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prg串口烧录
时间: 2025-01-12 19:50:22 浏览: 66
### STM32 串口烧录教程
#### 使用UART接口进行固件更新的方法
对于STM32系列微控制器,利用UART接口进行固件更新是一种常见且便捷的方式。此方法适用于多种型号的STM32芯片,如STM32F40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涉及硬件连接配置与软件工具的选择。
#### 硬件连接配置
为了实现通过USART1端口完成固件更新的任务,需按照如下方式进行物理连线:
- 将外部串口模块的接收引脚(RXD)连接到开发板上的PA9管脚;
- 把发送引脚(TXD)连至PA10管脚;
- 同时确保两者的地线(GND)相接以保持信号同步[^1];
值得注意的是,在启动Bootloader模式前,应先按下开发板上的复位按钮(KEY1),以便使能引导加载程序的功能。
#### 软件环境搭建
选用ST公司推出的专用编程器——STM32CubeProgrammer作为上传工具。打开该应用程序后,依据界面提示设定通信参数(例如波特率为115200bps),并通过菜单选项指定目标文件路径,最后执行下载命令即可将编译好的HEX/BIN格式镜像植入内部Flash存储区中。
```bash
# 打开STM32CubeProgrammer并选择UART协议
$ stm32cubeprog --port=COMx --connect=uart --baudrate=115200
```
当上述过程顺利完成之后,只需轻按一次RESET键就能令新刷入的应用生效运行起来。
相关问题
stm32prg烧录boot
### STM32PRG 烧录 Bootloader 的方法教程
#### 工具准备
为了成功烧录 Bootloader 到 STM32 微控制器中,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环境:
- **STM32PRG 软件**:用于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协议烧录程序。
- **硬件设备**:包括目标板(带有 STM32H750)、USB-TTL 适配器或 ST-LINK 调试器。
- **开发环境**:如 Keil MDK 或 IAR Embedded Workbench。
---
#### 配置流程
##### 1. 创建 Bootloader 和 APP 应用程序工程
在 Keil MDK 中分别创建两个独立的工程项目:
- **Bootloader 工程**:负责初始化 QSPI 接口并将控制权交给 APP 应用程序[^1]。
- **APP 应用程序工程**:实际业务逻辑所在的区域,运行于外部 QSPI Flash 上。
确保两者的链接地址不同:
- Bootloader 地址设为 `0x8000000`。
- APP 地址设为 `0x90000000`。
##### 2. 编写 Bootloader 主要功能模块
Bootloader 的核心任务包括:
- 初始化 QSPI 接口。
- 将中断向量表重定向至 APP 的起始地址 (`SCB->VTOR = 0x90000000`)。
- 实现跳转机制以切换到 APP 运行状态。
以下是关键代码片段:
```c
void JumpToApplication(uint32_t app_address) {
typedef void (*AppFunction)(void);
AppFunction jump_to_app;
// 检查堆栈指针是否有效
if (*(volatile uint32_t*)app_address != 0xFFFFFFFF && *(volatile uint32_t*)(app_address + 4) != 0xFFFFFFFF) {
SCB->VTOR = app_address; // 设置新的向量表基址寄存器
__set_MSP(*(uint32_t*)app_address); // 加载 MSP 寄存器
jump_to_app = (AppFunction)*(uint32_t*)(app_address + 4); // 获取入口地址
jump_to_app(); // 执行跳转
}
}
```
此函数实现了从 Bootloader 向 APP 的安全跳转。
##### 3. 使用 STM32PRG 烧录 Bootloader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 打开 STM32PRG 并连接目标板。
- 在软件界面中指定 `.bin` 文件路径(通常由 Keil 输出)。
- 设定烧录参数,例如波特率、端口号等。
- 开始烧录过程,并验证是否成功写入。
注意:如果使用的是外部 QSPI Flash,则需额外配置下载算法文件来支持该存储介质的操作[^1]。
---
#### 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 **无法正常进入 APP**
- 可能原因:中断向量表未正确映射到新地址。
- 解决方案:确认 `SCB->VTOR` 是否已设置为目标地址 `0x90000000`[^1]。
2. **烧录失败提示错误码**
- 可能原因:通信链路不稳定或者目标芯片处于保护模式。
- 解决方案:检查硬件连线以及解除写保护选项后再尝试。
3. **程序运行异常退出**
- 可能原因:QSPI 初始化存在问题导致访问冲突。
- 解决方案:仔细核对 HAL 库调用序列及配置项准确性。
---
怎么用STM32prg烧入
### 使用 STM32CubeProg 进行程序烧录
#### 准备工作
为了成功使用STM32CubeProg进行程序烧录,确保已经访问ST官方页面并下载了适合操作系统的STM32CubeProgrammer版本[^1]。
#### 配置环境
安装完成后,在计算机上打开STM32CubeProgrammer软件。通过USB线连接目标板卡至电脑,并确认设备管理器中能够识别该硬件设备。
#### 加载固件文件
点击`File`菜单下的`Open HEX/IHX/BIN File...`选项,选择待烧写的二进制或十六进制格式的应用程序文件。也可以直接拖拽`.bin` 或 `.hex` 文件到主界面内加载。
#### 设置编程参数
进入`Target`标签页,设置正确的通信接口(如SWD/JTAG),以及芯片的具体型号。对于某些特定系列的MCU,还需要指定额外的工作模式配置项,比如当涉及到外部存储器时,则参照相关指南完成必要的初始化设定[^2]。
#### 开始烧写过程
一切准备就绪后,按下工具栏上的绿色箭头按钮执行编程命令;或者依次单击`Operation -> Program & Verify`来启动整个流程。期间会显示进度条反映当前状态直至结束。
```bash
# 假设已正确接好开发板并通过串口调试助手验证通讯正常
$ stm32programmer-cli.exe -c port=swd freq=4000 --erase --write file.bin addr=0x8000000 --verify
```
上述CLI指令展示了如何利用命令行方式调用STM32CubeProgrammer CLI版实现自动化部署任务。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