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场景优化:教师端建立链接 学生利用jmeter端建立链接,心跳维护链接不中断。线程组,下一级ws请求:建立链接,加入课堂。同级ws请求:WebSocket Single Read Sampler 获取服务器数据。教师端进行课件推送到服务器,由于Jmeter这边是持续运行。那么理论WebSocket Single Read Sampler 是可以收到推送课件的数据。进行判定成功收到,学生端向服务端发送消息。停止继续推送课件,否则服务器会一直发送消息,知道第10后中断。

时间: 2025-07-24 18:26:46 浏览: 1
<think>我们正在处理一个持续连接的WebSocket测试场景,需要模拟学生端接收服务器推送的课件数据,并在收到后发送响应消息。关键点包括: 1. 建立持久的WebSocket连接 2. 接收服务器推送的课件消息(可能异步到达) 3. 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验证 4. 发送响应消息(例如确认收到) 由于WebSocket Single Read Sampler是单次读取,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循环读取机制,直到收到预期的消息或超时。 解决方案: 使用While控制器配合计数器实现持续监听,直到收到消息或达到最大重试次数。 步骤: 1. 建立WebSocket连接(WebSocket Open Connection) 2. 发送订阅请求(如果需要,使用WebSocket Single Write Sampler) 3. 使用While控制器循环读取消息,直到收到消息或超时 4. 在循环内使用WebSocket Single Read Sampler读取消息 5. 验证消息内容,如果收到正确的课件消息,则退出循环并发送响应 6. 如果超时未收到,则标记为失败 7. 发送响应消息(例如确认) 8. 关闭连接(可选,如果是持续连接测试可能不立即关闭) 详细步骤: 1. **建立连接**: - 添加一个`WebSocket Open Connection`取样器,配置服务器URL和连接超时时间,设置一个唯一的Connection ID(例如`${connectionId}`)。 2. **订阅课程**(如果需要): - 添加`WebSocket Single Write Sampler`,向服务器发送订阅消息,例如: ```json {"action": "subscribe", "courseId": "${courseId}", "studentId": "${studentId}"} ``` 3. **循环读取推送消息**: - 添加一个`While Controller`,条件设置为`${__javaScript(!vars.get("pushReceived") && ${counter} < ${maxRetry})}`,即未收到消息且重试次数未达到上限时继续循环。 - 在While控制器内: - 添加一个`计数器`(Counter),用于记录重试次数(例如,计数器名称为`counter`,递增1,起始值1,最大值10,勾选与每用户独立的跟踪计数器)。 - 添加`WebSocket Single Read Sampler`,配置: - Read Timeout: 设置每次读取等待的超时时间(例如3000毫秒) - Store Response: 存储响应到变量(例如`response`) - Connection ID: 与之前设置的相同(`${connectionId}`) - 添加`JSR223 PostProcessor`(或使用响应断言)来检查读取到的消息。如果消息是课件推送,则设置一个标志变量(例如`pushReceived=true`)并存储消息内容。 ```groovy // 假设服务器推送的消息是JSON格式,包含"type"字段为"material_push" def response = prev.getResponseDataAsString(); if (response != null && !response.isEmpty()) { try { def json = new groovy.json.JsonSlurper().parseText(response) if (json.type == "material_push") { vars.put("pushReceived", "true"); vars.put("pushMessage", response); // 存储整个消息 // 可以提取课件URL等信息 vars.put("materialUrl", json.url); } } catch (Exception e) { // 解析失败,不是JSON消息 } } ``` 4. **退出循环后的处理**: - 检查是否成功收到消息(通过`pushReceived`变量)。如果未收到,则标记为失败(例如使用`SampleResult.setSuccessful(false)`)。 - 如果成功收到,则发送响应消息(例如确认): - 添加`WebSocket Single Write Sampler`,发送确认消息: ```json {"action": "ack", "courseId": "${courseId}", "studentId": "${studentId}", "materialUrl": "${materialUrl}"} ``` 5. **关闭连接**(根据测试需求,如果是持续连接则可以不关闭,但测试结束时需要关闭): - 在测试结束时,添加`WebSocket Close Connection`取样器。 6. **超时控制**: - 在While控制器中,我们通过计数器和每次读取的超时时间来控制总的最大等待时间。例如,每次读取等待3秒,最多重试10次,则总等待时间最多30秒。 7. **断言**: - 可以添加断言来验证接收到的消息内容是否正确,以及响应消息是否发送成功。 8. **多学生模拟**: - 使用多个线程(每个线程模拟一个学生),每个线程拥有独立的连接(使用不同的Connection ID)和变量。 注意事项: - 心跳:如果连接需要保持很长时间,可能需要定时发送心跳(Ping)消息。可以使用`WebSocket Ping/Pong Sampler`。 - 资源清理:确保测试结束后关闭所有连接,避免资源泄漏。 