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基因分析dds
时间: 2025-03-25 15:07:34 浏览: 24
### 差异基因分析中的 DDS 数据结构
在 DESeq2 中,`DESeqDataSet` 是一种专门用于存储 RNA-seq 原始计数数据及其元信息的对象。它通过 `DESeqDataSetFromMatrix` 函数创建,并允许指定实验设计矩阵来描述样本之间的关系[^4]。
以下是构建和使用 `DESeqDataSet` 对象的关键步骤:
#### 创建 DESeqDataSet
要创建一个 `DESeqDataSet` 对象,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操作:
```r
library(DESeq2)
# 构建 DESeqDataSet 对象
dds <- DESeqDataSetFromMatrix(
countData = countdata, # 计数矩阵 (行表示基因,列表示样本)
colData = coldata, # 样本信息表 (每行对应一个样本)
design = ~ cell + dex # 实验设计公式
)
```
在此过程中,`countData` 表示原始计数矩阵,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基因,每一列代表一个样本;而 `colData` 则是一个包含样本分组和其他协变量的信息表格。`design` 参数指定了模型的设计公式,这里包含了细胞类型 (`cell`) 和处理条件 (`dex`) 的组合效应。
#### 预处理与标准化
一旦建立了 `DESeqDataSet` 对象,下一步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这包括估计大小因子以及离散度参数:
```r
dds <- estimateSizeFactors(dds) # 估算大小因子
dds <- estimateDispersions(dds) # 评估基因特异性离散度
```
这些函数会自动应用到对象上以校正测序深度差异和技术噪声的影响[^2]。
#### 执行统计测试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可以通过调用 `nbinomWaldTest()` 或者更高级别的封装命令 `DESeq()` 来执行负二项分布下的 Wald 测试:
```r
dds <- DESeq(dds) # 运行完整的差异表达流程
results <- results(dds) # 提取结果
```
此阶段产生的 `results` 变量保存了每个基因的对数值变化率(log fold change)、标准误差、t-statistic 和 p-value 等重要指标[^1]。
#### 结果过滤与可视化
为了识别显著性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以根据调整后的 P 值(padj)和绝对 log2 折叠改变幅度设定阈值来进行筛选:
```r
DEGs <- subset(results, padj < 0.05 & abs(log2FoldChange) > 2) # 定义差异表达基因集
head(DEGs) # 显示部分记录
```
最后还可以利用 ggplot2 库绘制 MA 图形展示整体趋势:
```r
ggplot(data = DEGs, aes(x = baseMean, y = log2FoldChange)) +
geom_point() +
labs(x = "Mean of normalized counts", y = "Log2 Fold Change")
```
以上即为基于 DESeq2 软件包实现典型差异基因分析的主要环节概述[^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