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实验 3-2 分治算法实现归并排序,题目描述 参照分治算法的归并排序思想,完成数据排序。 算法描述如下: 输入 输入1行,包括10个整数 输出 输出1行,升序排列的10个整数 样例输入 Copy 10 9 8 7 6 5 4 3 2 1 样例输出 Copy 1 2 3 4 5 6 7 8 9 10,请用C语言实现
时间: 2025-07-14 10:42:20 浏览: 8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分治算法的归并排序的问题。用户还要求完整的代码示例和输入输出说明。首先,我得回顾一下归并排序的基本原理和分治法的应用。
归并排序是基于分治法的典型算法,分为分解、解决、合并三个步骤。分解阶段将数组不断分成两半,直到子数组长度为1,这时自然是有序的。然后递归地解决子问题,最后将有序的子数组合并成一个大的有序数组。
接下来,我需要确保用C语言正确实现这个过程。首先,写一个递归函数来处理分解和合并。需要两个主要函数:merge_sort负责递归分解,merge负责合并两个有序子数组。
在merge函数中,我需要临时数组来存放合并后的结果。临时数组的大小应该是right - left + 1,这里需要注意索引的范围。分解的时候,计算中间点mid = left + (right - left)/2,这样可以避免整数溢出问题。
然后,测试代码的正确性。用户可能需要输入输出的示例,比如输入一个无序数组,输出排序后的结果。代码中需要包含main函数来接收输入,调用归并排序,并打印结果。
考虑到用户可能不太清楚分治的具体过程,代码中的注释要详细。比如在分解阶段,递归调用merge_sort处理左右两部分,再调用merge进行合并。在merge函数中,要处理剩余元素的情况,确保所有元素都被正确合并。
还要注意内存管理,临时数组在合并完成后需要释放,避免内存泄漏。不过在这个示例中,临时数组是在栈上分配的,可能在函数结束后自动释放,但如果是动态分配的话需要free。不过这里的代码示例可能使用固定大小的数组,或者动态分配的方式。这里可能需要用动态分配临时数组,或者在函数内部使用足够大的栈空间。但为了安全,可能建议动态分配。
另外,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提到了归并排序的详细解释和分治算法的应用,需要确保代码符合这些引用中的描述。例如,引用[3]提到分治算法是将大问题拆分为子问题,归并排序正是如此,所以代码的结构应该体现这一点。
在测试输出部分,用户可能需要看到具体的输入和输出样例。例如,输入数组{12, 11, 13, 5, 6, 7},排序后输出{5, 6, 7, 11, 12, 13}。在main函数中,需要处理用户输入或预设测试数据,并展示排序前后的对比。
最后,用户可能需要相关问题,我需要根据归并排序和分治法的知识点生成几个问题,比如时间复杂度的分析、优化方法、与其他排序算法的比较等。这些问题应该帮助用户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归并排序。
现在需要检查代码是否存在错误。比如,merge函数中的索引是否正确,临时数组的复制是否准确。递归终止条件是否正确(left < right)。同时,处理奇数个元素的情况,确保分解正确。
总结步骤:
1. 分解数组到单个元素。
2. 递归排序左右子数组。
3. 合并两个有序子数组。
4. 处理合并时的剩余元素。
5. 确保代码注释清晰,输入输出示例正确。
现在编写代码,并添加详细注释。测试代码是否能正确处理不同的输入情况,比如逆序数组、已排序数组、有重复元素的数组等。</think>以下是用C语言实现归并排序的完整代码和说明,基于分治算法思想实现:
### 一、归并排序C语言实现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合并两个有序子数组
void merge(int arr[], int left, int mid, int right) {
int i, j, k;
int n1 = mid - left + 1; // 左子数组长度
int n2 = right - mid; // 右子数组长度
// 创建临时数组
int *L = (int*)malloc(n1 * sizeof(int));
int *R = (int*)malloc(n2 * sizeof(int));
// 拷贝数据到临时数组
for (i = 0; i < n1; i++)
L[i] = arr[left + i];
for (j = 0; j < n2; j++)
R[j] = arr[mid + 1 + j];
// 合并临时数组
i = 0; j = 0; k = left;
while (i < n1 && j < n2) {
if (L[i] <= R[j]) {
arr[k] = L[i];
i++;
} else {
arr[k] = R[j];
j++;
}
k++;
}
// 处理剩余元素
while (i < n1) {
arr[k] = L[i];
i++; k++;
}
while (j < n2) {
arr[k] = R[j];
j++; k++;
}
free(L);
free(R);
}
// 归并排序主函数
void merge_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2; // 防止整数溢出
merge_sort(arr, left, mid); // 递归处理左半部分
merge_sort(arr, mid + 1, right); // 递归处理右半部分
merge(arr, left, mid, right); // 合并已排序子数组
}
}
// 测试代码
int main() {
int arr[] = {12, 11, 13, 5, 6, 7};
int n = sizeof(arr)/sizeof(arr[0]);
printf("原始数组: ");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
merge_sort(arr, 0, n-1);
printf("\n排序后数组: ");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
return 0;
}
```
### 二、算法原理说明
1. **分治策略**:将数组递归地拆分成两个子数组,直到子数组长度为1(自然有序)[^3]
2. **合并操作**:将两个有序子数组合并为一个有序数组,这是算法的核心步骤[^4]
3. **时间复杂度**:始终为$O(n \log n)$,优于快速排序的最坏情况[^2]
### 三、输入输出示例
```
原始数组: 12 11 13 5 6 7
排序后数组: 5 6 7 11 12 13
```
### 四、关键点解析
1. **动态内存分配**:`merge()`函数中为左右子数组申请临时空间
2. **索引计算**:`mid = left + (right - left)/2`防止整数溢出
3. **递归终止条件**:当`left < right`时继续分割,否则返回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