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2G45x TIM3定时1ms产生更新中断(用IO翻转,逻辑分析仪测量1ms时间)。ADC测量3个通道(通道任意),使用DMA将ADC的数据搬运至buf中, T3_TRGO事件触发启动ADC。

时间: 2024-05-03 08:19:01 浏览: 99
好的,这里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案: ```c #include "stm32f4xx.h" #define ADC_NUM_CHANNELS 3 #define ADC_BUF_SIZE (ADC_NUM_CHANNELS * 100) // 一个通道采集100次 #define TIM_PERIOD 1000 // TIM3的周期为1ms uint16_t adc_buf[ADC_BUF_SIZE]; // 存储ADC数据的缓冲区 uint16_t adc_index = 0; // ADC数据缓冲区的索引 void TIM3_IRQHandler(void) { if (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Update) != RESET)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3, TIM_IT_Update); // 翻转IO口 GPIO_ToggleBits(GPIOD, GPIO_Pin_12); // 启动ADC转换 ADC_SoftwareStartConv(ADC1); } } void DMA2_Stream0_IRQHandler(void) { if (DMA_GetITStatus(DMA2_Stream0, DMA_IT_TCIF0) != RESET) { DMA_ClearITPendingBit(DMA2_Stream0, DMA_IT_TCIF0); // 使能DMA,继续搬运数据 DMA_Cmd(DMA2_Stream0, ENABLE); } } int main(void) { // 初始化时钟 RCC_AHB1PeriphClockCmd(RCC_AHB1Periph_GPIOD,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DC1, ENABLE); RCC_AHB1PeriphClockCmd(RCC_AHB1Periph_DMA2, ENABL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 初始化GPIO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 GPIO_StructInit(&gpio_init); gpio_init.GPIO_Pin = GPIO_Pin_12; gpio_init.GPIO_Mode = GPIO_Mode_OUT; GPIO_Init(GPIOD, &gpio_init); // 初始化ADC ADC_InitTypeDef adc_init; ADC_StructInit(&adc_init); adc_init.ADC_Resolution = ADC_Resolution_12b; adc_init.ADC_ScanConvMode = ENABLE; adc_init.ADC_ContinuousConvMode = ENABLE; adc_init.ADC_ExternalTrigConvEdge = ADC_ExternalTrigConvEdge_Rising; adc_init.ADC_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Conv_T3_TRGO; ADC_Init(ADC1, &adc_init); // 配置ADC通道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0, 1, ADC_SampleTime_15Cycles);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 2, ADC_SampleTime_15Cycles);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2, 3, ADC_SampleTime_15Cycles); // 初始化DMA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 DMA_StructInit(&dma_init); dma_init.DMA_Channel = DMA_Channel_0; dma_init.DMA_PeripheralBaseAddr = (uint32_t)(&ADC1->DR); dma_init.DMA_Memory0BaseAddr = (uint32_t)(adc_buf); dma_init.DMA_DIR = DMA_DIR_PeripheralToMemory; dma_init.DMA_BufferSize = ADC_BUF_SIZE; dma_init.DMA_PeripheralInc = DMA_PeripheralInc_Disable; dma_init.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Enable; dma_init.DMA_PeripheralDataSize = DMA_PeripheralDataSize_HalfWord; dma_init.DMA_MemoryDataSize = DMA_MemoryDataSize_HalfWord; dma_init.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 dma_init.DMA_Priority = DMA_Priority_High; dma_init.DMA_FIFOMode = DMA_FIFOMode_Disable; dma_init.DMA_MemoryBurst = DMA_MemoryBurst_Single; dma_init.DMA_PeripheralBurst = DMA_PeripheralBurst_Single; DMA_Init(DMA2_Stream0, &dma_init); // 配置DMA中断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 nvic_init.NVIC_IRQChannel = DMA2_Stream0_IRQn; nvic_init.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nvic_init.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 nvic_init.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 // 启用DMA DMA_Cmd(DMA2_Stream0, ENABLE); // 初始化定时器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init; TIM_TimeBaseStructInit(&tim_init); tim_init.TIM_Period = TIM_PERIOD - 1; tim_init.TIM_Prescaler = SystemCoreClock / 1000000 - 1; tim_init.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tim_init.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init); // 配置定时器中断 nvic_init.NVIC_IRQChannel = TIM3_IRQn; NVIC_Init(&nvic_init); TIM_ITConfig(TIM3, TIM_IT_Update, ENABLE); // 启动定时器 TIM_Cmd(TIM3, ENABLE); while (1) { // 等待数据被DMA搬运 while (DMA_GetFlagStatus(DMA2_Stream0, DMA_FLAG_TCIF0) == RESET); // 处理ADC数据 for (int i = 0; i < ADC_BUF_SIZE; i += ADC_NUM_CHANNELS) { printf("%d, %d, %d\n", adc_buf[i], adc_buf[i + 1], adc_buf[i + 2]); } // 清除DMA标志 DMA_ClearFlag(DMA2_Stream0, DMA_FLAG_TCIF0); } } ``` 在这个实现方案中,我们使用定时器TIM3的更新中断来触发ADC转换。每当TIM3更新时,我们先翻转一个IO口以便于测量1ms的时间,然后启动ADC转换。ADC转换完成后,我们通过DMA将数据搬运至adc_buf缓冲区中。由于我们使用了循环模式的DMA,因此DMA会一直搬运数据,直到我们手动停止它。我们可以在DMA中断中重新使能DMA,以便于继续搬运数据。最后,在主循环中,我们等待DMA搬运完成,并处理ADC数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用TIM1产生6路ADC,用CCR4触发ADC1的注入通道采样

