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dma接收长度怎么计算
时间: 2023-11-21 20:06:27 浏览: 124
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中,使用DMA(直接存储器访问)接收数据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接收数据的长度:
1. 配置DMA通道:首先,需要配置DMA通道的参数,包括数据传输方向、传输数据的大小、存储器地址和外设地址等。
2. 设置接收缓冲区:创建一个用于接收数据的缓冲区,并将其地址设置为DMA通道的目标地址。
3. 启动DMA传输:通过启动DMA传输来触发数据接收。在此之前,确保相关外设已经配置好并准备好发送数据。
4. 等待传输完成:使用轮询或中断的方式来等待DMA传输的完成。一旦传输完成,可以根据需要执行后续的处理操作。
在计算接收数据的长度时,可以使用DMA的NDTR(传输数据数量)寄存器。该寄存器存储了当前传输剩余的数据量,因此,通过读取该寄存器的值即可获取已接收数据的长度。
请注意,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因不同的STM32系列和DMA配置而有所差异,请参考相关的技术文档或参考手册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问题
stm32 dma 接收数据长度
### STM32 DMA 配置接收特定长度数据的示例
在STM32中,DMA(Direct Memory Access)用于在不使用CPU的情况下将数据从外设传输到内存或从内存传输到外设。为了配置DMA以接收特定长度的数据,可以使用HAL库提供的函数和结构体来初始化DMA通道[^1]。
以下是一个基于STM32 HAL库的DMA配置示例,用于通过USART接收特定长度的数据:
#### 初始化DMA和USART
```c
#include "stm32f4xx_hal.h"
UART_HandleTypeDef huart1;
DMA_HandleTypeDef hdma_usart1_rx;
void MX_DMA_Init(void) {
__HAL_RCC_DMA2_CLK_ENABLE();
hdma_usart1_rx.Instance = DMA2_Stream2;
hdma_usart1_rx.Init.Channel = DMA_CHANNEL_4;
hdma_usart1_rx.Init.Direction = DMA_PERIPH_TO_MEMORY; // 从外设到内存
hdma_usart1_rx.Init.PeriphInc = DMA_PINC_DISABLE; // 外设地址不递增
hdma_usart1_rx.Init.MemInc = DMA_MINC_ENABLE; // 内存地址递增
hdma_usart1_rx.Init.PeriphDataAlignment = DMA_PDATAALIGN_BYTE; // 字节对齐
hdma_usart1_rx.Init.MemDataAlignment = DMA_MDATAALIGN_BYTE; // 字节对齐
hdma_usart1_rx.Init.Mode = DMA_CIRCULAR; // 循环模式(可选)
hdma_usart1_rx.Init.Priority = DMA_PRIORITY_HIGH; // 高优先级
if (HAL_DMA_Init(&hdma_usart1_rx) != HAL_OK) {
Error_Handler();
}
__HAL_LINKDMA(&huart1, hdmarx, hdma_usart1_rx); // 将DMA与USART关联
}
void MX_USART1_UART_Init(void) {
huart1.Instance = USART1;
huart1.Init.BaudRate = 115200;
huart1.Init.WordLength = UART_WORDLENGTH_8B;
huart1.Init.StopBits = UART_STOPBITS_1;
huart1.Init.Parity = UART_PARITY_NONE;
huart1.Init.Mode = UART_MODE_RX;
huart1.Init.HwFlowCtl = UART_HWCONTROL_NONE;
huart1.Init.OverSampling = UART_OVERSAMPLING_16;
if (HAL_UART_Init(&huart1) != HAL_OK) {
Error_Handler();
}
}
```
#### 启动DMA接收
在上述初始化完成后,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启动DMA接收特定长度的数据:
```c
uint8_t receiveBuffer[128]; // 接收缓冲区,大小为128字节
void StartDMAReception(uint16_t length) {
HAL_UART_Receive_DMA(&huart1, receiveBuffer, length); // 使用DMA接收指定长度的数据
}
void HAL_UART_RxCpltCallback(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
if (huart->Instance == USART1) {
// 当DMA接收完成时,执行回调函数
// 在这里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ProcessReceivedData(receiveBuffer);
// 如果需要继续接收,重新启动DMA接收
StartDMAReception(128); // 继续接收128字节
}
}
```
#### 注意事项
- `receiveBuffer` 的大小应根据实际需求定义。
- `HAL_UART_Receive_DMA` 函数会启动DMA接收,并在接收完成后触发回调函数 `HAL_UART_RxCpltCallback`[^2]。
- 如果需要循环接收数据,可以在回调函数中重新调用 `StartDMAReception`。
---
###
stm32dma接收
<think>嗯,用户想了解STM32的DMA接收功能配置教程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STM32的DMA相关知识。DMA(直接内存访问)对于减少CPU负担很重要,尤其是在处理串口数据接收这类任务时。记得STM32F1系列中,不同型号的DMA通道数量不同,比如用户提到的STM32F103C8T6只有DMA1,7个通道。这点在配置时需要注意,避免通道冲突。
