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erilog HDL设计如下子模块,自顶向下设计 74HC139 74HC138 要求将这两个构成一个5-32线译码器,并实现五人多数表决器
时间: 2025-06-23 16:22:01 浏览: 14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设计一个5-32线译码器,使用74HC139和74HC138这两个子模块,并且还要实现一个五人多数表决器。让我先理清楚思路,然后一步步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需要了解这两个芯片的功能和引脚结构。74HC139是一个双2-4线译码器,每个译码器有两个输入,四个输出,且每个译码器有一个使能端。而74HC138是3-8线译码器,有三个输入,八个输出,同时有三个使能端(两个低电平有效,一个高电平有效)。用户要求将这两个组合起来构成一个5-32线的译码器,所以需要将输入扩展到五位,输出32条线。
接下来,如何用139和138组合得到更大的译码器呢?通常,扩展译码器的方法是使用更高位的地址线作为片选信号。例如,用高位地址选择不同的译码器芯片,然后将低位地址连接到每个芯片的输入。这里的情况类似,需要将五位输入分成高位和低位,用高位选择不同的138芯片,低位则由138处理。
五位地址中,可能需要用两位高位来选择哪个138芯片工作,剩下的三位作为每个138的输入。但139是双2-4译码器,每个可以输出四个使能信号。也许用139的两个译码器中的一个来产生四个使能信号,每个连接到四个138的使能端?不过138有三个使能端,需要正确连接才能工作。
具体来说,139的每个2-4译码器有两个地址输入,四个输出。假设使用其中一个2-4译码器,输入两位高位地址A4和A3,输出四个使能信号,每个使能信号连接到一组138的使能端。然后每个138处理低三位地址A2、A1、A0,这样每个138产生8个输出,四个138的话总共32个输出。这样五位地址(A4-A0)就能选择32个输出中的一个。
但139是双2-4译码器,所以可能需要两个139?或者是否只需要其中一个?或者是否需要将两个139级联?这里可能需要更仔细的分析。
比如,五位地址中,最高两位(A4和A3)用来通过139的2-4译码器选择四个不同的138芯片。每个138需要三个使能端,所以如何用139的输出连接到138的使能端?因为138有三个使能端:G1(高电平有效)、G2A和G2B(低电平有效)。要让138工作,必须G1=1,G2A=0,G2B=0。所以,假设139的输出(低电平有效)可以用来控制G2A或G2B,同时G1可能需要保持高电平,或者用另一个信号控制。
或者,可能使用139的输出作为片选信号,每个输出连接到对应的138的G2A或G2B中的一个。例如,当139的输出Y0为低电平时,选中第一个138,此时该138的G2A被拉低,而其他使能端需要正确设置。比如,每个138的G1接高电平,G2B也接低电平,而G2A由139的输出来控制。这样,当139的某个输出为低时,对应的138的三个使能条件都满足,从而被激活。
所以具体步骤可能是:
1. 五位地址A4-A0,其中A4和A3作为高位,输入到74HC139的一个2-4译码器的输入端(假设A和B),139的输出Y0-Y3作为四个使能信号,每个连接到四个74HC138的G2A端。而每个138的G1接高电平,G2B接地(保持低电平)。这样,当139的输出Yx为低时,对应的138的G2A被拉低,从而满足使能条件,该138工作。
2. 每个138的输入接低三位地址A2、A1、A0,这样每个138根据这三个地址选择8个输出中的一个。四个138共有32个输出,覆盖五位地址的所有可能。
这样,整个5-32译码器的结构应该是:用139的高两位地址选择四个138中的一个,每个138处理低三位地址,输出8位中的一位,总共有4×8=32位输出。
接下来需要验证这个结构是否正确。例如,当A4A3=00时,139的Y0输出低电平,选中第一个138,此时138的输入是A2A1A0,输出对应的Y0-Y7中的一个。其他三位地址(A4A3)的组合将选中不同的138,这样每个地址组合对应唯一的输出线。
