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 二维数组 int arr[M][N] 的本质是一个一维数组,这个一维数组有多少个元素,每个元素的类型是什么?arr[i][j]的地址是多少?为什么二维数组传递的时候,不能省略第二个维度?
时间: 2024-05-24 15:12:39 浏览: 143
二维数组 int arr[M][N] 的本质是一个长度为 M*N 的一维数组,每个元素的类型是 int。arr[i][j] 的地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rr[0][0] + i*N + j。这是因为在内存中,二维数组是按行排列的,arr[i][j] 的地址可以看做是从 arr[0][0] 开始,向右移动 j 个 int 的长度,再向下移动 i 行,每行有 N 个 int。
在传递二维数组时,不能省略第二个维度是因为 C 语言中,函数参数数组形式参数只能表示一个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而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是按行排列的,因此需要指定第二个维度的长度,才能正确访问数组元素。
相关问题
在C语言中,对于二维数组`int arr[3][4];`,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arr` 是一个包含3个元素的一维数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包含4个`int`类型元素的一维数组 组 B. `arr` 是一个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包含3个`int`类型元素的一维数组 组 C. `arr` 是一个二维数组,它有12个元素,存储方式是按列存储 存储 D. `arr[2][3]` 表示的是该二维数组中的第2行第3列的元素
### 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定义与存储方式
#### 二维数组的定义
在C语言中,`int arr[3][4]` 是一个二维整型数组的定义。它表示一个具有 **3 行 4 列** 的矩阵结构,即该数组能够容纳 \(3 \times 4 = 12\) 个整数类型的元素[^1]。这里的 `[3]` 和 `[4]` 分别代表第一维(行)和第二维(列)的长度。
#### 存储方式
C语言中的二维数组实际上是按照一维数组的方式存储在内存中的。具体来说,它是按照行优先(Row-Major Order)的原则进行线性化存储的。这意味着整个二维数组会被展开成一个连续的一维序列,首先是第0行的所有元素,接着是第1行的所有元素,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行[^3]。
例如,考虑以下代码片段:
```c
#include<stdio.h>
#define M 3
#define N 4
int main() {
int arr[M][N];
for (int i = 0; i < M;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arr[i][j] = i * N + j;
}
}
// 打印数组内容及其地址
for (int i = 0; i < M;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printf("arr[%d][%d] = %d (%p)\t", i, j, arr[i][j], (void*)&arr[i][j]);
}
printf("\n");
}
return 0;
}
```
在这个程序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元素都被赋予了一个基于其逻辑位置计算出来的值,并且打印出了它们各自的内存地址。这有助于直观地了解二维数组是如何在线性内存空间中分布的[^2]。
#### 初始化
当初始化二维数组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赋初值。如果提供了初始列表,则这些数据会依照从左向右、自顶向下填入各单元格之中;如果没有显式给出全部数值,默认情况下剩余部分将被置零[^1]。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初始化示例:
- 完全初始化:
```c
int arr[3][4] =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 部分初始化:
```c
int arr[3][4] = {
{0, 1},
{4, 5, 6},
{8}
};
/* 结果将是:
{{0, 1, 0, 0},
{4, 5, 6, 0},
{8, 0, 0, 0}}
*/
```
#### 访问元素
访问二维数组中的某一项需要用到双下标语法 `array[row_index][column_index]` ,其中 row_index 对应于外部方括号内的索引,而 column_index 属于内部方括号里的那个。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索引均是从零开始计数的[^1]。
---
###
c语言某无序一维数组arr[N]中,将数组中的奇数和偶数分开,并排序输出到一个2行的二维数组中,第一行存放奇数,第二行存放偶数,二维数组原本全部存放-1。只用数组
在 C 语言中,你可以通过遍历数组并使用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奇数部分和偶数部分,同时维护一个临时二维数组结构来实现这个需求。这里是一个基本步骤的示例:
1. 初始化一个 2xN 的二维数组 `result`,所有元素初始化为 -1。
2. 创建两个指针 `odd_ptr` 和 `even_ptr` 分别指向原数组的头和尾。
3. 遍历数组 `arr`:
a. 如果当前元素是奇数(可以用 `arr[i] % 2 == 1` 判断),将其存储到 `result[0][j++]`,然后移动 `odd_ptr`。
b. 如果当前元素是偶数(`arr[i] % 2 == 0`),将其存储到 `result[1][j++]`,然后移动 `even_ptr`。
4. 当遍历结束后,奇数和偶数部分都被处理完了。
以下是伪代码形式:
```c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arr[i] % 2 == 1) {
result[0][j++] = arr[i];
} else {
result[1][j++] = arr[i];
}
}
// 对每一行进行排序(可以使用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简单算法)
for (int i = 0; i < 2; i++) {
for (int j = 0; j < N - 1; j++) {
// 用冒泡排序为例
for (int k = 0; k < N - 1 - j; k++) {
if (result[i][k] > result[i][k + 1]) {
swap(result[i][k], result[i][k + 1]);
}
}
}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