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d insert_sort(Linklist &L){ Lnode *p,*pre,*r; p=L->next; r=p->next;//r保持*p后继结点指针,以保证不断链 p->next=NULL;//构造只含一个数据结点的有序表 p=r; while(p!=NULL){ r=p->next; pre=L; while(pre->next!=NULL&&pre->next->data <p->data){ pre=pre->next; }//在有序表中查找插入*p的前驱结点*pre p->next=pre->next;//将*p插入到*pre之后 pre->next=p; p=r;//扫描原单链表中剩下的结点 } } 将每行代码注释清楚,并通过动画展示过程
时间: 2025-07-20 12:29:50 浏览: 4
<think>我们有一个单链表插入排序的C语言实现代码。根据引用[5],代码定义了一个链表节点结构,并实现了插入排序函数。
代码结构如下: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struct ListNode *next;
};
struct ListNode* insertionSortList(struct ListNode* head) {
// 创建哑节点(哨兵节点),便于在头节点前插入
struct ListNode *node = (struct ListNode*)malloc(sizeof(struct ListNode));
struct ListNode *cur, *tmp, *pre, *end;
node->next = head;
// 如果链表为空或只有一个节点,直接返回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cur = head->next; // 从第二个节点开始
end = head; // end初始指向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即第一个节点)
while (cur != NULL) {
pre = node; // pre每次从哑节点开始,用于在已排序部分中查找插入位置
// 如果当前节点cur的值大于等于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end的值,则cur已经在正确位置(即end后面)
if (cur->val >= end->val) {
end = cur; // 更新end为当前节点
} else {
// 在已排序部分中找到插入位置:pre将指向插入位置的前一个节点
// 循环条件:cur->val >= pre->next->val 表示只要当前节点值大于pre的下一个节点值,pre就向后移动
// 注意:pre从哑节点开始,pre->next是第一个已排序节点
while (cur->val >= pre->next->val) {
pre = pre->next;
}
// 此时pre->next节点的值大于cur的值,所以cur要插入在pre后面
tmp = pre->next; // 保存pre的下一个节点(即第一个大于cur的节点)
// 将cur从原位置移除:end->next指向cur的下一个节点(因为cur是end的下一个节点,所以end->next原本就是cur)
end->next = cur->next;
// 将cur插入到pre后面
pre->next = cur;
cur->next = tmp;
}
// 移动cur指针到下一个待排序节点(注意:此时cur可能已经被移动,所以下一个节点应该是end->next)
cur = end->next;
}
}
return node->next; // 返回哑节点的下一个节点,即新链表的头节点
}
现在,我们逐行解释代码:
1. 创建哑节点node,并让其指向头节点head。
2. 如果链表为空(head==NULL)或只有一个节点(head->next==NULL),则无需排序,直接返回head(通过node->next返回)。
3. 初始化:
cur = head->next; // 当前待排序节点从第二个节点开始
end = head; // end指向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当前就是第一个节点)
4. 进入循环,直到cur为NULL(即所有节点都处理完毕):
在循环中:
a) 每次将pre重置为哑节点(这样每次都可以从链表头开始遍历已排序部分)
b) 判断当前节点cur的值是否大于等于end节点的值(即已经有序,不需要插入):
如果满足,则更新end为cur(因为cur比end大,所以cur现在成为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然后cur移动到end->next(即下一个节点)。
c) 如果不满足(即cur的值小于end的值),说明cur需要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某个位置:
我们使用pre从哑节点开始遍历,直到找到插入位置:pre->next节点的值大于cur的值(注意循环条件是cur->val>=pre->next->val,所以当cur->val < pre->next->val时跳出循环)。
此时,pre指向的位置就是cur要插入的位置的前一个节点。
然后执行插入操作:
1) 保存pre的下一个节点(tmp = pre->next)
2) 将cur从原链表移除:由于cur是end的下一个节点,所以将end->next指向cur的下一个节点(即cur->next)
3) 将cur插入到pre之后:pre->next = cur, cur->next = tmp
d) 无论是否插入,cur都更新为end->next(因为如果cur没有移动,那么end->next就是cur->next;如果cur被移动了,那么end->next指向的是原来cur的下一个节点,所以这样更新后cur就是下一个待排序节点)
5. 循环结束后,返回哑节点的下一个节点(即排序后的头节点)。
注意:在插入过程中,我们维护了一个end指针,它始终指向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这样,当待排序节点大于等于end节点时,我们可以快速将其加入末尾,避免不必要的遍历。
动画演示过程:
由于文本无法直接展示动画,我将用逐步的示例来说明。
示例:对链表 4->2->1->3 进行排序。
初始状态:
head: 4 -> 2 -> 1 -> 3
创建哑节点node,node->next = head (即4)
end = head (即4)
cur = head->next (即2)
第一轮循环(cur=2):
因为2 < 4 (end->val),所以进入else分支。
pre从node(哑节点)开始,pre->next是4(值为4),比较:2>=4? 不成立(2<4),所以不进入while循环(即pre停留在node)。
然后:
tmp = pre->next -> 即4
end->next = cur->next -> 4->next原本是2,现在改为2的下一个节点1(即4->1)
pre->next = cur -> 即node->next = 2
cur->next = tmp -> 2->next=4
此时链表变为:node->2->4->1->3
然后更新cur = end->next,而end还是4(因为end没有更新),所以cur=4->next,即1。
注意:此时end仍然指向节点4(但4的位置已经变了,因为4现在在2后面),但end指针本身没有移动,所以end->next已经被更新为1(在移除2的时候,我们让4->next=1)。所以现在cur=1。
第二轮循环(cur=1):
比较:1 < 4 (end->val),进入else分支。
