面的应该是6个元素,但这里有6个数字?这可能不是。所以可能原题中的输入每个数组都是空格分隔的整数,第一个数字不是长度,而是数组的元素。例如,样例输入第一行是6个数字吗?或者可能原题中的输入可能有笔误?
假设样例输入中的每个行都是一个数组的元素,例如第一个输入行是6 1 8 6 5 3 4,那么排序后的结果是1 3 4 5 6 8,这说明原数组是6、1、8、6、5、3、4,排序后是1、3、4、5、6、8,但原数组中有两个6?所以输出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是8,而原始数组中的元素数目是7,排序后的输出是6个元素?这显然有问题。或者可能原题中的样例输入可能存在排版错误?
看样例输入中的第一个样例输入是:
6 1 8 6 5 3 4
输出是:
1 3 4 5 6 8
数一下输入中的元素数目,是7个数字,输出是6个。这说明可能原题可能存在排版错误,或者可能是输入的样例中的第一个数字是数组的长度?
比如,第一个样例输入中的第一个数字6表示后面的元素数目是6个,所以输入是6个元素:1 8 6 5 3 4。这样输出是1 3 4 5 6 8,共6个元素。而第二个样例输入中的5可能是数组长度,后面有5个元素:12 42 2 5 8,输出则是5个元素排序后的结果。这样可能原题中的每个输入行的第一个数字是数组的长度,后面的n个数是数组元素。例如,第一个样例输入行是“6 1 8 6 5 3 4”,第一个数字是6,后面跟着6个元素,但实际给出的元素数目是6?但原输入给出的是6之后有6个元素:1、8、6、5、3、4,总共有6个。输出是6个元素。而第二个输入行是5 12 42 2 5 8,即数组长度是5,后面有5个元素:12、42、2、5、8,但数目是否正确?5后面跟着5个元素,输出排序后的结果应该是2、5、8、12、42,共5个元素,但样例输出给出的是“2 5 8 12 42”共5个元素。所以这可能正确。
所以,处理输入时,每个输入行的第一个元素是数组的长度n,后面跟着n个整数。所以在读取输入行时,第一个元素可能要被忽略,或者作为数组的长度,然后后面的元素组成数组。
例如,第一个样例输入行是6 1 8 6 5 3 4,第一个元素6表示数组长度为6,后面的元素数目应该是6,但实际上后面的元素数目是6个吗?原输入行中的元素数目是:6后面的数字是1、8、6、5、3、4,共6个。这样数组的长度是6,后面的元素组成数组,因此需要跳过第一个元素吗?
或者,可能原题中的样例输入中的第一个数字可能不是数组长度,而是数组元素的一部分。例如,原题中的样例输出可能有问题?或者可能原题中的样例输入排版错误?
比如,第一个样例输入的实际正确数组可能是1 8 6 5 3 4,排序后为1 3 4 5 6 8,这样输入行中的第一个数字6可能不是数组元素。这可能更合理。所以,处理输入时,每个输入行的第一个元素是数组的长度,后面的元素是数组的内容。所以,在读取时,需要跳过第一个元素,而将后面的元素作为数组。
例如,输入行“6 1 8 6 5 3 4”会被拆分为数组长度6,后面的元素是1、8、6、5、3、4,共6个元素。排序后输出为1、3、4、5、6、8。第二个输入行是5 12 42 2 5 8,数组长度是5,后面的元素是12、42、2、5、8,共5个元素?但实际数目是5后面的元素数目是5吗?12、42、2、5、8是5个元素,是的。排序后是2、5、8、12、42,即样例输出的第二行。
那这样,在代码中处理输入时,需要将每个输入行的第一个元素忽略,然后将后面的元素作为数组的内容。例如,将输入行拆分成字符串数组后,取从索引1开始的元素,转换为整数数组。
比如,在Java中:
String line = scanner.nextLine();
String[] parts = line.split(" ");
int n = Integer.parseInt(parts[0]);
int[] arr = new int[n];
for (int i=0; i < n; i++) {
arr[i] = Integer.parseInt(parts[i+1]);
}
这样,对于第一行输入,parts的长度应该是7,所以i从0到5,取parts[1]到parts[6]。这可能吗?比如,输入行是“6 1 8 6 5 3 4”,split后的parts数组长度是7,其中parts[0]是"6",parts[1]是"1",直到parts[6]是"4"。然后n=6,循环i从0到5,arr[i] = parts[i+1]。所以,arr的元素是1,8,6,5,3,4,共6个。然后排序后的输出是1 3 4 5 6 8,正确。
而第二个样例输入行是“5 12 42 2 5 8”,split后parts数组长度为6,其中parts[0]是"5",后面有5个元素。所以n=5,循环i从0到4,取parts[1]到parts[5],得到数组12、42、2、5、8。排序后的结果是2、5、8、12、42,正确。