现在的问题是,139的每个译码器是否有独立的使能端?根据74HC139的数据手册,每个2-4译码器有一个使能端(低电平有效)。所以如果使用一个139中的一个译码器,需要使能它。假设将139的使能端接地(有效),则译码器一直工作。或者可能需要将另一个使能信号连接到整个译码器的使能端,但用户需求中没有提到,可能暂时忽略,假设整个系统始终使能。
现在,关于五人多数表决器的实现。五人多数表决器的功能是当输入的五个人中有三个或以上赞成(输入为1)时,输出为1,否则为0。实现这个功能可以用组合逻辑,将五个输入的所有可能组合中,含有三个或以上1的情况输出1。这可以通过逻辑门实现,或者使用译码器加上或门。
使用5-32译码器的话,每个输出对应一个特定的输入组合,比如当输入为五个1时,对应某一个输出线为有效。而多数表决的情况是,所有组合中1的个数≥3的情况对应的输出线被激活。因此,可以将所有对应的译码器输出(对应输入中有三个、四个、五个1的情况)通过或门连接,作为表决器的输出。
但使用5-32译码器的话,需要将五个输入连接到译码器的地址输入端,然后将所有输出线中对应多数表决的情况进行或运算。例如,每个译码器的输出线对应一个特定的输入组合,其中当输入中有至少三个1时,对应的输出线有效。将这些输出线通过或门连接,得到最终的输出。
不过,这样可能会有较多的或门输入,因为需要或32个输出中的C(5,3)+C(5,4)+C(5,5)=10+5+1=16个输出线。这需要16输入的或门,可能不太现实。因此,可能需要分层次进行或运算,例如使用多级或门,或者寻找更优化的方式。
另一个方法是,使用译码器的输出作为中间信号,结合加法器或其他电路来判断1的个数是否超过三个。不过这可能更复杂。
或者,是否可以不使用译码器,而是通过组合逻辑直接实现多数表决?例如,列出所有可能的三个输入的组合,然后进行或运算。但用户的要求是使用这两个译码器构成5-32译码器,并实现表决器,因此必须使用译码器作为部分结构。
因此,正确的步骤可能是:
1. 设计5-32译码器,使用74HC139和多个74HC138组合。
2. 将五人的输入作为译码器的五位地址输入,这样每个输出线对应一个特定的五人输入组合。
3. 找出所有输出线对应输入中有三个或以上1的情况,将这些输出线通过或门连接,得到表决结果。
但需要注意,译码器的输出通常是低电平有效还是高电平有效。例如,74HC138的输出是低电平有效,即当某个输出线被选中时,输出低电平,其他为高电平。所以,当需要检测某个组合是否有效时,可能需要用与非门或者或非门,或者将译码器的输出取反后再进行或运算。
例如,假设译码器的输出为低有效,那么当某个输出线被激活时,对应的输出为低电平。此时,如果要将这些线作为表决的条件(即当该线有效时表示对应的输入组合符合条件),则需要将译码器的输出取反(变为高电平有效)后再进行或运算。或者,可以用或非门,当任何一个有效时,输出高电平。
具体来说,假设译码器的输出是低有效,那么对于所有符合条件的输出线,当它们被激活时(低电平),我们需要将这些信号取反,得到高电平,然后输入到一个多输入的或门中。或者,可以将这些低有效的信号连接到一个多输入的或非门,因为当任何一个输入为低,或非门的输出为高。例如,如果有16条线,每个低有效,那么当任何一条线为低,或非门的输出即为高。不过,或非门的输入是低有效,所以当任何一个输入为低,输出为高。这相当于将所有的译码器输出线(低有效)连接到或非门,那么当任何一个被激活时,或非门输出高。但这样是否正确?
例如,假设我们有16个译码器输出线,每个对应一种有效的输入组合(三人或以上赞成)。当这16条线中的任意一条被激活(变为低电平),或非门的输入会有一个低电平,导致输出为高,表示表决通过。此时,或非门的作用相当于检测是否有任何一条线有效,输出高电平,否则低电平。这样确实可以实现所需的多数表决功能。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译码器输出的低有效信号,当输入组合对应有效时,该输出线为低。因此,将这16条线连接到16输入的或非门,其输出即为高,只要其中至少一个输入为低。这正好符合需求,即当存在至少一个有效组合时,输出高电平。所以或非门的输出即为表决结果。
不过,实际中可能难以找到16输入的或非门,因此可能需要分层次。例如,将16条线分成几组,每组用4输入的或非门,然后再将各组的结果用或门结合。但需要考虑逻辑是否正确。
例如,四个4输入的或非门,每个处理4条线,得到四个中间信号。每个中间信号为高,当该组中的任何一个线被激活。然后将这四个中间信号输入到一个4输入的或门,得到最终的输出。这样,总共有四个中间或非门和一个或门,逻辑是否正确?
