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单链表L1拆成二个链表,其中以L1为头的链表保持原来向后的链接,一个链表的头为L2,其链接方向与L1相反,L1包含原链表的奇数序号的结点,L2包含原链表的偶数序列的结点,通过main函数完成函数调用。
时间: 2024-12-01 11:11:47 浏览: 79
将单链表 L1 拆分成两个链表 L1 和 L2 的操作通常被称为“奇偶链表分离”或“分割链表”。以下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一个基本思路:
1.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两个新的空链表 L1 和 L2,分别用于存储奇数位置的节点和偶数位置的节点。
2. 定义一个辅助指针 `prev`,初始化为 NULL,以及一个当前指针 `current`,指向 L1 的头节点。
3. 开始遍历原始链表 L1。对于每个节点:
a. 如果 `current` 的索引是偶数(即它位于一个偶数位置),则将 `prev` 指向的节点移动到 L2 的末尾,并设置 `prev` 为当前节点。
b. 否则(如果索引是奇数),将 `prev` 指向的节点移动到 L1 的末尾,并将 `prev` 更新为当前节点。
c. 然后,前进到下一个节点,即 `current = current->next`。
4. 当遍历结束后,L1 就包含了所有奇数位置的节点,而 L2 则包含了所有偶数位置的节点。注意,由于最后一个节点不需要处理它的前一个节点,所以需要额外检查一下是否需要添加最后一个节点到对应的链表。
5. 在 main 函数中,可以调用一个名为 `splitList` 的函数,传入 L1 的头节点作为参数,该函数会执行上述步骤并返回 L1 和 L2 的头节点。
```c++
// 假设有一个结构体 ListNode,表示链表节点
struct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
ListNode* splitList(ListNode* head) {
ListNode* oddHead = nullptr, *oddPrev = nullptr; // L1链表
ListNode* evenHead = nullptr, *evenPrev = nullptr; // L2链表
ListNode* current = head;
while (current != nullptr) {
if (oddPrev == nullptr) { // L1的第一个节点
oddHead = current;
oddPrev = oddHead;
} else if (current->next != nullptr && current->index % 2 == 0) { // L2条件
evenPrev->next = current->next;
evenHead = current;
evenPrev = current;
} else { // 奇数位置或已到达末尾
oddPrev->next = current->next;
oddPrev = current;
}
current = current->next;
}
// 将 L1 的最后一个节点连接到 L1 或 L2
if (oddPrev != nullptr) {
oddPrev->next = evenHead;
}
return oddHead;
}
int main() {
ListNode* l1Original = ... // 初始化原始链表 L1
ListNode* result = splitList(l1Original);
// ...
return 0;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