完整测试计划结构示例: ``` 线程组(设置线程数模拟多个学生) │ ├─ 配置元件(如HTTP请求默认值、HTTP头管理器等,如果需要) ├─ 用户定义的变量(定义courseId, studentId, maxRetry等) │ ├─ WebSocket Open Connection ├─ WebSocket Single Write Sampler (发送订阅) ├─ While Controller (条件:${__javaScript(!vars.get("pushReceived") && ${counter} < ${maxRetry})}) │ ├─ 计数器(counter) │ ├─ WebSocket Single Read Sampler │ └─ JSR223 PostProcessor(处理响应,判断是否收到课件推送) │ ├─ If Controller (条件:${pushReceived} == true) │ ├─ WebSocket Single Write Sampler (发送确认消息) │ └─ 断言(验证发送成功) │ ├─ 如果未收到消息,可以添加一个取样器标记失败(例如使用JSR223 Sampler设置失败) │ └─ WebSocket Close Connection (可选,如果测试结束则关闭) ``` 相关问题: 1. 如何在JMeter中模拟多个学生同时接收课件推送? 2. 服务器推送的课件消息是二进制格式(如ProtoBuf)时,如何处理? 3. 如何设置心跳以维持长时间连接? 4. 如何验证接收到的课件消息内容是否正确?</think>### 使用 JMeter 进行 WebSocket 持续连接测试的完整方案 #### **一、测试架构设计** ```mermaid graph LR A[教师端] -->|1.推送课件| B(WebSocket服务器) B -->|2.通知学生| C[JMeter模拟学生端] C -->|3.接收课件| D{持续连接} C -->|4.发送响应| B D -->|心跳维持| E[WebSocket Ping/Pong] ``` #### **二、关键步骤实现** 1. **建立持久化连接** - 添加 `WebSocket Open Connection` 取样器 - 配置参数: ```properties Server URL: ws://edu-server/push Connection Timeout: 30000 ms Connection ID: ${studentID} // 唯一标识 ``` 2. **教师推送课件模拟** 使用 `WebSocket Single Write Sampler` 模拟教师操作: ```json { "action": "push_material", "course_id": "math101", "file_url": "https://edu.com/math101.pdf" } ``` 3. **学生端持续接收与响应** **核心方案**:使用 `While Controller` + `Single Read Sampler` 实现持续监听 ```mermaid graph TB W[While Controller] -->|条件| R[${__javaScript(vars.get(''material_received'')!=''true'')}] R --> S[WebSocket Single Read Sampler] S --> P[JSR223 PostProcessor] P --> C{是否课件消息?} C -->|是| A[发送响应消息] C -->|否| W ``` **配置细节**: - **Single Read Sampler** - Read Timeout: `5000 ms` (短超时保证实时性) - Store Response: `${ws_response}` - **响应消息发送** (添加在 While 控制器内) ```groovy // JSR223 PostProcessor 脚本 def response = vars.get("ws_response"); if (response.contains("math101.pdf")) { // 1. 标记已接收 vars.put("material_received", "true"); // 2. 发送响应到服务器 ws.sendTextMessage(''{"status":"received","student_id":"${studentID}"}''); // 3. 记录接收时间 vars.put("receive_time", "${__time()}"); } ``` 4. **连接维持机制** 添加 `WebSocket Ping/Pong Sampler`: ```properties Ping Interval: 20000 ms // 每20秒发送心跳 Timeout: 5000 ms Connection ID: ${studentID} ``` #### **三、关键验证点** 1. **消息到达验证** ```java // 响应断言 (检查是否包含课件URL) Assertion type: Substring Pattern: https://edu.com/.*\.pdf Field: ${ws_response} ``` 2. **响应延迟测试** 添加 `Duration Assertion`: ```properties Maximum Time: 3000 ms // 接收后响应需<3秒 ``` 3. **业务逻辑验证** ```groovy // JSR223 Assertion 脚本 def response = prev.getResponseDataAsString(); assert response.contains('"status":"received"') : "未发送响应消息"; assert vars.get("receive_time") != null : "未记录接收时间"; ``` #### **四、多学生并发测试** 1. **参数化学生信息** CSV 文件 `students.csv`: ```csv studentID,token s01,token_01 s02,token_02 ``` - CSV Data Set Config: ```properties Filename: students.csv Variable Names: studentID,token ``` 2. **连接复用配置** ```properties // WebSocket Open Connection 高级选项 Re-use connection: ☑️ Max connections: 100 // 连接池大小 ``` #### **五、测试结果分析** | 指标 | 预期值 | 测量方式 | |------|--------|----------| | 连接成功率 | $100\%$ | Aggregate Report | | 平均响应延迟 | $< 1.5s$ | Response Time Graph | | 消息丢失率 | $0\%$ | 断言失败计数 | | 最大并发连接 | $500+$ | Stepping Thread Group | > **关键提示**: > - 高并发场景启用 **WebSocket Connection Manager** 插件[^1] > - 二进制协议需使用 `JSR223` 处理序列化[^2] > - 长时间测试添加 `WebSocket Reconnect` 逻辑[^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recommend-type