例如,假设每个或非门的输出是当对应的四条线中有任何一个为低,则输出高。这四个高信号进入或门后,输出高。这样,整个结构等效于一个16输入的或非门,输出为高当至少一条线为低。所以逻辑是正确的。
因此,实现方式是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译码器输出线(低有效)连接到多级或非门和或门的组合,最终输出表决结果。
现在回到如何设计5-32译码器的问题。需要确认如何正确连接139和138。根据前面的分析,五位地址的高两位(A4和A3)输入到139的一个2-4译码器,产生四个使能信号(低有效),每个连接到138的G2A使能端。每个138的另外两个使能端G1接高电平,G2B接低电平。这样,当139的某个输出为低时,对应的138被使能,此时138的三个地址输入是A2、A1、A0,输出对应的Y0-Y7中的某一位(低有效)。四个138共有32个输出,覆盖所有五位地址的可能组合。
现在验证这个结构是否正确:
例如,当A4A3=00时,139的Y0输出低电平,选中第一个138。此时,该138的G2A=0,G2B=0,G1=1,满足使能条件。此时,138的输入A2A1A0=000,则Y0输出低,其他为高。此时五位地址是00000,对应的译码器输出是第一个138的Y0线有效(低电平)。其他地址类似,这样每个五位地址对应唯一的输出线低电平。
这样设计正确,可以构成5-32译码器。
接下来,五人多数表决器的实现:
将五个输入连接到译码器的五位地址输入。译码器的每个输出对应一个特定的五人输入组合。例如,当输入为五个1,对应的输出线是当A4A3A2A1A0=11111时被激活。需要找出所有输出线对应的输入组合中1的个数≥3的情况,将这些输出线连接到或非门结构,输出高电平表示表决通过。
具体步骤:
1. 将五个输入D4、D3、D2、D1、D0连接到译码器的地址输入A4、A3、A2、A1、A0。
2. 译码器的32个输出线中,每个对应一个特定的五位输入组合。例如,当输入中有三个1时,对应的组合有C(5,3)=10种,每个对应一个输出线。同理,四个1时有5种,五个1时有1种,总共有16种情况。
3. 需要将这16个输出线(低有效)作为输入,连接到逻辑门电路,当其中任何一个有效时,表决结果为1。
4. 使用多级或非门和或门来实现:例如,将16条线分为四组,每组四条,每组用四输入或非门,得到四个中间信号。然后将这四个中间信号输入到四输入或门,得到最终的表决结果。或者,如果使用或非门处理,每个或非门的输出是当组内有任一有效线时输出高,再用或门综合所有组的高信号,得到最终结果。
或者,因为译码器的输出是低有效,所以每个有效线是低电平。此时,可以使用一个16输入的或非门,其输出为高当任一输入为低。但由于实际中可能没有这么大的门,所以需要分层次处理。
例如,用多个低输入的逻辑门级联。例如,每四个输出线接到一个四输入或非门,得到四个高电平信号,再将这四个信号接到一个四输入或门,输出即为高,当任一四输入组中有有效信号。
或者,因为或非门的输出已经是高有效(当任一输入为低),所以四组或非门的输出可以再通过一个四输入的或门,得到最终结果。这样,总共有四个或非门和一个或门。
例如:
- 组1的四条线接到或非门U1,输出高当组1中有任一有效线。
- 同理,组2到组4的或非门U2-U4。
- 然后U1-U4的输出接到或门U5,输出为高当U1-U4中任一为高。
这样,U5的输出即为表决结果,当五人的输入中有至少三个1时输出高电平。
现在,需要确认逻辑是否正确:
假设某个五人输入组合有三个1,对应的译码器输出线被激活(低电平)。该线所在的组的或非门输出高电平,进而导致或门U5输出高,正确。
因此,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多数表决功能。
现在总结整个设计步骤:
1. 使用74HC139的一个2-4译码器处理五位地址的高两位(A4、A3),产生四个使能信号(低有效)。
2. 每个使能信号连接到四个74HC138的G2A端,每个138的G1接高电平,G2B接地,使其在对应的使能信号有效时工作。
3. 每个138的三个地址输入接低三位地址(A2、A1、A0),每个138的输出对应8个可能的组合,总共有4×8=32个输出。
4. 五人多数表决器的五个输入连接到译码器的五位地址输入端。
5. 译码器的32个输出线中,选出对应输入中有三个或以上1的16条线,将这些线通过多级或非门和或门连接,得到表决结果。
现在,可能的疑问点包括:
- 74HC139是否足够?因为一个139有两个独立的2-4译码器,但这里只需要使用其中一个,另一个可能不需要使用。
- 每个138的使能端是否正确连接,特别是G1是否接高,G2B是否接地,G2A是否由139的输出来控制。
- 是否所有的地址组合都被正确映射到对应的输出线。
另一个可能的问题是,译码器的输出是低有效,所以在多数表决电路中需要正确处理这些信号。例如,当输入组合符合条件时,对应的译码器输出线为低,此时需要检测到这些低电平并转换为高电平输出。
此外,在Verilog HDL中如何实现这些子模块和顶层模块的结构?
