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先序遍历序列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已知 先序序列为:ABCFFDEFGFFFF,其中F表示空 的子树; 2、输出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序列; 3、编写函数统计二叉树的节点个数、树的深度、 叶子节点的个数。
时间: 2023-07-10 21:19:07 浏览: 136
好的,我会尽力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按先序遍历序列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实现。具体的建树过程如下:
1. 如果当前字符为 F,则返回 NULL,表示该节点为空节点。
2. 创建一个新节点,将当前字符赋值给该节点的值。
3. 递归创建左子树。
4. 递归创建右子树。
5. 返回该节点。
按照上述建树过程,可以得到如下的二叉树:
```
A
/ \
B C
/ \
D E
/ \
F F
/ \
F F
```
接下来,我们可以依次输出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序列。以先序遍历为例,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
1. 输出当前节点的值。
2. 递归输出左子树的先序遍历序列。
3. 递归输出右子树的先序遍历序列。
按照上述实现过程,可以得到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ABCFDEGFFF.
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的实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我们需要编写函数统计二叉树的节点个数、树的深度、叶子节点的个数。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
1. 统计节点个数:节点个数等于左子树节点个数加上右子树节点个数加一(当前节点)。
2. 计算树的深度:树的深度等于左子树深度和右子树深度的较大值加一(当前节点)。
3. 统计叶子节点个数:如果当前节点为空节点,则返回零;否则,如果当前节点没有左子树和右子树,则返回一;否则,递归统计左子树和右子树的叶子节点个数并相加。
按照上述实现过程,可以得到如下的代码实现:
相关问题
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
### 回答1:
好的,我来为您介绍一下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的方法。
先序遍历的顺序是: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因此,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的方法是:
1. 如果当前节点为空,则返回 NULL。
2. 创建一个新节点,将其值设置为当前节点的值。
3. 递归调用函数建立左子树,并将返回值设置为当前节点的左子节点。
4. 递归调用函数建立右子树,并将返回值设置为当前节点的右子节点。
5. 返回当前节点。
以下是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的示例代码: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二叉树结构体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 right(NULL) {}
};
// 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
TreeNode* buildTree() {
int val;
cin >> val;
if (val == -1) {
return NULL;
}
TreeNode* root = new TreeNode(val);
root->left = buildTree();
root->right = buildTree();
return root;
}
// 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cout << root->val << " ";
preorderTraversal(root->left);
preorderTraversal(root->right);
}
int main() {
TreeNode* root = buildTree();
cout << "先序遍历结果:";
preorderTraversal(root);
return 0;
}
```
输入样例:
```
1 2 -1 -1 3 -1 -1
```
输出样例:
```
先序遍历结果:1 2 3
```
希望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到您!
### 回答2:
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的方法如下:
1. 首先,创建一个指向二叉树结点的指针p,用于遍历二叉树。
2. 接下来,从先序遍历的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结点的值,创建一个新的二叉树结点,并将该结点的值赋给新结点的数据域。
3. 然后,判断二叉链表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将新结点作为二叉链表的根结点。如果不为空,进行下一步。
4. 判断p指针所指向的结点的左子树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将新结点作为p所指向结点的左子树。如果不为空,将p指针移动至其左子树。
5. 重复步骤2~4,直到先序遍历序列中的所有结点都被处理完毕。
这样,就能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一个二叉链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先序遍历序列中的某个位置的值为空(用特定符号表示),则表示该位置是一个空结点。在处理空结点时,可以将其左子树和右子树都设置为空。
这种建立二叉链表的方法适用于已知先序遍历序列的情况,并且假设没有重复的结点值。如果有重复的结点值,则无法准确建立二叉链表。
### 回答3:
按照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首先定义二叉链表的节点结构,包括数据域和指向左右孩子的指针。
2. 初始化一个空的二叉链表。
3. 读取先序遍历的序列,每读取一个元素,就创建一个新节点,并将读取的元素赋值给节点的数据域。
4. 对于每个新创建的节点,如果该节点是根节点,则直接将其插入为空的二叉链表。
5. 如果该节点不是根节点,需要找到该节点的双亲节点。利用栈保存已经创建的节点,栈顶元素即为当前节点的双亲节点。将该节点链接到其双亲节点的左子树或右子树,根据先序遍历的规则判断。
6. 重复步骤3-5,直到读取完所有的元素。
7. 最后,返回构建完成的二叉链表。
例如,假设先序遍历序列为A,B,D,#,#,E,#,G,#,#,C,#,F,#,#,#,其中#表示空节点。
根据以上步骤,首先创建节点A,将其作为根节点插入二叉链表。
接下来创建节点B,将其链接到节点A的左子树。
再创建节点D,将其链接到节点B的左子树。
然后跳过两个连续的空节点。
继续创建节点E,将其链接到节点D的右子树。
再创建节点G,将其链接到节点E的左子树。
然后跳过两个连续的空节点。
继续创建节点C,将其链接到节点A的右子树。
接着跳过一个空节点。
最后创建节点F,将其链接到节点C的右子树。
完成上述操作后,得到的二叉链表表示的先序遍历序列为A,B,D,#,E,G,#,#,#,C,#,F,#,#,#。
设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元素均为一个字符,按先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二叉链表,编写算法求出该二叉树中第一条最长的路径
为了找到二叉树中最长的由连续字符组成的路径,你可以采用深度优先搜索(DFS)结合动态规划的方式来解决。以下是步骤:
1. **创建数据结构**:首先,为每个节点定义一个结构体或类,包含字符值、指向下个节点的指针以及当前路径是否已经形成连续序列的标记。
2. **辅助函数**:定义一个递归辅助函数,输入为当前节点及其连续路径信息。这个函数会检查两个条件:
- 如果当前节点为空,则结束路径,返回路径长度为0;
- 检查当前字符是否与前一个节点相同,并更新路径长度。如果相同,将当前节点加入路径并继续向下遍历;如果不相同,比较当前路径长度和已知最长路径,取较大者。
- 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尝试沿着左子树和右子树递归,因为最长路径可能在它们之中。
3. **主函数**:从根节点开始执行辅助函数,初始化最长路径长度为0。最后返回找到的最长路径长度。
4. **维护状态**:在遍历时,需要保存每一步的最长路径信息,以便于回溯时比较。
5. **处理边界情况**:对于空树,直接返回0。
**伪代码示例**:
```python
def longest_consecutive_path(root):
def dfs(node, prev_char, path_len, max_len):
if not node:
return max_len
cur_char = node.val
if cur_char == prev_char + 1 and path_len > 0:
path_len += 1
else:
path_len = 1 # 从新序列开始计算
max_len = max(max_len, path_len)
max_len = dfs(node.left, cur_char, path_len, max_len)
max_len = dfs(node.right, cur_char, path_len, max_len)
return max_len
return dfs(root, None, 0, 0) # 初始化最长路径为0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