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wa靶场反射性xss
时间: 2023-10-13 19:00:19 浏览: 131
在DVWA靶场中,反射型XSS是一种常见的漏洞类型。它是指用户输入的恶意脚本在服务器端被解析后,再返回给用户,从而导致恶意脚本在用户端执行的漏洞。<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2* *3* [DVWA靶场通关(XSS)](https://blog.csdn.net/m0_56010012/article/details/123663649)[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2^chatsearchT0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100%"]
[ .reference_list ]
相关问题
dvwa靶场通关教程xss
### DVWA XSS漏洞利用教程
#### 3.1 环境准备
为了进行DVWA中的XSS攻击实验,需先完成DVWA靶场环境的搭建以及Kali 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1]。
#### 3.2 设置DVWA难度级别
进入DVWA主页后,在左上角可调整安全性等级至低级以便于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实践XSS攻击原理。
#### 3.3 反射型跨站脚本攻击(Reflected XSS)
当用户输入的数据未经适当过滤就被返回给浏览器显示时就会发生反射型XSS。在DVWA中选择“XSS (Reflected)”选项卡并尝试提交恶意JavaScript代码作为查询参数的一部分来触发弹窗警告框`<script>alert('XSS')</script>`[^2]。
```html
<script>alert('XSS')</script>
```
#### 3.4 存储型跨站脚本攻击(Stored XSS)
存储型XSS发生在应用程序接收不可信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永久保存下来之后再发送回其他用户的场景下。可以通过向留言板功能注入持久化的HTML/JS片段实现该类型的攻击模拟,比如发布一条包含如下内容的消息:
```html
<img src="javascript:alert('Persistent%20XSS')">
```
#### 3.5 DOM-based 跨站点脚本(DOM Based XSS)
DOM-Based XSS不同于上述两种情况,它不涉及服务器端处理过程而是完全由客户端执行所引起的错误行为造成。可以在URL哈希部分附加带有潜在危害性的指令从而影响页面加载后的动态渲染效果,例如访问链接`http://localhost/DVWA/vulnerabilities/xss_d/?default=<img%20src=1%20onerror='alert(String.fromCharCode(88,83,83))'>#`将会导致图像加载失败事件被用来启动一个对话窗口展示字符串"XSS"。
dvwa靶场通关教程xss演示
### DVWA 靶场 XSS 漏洞演示与通关教程
#### 反射型XSS漏洞原理
反射型XSS的特点在于其“反射”的过程。这种类型的XSS涉及后端服务器的参与,因为后端会解析并响应来自前端用户的输入。如果用户提交的内容包含了具有XSS特性的脚本或是经过data URI编码后的恶意代码,而后端未对此类输入进行适当过滤或转义就直接将其反馈至前端,则这些恶意代码会在浏览器中被执行,进而触发XSS漏洞[^1]。
为了防止此类攻击的发生,开发人员应当确保在服务端接收到任何可能源自客户端的数据之前先对其进行严格的验证和清理工作,比如通过移除潜在危险字符的方式来进行字符串检测以及必要的HTML实体化转换操作;另外,在客户端也可以采取措施如对用户提供的数据实施escape转义处理以增强安全性。
#### 绕过防御机制的方法
对于某些情况下存在的简单防护手段,存在几种常见的绕过方法:
- **双写绕过**:利用两次相同的特殊字符组合来规避单次出现时被拦截的情况。
- **大小写混淆绕过**:改变字母的大写字母形式,使得一些基于特定模式匹配的安全检查失效。
- **非`<script>`标签Payloads**:采用除了标准JavaScript `<script>`标签之外的形式加载恶意代码,例如使用事件处理器属性(像`onmouseover`, `onclick`等),或者嵌入样式表中的表达式等方式实现跨站脚本注入效果[^2]。
#### 存储型XSS实例分析
存储型XSS是指攻击者的恶意代码能够长期保存于目标网站数据库或其他持久化存储介质内,并随着正常内容一起展示给后续访问同一资源的所有访客。在一个具体的案例中提到,在DVWA环境中测试存储型XSS时需要注意清除浏览器缓存后再尝试发送payload,这是因为之前的请求可能会干扰当前实验环境的状态。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留言板功能里插入如下HTML片段作为留言内容:<input onfocus="alert('假客套')" autofocus/> 当有人查看这条消息的时候就会弹出对话框显示预设的文字提示[^4]。
```html
<input onfocus="alert('假客套');" autofocus />
```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自动获得焦点并立即触发警告框显示指定文本的输入字段。这只是一个基础示例用于说明概念,实际应用中应更加谨慎地设计payload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