对于PWM通道的设置,例如OCR1A、OCR1B、OCR2A、OCR2B、OCR3A和OCR3B,我们需要使用TIM_OCInitStructure结构体,定义PWM模式(TIM_OCMode_PWM1)、输出状态(TIM_OutputState_Disable/Enable)、输出极性(TIM_...
recommend-type

STM32定时器TIM3程序

本程序设置NVIC中断分组2:2位抢占优先级,2位响应优先级,使用TIM3_Int_Init函数初始化定时器TIM3,并实现了10Khz的计数频率,计数到5000为500ms。 知识点: 1. STM32定时器TIM3:STM32微控制器的定时器TIM3是一个...
recommend-type

stm32f103 tim3_etr完成高频信号的频率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配置TIM2以10ms为周期产生更新事件,这样每当TIM2的计数器达到预设值时,我们就可以读取TIM3的当前计数值,并与上一次读取的值相减,得到这段时间内的脉冲个数。 在TIM2的配置中,同样需要设置ARR和...
recommend-type

STM32之TIM3_PWM程序

STM32之TIM3_PWM程序详解 STM32之TIM3_PWM程序是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输出程序,通过调整CCR2_Val的值来改变占空比,逐步地控制LED1的亮度。当占空比大于一定值时,亮度的...
recommend-type

Oracle-QA模块概念培训.ppt

Oracle-QA模块概念培训.ppt
recommend-type

Evc Sql CE 程序开发实践与样例代码分享

在详细解释标题、描述和标签中提及的知识点之前,需要指出“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的“8”可能是不完整的上下文信息。由于缺乏具体的文件列表内容,我们将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Evc Sql CE 程序样例代码”这一主题。 标题“Evc Sql CE 程序样例代码”直接指向一个程序开发样例代码,其中“Evc”可能是某种环境或工具的缩写,但由于没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很难精确地解释这个缩写指的是什么。不过,“Sql CE”则明确地指向了“SQL Server Compact Edition”,它是微软推出的一个轻量级数据库引擎,专为嵌入式设备和小型应用程序设计。 ### SQL Server Compact Edition (SQL CE) SQL Server Compact Edition(简称SQL CE)是微软公司提供的一个嵌入式数据库解决方案,它支持多种平台和编程语言。SQL CE适合用于资源受限的环境,如小型应用程序、移动设备以及不需要完整数据库服务器功能的场合。 SQL CE具备如下特点: - **轻量级**: 轻便易用,对系统资源占用较小。 - **易于部署**: 可以轻松地将数据库文件嵌入到应用程序中,无需单独安装。 - **支持多平台**: 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上运行,包括Windows、Windows CE和Windows Mobile等。 - **兼容性**: 支持标准的SQL语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兼容。 - **编程接口**: 提供了丰富的API供开发者进行数据库操作,支持.NET Framework和本机代码。 ### 样例代码的知识点 “Evc Sql CE 程序样例代码”这部分信息表明,存在一些示例代码,这些代码可以指导开发者如何使用SQL CE进行数据库操作。样例代码一般会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连接**: 如何创建和管理到SQL CE数据库的连接。 2. **数据操作**: 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CRUD)操作,这些是数据库操作中最基本的元素。 3. **事务处理**: 如何在SQL CE中使用事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 **数据表操作**: 如何创建、删除数据表,以及修改表结构。 5. **数据查询**: 利用SQL语句查询数据,包括使用 SELECT、JOIN等语句。 6. **数据同步**: 如果涉及到移动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了解如何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 7. **异常处理**: 在数据库操作中如何处理可能发生的错误和异常。 ### 标签中的知识点 标签“Evc Sql CE 程序样例代码”与标题内容基本一致,强调了这部分内容是关于使用SQL CE的示例代码。标签通常用于标记和分类信息,方便在搜索引擎或者数据库中检索和识别特定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可以根据这样的标签快速找到相关的样例代码,以便于学习和参考。 ### 总结 根据标题、描述和标签,我们可以确定这篇内容是关于SQL Server Compact Edition的程序样例代码。由于缺乏具体的代码文件名列表,无法详细分析每个文件的内容。不过,上述内容已经概述了SQL CE的关键特性,以及开发者在参考样例代码时可能关注的知识点。 对于希望利用SQL CE进行数据库开发的程序员来说,样例代码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理解和掌握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该数据库技术。同时,理解SQL CE的特性、优势以及编程接口,将有助于开发者设计出更加高效、稳定的嵌入式数据库解决方案。
recommend-type