pre从node开始,pre->next是2(值为2),比较1>=2? 不成立(1<2),所以pre不移动(停留在node)。
执行:
tmp = pre->next -> 2
end->next = cur->next -> 4->next原本是1,现在改为1的下一个节点3(即4->3)
pre->next = cur -> node->next=1
cur->next = tmp -> 1->next=2
此时链表:node->1->2->4->3
更新cur = end->next -> 即4->next=3
第三轮循环(cur=3):
比较:3 < 4 (end->val),进入else分支。
pre从node开始,pre->next是1,比较3>=1? 成立,所以pre移动到1(pre=1)。
然后pre->next是2,比较3>=2? 成立,pre移动到2(pre=2)。
然后pre->next是4,比较3>=4? 不成立,所以跳出循环。
执行:
tmp = pre->next -> 4
end->next = cur->next -> 4->next原本是3,现在改为3的下一个节点NULL(即4->next=NULL)
pre->next = cur -> 2->next=3
cur->next = tmp -> 3->next=4
此时链表:node->1->2->3->4->NULL
更新cur = end->next -> 此时end还是4,end->next=NULL,所以cur=NULL,循环结束。
最终返回node->next,即1->2->3->4。
注意:在第三轮循环中,我们更新了链表,但end指针仍然指向4(因为我们在插入3的时候并没有更新end)。实际上,在else分支中我们没有更新end,因为插入操作后,cur被插入到中间,所以end仍然指向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即4)?不对,在第三轮循环中,我们插入3后,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应该是4,但此时4的next已经被我们改成了NULL(因为end->next=cur->next,而cur->next是3的下一个节点,即NULL),所以链表正确。但是,在第三轮循环结束后,cur更新为end->next(即4->next)为NULL,所以循环结束。
然而,在第三轮循环中,我们并没有更新end指针。实际上,在else分支中,我们只更新了链表结构,并没有更新end。那么end指针是否应该更新呢?注意,在else分支中,我们并没有将cur插入到end之后,而是插入到中间,所以end仍然指向原来的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即4)。但是,在插入3之后,4的前面多了一个3,而4的next变成了NULL(因为end->next=cur->next,而cur=3,cur->next=NULL),所以4还是最后一个节点。所以end不需要更新。
但是,在下一轮循环开始前,cur被更新为end->next(即NULL),所以循环结束。
这个算法中,end指针的作用是标记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这样我们可以快速判断当前节点是否应该直接接在end后面(即大于等于end),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遍历。如果当前节点小于end,那么我们就需要从链表头开始遍历,找到插入位置。
关于动画演示:由于文本限制,我无法提供真正的动画,但可以逐步描述每一轮的状态变化。或者,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在线工具(如visualgo)来模拟链表插入排序,但这里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描述。
为了更直观,我们可以用表格形式展示每一步:
初始链表: 4->2->1->3
创建哑节点: node->4->2->1->3
初始化: end=4, cur=2
第一轮:
2<4 -> 进入else
pre从node开始,比较pre->next(4)和2: 2<4 -> 跳出循环(pre=node)
操作:
tmp = 4
end->next (4->next) 改为 2->next (1) -> 所以4->1
pre->next (node->next) 改为2 -> 所以node->2
2->next=4 -> 链表: node->2->4->1->3
end不变(还是4),cur更新为end->next=1
第二轮:
cur=1, 1<4 -> else
pre从node开始,pre->next=2,1<2 -> 不进入循环(pre=node)
操作:
tmp=2
end->next (4->next) 改为1->next (3) -> 4->3
pre->next (node->next) 改为1 -> node->1
1->next=2 -> 链表: node->1->2->4->3
end不变(4),cur更新为4->next=3
第三轮:
cur=3, 3<4 -> else
pre从node开始,pre->next=1,3>=1 -> pre移动到1
pre->next=2,3>=2 -> pre移动到2
pre->next=4,3<4 -> 跳出循环(pre=2)
操作:
tmp=4
end->next (4->next) 改为3->next (NULL) -> 4->NULL
pre->next (2->next) 改为3 -> 2->3
3->next=4 -> 链表: node->1->2->3->4->NULL
end不变(4),cur更新为end->next=NULL,结束。
返回node->next: 1->2->3->4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排序。
注意:在代码中,当cur被插入到中间时,我们并没有更新end,因为end仍然指向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即4)。但是,在插入操作中,我们修改了end->next(将cur的下一个节点赋给end->next),这样保证了链表不断开。
这个算法的一个关键点是:在插入过程中,我们利用了end指针来快速定位待排序节点的前一个位置(因为cur是end->next),这样在移除cur时,我们只需要修改end->next即可。
但是,在插入后,我们并没有更新end(除非cur被放在end后面,即if分支)。因此,当cur被插入到中间时,end仍然指向原来的最后一个节点,而cur被插入到前面,此时end->next已经被修改为cur->next(即下一个待排序节点),所以这样更新cur是合理的。
然而,在插入操作后,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可能发生变化吗?在if分支中,当cur大于等于end时,我们更新end为cur,这样end就指向了新的最后一个节点。在else分支,我们并没有改变end,因为插入的节点在中间,所以最后一个节点仍然是原来的end(除非原来的end被移动?但在这个算法中,end始终指向初始链表中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即使这个节点在链表中的位置被移到后面,它仍然是最后一个节点,因为它的next被我们更新为下一个待排序节点)。所以,在else分支中,end指向的节点在插入后仍然是已排序部分的最后一个节点。
因此,这个算法是合理的。
关于动画演示,我建议使用在线算法可视化工具(如https://visualgo.net)来观察插入排序在链表上的执行过程。由于我无法生成动画,这里只能提供文字描述。
希望这个解释对您有帮助。
相关问题:
1. 链表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是多少?