HCIP-Transmission(传输)H31-341培训教材v2.5.zip

目录 HCIP-Transmission(传输)H31-341培训教材 版本说明 考试大纲及实验手册
recommend-type

无外部基准电压时STM32L151精确采集ADC电压

当使用电池直接供电 或 外部供电低于LDO的输入电压时,会造成STM32 VDD电压不稳定,忽高忽低。 此时通过使用STM32的内部参考电压功能(Embedded internal reference voltage),可以准确的测量ADC管脚对应的电压值,精度 0.01v左右,可以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 详情参考Blog: https://blog.csdn.net/ioterr/article/details/109170847
recommend-type

电赛省一作品 盲盒识别 2022TI杯 10月联赛 D题

本系统以stm32作为控制核心,设计并制作了盲盒识别装置,通过光电开关可以检测盲盒的有无,并且包含语音播报模块,就是在切换任务时会有声音提示,通过电磁感应检测技术判断不同种类盲盒内硬币的种类以及摆放方式。系统通过传感器对不同的谐振频率测量出不同种类的硬币,并且系统通过扩展板lcd屏显示传感区域盲盒“有”“无”,以及工作状态,识别完成后能够显示识别完成和硬币种类和硬币组合。
recommend-type

红外扫描仪的分辨率-武大遥感与应用PPT

红外扫描仪的分辨率 红外扫描仪的瞬时视场 d:探测器尺寸(直径或宽度);f:扫描仪的焦距 红外扫描仪垂直指向地面的空间分辨率 H: 航高 在仪器设计时已经确定,所以对于一个使用着的传感器,其地面分辨率的变化只与航高有关。航高大,a0值自然就大,则地面分辨率差。
recommend-type

ztecfg中兴配置加解密工具3.0版本.rar

中兴光猫配置文件加解密工具3.0 .\ztecfg.exe -d AESCBC -i .\(要解密的文件名)db_user_cfg.xml -o (解密后文件名)123.cfg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基于jmeter实现跨线程组传递token过程图解

具体步骤是:在测试计划下添加一个线程组setUp Thread Group,然后把登录请求添加到该线程下,在登录请求下添加正则表达式提取器和BeanShell PostProcessor。在Script中输入${__setProperty(jsessionid,${token},)}...
recommend-type

Jmeter跨线程组共享cookie过程图解

"Jmeter跨线程组共享cookie过程图解" Jmeter跨线程组共享cookie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技术,在性能测试中非常有用。本文将详细介绍Jmeter跨线程组共享cookie的过程图解,通过示例代码和详细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recommend-type