Verilog实现步骤:
1. 首先编写74HC139的子模块。该模块有两个独立的2-4译码器,每个译码器有一个使能端(低有效),两个地址输入,四个输出(低有效)。
2. 编写74HC138的子模块,该模块有一个3-8译码器,三个地址输入,三个使能端(G1高有效,G2A和G2B低有效),八个输出(低有效)。
3. 顶层模块将五位输入地址的高两位连接到139的输入,产生四个使能信号,每个连接到四个138的G2A。每个138的G1接高,G2B接地,地址低三位连接到每个138的地址输入。
4. 将四个138的32个输出线合并成一个32位输出总线。
5. 多数表决模块则根据这32位输出,将对应16种情况的位线进行逻辑或操作,输出表决结果。
在Verilog中,多数表决的实现可以通过将对应的输出线进行或运算。例如,定义一个32位的wire变量作为译码器的输出,然后通过位选择将需要的位进行或操作。
例如:
wire [31:0] decoder_out;
// 将四个138的输出合并成decoder_out
assign decoder_out = {decoder138_3_Y, decoder138_2_Y, decoder138_1_Y, decoder138_0_Y};
然后,找出所有在五人输入中有三个或以上1的情况对应的位,并将这些位进行或非操作:
// 例如,假设对应位是某些特定的索引
wire vote_result;
assign vote_result = |{decoder_out[3], decoder_out[5], ...}; // 需要列举所有16个位
但手动列举所有16个位比较麻烦。或者,可以编写一个函数或生成语句来自动判断哪些位符合条件,但这可能比较复杂。或者,在Verilog中,可以使用位运算来统计输入中1的个数,但这可能不需要译码器。
不过根据用户要求,必须使用译码器来实现,所以必须通过译码器的输出来驱动表决逻辑。
另一种方法是,在顶层模块中,五位输入被连接到译码器的地址输入,译码器的输出中的每一位对应一个特定的输入组合。例如,当五位输入是00000时,输出位0有效;当输入是00001时,输出位1有效,依此类推。需要确定哪些输出位对应输入中1的个数≥3的情况。
然后,将所有这些位进行或操作,得到表决结果。例如,假设五位输入为D4 D3 D2 D1 D0,对应的32位译码器输出中,每一位对应的二进制地址对应输入组合。例如,地址0(00000)对应0个1,地址1(00001)对应1个1,地址3(00011)对应2个1,依此类推。需要找出所有地址中二进制表示中1的个数≥3的位,然后将这些位进行或运算。
例如,五位输入对应的数值范围是0-31。对于每个数值i(0-31),计算其二进制中1的个数,如果≥3,则对应的decoder_out[i]需要被选中。
在Verilog中,可以预先将这些位索引列出来,或者使用循环结构生成这些位的或操作。
例如,手动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索引:
比如,数值7(00111)有三个1,对应decoder_out[7];数值11(01011)有三个1,对应decoder_out[11],等等。这需要手动计算所有16个符合条件的索引,可能比较繁琐,但可行。
另一种方法是在Verilog中使用generate循环来遍历所有可能的i,并检查i的二进制中1的数目是否≥3,然后将对应的decoder_out[i]位加入到一个中间总线中,最后对这个总线进行或操作。
例如:
wire [15:0] selected_bits;
integer i;
genvar j;
generate
j = 0;
for (i=0; i<32; i=i+1) begin
if (count_ones(i) >=3) begin
assign selected_bits[j] = decoder_out[i];
j = j +1;
end
end
endgenerate
assign vote_result = |selected_bits;
但Verilog中无法直接在generate中使用函数如count_ones。因此,可能需要用另一种方式计算每个i的位数。
或者,可以在generate块中手动展开循环,并计算每个i的二进制中1的数量:
例如,对于i从0到31:
对于i=0:0个1 → 不选
i=1:1 → 1个 → 不选
i=2:10 → 1 → 不选
...
