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 如果链表无环,则返回 null。 python3
时间: 2025-04-13 09:52:29 浏览: 36
<think>嗯,我现在需要解决一个链表问题,题目是找出链表中环的入口节点,如果没环就返回null。让我仔细想想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首先,我记得链表有环的情况通常可以用快慢指针来判断,比如Floyd判圈算法。快指针每次走两步,慢指针每次走一步,如果有环的话它们会相遇。那如何根据相遇点找到环的入口呢?这可能是我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假设链表头到环入口的距离是A,环入口到相遇点的距离是B,环的剩余部分是C。当快慢指针相遇时,慢指针走了A+B步,而快指针可能已经绕环n圈了,所以快指针走了A+B+n*(B+C)步。根据快指针速度是慢指针的两倍,所以有2(A+B) = A+B +n(B+C),简化得到A = n(B+C) - B。这时候如果让一个指针从头开始走,另一个从相遇点走,每次走一步,他们相遇的地方就是环的入口。这可能是因为当n=1时,A = B + C - B = C,所以头指针走A步到入口,而相遇点的指针走C步刚好也到入口。但这里可能需要更详细的分析。
不过具体的步骤应该是什么呢?首先,确认是否有环,快慢指针相遇即有环。然后,找到相遇点后,如何找到入口。这时需要两个指针,一个从head开始,另一个从相遇点开始,每次各走一步,直到相遇,那个点就是入口。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
比如,假设当快慢指针相遇时,慢指针走了A+B步,快指针走了A+B+n*(B+C)步。根据速度关系,快指针是两倍速,所以2(A+B) = A+B +n*(B+C),即A+B = n*(B+C)。这时候,如果让指针从head出发,走A步到入口。而另一个指针从相遇点出发,走A步的话,因为A = n*(B+C) - B,所以移动A步的话,相当于从相遇点移动n*(B+C) - B步。因为B+C是环的长度,所以n*(B+C)相当于绕环n圈回到原点,再减去B步的话,就相当于从相遇点向回走B步,也就是到达入口点。这样两个指针会在入口点相遇。所以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那具体实现的话,在Python中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定义快慢指针,找到相遇点。如果没有相遇,说明无环。如果有相遇点,再从头和相遇点同步移动指针,直到相遇即为入口。
那代码的大体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1. 初始化快慢指针都指向头节点。
2. 移动快指针两步,慢指针一步,直到它们相遇或者快指针走到空。
3. 如果相遇,则将一个指针重置到head,另一个保持在相遇点,然后同步移动,直到再次相遇的点就是入口。
4. 如果无环,返回None。
需要注意边界情况,比如头节点为空,或者只有一个节点自成环的情况。
举个例子,比如链表是1->2->3->4->2(环的入口是节点2)。按照步骤,快慢指针会在节点4和节点2的某个点相遇?比如,慢指针走1,2,3,4,快指针走2,4,2,4。当慢指针到3的时候,快指针可能在4。然后慢到4,快到2;再慢到2,快也到2?或者可能相遇在节点4?
可能具体的例子需要画图来理解。但无论如何,算法逻辑是正确的。
那现在编写Python代码的话,需要处理指针的移动,以及可能的空指针情况。比如在移动快指针的时候,每次都要检查next和next.next是否存在,否则可能抛出异常。
所以具体代码步骤:
- 判断head是否为空,或者head.next是否为空,直接返回None。
- 初始化slow和fast为head。
- 进入循环,快指针每次两步,慢指针每次一步。
- 当快指针或fast.next为None时,说明无环,返回None。
- 当slow等于fast时,找到相遇点。
- 然后,将其中一个指针(比如ptr1)指向head,另一个(ptr2)保持在相遇点。
- ptr1和ptr2每次移动一步,直到相遇,该节点就是入口。
例如:
def detectCycle(head):
if not head or not head.next:
return None
slow = head
fast = head
has_cycle = False
# 找相遇点
while fast and fast.next: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 slow == fast:
has_cycle = True
break
if not has_cycle:
return None
# 找入口点
ptr1 = head
ptr2 = slow
while ptr1 != ptr2:
ptr1 = ptr1.next
ptr2 = ptr2.next
return ptr1
测试这个代码是否正确。比如,当链表是1->2->3->4->2,相遇点可能在某个节点,然后ptr1和ptr2移动后会在2处相遇,即环的入口。
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测试用例,比如头节点就是入口的情况,或者环很大,或者小环等。
总的来说,这个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空间复杂度是O(1),符合要求。</think>要找到链表中环的入口节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 方法思路(Floyd判圈算法)
1. **判断是否有环**
使用快慢指针,快指针每次移动两步,慢指针每次移动一步。若相遇,则有环;若快指针遇到空节点,则无环。
2. **找到环的入口**
当快慢指针相遇后,将一个指针重置到链表头,另一个保持在相遇点。两指针同步移动(每次一步),再次相遇的节点即为环的入口。
---
### 数学推导
设链头到环入口的距离为 $A$,环入口到相遇点的距离为 $B$,环的剩余部分为 $C$。
- 快指针路程:$A + B + n(B + C)$(绕环 $n$ 圈)
- 慢指针路程:$A + B$
- 快指针速度是慢指针的两倍,故 $2(A + B) = A + B + n(B + C)$
化简得 $A = n(B + C) - B$
当两指针从链表头和相遇点同步移动时,必在环入口相遇。
---
### Python实现代码
```python
class ListNode:
def __init__(self, x):
self.val = x
self.next = None
def detectCycle(head: ListNode) -> ListNode:
if not head or not head.next:
return None
slow = head
fast = head
has_cycle = False
# 步骤1:判断是否有环,并找到相遇点
while fast and fast.next: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 slow == fast:
has_cycle = True
break
if not has_cycle:
return None
# 步骤2:找到环入口
ptr1 = head
ptr2 = slow
while ptr1 != ptr2:
ptr1 = ptr1.next
ptr2 = ptr2.next
return ptr1
```
---
### 代码解析
1. **边界处理**
若链表为空或仅有一个节点,直接返回 `None`。
2. **快慢指针找环**
- 快指针每次走两步,慢指针走一步。
- 若相遇,标记存在环;若快指针遇到空节点,说明无环。
3. **确定入口**
- 将 `ptr1` 指向头节点,`ptr2` 保持在相遇点。
- 两指针同步移动,相遇点即为环入口。
---
### 复杂度
- **时间复杂度**:$O(n)$,遍历链表的时间。
- **空间复杂度**:$O(1)$,仅使用固定数量的指针。
此方法高效且无需额外空间,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标准算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