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NVI软件进行处理的详细步骤
时间: 2025-06-08 22:40:14 浏览: 32
<think>好的,用户之前询问了如何具体操作土壤水分的协同反演,现在又特别提到要利用ENVI软件进行处理的详细步骤。我需要结合之前的回答,深入展开ENVI部分。
首先,用户可能已经了解整体流程,现在需要专注于ENVI的具体操作。之前回答中提到了ENVI用于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所以这里需要详细说明这些步骤。
我需要回忆ENVI的处理流程,包括数据导入、辐射定标、大气校正、NDVI计算、地表温度反演等。用户可能对每个步骤的具体菜单选项和参数设置不太清楚,所以需要分步骤详细说明,甚至给出截图或菜单路径。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的背景,可能是学生或研究人员,刚接触ENVI,所以步骤要详细,避免专业术语过多,必要时解释参数的意义。例如,在辐射定标中,需要说明如何选择输入文件和输出路径,以及定标类型的选择。
另外,用户可能需要进行云掩膜处理,所以在预处理部分需要加入如何使用Fmask或ENVI自带的云检测工具。不过之前提到Fmask是通过Python代码实现的,可能需要说明在ENVI中是否有替代方法,或者需要结合其他工具。
在计算NDVI时,要指出波段对应的Landsat8波段号,例如红波段是Band4,近红外是Band5,避免混淆。地表温度反演部分,单窗算法可能需要用户输入一些参数,如发射率,需要指导如何获取或计算这些参数。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验证步骤,比如如何导出数据与其他软件结合使用,或者进行精度评价。不过用户的问题集中在处理步骤,可能暂时不需要深入验证部分。
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步骤,比如数据预处理中的重采样或配准,虽然之前提到了GDAL,但在ENVI中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完成,需要说明。例如,使用ENVI的Registration工具进行图像配准。
最后,提醒用户注意常见问题,如参数设置错误、数据格式问题,以及保存中间结果的重要性。可能还需要推荐一些学习资源,帮助用户进一步掌握ENVI操作。</think>以下是使用ENVI软件处理光学遥感数据(以Landsat8为例)实现土壤水分反演的详细操作流程:
---
### **一、数据导入与预处理**
#### 1. **数据加载**
- 通过`File > Open As > Optical Sensors > Landsat > Landsat-8 OLI`选择MTL.txt元数据文件
- **关键文件自动识别**:软件会自动关联辐射定标所需的_MTL.json文件
#### 2. **辐射定标**
- 路径:`Toolbox > Radiometric Correction >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 选择需要定标的原始DN值波段(Bands 1-11)
- 参数设置:
- 定标类型:`Radiance`(如需反射率直接选`Reflectance`)
- 输出格式:选择`ENVI Format`
- 输出目录:建议新建"Calibration"文件夹
#### 3. **大气校正**
- 路径:`Toolbox >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ule > FLAASH`
- 输入文件:选择辐射定标后的辐射亮度图像
- 关键参数配置:
- 传感器类型:`Landsat-8 OLI`
- 地面高程:从元数据读取或手动输入(单位:km)
- 大气模型:根据成像时间纬度选择(如`Mid-Latitude Summer`)
- 气溶胶模型:`Rural`
- 能见度:输入气象站实测值(默认40km)
---
### **二、地表参数计算**
#### 1. **NDVI计算**
- 路径:`Toolbox > Band Algebra > Band Math`
- 输入公式:`(float(b5)-float(b4))/(float(b5)+float(b4))`
- 波段映射:b5对应近红外波段(Band5),b4对应红波段(Band4)
- 输出结果命名:建议保存为"NDVI.dat"
#### 2. **地表温度反演**
- **比辐射率计算**:
1. 通过`Classification > Decision Tree`建立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
```python
(NDVI > 0.7) ? 0.99 :
(NDVI < 0.05) ? 0.92 :
0.004*Pv + 0.986 # 其中Pv=(NDVI-0.05)/(0.7-0.05)
```
2. 输出保存为"Emissivity.dat"
- **单窗算法温度计算**:
- 使用`Band Math`输入公式:
```
1321.08 / alog(774.89/(radiance_band10)+1) - 273.15
```
- 注意:radiance_band10需替换为热红外波段(Band10)的辐射亮度值
---
### **三、土壤湿度指数(SMI)计算**
#### 1. **干湿边提取**
- 路径:`Toolbox > Statistics > 2D Scatter Plots`
- X轴选择NDVI,Y轴选择LST
- 在散点图中框选:
- 湿边:取最低5%温度值拟合直线
- 干边:取最高5%温度值拟合直线
#### 2. **TVDI计算**
- 路径:`Toolbox > Band Algebra > Band Math`
- 输入公式:
```
(LST - Wet_Edge)/(Dry_Edge - Wet_Edge)
```
- 参数说明:
- Wet_Edge:湿边方程(如`LST_wet = 28 - 15*NDVI`)
- Dry_Edge:干边方程(如`LST_dry = 45 - 8*NDVI`)
---
### **四、微波数据融合(以Sentinel-1为例)**
#### 1. **数据配准**
- 路径:`Toolbox > Geometric Correction > Registration > Image Registration`
- 基准图像:选择ENVI处理后的光学影像
- 待配准图像:导入SNAP预处理后的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图
- 控制点数量:至少选取20个均匀分布的特征点
#### 2. **协同反演**
- 路径:`Toolbox > Machine Learning > 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
- 输入特征层:
- 光学特征:NDVI、LST、TVDI
- 微波特征:sigma0_VV, sigma0_VH
- 辅助数据:DEM高程
- 训练样本:导入地面实测土壤水分数据(CSV格式)
---
### **五、结果输出与验证**
#### 1. **专题图制作**
- 路径:`Display > Contour Map`
- 设置色阶:建议使用蓝-绿-黄-红渐变色(低→高含水量)
- 添加图例:`Overlay > Color Bar`
- 保存格式:导出为GeoTIFF(含坐标信息)
#### 2. **精度验证**
- 路径:`Toolbox > Statistics > Regression Analysis`
- 输入参考数据:地面站点测量值(ASCII格式)
- 选择验证指标:R²、RMSE、Bias
- 生成验证报告:`File > Save Plot As > PDF`
---
### **常见问题处理**
1. **波段顺序混淆**:
- 通过`Edit Header > Band Names`重新标注波段名称
2. **坐标系统不匹配**:
- 使用`Edit Header > Map Info`统一为WGS84 UTM投影
3. **内存不足报错**:
- 在`File > Preferences > Memory`中增大缓存(建议设置为物理内存的70%)
---
**案例实操截图**:

(图示:FLAASH大气校正参数设置界面与NDVI计算结果对比)
建议配合ENVI官方教程《ENVI Classic Tutorial: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alysis》进行实操练习,可访问Harris官网获取最新版操作手册。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