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将k8s目录的权限给k8s这个用户
时间: 2023-07-17 07:06:27 浏览: 129
要将k8s目录的权限授予k8s用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保已经创建了k8s用户。如果还没有创建,请运行以下命令创建k8s用户:
```
sudo useradd -m k8s
```
2. 授予k8s用户对k8s目录的访问权限。假设k8s目录的路径是`/path/to/k8s`,可以运行以下命令授予k8s用户对该目录的读写权限:
```
sudo chown -R k8s:k8s /path/to/k8s
```
这将把k8s目录的所有者和组都设置为k8s用户。
3. 验证权限是否正确设置。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检查:
```
ls -l /path/to/k8s
```
确保k8s用户是k8s目录的所有者并且具有适当的权限。
请根据实际情况替换`/path/to/k8s`为k8s目录的实际路径。此外,如果你希望将不同的权限授予k8s用户,可以使用`chmod`命令来更改权限。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问题
centos 部署k8s
### 如何在CentOS操作系统上安装和配置Kubernetes (k8s) 集群
#### 准备工作
为了成功部署Kubernetes集群,在各个节点(包括`k8scloude1`作为master节点,`k8scloude2`和`k8scloude3`作为worker节点)上需先完成基本环境准备。每台机器的操作系统均为CentOS Linux release 7.9, 架构为x86_64[^1]。
#### 安装Docker
由于Kubernetes依赖于容器运行时来管理和调度容器化应用程序,默认推荐使用Docker作为容器引擎。按照指定教程提前在各虚拟机上安装好Docker[^2]。
```bash
sudo yum install -y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 关闭防火墙和服务冲突项
关闭SELinux并禁用swap分区以防止与kubelet服务发生冲突:
```bash
setenforce 0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permissive/' /etc/selinux/config
swapoff -a && sed -ri '/\sswap\s/s/^/#/' /etc/fstab
```
#### 添加Kubernetes源并安装必要组件
向yum仓库添加阿里云提供的稳定版Kubernetes软件包,并安装所需的基础组件如`kubeadm`, `kubelet` 和 `kubectl`.
```bash
cat <<EOF > /etc/yum.repos.d/kubernetes.repo
[kubernetes]
name=Kubernetes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kubernetes/yum/repos/kubernetes-el7-x86_64/
enabled=1
gpgcheck=0
repo_gpgcheck=0
EOF
yum install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disableexcludes=kubernetes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
注意:此时看到的kubelet状态可能不是running状态,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别处理,等待其他k8s组件启动后会恢复正常[^3]。
#### 初始化Master节点
执行如下命令初始化master节点(`k8scloude1`),并将生成的结果保存下来以便后续加入workder节点时使用:
```bash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
完成后根据提示配置当前用户的kubectl访问权限:
```bash
mkdir -p $HOME/.kube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
接着部署网络插件Calico,确保Pod间通信畅通无阻:
```bash
kubectl apply -f 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v3.14/manifests/calico.yaml
```
#### 加入Worker节点到集群
将之前记录下来的join指令复制粘贴至每个worker节点终端中执行即可将其纳入集群管理范围之内。通常形式类似于下面这样:
```bash
kubeadm join 192.168.110.130:6443 --token abcdef.0123456789abcdef \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至此,一个多节点组成的高可用性的Kubernetes集群已经搭建完毕。
#### 启动Metrics Server
考虑到性能监控需求,建议安装官方维护下的轻量级资源度量收集器——Metrics Server。此操作同样适用于所有版本不低于v1.19以上的Kubernetes集群[^4]。
```bash
kubectl apply -f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sigs/metrics-server/releases/latest/download/components.yaml
```
centos7 k8s
### 在 CentOS 7 上安装和配置 Kubernetes (k8s)
#### 环境准备
为了确保顺利部署 Kubernetes,在开始之前需确认操作系统已更新至最新版本并重启服务器。
#### 所有节点执行的操作
1. **解压安装包**
如果使用的是离线安装方式,则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安装包,并将其放置于合适位置以便后续操作[^3]。
2. **创建 containerd 配置文件**
创建 `/etc/modules-load.d/containerd.conf` 文件,内容如下:
```bash
modprobe overlay
modprobe br_netfilter
```
3. **使容器运行时配置生效**
使用 `sysctl --system` 命令让上述修改立即生效。
4. **创建 CRI 配置文件**
编辑 `/etc/sysctl.d/99-kubernetes-cri.conf` 文件,添加以下参数以优化网络性能:
```bash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 = 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 = 1
net.ipv4.ip_forward = 1
```
5. **加载 IPVS 内核模块**
对于 Linux Kernel 版本大于等于 4.19 的系统,可以通过脚本来批量加载必要的IPVS模块。对于低于此版本的情况,请手动指定所需的具体模块名称进行加载。
6. **关闭 Swap 并禁用**
修改 `/etc/fstab` 文件移除 swap 分区条目;也可以临时通过命令 `swapoff -a` 来实现相同效果。
7. **停用防火墙与 SELinux**
这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策略干扰集群内部通信。建议仅在测试环境中这么做,在生产环境下应谨慎处理网络安全规则。
8. **配置主机名解析表 (`/etc/hosts`)**
添加各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方便跨机器访问。
9. **安装 Containerd 和 CNI 插件**
主节点和工作节点都需要完成这一步骤来支持 Pod 网络功能。
10. **安装 kubectl, kubeadm 和 kubelet**
利用官方提供的yum源或者下载rpm包来进行安装。注意保持这三个组件版本一致。
11. **启动 Kubelet 服务**
启动前可先检查其状态是否正常。即使显示未处于 running 状态也属常见现象,因为此时还没有任何Kubernetes组件被激活[^2]。
```bash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 systemctl status kubelet
```
#### Master 节点特定步骤
1. 初始化集群
使用 `kubeadm init` 发起初始化请求,按照提示信息继续下一步直到获得加入指令。
2. 设置认证权限
将管理员账户关联到新建立的上下文中去,从而允许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 Work 节点特定步骤
利用 master 提供的 token 加入集群即可成为正式成员参与调度任务。
#### 时间同步设置
考虑到分布式系统的特性,各个节点之间的时间一致性非常重要。因此推荐采用 NTP 协议下的 ntpd 或者 chronyd 实现自动化校准机制[^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