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GETDEL
时间: 2023-11-20 11:58:17 浏览: 378
以下是关于Redis GETDEL的介绍:
GETDEL命令是Redis中的一个原子命令,它用于获取并删除指定的key。如果key存在,则返回key对应的value,并将key从Redis中删除;如果key不存在,则返回nil。GETDEL命令的语法如下:
```
GETDEL key
```
其中,key表示要获取并删除的key。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有一个key为name,value为Tom的键值对,我们可以使用GETDEL命令获取并删除这个键值对,如下所示:
```
127.0.0.1:6379> SET name Tom
OK
127.0.0.1:6379> GETDEL name
"Tom"
127.0.0.1:6379> GET name
(nil)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首先使用SET命令设置了一个key为name,value为Tom的键值对,然后使用GETDEL命令获取并删除了这个键值对,最后使用GET命令验证了这个键值对已经被删除了。
相关问题
rediscluster del-node和cluster forget的区别
### Redis Cluster 中 `del-node` 和 `cluster forget` 的区别
#### 1. **功能定义**
- 使用 `./redis-cli --cluster del-node <host>:<port> <node-id>` 可以从集群中完全移除指定的节点。此操作不仅会在当前节点上删除目标节点的信息,还会通知整个集群中的其他节点忘记该节点的存在[^2]。
- `CLUSTER FORGET <node-id>` 是一种更底层的操作,用于单个节点忘记另一个特定节点的信息。这个命令不会自动传播到集群中的其他节点,仅影响执行命令的那个节点的行为[^4]。
#### 2. **作用范围**
- `del-node` 命令的作用范围覆盖整个集群。当运行 `del-node` 后,工具会向所有剩余的活跃节点发送指令,确保它们都更新状态并彻底清除被删节点的相关数据和元信息。
- 对比之下,`CLUSTER FORGET` 局限于单一节点层面的动作。假如某台机器上的 Redis 实例不再需要记住某个已失效或者已经离开系统的另一实例,则可单独应用此命令来清理关联记录[^4]。
#### 3. **适用场景**
- 当需要对 Redis 集群进行缩容时(即减少工作中的物理服务器数量),应该优先考虑采用 `del-node` 方法完成任务。因为它能够协调全局视角下的资源重新分布过程,并妥善处理因成员变更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迁移槽位以及调整副本关系等逻辑[^2]。
- 如果只是临时性的网络分区导致某些连接断开后想快速恢复一致性视图而不必等待默认超时时长到期的话,那么可以手动调用几次针对不同存活单元体实施多次相应的 `FORGET` 动作以便加速收敛速度;另外,在特殊维护期间也可能需要用到这种细粒度控制手段来进行调试分析等工作。
#### 4. **注意事项**
- 执行 `del-node` 操作前应确认待移除的目标确实没有任何分配给它的键空间 Slot ,否则将会失败报错提示先做重平衡再继续下一步骤[^2]。
- 关于 `CLUSTER FORGET` ,由于其不具备广播性质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独立使用除非是在非常特殊的定制化需求下才会涉及到此类低级接口调用情形之中[^4]。
```bash
# Example of using del-node command to remove a node from the cluster.
./redis-cli --cluster del-node 192.168.65.109:6380 c1f4b2a3d7...
# Example of forgetting another node on one specific instance level with CLUSTER FORGET.
redis-cli -h 192.168.65.109 -p 6380 CLUSTER FORGET c1f4b2a3d7...
```
redis.get(Token),Token.equals(),redis.del(Token) 使用lua脚本对上面三个操作进行原子性控制
要对Redis中的这三个操作实现原子性控制,可以使用Lua脚本来实现。下面是一个示例的Lua脚本:
```lua
local token = redis.call('GET', KEYS[1])
if token and TOKEN == token then
redis.call('DEL', KEYS[1])
return 1
else
return 0
end
```
在这个脚本中,`KEYS[1]`表示传入的键名,即Token的键名。首先,脚本会通过`GET`命令获取键对应的值(即Token的值),然后通过与传入的Token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执行`DEL`命令删除该键,并返回1表示删除成功;如果不相等,则直接返回0表示删除失败。
你可以将上述Lua脚本保存在一个文件中(比如`atomic.lua`),然后使用Redis客户端执行该脚本。以下是使用Java代码执行Lua脚本的示例:
```java
String script = "local token = redis.call('GET', KEYS[1])\n" +
"if token and ARGV[1] == token then\n" +
" redis.call('DEL', KEYS[1])\n" +
" return 1\n" +
"else\n" +
" return 0\n" +
"end";
try (Jedis jedis = jedisPool.getResource()) {
String result = jedis.eval(script,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Token"),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your_token")).toString();
if ("1".equals(result)) {
// 删除成功
} else {
// 删除失败
}
}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使用Jedis客户端连接Redis,并通过`eval`方法执行Lua脚本。`KEYS`和`ARGV`分别对应Lua脚本中的`KEYS`和`ARGV`数组,用于传递键名和参数。在示例中,我们将Token的键名传递给`KEYS[1]`,将待比较的Token值传递给`ARGV[1]`。
通过执行Lua脚本,可以保证对Redis中的这三个操作的原子性控制,确保在执行删除操作时,Token值与预期值相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