【浪潮FS6700交换机配置实战】:生产环境快速部署策略与技巧

# 1. 浪潮FS6700交换机概述 浪潮FS6700交换机是一款高端、具备高密度端口的全千兆交换机。它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万兆上行,可提供灵活的端口组合和高带宽解决方案,满足了企业网络对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需求。浪潮FS6700交换机通常部署在企业网络的核心层或汇聚层,不仅提供强劲的网络数据交换能力,而且支持丰富的路由协议和安全特性,为中大型网络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接下来,我们将深
recommend-type

YOLO11训练批次参考

<think>我们正在讨论YOLOv11的训练批次设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截至2023年10月,官方并没有发布YOLOv11版本。YOLO系列的最新版本是YOLOv8(由Ultralytics发布)。因此,这里可能指的是YOLO的某个变体或非官方版本。不过,我们可以基于YOLO系列的一般训练实践来讨论训练批次(batch size)的设置。 训练批次(batch size)是指在训练神经网络时,每次迭代中用于计算梯度并更新权重的样本数量。设置合适的batch size对训练效果和速度有重要影响。 ### 影响batch size选择的因素: 1. **硬件限制**:显存大小是主要限制因素
recommend-type

数据库考试复习必备五套习题精讲

根据给定的文件信息,本文将详细解释数据库习题相关知识点。首先,从标题中我们可以得知,该文件为数据库习题集,包含五套习题卷,非常适合用来准备考试。由于文件描述中提到考完试后才打算分享,说明这些习题具有一定的质量和难度,可以作为考试前的必备材料。 首先,我们来解释“数据库”这一核心概念。数据库是存储、管理、处理和检索信息的系统,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存储大量的数据,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负责数据库创建、维护和操作的软件,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MySQL、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PostgreSQL和SQLite等。 数据库习题通常包括以下知识点: 1. 数据库设计: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考虑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规范化理论以及如何设计表结构。重点包括识别实体、确定实体属性、建立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表之间的关联。规范化是指将数据库表结构进行合理化分解,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 2. 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标准计算机语言,它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四个方面的功能。对于数据库习题来说,重点会涉及到以下SQL语句: - SELECT:用于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 - INSERT、UPDATE、DELETE:用于向数据库中插入、更新或删除数据。 - CREATE TABLE、ALTER TABLE、DROP TABLE:用于创建、修改或删除表结构。 - JOIN: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表来查询跨越表的数据。 - GROUP BY 和 HAVING: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和筛选。 -事务处理:包括事务的ACID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等。 3. 数据库操作:涉及实际操作数据库的过程,包括数据导入导出、备份与恢复、索引创建与优化等。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理解如何高效地管理数据。 4. 数据库安全:保障数据库不受未授权访问和破坏的机制,例如用户权限管理、视图、存储过程等安全措施。 5. 数据库优化:如何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包括查询优化、数据库配置优化、索引策略、系统资源监控等。 6. 数据库应用开发:如何利用数据库在应用程序中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如数据库连接、事务管理、数据访问对象(DAO)设计模式等。 7. 高级主题:涉及到复杂查询、数据库触发器、存储过程的编写和优化,以及可能包含的特定数据库系统的特定特性(如Oracle的PL/SQL编程等)。 由于文件名称列表只提供“数据库习题”这一个信息点,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习题内容和难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份习题集应该覆盖了上述所提到的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这些习题将帮助他们巩固理论知识,并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试前准备的有力工具。 在准备数据库相关的考试时,建议先从基础概念开始复习,然后逐步过渡到SQL语法和数据库设计的实践操作。在习题练习中,注意不要仅限于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每一个操作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如果可能的话,实际操作一个数据库,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会帮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数据库的工作机制。最后,反复练习模拟题,可以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考试时的应试技巧。
recommend-type

【浪潮FS6700交换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掌握这些方法,让你的网络稳定如初

# 1. 浪潮FS6700交换机故障诊断基础知识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浪潮FS6700交换机故障诊断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章节中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深化对故障诊断的认识: ## 1.1 交换机故障诊断的重要性 交换机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其稳定性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因此,准确且快速地诊断和解决交换机故障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