i=7:111 → 3个 → 选,对应decoder_out[7]
类似地,直到i=31(11111),有5个1 → 选。
因此,手动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i的索引,然后将这些位进行或操作。
这样,vote_result = |{decoder_out[7], decoder_out[11], decoder_out[13], decoder_out[14], decoder_out[15], decoder_out[19], decoder_out[21], decoder_out[22], decoder_out[23], decoder_out[25], decoder_out[26], decoder_out[27], decoder_out[28], decoder_out[29], decoder_out[30], decoder_out[31]};
但需要确认这些索引是否确实对应三个或以上的1。
例如:
i=7 → 00111 → D2D1D0=1,D4D3=00 → 三个1 → 是。
i=11 → 01011 → D3=0, D4=0, D2=1, D1=0, D0=1 → 三个1?等一下,二进制为01011,即D4=0,D3=1,D2=0,D1=1,D0=1 → 三个1。所以i=11对应的五位输入是D4=0,D3=1,D2=0,D1=1,D0=1 → 三个1。因此正确。
因此,手动列出这16个索引是可行的,虽然比较麻烦,但在Verilog中可以这样做。
最后,由于译码器的输出是低有效,因此需要将这些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或者使用或非门。例如,如果decoder_out[i]是低有效,那么当对应的条件满足时,该位为0。因此,将这些位取反后进行或运算,或者直接使用或非门。
例如,假设译码器的输出是低有效,当条件满足时,decoder_out[i]=0。那么将这些位输入到一个或非门,当任何一个为0时,输出为1。因此,vote_result = ~(&decoder_out_selected); 但可能更直接的方式是将所有选中的decoder_out位进行或非运算。
或者,在Verilog中,如果selected_bits是低有效的,那么当任一bit为0时,vote_result应为1。可以使用:
assign vote_result = (selected_bits != 16'hFFFF); // 如果有任一bit为0,结果就是1。
或者,更直接的:
assign vote_result = |(~selected_bits);
但需要确保selected_bits被正确赋值。例如,假设selected_bits的每一位是decoder_out对应的位,而decoder_out是低有效,那么当条件满足时,该位为0,否则为1。因此,selected_bits中的每一位如果是0,表示条件满足。因此,~selected_bits的每一位如果是1,表示条件满足,所以用|来或所有~selected_bits的位,得到vote_result是否为1。
因此,正确的Verilog代码可能是:
wire [15:0] selected_bits;
// 将符合条件的decoder_out位赋值给selected_bits
assign selected_bits[0] = decoder_out[7];
assign selected_bits[1] = decoder_out[11];
// ... 其他位同理
assign vote_result = |(~selected_bits);
这样,当任何一个selected_bits位为0(即对应条件满足),~selected_bits对应的位为1,或运算后vote_result为1。
总结整个Verilog设计的步骤:
1. 编写74HC139的模块,实现双2-4译码器。
2. 编写74HC138的模块,实现3-8译码器。
3. 在顶层模块中,实例化一个74HC139,使用其一个2-4译码器,输入为地址的高两位A4和A3,输出四个使能信号。
4. 实例化四个74HC138,每个的使能端G2A连接到139的对应输出,G1接高,G2B接地,地址输入为A2、A1、A0。
5. 将四个138的八个输出分别合并成一个32位的输出总线。
6. 根据32位输出总线,选出对应的16位(条件:输入中有≥3个1),将这些位取反后进行或运算,得到表决结果。
可能的错误点:
- 139的使能端是否被正确激活。例如,139的每个2-4译码器有一个使能端(低有效),在顶层模块中需要将其使能,否则译码器不工作。
- 138的使能端连接是否正确,特别是G1是否接高,G2B是否接地,G2A是否由139的输出控制。
- 地址的分配是否正确,即五位地址的高两位是否是A4和A3,低位是否是A2、A1、A0。
- 在多数表决电路中,是否正确处理了译码器输出的低有效特性,是否将对应的位正确连接并进行逻辑运算。
现在,我需要将这些思考整理成结构化的步骤,并确保Verilog代码的正确性。</think>### 分步设计与实现
#### 一、5-32线译码器设计
**1. 芯片功能分析**
- **74HC139**:双2-4线译码器,每个译码器包含:
- 输入:2位地址(A1, A0)
- 输出:4位(低有效)
- 使能端:`E`(低有效)
- **74HC138**:3-8线译码器,包含:
- 输入:3位地址(A2, A1, A0)
- 输出:8位(低有效)
- 使能端:`G1`(高有效)、`G2A`和`G2B`(低有效)