所以,处理输入时,每个输入行的第一个元素是数组的长度,后面是实际的数组元素。这可能需要调整代码,忽略第一个元素,取后面的元素组成数组。
因此,在读取输入时,需要先检查每个输入行的split后的数组长度是否足够。比如,如果某行的split后的数组长度不足n+1,则可能输入有错误。但按照题目样例,输入是正确的。
所以,现在需要调整代码中的输入处理部分,跳过第一个元素。
综上,整个Java程序的逻辑是:
读取每一行输入,拆分成字符串数组,第一个元素是数组长度n,后面n个元素是数组的内容。将数组进行随机化快速排序,然后输出排序后的数组元素,空格分隔。
现在,针对快速排序的随机化主元选择,代码中的partition函数需要正确实现。
再检查一遍快速排序的实现是否正确。例如,在partition函数中,随机选择一个索引,交换到末尾,然后进行划分。例如: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 生成left到right之间的随机索引
int pivotIndex = left + rand.nextInt(right - left + 1);
swap(arr, pivotIndex, right); // 将随机主元交换到末尾
int pivot = arr[right];
int i = left - 1;
for (int j = left; j < right; j++) {
if (arr[j] < pivot) {
i++;
swap(arr, i, j);
}
}
swap(arr, i+1, right);
return i + 1;
}
这样是否正确?这个逻辑是将所有小于pivot的元素移动到左边,i是记录最后一个小于pivot的位置。循环结束后,i+1的位置就是主元的正确位置。是的。
测试一下这个逻辑。比如,假设数组是3,2,1,随机选择主元是3,交换到末尾,此时数组变为1,2,3。然后pivot是3,i初始是-1。j从0到1:
j=0,arr[j]=1 <3,i变成0,交换arr[0]和arr[0],没什么变化。
j=1,arr[j]=2 <3,i变成1,交换arr[1]和arr[1],也没变化。循环结束,i+1=2,交换arr[2]和末尾(即自己),返回2。此时数组是1,2,3,主元位置是2,左边是0-1,右边是3,递归结束。正确。
另一个例子,数组是5,1,8,3。假设随机选中的主元是索引2(元素8),交换到末尾后数组变成5,1,3,8。pivot是8。i从-1开始,遍历j=0到2:
j=0:5<8 →i=0,交换arr[0]和arr[0],不变。
j=1:1<8 →i=1,交换arr[1]和arr[1],不变。
j=2:3<8 →i=2,交换arr[2]和arr[2],不变。循环结束,i+1=3,交换arr[3]和末尾(自己),返回3。此时主元在3的位置,左边0-2递归排序。此时数组是5,1,3,8。左边的子数组是5,1,3,再对它们进行排序。这时候再次随机选主元,比如选中间的某个元素,这样整个排序就能完成。
所以,这个partition函数是正确的。
接下来,测试整个程序是否能正确处理输入。比如,样例输入第一行是6 1 8 6 5 3 4,处理后的数组是1,8,6,5,3,4。排序后的顺序应该是1、3、4、5、6、8。是的,样例输出正确。
另一个样例输入行是5 12 42 2 5 8,数组是12、42、2、5、8。排序后应该是2、5、8、12、42,正确。
所以,整个代码逻辑是正确的。
最后,输出的时候,将数组元素用空格连接。例如,在Java中,可以使用StringBuilder,逐个添加元素,或者在元素之间添加空格,注意最后一个元素后面不需要空格。例如: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for (int i=0; i<arr.length; i++) {
sb.append(arr[i]);
if (i < arr.length-1) {
sb.append(" ");
}
}
System.out.println(sb.toString());
或者使用Java 8的流处理:
System.out.println(Arrays.stream(arr).mapToObj(String::valueOf).collect(Collectors.joining(" ")));
这样更简洁。
综上,整个Java程序的结构大致是:
- 主函数读取输入行,处理每个数组。
- 快速排序函数递归实现,随机选择主元。
- 正确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现在,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当输入行中的元素数目与第一个元素(数组长度)不符时,如何处理。例如,输入行的第一个元素是6,但后面只有5个元素。但根据题目描述,样例输入是正确的,所以可能不需要处理这种情况,假设输入是合法的。