接下来,配置步骤应该包括初始化DMA和串口,使能相应的中断。比如,空闲中断结合DMA可以处理不定长数据,这可能是一个常见需求。需要提到如何设置空闲中断,配置DMA传输方向为外设到内存,设置数据长度等。可能还需要提及中断服务函数的处理,比如在空闲中断触发时,计算接收到的数据长度,然后进行后续处理。
然后,常见问题。比如DMA传输不触发,这可能是因为没有使能DMA请求或者中断配置错误。数据覆盖问题可能由于DMA没有循环模式导致,或者应用程序处理速度跟不上接收速度。内存对齐错误也是常见问题,特别是不同数据宽度时,需要确保外设和内存的数据宽度一致。此外,DMA优先级设置不当可能导致其他外设无法及时响应,需要检查优先级配置。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串口接收不定长数据,使用空闲中断和DMA的组合方法。这时候需要配置USART的DMA请求,并使能空闲中断,在中断处理函数中处理数据。代码示例可能会有帮助,但用户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步骤,比如HAL库中的配置流程,或者标准外设库的函数调用顺序。
另外,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如何判断DMA传输完成,如何处理接收数据的中断,以及如何避免数据溢出。需要提醒用户启用传输完成中断或半传输中断,如果应用需要的话。同时,内存缓冲区的管理也很重要,比如使用双缓冲或者循环缓冲来避免数据丢失。
可能还需要提到DMA的初始化结构体配置,比如DMA_InitTypeDef中的各个参数:外设地址、内存地址、传输方向、数据大小、是否自动递增等。这些参数设置错误会导致DMA无法正常工作。
最后,引用用户提供的参考资料,比如引用[1]和[2],其中提到了DMA通道的数量和使能DMA接收的代码片段。需要将这些引用自然地融入回答中,确保用户能够参考官方文档或相关资源进行更深入的了解。</think>### STM32 DMA接收功能配置教程
#### 一、硬件基础
1. STM32F1系列DMA控制器包含7个通道(仅DMA1),F4/F7系列包含双DMA控制器
2. 外设与DMA通道的映射关系需参考《参考手册》,例如USART1_RX对应DMA1通道5[^1]
#### 二、配置流程(以USART1为例)
1. **DMA初始化**
```c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ure;
DMA_DeInit(DMA1_Channel5);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BaseAddr = (uint32_t)&USART1->DR;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 (uint32_t)RxBuffer;
DMA_InitStructure.DMA_DIR = DMA_DIR_PeripheralSRC; // 外设为数据源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BufferSize;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Inc = DMA_PeripheralInc_Dis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En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DataSize = DMA_PeripheralDataSize_Byte;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DataSize = DMA_MemoryDataSize_Byte;
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 // 循环模式防溢出
DMA_InitStructure.DMA_Priority = DMA_Priority_High;
DMA_Init(DMA1_Channel5, &DMA_InitStructure);
```
2. **串口DMA使能**
```c
USART_DMACmd(USART1, USART_DMAReq_Rx, ENABLE); // 使能接收DMA[^2]
```
3. **中断配置**
```c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 使能空闲中断
USART_ITConfig(USART1, USART_IT_IDLE, ENABLE);
// 配置DMA中断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DMA1_Channel5_IRQn;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DMA_ITConfig(DMA1_Channel5, DMA_IT_TC, ENABLE); // 使能传输完成中断
```
#### 三、典型应用场景
1. **不定长数据接收**(空闲中断+DMA)
$$ 接收数据长度 = 总缓冲区大小 - DMA_GetCurrDataCounter(DMA1_Channel5) $$
2. **高速数据采集**(ADC+DMA)
3. **大容量数据传输**(SPI Flash读写)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 **DMA传输不触发**
- 检查外设时钟使能(`RCC_AHBPeriphClockCmd`)
- 确认DMA请求映射正确(参考《参考手册》通道分配表)
- 验证NVIC优先级配置是否冲突
2. **数据覆盖问题**
- 使用双缓冲机制:配置两个DMA内存地址交替使用
- 启用半传输中断:`DMA_IT_HT`可实现"乒乓缓冲"
- 调整DMA模式为循环缓冲:`DMA_Mode_Circular`
3. **内存对齐错误**
- 确保外设/内存数据宽度匹配(32位地址需4字节对齐)
- 使用`__align(4)`定义缓冲区
```c
__align(4) uint8_t RxBuffer[256];
```
4. **中断响应延迟**
- 设置合理的中断优先级分组:`NVIC_PriorityGroupConfig`
- DMA中断优先级应高于外设中断(推荐DMA0级,外设1级)
[^1]: STM32F103参考手册第10.3节DMA通道映射表
[^2]: STM32标准外设库开发指南第15章DMA配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