2. 与数组的插入排序相比,链表插入排序有什么优缺点?
3. 如何优化链表插入排序的性能?
4. 插入排序在链表上的实现中,使用哑节点(哨兵节点)的好处是什么?</think>### 单链表插入排序算法详解
#### 算法原理
插入排序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未排序数据逐一向有序序列插入。在单链表实现中,核心思想是:
1. 维护一个**已排序链表**(初始仅含头节点)
2. 逐个取出未排序节点
3. 在已排序链表中**找到合适插入位置**
4. 执行链表节点插入操作
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4]
#### 代码逐行解析(基于引用[5])
```c
struct ListNode* insertionSortList(struct ListNode* head) {
// 创建哑节点(哨兵节点),简化头节点插入操作
struct ListNode *node = (struct ListNode*)malloc(sizeof(struct ListNode));
struct ListNode *cur, *tmp, *pre, *end;
node->next = head; // 哑节点指向原链表头
// 空链表或单节点链表直接返回
if(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cur = head->next; // 当前待排序节点(从第二个节点开始)
end = head; // end指向已排序部分的尾节点
while(cur != NULL) {
pre = node; // pre从哑节点开始遍历
// 情况1:当前节点大于已排序尾节点,直接接在尾部
if (cur->val >= end->val) {
end = cur; // 更新尾节点位置
}
// 情况2:需要插入到已排序序列中间
else {
// 查找插入位置:pre将停在插入位置的前驱节点
while(cur->val >= pre->next->val) {
pre = pre->next;
}
// 执行节点插入(三步操作)
tmp = pre->next; // 保存pre原后继节点
end->next = cur->next; // 将cur从原位置移除
pre->next = cur; // pre后插入cur
cur->next = tmp; // cur指向原pre后继
}
cur = end->next; // 移动到下一个待排序节点
}
}
return node->next; // 返回哑节点的后继(新头节点)
}
```
#### 关键操作可视化说明
1. **初始化状态**:
```
哑节点 → [4] → [2] → [1] → [3] → NULL
↑head ↑end ↑cur
```
2. **插入小于尾节点的元素**(如cur=2):
```mermaid
graph LR
哑节点-->4
4-->1
2-->4 %% 新链接
哑节点-->2 %% 新链接
```
3. **查找插入位置**(pre移动过程):
```
Step1: pre@哑节点 → 比较 2 vs 4 → 2<4 → 停止移动
```
4. **链表指针变更**:
- `end->next = cur->next`:断开4与2的连接
- `pre->next = cur`:哑节点指向2
- `cur->next = tmp`:2指向4
#### 动画演示流程
```plaintext
初始: [4] → [2] → [1] → [3]
Pass1: 处理2
比较: 2 < 4 → 插入头部
结果: [2] → [4] → [1] → [3]
Pass2: 处理1
比较: 1 < 2 → 插入头部
结果: [1] → [2] → [4] → [3]
Pass3: 处理3
查找位置: 1<3, 2<3, 4>3 → 插入2-4之间
结果: [1] → [2] → [3] → [4]
```
#### 算法特点
1. **哑节点作用**:统一头节点和非头节点的插入操作[^3]
2. **end指针优化**:减少对已排序尾部的无效遍历
3. **稳定性**:相等元素保持原有顺序
4. **适用场景**:数据量小的链表排序或近乎有序的链表[^2]
实际动画演示推荐访问:
- [Visualgo链表排序](https://visualgo.net/en/list?mode=LL)
- [王道论坛算法演示](https://www.cs.usfca.edu/~galles/visualization/ComparisonSort.html)
---
### 相关问题
1. 链表插入排序与数组插入排序的性能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操作上?
2. 如何优化链表插入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3. 为什么插入排序在近乎有序的链表上效率较高?
4. 双链表实现插入排序会比单链表有哪些性能改进?[^2]
5. 如何用插入排序处理带环链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