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stdio.h> #define N 100 void inputarr (int *p,int *n);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length); void outputarr (int *p,int n); void swap(int *a,int *b); int main() { int a[N]; int i,n; inputarr (a,&n); bubblesort(a, n); outputarr (a, n); return 0; } /********** Begin **********/ /********** End **********/ 完成begin到end部分 要求为:编写函数用冒泡法将数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时间: 2025-06-13 22:14:32 浏览: 23
<think>我们被要求完成一个C语言程序,包括inputarr、bubblesort、outputarr和swap函数,以实现冒泡排序(从小到大排序)。根据引用[3]中的冒泡排序代码,我们可以参考其结构,但注意引用[3]是从大到小排序,我们需要改为从小到大排序。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组,一次比较两个相邻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即前一个大于后一个)就交换它们。遍历数组的工作重复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的元素,即数组排序完成。我们需要实现的函数:1.inputarr:用于输入数组。2.swap:交换两个整数(在冒泡排序中用于交换相邻元素)。3.bubblesort: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将数组按从小到大排序。4.outputarr:输出排序后的数组。程序结构:-首先在main函数中读取数组大小n(假设数组最大长度为10,但实际大小由输入的n决定,注意n不能超过数组容量)-调用inputarr函数输入数组-调用bubblesort函数排序-调用outputarr函数输出注意:在冒泡排序函数中,我们使用两层循环:-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n-1轮)-内层循环进行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每一轮内层循环都会将未排序部分的最大值“冒泡”到正确位置(从小到大排序,则每一轮将最大的元素放到最后,所以下一轮就可以少比较一个元素)具体步骤:1.swap函数:通过指针交换两个整数的值。2.inputarr函数:使用循环读取n个整数存入数组。3.bubblesort函数:实现冒泡排序,注意内层循环的条件(j从0到n-i-1),比较相邻元素arr[j]和arr[j+1],如果arr[j]大于arr[j+1](顺序错误),则交换。4.outputarr函数:循环输出数组元素。根据引用[3]的代码,我们将其修改为从小到大排序,只需将比较条件从`arr[j]<arr[j+1]`改为`arr[j]>arr[j+1]`(即当逆序时交换)。但是注意:引用[3]中是从大到小排序,其比较条件是`arr[j]<arr[j+1]`(因为当相邻两个元素中前面的小于后面的时候,就要交换,使得大的往前移动)。而我们要求从小到大,所以应该是当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时交换(即`arr[j]>arr[j+1]`)。因此,我们在bubblesort函数中,将比较条件改为`if(arr[j]>arr[j+1])`,然后调用swap函数交换。下面我们编写完整的代码,注意在Begin和End之间填充函数定义。</think>以下是一个完整的C语言程序,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实现数组从小到大排序,包含`inputarr`、`bubblesort`、`outputarr`和`swap`函数的实现:
```c
#include <stdio.h>
// 输入数组函数
void inputarr(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d", &arr[i]);
}
}
// 交换两个整数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
// 冒泡排序(从小到大)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if (arr[j] > arr[j + 1]) {
swap(&arr[j], &arr[j + 1]);
}
}
}
}
// 输出数组
void outputarr(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 输入数组长度
int arr[100]; // 假设最大长度为100
inputarr(arr, n); // 输入数组元素
bubblesort(arr, n); // 冒泡排序
outputarr(arr, n); // 输出排序结果
return 0;
}
```
### 代码说明:
1. **`inputarr`函数**:
- 通过循环读取用户输入的`n`个整数
- 参数:`arr[]`(数组指针),`n`(元素个数)
2. **`swap`函数**:
- 使用指针交换两个整数的值
- 核心操作:`temp = *a; *a = *b; *b = temp;`
3. **`bubblesort`函数**:
-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轮次(需`n-1`轮)
- 内层循环遍历未排序部分,比较相邻元素
- **关键逻辑**:当`arr[j] > arr[j+1]`时交换元素(实现升序)
4. **`outputarr`函数**:
- 遍历并打印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 使用示例:
**输入:**
```
5
3 1 4 2 5
```
**输出:**
```
1 2 3 4 5
```
### 时间复杂度:
- 最优情况:$O(n)$(已排序数组)
- 最差情况:$O(n^2)$(完全逆序数组)
- 平均情况:$O(n^2)$
### 特点:
1. 原地排序(仅需$O(1)$额外空间)
2. 稳定排序(相等元素不改变相对顺序)
3. 适合小规模数据排序[^1][^2]
---
### 相关问题
1. 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的性能差异在哪些场景下最明显?
2. 如何优化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
3. 冒泡排序在什么情况下会退化为$O(n^2)$时间复杂度?
4. 如何修改代码实现降序排序?
5. 为什么冒泡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1]: 通过嵌套循环遍历数组并比较相邻元素,实现元素交换排序。
[^2]: 使用指针操作实现元素交换,避免大对象复制开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