如何使用jmeter录制浏览器Https请求过程图解

jmeter是一个功能强大且广泛使用的性能测试工具,它能够模拟大量用户对网站或应用程序的请求,从而测试其性能和可扩展性。录制浏览器Https请求过程图解是jmeter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能够帮助我们模拟浏览器对...
recommend-type

《jmeter:菜鸟入门到进阶系列》

测试片段是 2.5 版本之后新增的一个选项,是一种特殊的线程组,在测试树上与线程组一个层级,但是它不被执行,除非它是一个模块控制器或者被控制器所引用时才会被执行。控制器有两种:取样器和逻辑控制器。取样器是...
recommend-type

JMeter请求执行次数 你想执行几次就执行几次

JMeter请求执行次数 你想执行几次就执行几次,方式一:通过循环控制器控制每个请求的执行次数
recommend-type

精选Java案例开发技巧集锦

从提供的文件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份关于Java案例开发的集合。虽然没有具体的文件名称列表内容,但根据标题和描述,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份包含了多个Java编程案例的开发集锦。下面我将详细说明与Java案例开发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首先,Java案例开发涉及的知识点相当广泛,它不仅包括了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了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数据结构、算法、软件工程原理、设计模式以及特定的开发工具和环境等。 ### Java基础知识 - **Java语言特性**: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解释执行、健壮性、安全性、平台无关性的高级编程语言。 - **数据类型**:Java中的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int、short、long、byte、float、double、boolean、char)和引用数据类型(类、接口、数组)。 - **控制结构**:包括if、else、switch、for、while、do-while等条件和循环控制结构。 - **数组和字符串**:Java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多维数组的使用;字符串的创建、处理和String类的常用方法。 - **异常处理**:try、catch、finally以及throw和throws的使用,用以处理程序中的异常情况。 - **类和对象**:类的定义、对象的创建和使用,以及对象之间的交互。 - **继承和多态**:通过extends关键字实现类的继承,以及通过抽象类和接口实现多态。 ### 面向对象编程 - **封装、继承、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OOP)的三大特征,也是Java编程中实现代码复用和模块化的主要手段。 - **抽象类和接口**:抽象类和接口的定义和使用,以及它们在实现多态中的不同应用场景。 ### Java高级特性 - **集合框架**:List、Set、Map等集合类的使用,以及迭代器和比较器的使用。 - **泛型编程**:泛型类、接口和方法的定义和使用,以及类型擦除和通配符的应用。 - **多线程和并发**:创建和管理线程的方法,syn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的使用,以及并发包中的类如Executor和ConcurrentMap的应用。 - **I/O流**:文件I/O、字节流、字符流、缓冲流、对象序列化的使用和原理。 - **网络编程**:基于Socket编程,使用java.net包下的类进行网络通信。 - **Java内存模型**:理解堆、栈、方法区等内存区域的作用以及垃圾回收机制。 ### Java开发工具和环境 - **集成开发环境(IDE)**:如Eclipse、IntelliJ IDEA等,它们提供了代码编辑、编译、调试等功能。 - **构建工具**:如Maven和Gradle,它们用于项目构建、依赖管理以及自动化构建过程。 - **版本控制工具**:如Git和SVN,用于代码的版本控制和团队协作。 ### 设计模式和软件工程原理 - **设计模式**:如单例、工厂、策略、观察者、装饰者等设计模式,在Java开发中如何应用这些模式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软件工程原理**:包括软件开发流程、项目管理、代码审查、单元测试等。 ### 实际案例开发 - **项目结构和构建**:了解如何组织Java项目文件,合理使用包和模块化结构。 - **需求分析和设计**:明确项目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如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等。 - **代码编写和实现**:根据设计编写符合要求的代码,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功能。 - **测试和维护**: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保代码质量,对项目进行维护和升级。 ### 其他相关知识点 - **Java虚拟机(JVM)**:了解JVM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类加载机制、内存管理、垃圾回收算法等。 - **常用Java框架**:比如Spring、Hibernate、MyBatis等,在实际开发中常常与Java基础结合使用,提高开发效率。 以上知识点可以作为学习Java案例开发的基础框架。在实际的开发实践中,开发者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需求,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通过反复的案例实践,可以加深对Java编程的理解,并逐步提升开发技能。这份集锦可能包含的案例可能涉及上述知识点的具体应用,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快速提升个人的Java开发能力。
recommend-type

