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六版第七章答案
时间: 2025-05-24 07:08:32 浏览: 45
### 数据库设计的核心流程
数据库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分为多个阶段来完成。以下是数据库设计的主要阶段描述: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业务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数据需求[^1]。
2.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独立于任何特定DBMS的概念模型,常用的建模方法有E-R图表示法。
3. **逻辑结构设计**
该阶段的任务是将概念模型转换成具体的逻辑数据模型,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以满足规范化的要求。
4. **数据库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涉及为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性能效率。
5. **数据库实施**
实施阶段主要是通过SQL语句创建数据库表、视图和其他对象,并加载初始数据到数据库中。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运行期间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如性能瓶颈或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因此需要持续监控和调整数据库系统。
以上六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旨在逐步完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六版第七章的具体答案内容,由于版权保护的原因无法直接提供PDF文件下载链接。但是可以参考上述提到的教材中的标准解答思路来进行学习理解。
如果希望进一步了解如何判断某个关系模式是否属于BCNF范式,则可以根据如下定义操作:给定关系模式\( R<U,F> \),当且仅当对于每一个非平凡函数依赖 \( X\rightarrow Y \),都有 \( X \) 包含候选键时,我们说这个关系处于Boyce-Codd范式(BCNF)[^2]。
至于查询信息系学生所选修的所有课程名称的操作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的SQL语句实现,例如下面给出的一个例子:
```sql
SELECT DISTINCT Course.Cname
FROM Student, SC, Course
WHERE Student.Sno = SC.Sno
AND SC.Cno = Course.Cno
AND Student.Sdept = 'IS';
```
最后附上一些计算I/O成本的小技巧作为补充说明。假设存在两个关系R(A,B) 和 S(B,C,D,E), 当它们分别已经按照共同属性列B进行了预排序之后再做连接运算的话,那么总的磁盘读写次数大约等于两者各自占用的块数之和再加上额外因排序产生的开销部分[^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