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5.1.0 ioremap_nocache 替换
时间: 2025-01-19 16:13:22 浏览: 148
在Linux内核5.1.0及以后的版本中,`ioremap_nocache`函数被替换为`ioremap`函数的变种`ioremap_wc`(write-combining)或`ioremap_np`(non-posted)。这些新函数提供了更细粒度的内存映射控制。
### `ioremap_nocache` 的替换
`ioremap_nocache` 曾经用于将物理地址映射到虚拟地址,并且不进行缓存。然而,在新版本的内核中,推荐使用以下函数来替代:
1. **`ioremap`**: 这是最基本的映射函数,映射的内存区域默认是缓存的。
2. **`ioremap_wc`**: 用于映射写组合(write-combining)内存区域。写组合内存区域不进行缓存,但会进行写组合,以提高性能。
3. **`ioremap_np`**: 用于映射非posted(non-posted)内存区域。非发帖内存区域不进行缓存,也不会进行写合并。
### 示例代码
以下是使用新函数进行内存映射的示例代码:
```c
#include <linux/io.h>
void *map_memory(phys_addr_t phys_addr, size_t size) {
// 使用ioremap_wc进行写组合映射
void *virt_addr = ioremap_wc(phys_addr, size);
if (!virt_addr) {
pr_err("ioremap_wc failed\n");
return NULL;
}
return virt_addr;
}
void unmap_memory(void *virt_addr) {
iounmap(virt_addr);
}
```
### 为什么选择 `ioremap_wc` 或 `ioremap_np`
- **`ioremap_wc`**: 适用于需要高性能写入操作的设备,如显卡帧缓冲区。
- **`ioremap_np`**: 适用于需要严格内存顺序的设备,如某些网络设备。
### 总结
在Linux内核5.1.0及以后的版本中,`ioremap_nocache`被替换为`ioremap_wc`和`ioremap_np`,以提供更细粒度的内存映射控制。选择合适的函数取决于具体的硬件需求和应用场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