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AR CAN通讯协议栈数据流图
时间: 2025-01-14 10:43:57 浏览: 92
### AUTOSAR CAN通信协议栈数据流图
在AUTOSAR框架下,CAN通信协议栈的设计遵循分层结构原则。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处理,并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其他层次交互。具体到CAN总线的数据流动过程如下:
#### 协议栈各层功能描述
-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负责信号的电气特性定义以及物理连接建立。
-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主要由两个子模块组成:网络驱动(Network Driver)和传输协议(Transport Protocol)。前者用于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后者则实现了ISO TP标准中的PDU路由选择等功能[^2]。
-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提供寻址机制和服务质量保障等服务给上层应用。
-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实现端到端可靠传输,支持大消息分割重组操作。
#### 数据流向说明
当应用程序发送一条报文时,该报文会依次经过各个软件组件直至最终被转换成电信号发出。接收方同样按照相反顺序解析收到的信息包并传递至上层业务逻辑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
```mermaid
graph TD;
A[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 --> B[PduR PDU路由器];
B --> C[CAN If 接口];
C --> D[CanTp 传输协议];
D --> E[NM 网络管理];
E --> F[Driver 驱动程序];
F --> G[Transceiver 收发器];
G -.-> H[BUS 总线];
I(BUS 总线) -.-> J[收发器 Transceiver];
J --> K[驱动程序 Driver];
K --> L[NM 网络管理];
L --> M[CanTp 传输协议];
M --> N[CAN If 接口];
N --> O[PduR PDU路由器];
O --> P[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
```
此图展示了从应用层到底层硬件之间完整的数据交换路径,其中包含了多个重要的中间件组件如`PduR`, `CanIf`, 和`CanTp`等,在这些节点处完成必要的格式转换、错误检测等工作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