【VASP报错深度解析】:5大技巧识别并永久解决离子距离太近警告

# 1. VASP软件简介及离子距离太近问题概述 ## 1.1 VASP软件简介 **VASP(Vienna Ab 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 是一款广泛应用于计算材料科学的软件,它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固体、表面和分子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recommend-type

npm error A complete log of this run can be found in: D:\Program Files\nodejs\node_cache\_logs\2025-04-20T15_11_51_454Z-debug-0.log

<think>好的,我需要帮助用户找到npm的错误调试日志位置,并解决他们遇到的npm错误。首先,用户已经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日志路径:'D:\Program Files\nodejs\node_cache\_logs\2025-04-20T15_11_51_454Z-debug-0.log',但看起来这个路径可能有问题,因为日期是2025年,这可能是一个示例或输入错误。我需要确认正确的日志路径生成方式。 根据npm的默认配置,日志文件通常位于npm的缓存目录下的_logs文件夹中。默认情况下,Windows系统中npm的缓存路径是%AppData%\npm-cache,而日志文件会以当前日期和
recommend-type

深入理解内存技术文档详解

由于文件内容无法查看,仅能根据文件的标题、描述、标签以及文件名称列表来构建相关知识点。以下是对“内存详解”这一主题的详细知识点梳理。 内存,作为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临时存放CPU处理的数据和指令。理解内存的工作原理、类型、性能参数等对优化计算机系统性能至关重要。本知识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内存: 1. 内存基础概念 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是易失性存储器,这意味着一旦断电,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将会丢失。内存允许计算机临时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以便CPU可以快速访问这些信息。 2. 内存类型 -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目前最常见的RAM类型,用于大多数个人电脑和服务器。 -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速度较快,通常用作CPU缓存。 -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在时钟信号的同步下工作的DRAM。 - 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 SDRAM):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大幅提升了内存的传输速率。 3. 内存组成结构 - 存储单元:由存储位构成的最小数据存储单位。 - 地址总线:用于选择内存中的存储单元。 -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 - 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4. 内存性能参数 - 存储容量:通常用MB(兆字节)或GB(吉字节)表示,指的是内存能够存储多少数据。 - 内存时序:指的是内存从接受到请求到开始读取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 - 内存频率:通常以MHz或GHz为单位,是内存传输数据的速度。 - 内存带宽: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以字节/秒为单位,直接关联到内存频率和数据位宽。 5. 内存工作原理 内存基于电容器和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电容器存储电荷来表示1或0的状态,晶体管则用于读取或写入数据。为了保持数据不丢失,动态内存需要定期刷新。 6. 内存插槽与安装 - 计算机主板上有专用的内存插槽,常见的有DDR2、DDR3、DDR4和DDR5等不同类型。 - 安装内存时需确保兼容性,并按照正确的方向插入内存条,避免物理损坏。 7. 内存测试与优化 - 测试:可以使用如MemTest86等工具测试内存的稳定性和故障。 - 优化:通过超频来提高内存频率,但必须确保稳定性,否则会导致数据损坏或系统崩溃。 8. 内存兼容性问题 不同内存条可能由于制造商、工作频率、时序、电压等参数的不匹配而产生兼容性问题。在升级或更换内存时,必须检查其与主板和现有系统的兼容性。 9. 内存条的常见品牌与型号 诸如金士顿(Kingston)、海盗船(Corsair)、三星(Samsung)和芝奇(G.Skill)等知名品牌提供多种型号的内存条,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 由于“内存详解.doc”是文件标题指定的文件内容,我们可以预期在该文档中将详细涵盖以上知识点,并有可能包含更多的实践案例、故障排查方法以及内存技术的最新发展等高级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并应用这些内存相关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计算机性能、解决计算机故障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recommend-type

【机械特性分析进阶秘籍】:频域与时域对比的全面研究

# 1. 机械特性分析的频域与时域概述 ## 1.1 频域与时域分析的基本概念 机械特性分析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