**2. 扩展逻辑**
- 将5位地址分为两组:
- **高位(A4, A3)**:通过74HC139生成4个片选信号。
- **低位(A2, A1, A0)**:通过4个74HC138生成8个输出。
- 每片74HC138的使能端由74HC139的输出来控制:
- `G1`接高电平,`G2B`接地。
- `G2A`接74HC139的片选信号(低有效)。
**3. 连接示意图**
```
5位输入:A4 A3 | A2 A1 A0
| |
74HC139 74HC138 x4
|
4个片选信号
```
#### 二、Verilog模块设计
**1. 74HC139模块代码**
```verilog
module HC139 (
input [1:0] A, // 地址输入
input E, // 使能端(低有效)
output reg [3:0] Y // 输出(低有效)
);
always @(*) begin
if (~E) begin
case (A)
2'b00: Y = 4'b1110;
2'b01: Y = 4'b1101;
2'b10: Y = 4'b1011;
2'b11: Y = 4'b0111;
endcase
end else begin
Y = 4'b1111; // 未使能时输出全高
end
end
endmodule
```
**2. 74HC138模块代码**
```verilog
module HC138 (
input [2:0] A, // 地址输入
input G1, G2A, G2B, // 使能端
output reg [7:0] Y // 输出(低有效)
);
always @(*) begin
if (G1 && ~G2A && ~G2B) begin
case (A)
3'b000: Y = 8'b11111110;
3'b001: Y = 8'b11111101;
3'b010: Y = 8'b11111011;
3'b011: Y = 8'b11110111;
3'b100: Y = 8'b11101111;
3'b101: Y = 8'b11011111;
3'b110: Y = 8'b10111111;
3'b111: Y = 8'b01111111;
endcase
end else begin
Y = 8'b11111111; // 未使能时输出全高
end
end
endmodule
```
**3. 顶层模块(5-32译码器)**
```verilog
module Decoder5to32 (
input [4:0] A, // 5位地址输入
output [31:0] Y // 32位输出(低有效)
);
wire [3:0] sel; // 74HC139的输出
// 实例化74HC139(仅使用一个2-4译码器)
HC139 u139 (
.A(A[4:3]), // 高位地址
.E(1'b0), // 始终使能
.Y(sel)
);
// 实例化4个74HC138
genvar i;
generate
for (i=0; i<4; i=i+1) begin : GEN_138
HC138 u138 (
.A(A[2:0]), // 低位地址
.G1(1'b1), // 高有效使能
.G2A(sel[i]), // 片选信号(低有效)
.G2B(1'b0), // 接地
.Y(Y[i*8 + 7 : i*8])
);
end
endgenerate
endmodule
```
#### 三、五人多数表决器实现
**1. 设计逻辑**
- **输入映射**:五人表决输入 `D4-D0` 接入5-32译码器的地址端。
- **输出筛选**:选出所有含≥3个“1”的输出位(共16个)。
- **逻辑合并**:通过或非门判断是否有任意有效位。
**2. Verilog实现**
```verilog
module MajorityVoter (
input [4:0] D, // 五人输入
output result // 表决结果
);
wire [31:0] decoder_out;
// 实例化5-32译码器
Decoder5to32 u_decoder (
.A(D),
.Y(decoder_out)
);
// 筛选含≥3个“1”的位(低有效)
wire [15:0] selected_bits;
assign selected_bits = {
decoder_out[7], decoder_out[11], decoder_out[13], decoder_out[14],
decoder_out[15], decoder_out[19], decoder_out[21], decoder_out[22],
decoder_out[23], decoder_out[25], decoder_out[26], decoder_out[27],
decoder_out[28], decoder_out[29], decoder_out[30], decoder_out[31]
};
// 结果计算(低有效→高有效转换)
assign result = |(~selected_bits);
endmodule
```
#### 四、验证与总结
- **功能验证**:通过仿真工具(如ModelSim)测试所有输入组合,确保:
1. 5-32译码器输出唯一低电平。
2. 多数表决器在≥3个“1”时输出高电平。
- **优化方向**:若需减少门延迟,可优化逻辑层级或使用查找表(LUT)。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