综上所述,代码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输入处理时,每个行的第一个元素是数组长度,后面的元素组成数组。
2. 随机选择主元,并在partition时交换到末尾。
3. 正确实现快速排序的递归和划分步骤。
4. 输出格式正确,元素间用空格分隔,末尾无空格。
现在,把这些思路整理成步骤说明,并给出示例代码。</think>要实现随机化快速排序,需在划分数组时随机选择主元,避免最坏时间复杂度。以下是分步说明及Java实现:
---
### 步骤分析
1. **输入处理**
读取多行输入,每行第一个数为数组长度`n`,后续为`n`个整数。
2. **随机选择主元**
在划分区间`[left, right]`内生成随机索引,将该元素与末尾交换,作为主元。
3. **快速排序核心**
- **划分阶段**:将小于主元的元素移动到左侧,大于的留在右侧。
- **递归排序**:对左右子数组递归执行上述步骤。
4. **输出结果**
按升序排列后的数组,元素间用空格分隔。
---
### Java实现
```java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RandomizedQuickSort {
private static final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scanner.hasNextLine()) {
String line = scanner.nextLine().trim();
if (line.isEmpty()) continue;
String[] parts = line.split("\\s+");
int n = Integer.parseInt(parts[0]);
int[] arr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
arr[i] = Integer.parseInt(parts[i + 1]);
}
quickSort(arr, 0, arr.length - 1);
// 格式化输出
System.out.println(Arrays.stream(arr)
.mapToObj(String::valueOf)
.collect(Collectors.joining(" ")));
}
scanner.close();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 (left < right) {
int pivotIndex = partition(arr, left, right);
quickSort(arr, left, pivotIndex - 1);
quickSort(arr, pivotIndex + 1, right);
}
}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 随机选择主元并交换到末尾
int pivotIndex = left + rand.nextInt(right - left + 1);
swap(arr, pivotIndex, right);
int pivot = arr[right];
int i = left - 1;
// 划分过程
for (int j = left; j < right; j++) {
if (arr[j] <= pivot) {
i++;
swap(arr, i, j);
}
}
swap(arr, i + 1, right);
return i + 1;
}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
```
---
### 关键点解释
1. **随机主元选择**
```java
int pivotIndex = left + rand.nextInt(right - left + 1);
```
在区间`[left, right]`生成随机索引,确保主元选择均匀分布。
2. **划分逻辑**
将小于主元的元素移动到左侧,循环结束后将主元交换到正确位置`i+1`。
3. **输入处理**
使用`Scanner`逐行读取,按空格分割后,忽略首元素(数组长度),构造整数数组。
---
### 示例输入输出
**输入**
```
6 1 8 6 5 3 4
5 12 42 2 5 8
```
**输出**
```
1 3 4 5 6 8
2 5 8 12 42
```
---
此实现保证了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的平均情况,通过随机化避免最坏情况,适用于大规模数据排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