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pam.d/su文件里use_uid的意思
时间: 2023-12-09 07:04:46 浏览: 180
/etc/pam.d/su文件中的use_uid选项是一个PAM模块参数,用于控制su命令是否允许用户在切换到其他用户身份时保留自己原有的用户ID(UID)。如果use_uid参数被设置为no,则切换到其他用户身份时,用户将会获得切换后用户的UID,而不是保留原有的UID。如果use_uid参数被设置为yes,则用户将会保留原有的UID。默认情况下,use_uid参数被设置为yes。
相关问题
/etc/pam.d/su文件详解
/etc/pam.d/su 文件是 Linux 系统中一个与 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有关的文件,用于控制用户在使用 su 命令切换到其他用户时的身份验证和授权规则。
该文件中包含了一系列 PAM 模块的配置信息,这些模块在用户登录时会被依次调用,用于验证用户身份和授权。
默认情况下,/etc/pam.d/su 文件中包含以下几个 PAM 模块:
1. auth sufficient pam_rootok.so
2. auth required pam_wheel.so use_uid
3. auth include system-auth
4. account sufficient pam_succeed_if.so uid = 0 use_uid quiet
5. account include system-auth
6. password include system-auth
7. session include system-auth
8. session optional pam_xauth.so
这些模块的作用如下:
1. pam_rootok.so:如果当前用户是 root 用户,则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2. pam_wheel.so:如果用户属于 wheel 组,则可以切换到其他用户;
3. system-auth:包含了其他 PAM 模块的配置信息,用于验证用户身份和授权;
4. pam_succeed_if.so:如果当前用户是 root 用户,则无需进行账户授权;
5. system-auth:包含了其他 PAM 模块的配置信息,用于账户授权;
6. system-auth:包含了其他 PAM 模块的配置信息,用于密码验证;
7. system-auth:包含了其他 PAM 模块的配置信息,用于会话管理;
8. pam_xauth.so:可选的模块,用于在用户进行 X11 转发时处理 X11 验证信息。
通过修改 /etc/pam.d/su 文件,可以实现不同的身份验证和授权规则,以满足不同的安全需求。但是,修改该文件时需要谨慎,避免出现安全漏洞。
/etc/pam.d/su 这个包含了什么
<think>嗯,用户之前问过关于PAM配置文件的问题,现在又询问/etc/pam.d/su的内容。我需要先确认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可能他是在配置系统安全,或者遇到了su命令的问题,比如权限或认证失败的情况。
首先,我应该回想一下/etc/pam.d/su文件的作用。这个文件管理su命令的PAM配置,控制用户切换时的认证流程。用户可能想了解如何配置su的权限,或者为什么某些用户无法切换。比如,限制普通用户使用su,或者查看失败登录的原因。
接着,用户之前的对话中已经解释了PAM的结构,所以这次需要详细说明su的配置文件。需要分模块讲解:auth、account、session等部分,特别是pam_wheel.so的使用,因为它涉及wheel组的权限控制,这是常见的安全配置点。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的背景,可能是系统管理员,或者在学习Linux安全。他们可能需要知道如何加强su的安全性,比如通过pam_wheel限制只有特定组才能su到root,或者配置失败尝试次数。
另外,用户可能没有提到但需要了解的是,不同Linux发行版的配置可能略有不同,比如CentOS和Ubuntu的pam_wheel参数可能有差异。需要指出这一点,避免用户混淆。
还要考虑到用户可能误改PAM配置导致无法登录的情况,所以提醒谨慎修改,建议备份。同时,提到pam_rootok.so的作用,这样用户知道root切换无需密码的原因。
最后,总结常见的安全实践,比如限制wheel组、审计日志和结合sudo使用。确保回答全面,既解释每个模块,又给出实际应用建议,满足用户潜在的实际操作需求。</think>`/etc/pam.d/su` 是 Linux 系统中 PAM (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 的配置文件,专门用于控制 `su` 命令(切换用户)的认证、账户验证、会话管理和密码策略。以下是该文件的典型内容及其作用解析:
---
### **典型配置示例**
```plaintext
#%PAM-1.0
auth sufficient pam_rootok.so
auth required pam_wheel.so use_uid
auth substack system-auth
auth include postlogin
account required pam_permit.so
session include system-auth
password include system-auth
```
---
### **各模块详解**
#### 1. **认证(`auth` 部分)**
- **`auth sufficient pam_rootok.so`**
- **作用**:允许 root 用户直接切换身份(如 `su` 到其他用户)**无需密码**。
- `sufficient`:如果 root 用户执行 `su`,直接通过认证,无需后续检查。
- **`auth required pam_wheel.so use_uid`**
- **作用**:限制只有属于 `wheel` 组的用户才能切换到 root(或其他用户)。
- `use_uid`:检查当前用户(而非目标用户)是否在 `wheel` 组中。
- **安全意义**:防止普通用户随意切换为特权用户(需将允许的用户加入 `wheel` 组)。
- **`auth substack system-auth`**
- **作用**:调用 `system-auth` 子配置,继承系统默认的密码认证规则(如密码复杂度、失败重试等)。
- **`auth include postlogin`**
- **作用**:执行登录后的额外检查(如日志记录或安全审计)。
#### 2. **账户验证(`account` 部分)**
- **`account required pam_permit.so`**
- **作用**:默认允许所有账户通过验证(除非其他模块明确拒绝)。
- 通常配合其他账户策略(如密码过期检查)使用。
#### 3. **会话管理(`session` 部分)**
- **`session include system-auth`**
- **作用**:继承 `system-auth` 中的会话规则(如资源限制、环境变量设置)。
#### 4. **密码管理(`password` 部分)**
- **`password include system-auth`**
- **作用**:若切换用户时需要密码(如非 root 用户切换),则应用 `system-auth` 的密码策略。
---
### **核心安全功能**
1. **限制特权切换**
- 通过 `pam_wheel.so` 限制只有 `wheel` 组成员可以使用 `su` 切换到 root(需配合 `/etc/login.defs` 中的 `SU_WHEEL_ONLY` 配置)。
2. **密码策略继承**
- 密码认证流程(如失败重试次数、复杂度检查)由 `system-auth` 统一管理,确保一致性。
3. **审计与日志**
- `postlogin` 模块可能记录用户切换操作,用于安全审计。
---
### **实际应用场景**
- **允许特定用户切换到 root**
将用户加入 `wheel` 组(需配置 `pam_wheel.so` 和 `/etc/group`):
```bash
usermod -aG wheel username
```
- **禁止所有用户使用 `su`**
删除 `pam_wheel.so` 行或修改为 `deny` 参数(具体取决于模块支持)。
- **强制输入密码**
即使 root 用户切换身份也需密码(移除 `pam_rootok.so` 行)。
---
### **注意事项**
1. **发行版差异**
- CentOS/RHEL:默认启用 `pam_wheel.so`,严格限制 `wheel` 组。
- Debian/Ubuntu:可能默认未启用,需手动配置。
2. **兼容性**
- `pam_wheel.so` 的参数可能因版本不同而变化(如 `group` 参数可指定其他组名)。
3. **风险控制**
- 错误配置可能导致 `su` 命令完全不可用(建议修改前备份文件)。
---
### **扩展:`su` 与 `sudo` 的区别**
- `su`:直接切换用户身份,需目标用户的密码(默认 root 无需密码)。
- `sudo`:以目标用户权限执行单条命令,需当前用户的密码,且权限由 `/etc/sudoers` 精细控制。
---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配置示例或安全加固建议,可以进一步说明你的需求!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