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关:数据表排序现代数据库的出现为人们管理各种数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说,现在很少有行业背后没有数据库作为支撑。一个典型关系型数据库内部用一张张“表”存储数据,表内的数据代表着现实世界中客观实体的信息,可以说是客观实体的集合。以下是一个“表”的例子: food num buyDate price juice 1 2019-12-21 10.209 banana 10 2020-02-02 129.98 apple 9 2020-1-19 34.55 apple 3 2020-01-19 32.2 其中 | food | num | buyDate | price | 可以称为“表头”,里面每一列各不相同的字符串(比如food)作为列名唯一地标识每一列。表头告诉我们这张表将从哪些维度描述客观实体。 之后的每一行称为“元组”,每一个元组对应一个客观实体,每一列中内容的含义和表头所描述的应一致。例如表中的第一个元组: | juice| 1|2019-12-21|10.209| 现在的任务是,为某张表按照一定的关键字顺序排序并输出。为了简化任务,题目将表中的数据类型限制为: INT:整型数据,同 C 语言中的 int,没有前导 0,排序时按照数字大小排序; REAL:实数,同C语言中的 double,排序时按照数字大小排序。同时本题中实数的有效数字不会超过 8 位; VARCHAR:字符串,仅包含大写或小写英文字母,长度不超过 100,排序时按照 C 语言中 strcmp 的规则进行比较; DATE:日期,格式为 year-month-day,排序时按照日期先后进行排序。输入时保证日期格式一定合法,year 是一个四位数字,但是不保证 month 和 day 一定有两位数字。 按照一定的关键字顺序排序意味着当两个元组的第一关键字值相等的时候,比较第二关键字,以此类推。不会出现所有关键字对应的值都相等的情况。 相关知识 参考之前的关卡。 编程要求 根据提示,在右侧编辑器的Begin-End区域内补充代码。 测试说明 输入: 第一行,两个整数 row 和 col,分别为表的行数(除去表头)和表的列数,列数在 100 及以内,行数在 1000 及以内; 第二行,col 个用一个空格分隔的VARCHAR 类型字符串(列名),代表表头,列名之间保证各不相同; 第三行,col 个用一个空格分隔的字符串,只可能是 INT,REAL,VARCHAR 或 DATE,代表每一列中数据的类型;接下来 row 行,每行 col 个用一个空格分隔的数据,每个数据遵循所在列的数据类型的构造规则,每一行代表一个元组。 之后若干行为关键字顺序,每行包括一个列名和一个数字,用一个空格分隔。第 i 行的列名代表第 i 关键字,跟在它后面的数字为 1 或 −1,如果是 1 则该关键字按升序排列,−1 则按降序排列。关键字之间不会重复,此部分行数不会超过列数。 输出:输出排好序的表格,第一行是表头,接下来 row 行是相应的元组。每个数据之间用一个空格分隔。请按原样输出数据。 例如测试集 1 的输入是: 5 5 orderID food num buyDate price INT VARCHAR INT DATE REAL 1 apple 5 2020-1-09 34.55 2 banana 10 2020-01-9 129.98 3 juice 1 2019-12-21 10.209 4 apple 3 2020-01-09 32.2 5 apple 2 2020-1-9 20.1 buyDate 1 food -1 price 1 测试集 1 的运行结果为: orderID food num buyDate price 3 juice 1 2019-12-21 10.209 2 banana 10 2020-01-9 129.98 5 apple 2 2020-1-9 20.1 4 apple 3 2020-01-09 32.2 1 apple 5 2020-1-09 34.55
时间: 2025-04-03 07:15:47 浏览: 64
### 多关键字排序的实现方法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通过 `ORDER BY` 子句对表中的记录按照多个列的关键字顺序进行排序。以下是具体说明:
#### 1. 使用 `ORDER BY` 实现多列排序
通过在 SQL 查询语句中指定 `ORDER BY` 子句,可以按多个列及其对应的升序 (`ASC`) 或降序 (`DESC`) 排序方式对结果集进行排序[^1]。
对于不同数据类型的列(如 `INT`, `REAL`, `VARCHAR`, 和 `DATE`),可以直接将其纳入 `ORDER BY` 中,并分别定义其排序方向。例如:
```sql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ORDER BY column_int ASC, column_real DESC, column_varchar ASC, column_date DESC;
```
上述查询会先依据整数类型列 `column_int` 升序排列,再根据浮点数类型列 `column_real` 降序排列,接着按字符类型列 `column_varchar` 升序排列,最后按日期类型列 `column_date` 降序排列[^2]。
#### 2. 数据库间的差异性考虑
尽管大多数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如 MySQL、SQL Server 和 Oracle)都支持标准的 `ORDER BY` 语法,但在某些细节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在处理 NULL 值时,不同的数据库可能有不同的默认行为。因此,建议显式声明 NULL 的优先级以确保一致性。
示例代码如下:
```sql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ORDER BY column_int ASC NULLS LAST,
column_real DESC NULLS FIRST,
column_varchar ASC,
column_date DESC;
```
此代码片段明确了当某一列为 NULL 时的具体排序逻辑:`NULLS LAST` 表示将 NULL 放置在升序序列的末尾;而 `NULLS FIRST` 则表示将 NULL 放置在降序序列的开头[^3]。
#### 3. 性能优化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基于多列排序操作的性能,可预先为涉及的主要列创建复合索引 (Composite Index),从而减少实际执行过程中所需的资源消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尝试在一个已存在主键约束的表上建立聚簇索引,则可能会遇到限制条件——即一张表仅允许拥有单一聚簇索引。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