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posedge sys_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rst_n) begin wr_cnt <=0; end else begin if(!full&&wr_en) begin mem[wr_p] <= din; wr_cnt <= wr_cnt +1; end end end always@(posedge clk_2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rst_n) begin rd_cnt <=0; end else begin if(!empty&&rd_en) begin dout_r <= mem[rd_p]; rd_cnt <= rd_cnt + 1; end end end
时间: 2024-02-15 10:27:38 浏览: 112
这是一个 Verilog 代码片段,实现了一个基于 FIFO 的数据缓存。在代码中,wr_cnt 表示写入计数器,rd_cnt 表示读取计数器,mem 表示数据存储器,din 表示写入数据,dout_r 表示读取数据,wr_en 表示写入使能信号,rd_en 表示读取使能信号,full 表示缓存是否已满,empty 表示缓存是否为空,wr_p 表示写指针,rd_p 表示读指针,sys_clk 和 clk_2 分别表示系统时钟和缓存时钟,rst_n 表示复位信号。
总体来说,这段代码通过时钟和复位信号控制数据的读写,实现了一个基于 FIFO 的数据缓存,可以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具有一定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功能。
相关问题
always @ (posedge CLK_400M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rst_n) cnt_clk <= 3'b0; else cnt_clk <= cnt_clk + 3'b1; end always @ (posedge CLK_400M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rst_n) sclk <= 1'b0; else sclk <= cnt_clk[2]; end
这段代码是一个使用Verilog编写的时钟分频模块,将输入的时钟信号`CLK_400M`分频为8分频,并输出分频后的时钟信号`sclk`。
首先,根据时钟信号和复位信号`rst_n`,使用一个计数器`cnt_clk`来实现8分频功能。当复位信号`rst_n`为低电平(逻辑0)时,将计数器复位为3'b0。当复位信号`rst_n`为高电平(逻辑1)时,计数器每次加1,实现计数功能。
然后,在第二个always块中,在时钟信号和复位信号的敏感条件下,根据计数器的值,将`sclk`赋值为`cnt_clk`信号的第3位。这样实现了将计数器的第3位作为分频后的时钟信号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这段代码中使用了两个时序敏感的always块,分别对应计数器和输出时钟信号的更新。同时,这里假设了计数器的位宽为3位。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需求进行修改。
这段代码是将输入时钟信号分频为8分频,如果想要实现其他分频比例,可以对计数器的位宽和计数值进行调整。例如,如果要实现16分频,则需要将计数器的位宽调整为4位,并在计数值达到15时进行复位。
请根据下列代码写出仿真源代码。module clk_dlv( input sys_clk , input rst_n, output reg clk_20ms ); parameter CLK_DIV =21'd2_000_000; reg [20:0] clk_cnt=0; always @(posedge sys_clk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rst_n)begin clk_cnt <=21'd0; clk_20ms<= 21'd1; end else if(clk_cnt==CLK_DIV/2-21'd1) begin clk_cnt <= 21'd0; clk_20ms<=~clk_20ms; end else begin clk_cnt <=clk_cnt+21'd1; clk_20ms<= clk_20ms; end end endmodule
以下是仿真源代码:
```verilog
module tb_clk_dlv;
reg sys_clk, rst_n;
wire clk_20ms;
clk_dlv dut (
.sys_clk(sys_clk),
.rst_n(rst_n),
.clk_20ms(clk_20ms)
);
initial begin
sys_clk = 0;
rst_n = 0;
#10 rst_n = 1;
#100000 $finish;
end
always #5 sys_clk = ~sys_clk;
endmodule
```
在这个仿真源代码中,我们实例化了 `clk_dlv` 模块,并将其输入和输出与测试程序中的信号连接。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其中时钟信号 `sys_clk` 每隔 5 个时间单位就翻转一次。在模拟过程中,我们给 `rst_n` 信号一个低电平复位,然后在 10 个时间单位后将其拉高。最后,我们在仿真过程中等待 100000 个时间单位,然后结束仿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